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凝血酶原复合物(PCC)是以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为主要成分的血液制品。虽然PCC已在临床应用70多年,安全性已得到明显提升,且已经广泛应用于重症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或大出血的治疗,但若使用方法不当,可能会减弱止血效果或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为了规范PCC的合理使用,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栓与止血危重病专业委员会、全军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及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血栓与止血专业委员会组织制定此专家共识,包括定义、适应证、监测与评价等3个部分,共10条建议,旨在帮助临床医师合理使用PCC,以提高重症患者救治水平。  相似文献   

2.
髋部骨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骨折之一, 是老年人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手术治疗是髋部骨折主要的治疗手段。老年人常合并基础疾病、基础代谢率下降、骨折后蛋白质分解加速、合成代谢减弱, 加上手术应激等原因导致围术期营养不良发生率增加。营养不良不仅会增加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还会导致其病死率升高。因此,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营养管理十分重要。目前, 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营养护理管理尚缺乏科学指导和应用规范, 为此, 中华护理学会骨科护理专业委员会和《中华创伤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 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和专家临床经验制订《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营养护理管理专家共识(2023版)》, 从营养筛查、营养评估、营养诊断、营养干预、营养监测等方面提出14条推荐意见, 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营养护理管理提供指导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无框架立体定向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小脑损伤共济失调患者的护理,以提高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对接受无框架立体定向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的30例小脑损伤共济失调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的总结。结果患者经手术治疗和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缩短了住院的时间,减少了患者的痛苦。结论做好术前、术后护理,有利于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4.
重型创伤性脑损伤(sTBI)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患者病情复杂, 主要表现为sTBI可显著增高COVID-19发展为重型或危重型的概率;COVID-19也可增加sTBI的手术风险和术后肺部病变的严重程度, 并且在治疗过程中存在诸多矛盾点, 为该类患者的临床救治带来困难。截至目前, 可供医务人员参考的有关sTBI合并COVID-19的临床研究和诊疗规范甚少。为规范该类患者的临床治疗,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重症医学分会和《中华创伤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 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方案为政策依据, 基于国际疫情大流行3年来sTBI和COVID-19的国内外文献, 制订《重型创伤性脑损伤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成人患者临床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本共识从急诊处理、急诊手术和病房综合管理等方面提出15条推荐建议, 为sTBI合并COVID-19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临床少见的急症、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救治体会。方法 对1993年10月至2002年5月,共收治的9例临床少见的急症、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情况进行总结。结果 无手术死亡,亦无远期死亡,均痊愈出院。经随访2~7年患者恢复良好。结论 本组患者病情危急,手术、体外循环及麻醉难度极大,围手术期并发症突出,如严重低心排量综合征、恶性心律失常、多脏器功能衰竭、水电解质紊乱等。及时合理地实施手术、力求麻醉平稳、采用良好的心肌保护方法以及强有力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心脏外科手术围术期创伤及低温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外科自2016年3-7月行心脏外科手术患者88例,所有患者均为首次手术。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组(off-Pump CABG组,n=56)、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组(on-Pump CABG组,n=32)。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脂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血清TC、TG、HDL-C、LDL-C水平较本组术前出现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脂下降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心脏外科手术,创伤及低温可导致围术期血脂水平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临床少见的急症、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救治体会。方法 对1993年10月至2002年5月,共收治的9例临床少见的急症、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进行手术治疗的情况进行总结。结果 无手术死亡,亦无运期死亡,均痊愈出院。经随访2~7年患恢复良好。结论 本组患病情危急,手术、体外循环及麻醉难度极大,围手术期并发症突出,如严重低心排量综合征、恶性心律失常、多脏器功能衰竭、水电解质紊乱等。及时合理地实施手术、力求麻醉平稳、采用良好的心肌保护方法以及强有力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髋部骨折是老年人最严重的骨质疏松性骨折, 具有高致残率和致死率。手术技术的提高和多学科协作管理模式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也对围术期护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患者整体功能衰退、器官合并症增多、麻醉及手术对机体储备的二次打击使护理难度增加, 且我国尚缺乏对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的规范来指导临床实践。因此, 中华护理学会骨科护理专业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 基于循证医学方法, 制订《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护理临床实践专家共识(2023版)》, 围绕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健康教育、病情监测与观察、并发症风险评估与预防、康复训练等方面提出11条推荐意见, 以指导临床实践, 提升围术期护理质量, 改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临时心脏起搏器作为治疗各种病因导致的一过性缓慢型心律失常及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前的过渡性治疗,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技术成熟。在非心脏的外科手术患者中合并有心动过缓及传导阻滞者,在围手术期可因为麻醉、药物及手术的影响。加重心动过缓及传导阻滞,增加了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冠状动脉支架患者非心脏手术的外科围手术期的处理进行研究探讨.方法 选取术后一年内进行非心脏手术的冠状动脉支架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为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药物双联服用的冠状动脉支架术后病例,并在非心脏手术前未出现心绞痛症状不稳定型发作.结果 经对非心脏手术的围术期患者进行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两种药物持续服用后,效果较为明显,全部30例患者基本康复出院.结论 对冠状动脉支架患者实施非心脏手术的围术期处理,对抗凝治疗方案进行科学制定,可使患者围手术期内的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同时也保障了患者术后不良出血的风险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美托洛尔注射液对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心血管合并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 135例非心脏外科手术患者资料 ,美托洛尔注射液 87例和钙离子拮抗剂 4 8例 (维拉帕米 2 1例、地尔硫 2 7例 ) ,均因围手术期出现快速性心律失常、冠心病心肌缺血以及高血压而静脉使用药物。比较两类药物在减慢心率、降低血压、缓解心肌缺血方面的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与钙离子拮抗剂组比较 ,美托洛尔注射液可迅速降低心室率及缓解心肌缺血 ;但降低血压的效果不及钙离子拮抗剂。美托洛尔组不良反应少 ,累计发生 7例次 (8.0 % ) ,钙离子拮抗剂组发生 10例次 (2 0 .1% )。结论 美托洛尔注射液在围手术期治疗非心脏手术患者心血管合并症方面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卒中、认知功能障碍和谵妄等形式的神经系统损伤是心脏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导致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死亡和长期致残的主要原因。目前有许多研究尝试确定干预和治疗策略,但尚未形成标准化的神经功能保护方案。本文旨在讨论心脏手术后神经损伤的风险因素、机制和改善患者预后的神经保护措施,阐述近期从术前评估和干预、术中管理和监测,以及术后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强调围手术期防治重点应以预防缺血缺氧性损伤为主。未来研究方向应侧重于临床前实验的转化研究及新型成像技术的开发,以降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指为加快患者术后康复,在围手术期采用的一系列经循证医学证据证实有效的优化处理措施。前期临床研究证实,规范的ERAS有助于减轻或缓解患者的创伤应激反应,减少患者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患者术后的快速康复,改善预后。作者从ERAS理念的国内外现状、小儿心脏外科的发展现状、小儿心脏外科开展ERAS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小儿心脏外科开展ERAS的特异性举措等方面进行概述,认为ERAS在小儿心脏外科中的转化与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40%以上的重症患者会发生凝血功能障碍,合并凝血功能障碍的重症患者出血不良事件、输血量及病死率可升高4倍以上。早期识别凝血功能障碍并准确评估凝血功能,是尽快纠正凝血功能障碍的前提及保障,但目前国内外尚缺乏如何快速、准确评估重症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标准。为此,全军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栓与止血危重病专业委员会组织临床专家共同制定了《重症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标准化评估中国专家共识》。本共识包括重症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有关概念、评估方法及诊断标准3个部分,共12条推荐意见,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相应指导。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医疗技术的进步,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日益增多。心血管事件是非心脏手术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围手术期心血管事件发病率高且危害性大,严重影响患者预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聚焦于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心血管事件的防治,对围手术期心血管事件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改善老年患者预后。本文从术前、术中、术后,以及围手术期用药4个角度就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心血管风险评估管理进行论述,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疼痛是肝脏恶性肿瘤介入治疗围术期较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促进肝脏恶性肿瘤介入治疗围术期疼痛管理规范化,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舒适度,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介入围手术专委会和介入临床诊疗指南专委会组织撰写本共识,撰写成员由医疗、护理、麻醉和药学专家组成。本共识系统总结了国内外相关文献,以现有证据为基础,结合我国临床实践,从介入治疗围术期疼痛的影响因素与机制、疼痛评估、药物镇痛、疼痛护理、镇痛药物常见不良反应的预防与护理方面提供指导与推荐。  相似文献   

17.
重症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处理5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重症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处理的经验。方法:对2003年5月~2006年4月57例重症以及瓣膜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7例患者中55例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死亡2例,占3.5%,死亡原因分别为急性左心衰及严重肺部感染;手术并发症主要为低心排综合征、心律失常;术后随访心胸比例较术前不同程度的缩小,心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调整心功能及全身情况到最佳状态,选择最佳手术时机,术中良好的心肌保护,保留二尖瓣装置,彻底矫治三尖瓣病变,术后积极防治低心排综合征、心律失常、多器官功能衰竭,重视多巴胺、硝普钠等血管活性药物及洋地黄类强心药物的用量与维持时间,是重症瓣膜病置换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危重心脏病人的瓣膜置换围术期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总结 2 2例危重心脏病人的瓣膜置换围术期的治疗。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 ,远期疗效较好。结论 重视术前准备、加强术中处理、完善术后治疗是提高危重心脏病人瓣膜置换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视网膜脱离围手术期的护理王琦★关键词护理学视网膜脱离围手术期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R47我院近年来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手术治疗,围手术期护理满意,无1例出现术后并发症,效果明显,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93~1...  相似文献   

20.
介入治疗已经成为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首选方法,为保障脑动静脉畸形患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特制定本共识。本共识由国内相关领域的医疗及护理专家共同制定,依据国内外循证医学证据,结合国内外文献及临床护理实践,从疾病的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的术前、术中、术后进行评估及护理并论述,其中包含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以及并发症中预判性思维的运用,旨在对脑动静脉畸形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提高认识和规范管理,为临床规范化、标准化及同质化的护理实践提供参考与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