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Rosai-Dorfman病是一种少见的良性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 多发生于淋巴结, 原发于肺孤立性Rosai-Dorfman病十分罕见, 本文报道1例32岁男性, 体检发现右肺下叶结节行右中下肺叶切除术, 右下叶支气管根部见肿块, 大小4.0 cm×3.5 cm×2.5 cm, 灰白灰黄色, 质硬, 界尚清。低倍镜下见肺组织结构破坏, 淡染区和深染区明暗相间分布。高倍镜下见淡染区主要为体积增大的组织细胞呈簇状分布, 胞质淡染嗜酸性或空泡状, 胞质内可见吞噬一至数枚形态完整的淋巴细胞。深染区主要是成熟的浆细胞和淋巴细胞。免疫组织化学组织细胞S-100蛋白、CD68及CD163阳性。分子检测KRAS基因G12D突变。术后随访21个月无复发。肺Rosai-Dorfman病术前常被误诊为肺癌, 病理诊断需要与多个疾病鉴别, 免疫组织化学S-100蛋白对正确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2.
肺腺癌中微乳头(micropapillary)结构于2011年多学科分类首次提出后, 由于其预后较差, 2015版WHO肺肿瘤分类开始将其作为肺腺癌独立亚型。大量临床研究表明, 微乳头结构与患者术后复发、淋巴结转移、胸膜侵犯、气腔播散、脉管癌栓等关系密切, 尤其对早期肺腺癌临床术式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即便肿瘤中仅含有少量微乳头(5%), 仍然可以影响患者的预后。近年来为减少漏诊, WHO肺肿瘤分类对其定义进行了新的扩展。目前对于其形成机制及其高度侵袭性的基础研究尚不完善。由于其与不良预后的高度相关性, 其诊断识别场景正由原先的手术石蜡标本向新辅助、术中冷冻、淋巴结等场景拓展。本文将对微乳头腺癌的定义发展、临床病理特征、分子特征、治疗及诊断现状进行概述, 以期提高病理医师对微乳头腺癌的认识, 从而有助于肺癌的精准诊断。 相似文献
3.
男, 47岁, 汉族, 2022年8月因原发不育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院外精液检查提示无精, 前妻已结婚生子, 现任妻子曾与前夫生育1子, 外观无明显异常。夫妻系非近亲结婚, 否认家族遗传病史。患者为初中文化, 智力正常, 长期久坐, 身高为170 cm, 体质量为74 kg, 身体质量指数为25.61 kg/cm2。外生殖器发育PH4G4, 左侧睾丸约为12 mL, 右侧睾丸约为10 mL, 均质地中等, 未扪及明显异常。患者父母系非近亲结婚, 拒绝做染色体核型分析。妹妹外观无异常, 已结婚生子, 无不良孕产史。染色体G显带分析示患者核型为46, XY, t(1;18)(q31;q12.2), t(10;21;14)(q21.2;q21;p13)(图1)。染色体高通量测序分析未检测到有临床意义的缺失及重复。本研究通过了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查(2019-077), 患者签署了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相似文献
4.
细胞死亡与肿瘤的关系在科学界有很多误解, 并产生大量悖论。主流观点认为, 癌基因激活导致细胞死亡减少, 从而导致细胞总量的增多而发生肿瘤。本文从病理学的角度阐释病理形态学的坏死与细胞生物学以坏死而死亡的细胞死亡方式的概念区别, 细胞自噬对细胞寿命的影响以及抑制肿瘤作用的原理。本文从病理学的事实并结合文献论述抗凋亡并非肿瘤的特征。细胞死亡对肿瘤发生发展的作用不是抑制而是促进。几乎所有的致癌因素都可诱发细胞凋亡而非使细胞长寿。与主流的理念相反, 促凋亡的基因具有促癌作用, 而抑凋亡的基因和细胞保护因素具有抑癌作用。总之, 非生理性的细胞死亡是促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5.
6.
7.
8.
9.
10.
本文对1例幼儿乳腺分泌性癌病例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免疫表型及分子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患儿为3岁, 是目前已报道的乳腺分泌性癌(secretory carcinoma of breast)病例中年龄较小的病例。组织学上, 肿瘤细胞呈微囊状、腺管状、乳头状及实性巢状排列, 并见红染分泌物, 瘤细胞胞质丰富嗜酸, 核圆形淡染, 核仁明显, 可见少量病理性核分裂, 间质见纤维间隔。免疫表型上, 广谱细胞角蛋白(CKpan)、S-100蛋白、细胞角蛋白(CK)5/6、CK8/18、GATA3、上皮细胞膜抗原及雌激素受体小灶性弱阳性, 而pan-TRK完全阴性。荧光原位杂交检测见ETV6-NTRK3融合基因阳性, 高通量测序未能检测到NTRK3融合基因。pan-TRK阴性的幼儿乳腺分泌性癌罕见, 需要综合形态学、免疫表型及分子检测进行诊断, 以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1例26岁女性筛状-桑葚状甲状腺癌(cribriform-morular thyroid carcinoma, CMTC)病例。镜下组织形态:甲状腺滤泡上皮增生, 滤泡上皮呈乳头状、筛状、梁索状及实性结构。肿瘤细胞拥挤折叠, 部分细胞核呈毛玻璃样, 可见核沟, 部分细胞呈柱状及高细胞性。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甲状腺转录因子1、β-catenin、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galectin-3均阳性。基因检测:未检测到KRAS、NRAS及BRAF基因突变。筛状-桑葚状甲状腺癌罕见, 诊断需结合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2.
13.
孕妇 26岁, G3P0。曾于2016和2018年胎停2次, 自述第2胎染色体拷贝数为45, X, 合并染色体12q24.21-q24.33区19.22 Mb重复。本次妊娠孕20+3周因不良孕产史于2022年5月11日来绍兴市妇幼保健院就诊。孕妇及其丈夫表型及智力均未见异常, 否认遗传病家族史。本研究通过了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查[2022(论)第045号]。在孕妇签署知情同意书后, 在超声引导下通过羊膜腔穿刺抽取羊水样本, 两管经培养、胰酶消化与G显带染色后制片, 在油镜下计数30个分裂相, 分析至少5个, 胎儿核型为45, XY, der(2), der(12), -21(图1)。孕妇外周血染色体核型与胎儿相似(图2), 其丈夫拒绝接受染色体检查。对孕妇的外周血染色体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检测, 结果显示12号染色体部分长臂易位至2号染色体短臂末端, 21号染色体易位至12号染色体长臂, 且存在假双着丝粒(图3)。综合上述结果, 确定其染色体核型为45, XX, t(2;12)(pter;q24.21...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报道1例42岁女性乳腺腺肌上皮瘤。患者查体右乳见一明显肿块, 质稍硬, 无触压痛, 皮肤无红肿、破溃, 双侧乳头无凹陷, 无溢血, 可见少量溢液。镜下见肿瘤呈多结节性生长, 导管上皮细胞和肌上皮细胞增生, 并且以肌上皮细胞增生更明显, 局灶有浸润性生长模式, 肿瘤细胞胞质丰富、透明, 细胞轻至中度异型, 细胞核大小不等, 可见少量核分裂象(<3个/10 HP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腺上皮细胞表达细胞角蛋白(CK)7;肌上皮细胞表达CK5/6、S-100蛋白、p63、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突触素、Calponin、肌特异性肌动蛋白、CK10/13、IDH2阴性, Ki-67阳性指数约5%。本例诊断主要结合病理形态学特点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相似文献
16.
17.
回顾性分析2022年11月在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诊断的1例肺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组织细胞增生症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该患者为62岁男性, 因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8年、胸部CT检查发现左肺上叶尖后段边缘光滑的实性结节入院, 全身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提示该结节葡萄糖代谢显著增高, 考虑转移瘤或结核球, 身体其余部位未见异常。手术切除左肺固有段。镜下观察:肿瘤由4种不同形态的组织细胞构成, 短梭形、上皮样、泡沫样及杜顿巨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肿瘤细胞CD163、CD68、CD4、波形蛋白、ALK阳性, 瘤细胞Ki-67阳性指数约5%, S-100蛋白个别细胞阳性, CD1α、Langerin、p63、H3.3G34W、甲状腺转录因子1、PAX8、广谱细胞角蛋白、突触素、嗜铬粒素A、CD34、CD30、Pan-TRK均阴性。荧光原位杂交提示ALK基因断裂。病理诊断为左肺上叶ALK阳性组织细胞增生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Ⅰr型胸膜肺母细胞瘤(pleuropulmonary blastoma, PPB)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遗传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2018—2022年确诊的2例Ⅰr型PPB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表现、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分子改变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例1男, 4岁;例2女, 3岁, 均因咳嗽入院检查。CT均示囊性病灶。大体检查:例2为肺段组织, 切面见多房囊性区域, 范围7.2 cm×6.6 cm, 囊壁灰红色, 光滑, 壁厚0.1~0.2 cm。组织学形态:2例均呈多房囊性结构, 囊壁衬立方上皮, 囊壁间质见温和的梭形细胞, 较多炎性细胞浸润, 局灶含铁血黄素沉积, 软骨岛形成, 囊壁坏死及钙化。免疫表型:囊壁内衬上皮DICER1散在阳性, p53阴性, 间质梭形细胞DICER1、结蛋白、MyoD1、myogenin、p53均阴性, Ki-67阳性指数分别为5%(例1)及2%(例2)。2例均行DICER1基因检测, 结果均未检测到热点突变。例2行DICER1全外显子测序, 未见突变。结论Ⅰr型PPB是非常罕见的儿童肺原发恶性肿瘤, 因认识... 相似文献
19.
SMARCA4缺失性未分化肿瘤(SMARCA4-deficient undifferentiated tumor, SMARCA4-DUT)是一种高度侵袭性肿瘤, 以失表达SMARCA4为特征, 常共失表达SMARCA2, 可发生于多部位和多脏器。本例发生于6个月女婴左肾, 就诊时伴有双肺和肝脏转移。镜下肿瘤由成巢或成片的上皮样细胞组成, 部分瘤细胞呈横纹肌样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显示瘤细胞表达广谱细胞角蛋白和CD34, 但保留表达INI1(SMARCB1), 失表达BRG1(SMARCA4)和BRM(SMARCA2)。此外, 瘤细胞过表达SOX2、SALL4和p53。SMARCA4-DUT代表了恶性横纹肌样瘤的一种特殊类型, 目前尚无十分有效的治疗手段, 患者预后差, 常在诊断后短期内死亡。 相似文献
20.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23,(7)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 呈世界性流行。HBV感染可导致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疾病, 有效控制HBV感染是预防HBV相关肝癌的关键。目前, 抗病毒药物只能抑制HBV复制, 但不能完全清除HBV。为进一步了解特异性免疫在清除HBV中的作用, 探讨新型HBV防控策略, 在2023年7月28日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第13个世界肝炎日到来之际, 本期推出乙型肝炎病毒重点号, 特邀请北京地坛医院成军教授和重庆医科大学唐霓教授担任执行编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