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分子荧光成像技术引导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细胞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9年9月期间229例接受单纯腹腔镜肝切除的肝细胞癌病人及69例接受ICG引导下腹腔镜肝切除的肝细胞癌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比较两组病人的手术情况和术后并发症,采用Log-Rank检验分析两组病人的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结果 298例腹腔镜肝癌切除病人中,单纯腹腔镜肝切除组229例,ICG荧光引导腹腔镜肝切除术组69例,1∶1匹配后两组均有65例病人纳入分析。配对前、后,ICG荧光引导腹腔镜肝切除术组手术时间均短于单纯腹腔镜肝切除组(均P<0.05);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并发症、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ICG分子荧光成像技术可作为腹腔镜肝切除中有效的实时导航手段,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且并未增加术后并发症,同时可获得与单纯腹腔镜肝切除相当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注射吲哚菁绿(ICG)与声诺维混合剂在腹腔镜肝锥形单元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省人民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注射ICG与声诺维混合剂并行ICG荧光成像辅助腹腔镜肝锥形单元切除术的16例病人临床资料。观察指标包括肿瘤荧光显像情况、锥形单元荧光染色情况、病人围手术期指标以及随访情况等。结果 16例病人的ICG荧光染色均成功显示肝锥形单元边界且肝脏锥形单元荧光显像均完整包含肿瘤,其中15例病人肝锥形单元荧光边界距离肿瘤边界>1cm,1例病人肝锥形单元ICG荧光显像边界距离肿瘤边界较近约0.5 cm。术后解剖标本切缘距离肿瘤达0.5~1.6cm。16例病人中3例病人穿刺2支门静脉分支,13例病人穿刺1支门静脉分支,与术前评估相似。手术时长在62~121 min,中位时长89 min。术中出血30~110 mL,中位出血量80 mL,术中无输血,无中转开放手术病例。截止至2023-07-12,随访时间2~14个月,病人均未出现术后复发。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注射ICG与声诺维混合剂辅助腹腔镜肝锥形单元切除安全可行,其对...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和探讨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应用吲哚菁绿荧光融合影像(ICG-FI)技术的经验与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8年5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41例接受腹腔镜肝切除术的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根据是否应用ICG-FI分为ICG组(n=20)与非ICG组(n=21),比较两组病例资料,手术结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ICG组较非ICG组手术时间[(176.8±42.8)min vs(222.6±72.0)min,P=0.018]和术后住院时间[(5.6±1.5)d vs (7.2±3.0)d,P=0.038]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20.0%(4/20) vs 52.4%(11/21),P=0.031]。结论 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应用ICG-FI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及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从而增加手术安全性,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吲哚菁绿(ICG)荧光染色已成为精准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的重要技术手段,其基本策略包括负染法及正染法。负染法常见Glisson蒂阻断区域仍有染色、荧光染色渗透扩散等染色意外现象。正染法染色意外包括多支、细小门静脉分支穿刺困难、部分目标区域不染色、染色部位及范围与预期不符等。当染色与预期不符时,虽然可以便捷地切换为白光模式,利用传统方法行解剖性肝切除;但建议对ICG染色情况进行研判,尽可能利用ICG荧光染色所提供的信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部分荧光界线、正负染法互换、切换彩色分段模式(CSF)或黑白模式提高对比度等策略应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荧光显像引导在腹腔镜肝中叶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8年11月期间实施中肝切除手术病人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包括手术方式、ICG荧光显像方式、病理结果、术后肝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住院时间等。结果 24例行中肝切除术的病人中,开腹中肝切除术11例,ICG荧光显像引导的腹腔镜中肝切除术13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共发生Clavien-DindoⅢ级并发症3例。腹腔镜组较开腹组手术时间更长[(261±80) min比(201±40) min,P0.05],但术后肝功能恢复更快,住院时间更短[(8.5±3.3) d比(11.7±4.0) d,P0.05]。结论腹腔镜中肝切除术是中央区肝肿瘤的一种安全可行治疗手段,术中应用ICG荧光显像引导技术可进一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荧光腹腔镜和传统腹腔镜肝叶切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总结荧光腹腔镜肝叶切除的手术护理配合要点.方法 回顾性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行荧光腹腔镜肝切除(38例)和传统腹腔镜肝切除(65例)的肝细胞癌患者,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标准化手术护理配合要点进行总结.结果 荧光腹腔镜组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双荧光染色肝Ⅳb段切除治疗肝细胞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1月至2020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肝胆外科收治的10例肝细胞癌病人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人术前5~7 d均常规行ICG清除试验,采用ICG双荧光染色行腹腔镜下肝Ⅳb段切除。观察指标:①术中情况:肿瘤荧光显像情况、术中肝段ICG荧光染色方式及效果、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例数、中转开腹例数。②术后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以Clavien-Dindo分级为标准)、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以及随访情况。结果①术中情况:10例病人中8例可见术中肿瘤荧光显像;肝Ⅳb段ICG荧光染色方式:1例采用正染,9例采用反染,全部病例初始肝脏表面荧光界限清晰,肝实质离断中6例仍能保持肝内段间荧光界面。全腹腔镜下完成10例手术,无术中输血及中转开腹病例,平均手术时间为130 min(95~190 min),平均出血量为120 ml(30~450 ml)。②术后情况:4例发生Clavien-DindoⅠ~Ⅱ级并发症,均经治疗后好转,无Ⅲ级以上严重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6.4 d(4~12 d);10例术后病理结果均为肝细胞性肝癌,切缘均阴性。失访1例,其余9例病人均存活至今,其中2例术后复发接受腹腔镜超声引导的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治疗。结论腹腔镜下ICG双荧光染色解剖性肝Ⅳb段切除治疗肝癌安全可行,ICG荧光肝段染色方式推荐反染法。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解剖性肝段切除治疗肝癌的难点在于荷瘤肝段的标记以及断肝平面的选择。吲哚菁绿(ICG)肝段染色在获得确切持久的肝表面及实质内部荧光标记的同时,可实时引导断肝操作中肝断面的选择,帮助外科医师完成真正意义上的腹腔镜解剖性肝段切除。ICG肝段染色方法分为正染法和反染法,单一肝段或亚肝段染色尽量选用正染法,联合肝段、肝区或半肝切除时应选择鞘外解剖的反染法。通过联合术前三维重建手术规划、术中腹腔镜超声引导,有望进一步提高ICG肝段染色成功率,使其成为全新的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式。然而,长期的肿瘤学疗效仍须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正>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胆道外科为1例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PVTT)的患者行经动脉化学药物治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肝静脉栓塞(hepatic vein embolization,HVE)转化后,成功实施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辅助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现将病例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腹部外科》2021,34(4)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 ICG)荧光显像技术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行腹腔镜肝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和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匹配前后两组病人的术中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输液量、输血率和切缘情况),术后指标(并发症和住院时间)和预后指标。结果共纳入145例病人,行常规腹腔镜肝切除病人114例(对照组),ICG荧光显像技术引导下腹腔镜肝切除病人31例(研究组)。经1∶1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两组均有31例病人纳入分析,临床基本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匹配后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液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宽切缘比率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输血率、R0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和无瘤生存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ICG荧光显像引导腹腔镜肝切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技术,可以获得更好的围手术期收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左肝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前瞻性对照分析2010年5月至2011年6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92例行左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腹腔镜下左肝切除术者42例(腹腔镜组),行开腹左肝切除术者50例(开腹组).对比腹腔镜与开腹左肝切除术治疗左半肝肿瘤的优缺点.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施行肝左外叶切除29例,左半肝切除13例;其中1例伤及肝中静脉中转开腹.开腹组患者施行肝左外叶部分切除33例,左半肝切除17例.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切缘距肿瘤距离为(1.6±0.6)cm,长于开腹组的(1.2±0.4)cm(t =3.81,P<0.05).但腹腔镜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158±89) ml,明显少于开腹组的( 292±172) ml(t=4.56,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术后镇痛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2±0.3)d、(23±4)h、(7.5±2.8)d,明显短于开腹组的(2.0±1.1)d、(49±7)h、(11.3±4.2)d(t=4.57,21.31,5.00,P<0.05).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患者术后第1天的AST、ALT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但腹腔镜组升高的幅度较开腹组小(t=6.73,5.03,P<0.05);并且开腹组术后PT明显比术前延长(t=2.32,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 (3/41),住院费用为(2.5±0.7)万元,均较开腹组的8%(4/50)和(2.6±0.6)万元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4,P>0.05).开腹组患者中有l例术后因急性肝功能衰竭导致MODS死亡.结论 腹腔镜左肝切除术成功率高,安全可行,与开腹手术比较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总体疗效显著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腹腔镜限量解剖性肝切除术(LLAH)治疗右前区肝细胞癌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22年12月行腹腔镜肝切除的右前区肝细胞癌患者资料。共入组144例患者, 其中男性122例, 女性22例, 年龄(54.5±9.7)岁。依据手术方式不同, 144例患者分为LLAH组(n=27)、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LAH)组(n=69)、腹腔镜非解剖性肝切除术(LNAH)组(n=48)。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 比较匹配后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总胆红素、白蛋白等指标以及无瘤生存率、累积生存率等预后指标。结果倾向性评分匹配后, LLAH组与LNAH组各26例。匹配后LLAH组与LNAH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等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LAH组术后第3天总胆红素[M(Q1, Q3)]24.1(20.9, 29.1)μmol/L、白蛋白(35.8±2.9)g/L, 优于LNAH组[M(Q1, Q3)]39.3(33.2, 57.0)μmol/L、(33.9±2.5)g/L, LLAH组术后1、3年无瘤生存率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影响肝细胞癌肝切除术后肝衰竭(PHLF)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16例行肝细胞癌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99例, 女17例;年龄为(59±10)岁。观察指标:(1)PHLF发生情况。(2)影响PHLF发生的因素分析。(3)PHLF发生预测模型构建及评价。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1, Q3)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单因素分析根据资料类型选择对应的统计学方法。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前进法)。采用回归系数构建预测模型, 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进行效能评价。结果 (1)PHLF发生情况。116例患者中, 27例发生PHLF, 89例未发生PHLF。27例发生PHLF的患者中, 行腹腔镜肝切除术13例, 行开腹肝切除术14例。(2)影响PHLF发生的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门静脉癌栓、术前吲哚菁绿15 ...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吲哚菁绿(ICG)荧光融合技术在腹腔镜解剖性右半肝切除治疗肝脏肿瘤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108例肝脏肿瘤病人临床资料,术前计算剩余肝体积,进行肝功能储备试验,评估病人对腹腔镜右半肝切除的耐受性。根据术中是否采用荧光融合影像技术引导腹腔镜手术将所有病人分为两组:荧光腹腔镜解剖性右半肝切除组(试验组)和非荧光腹腔镜解剖性右半肝切除组(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病人术中及术后的临床资料。对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例数或百分比表示。结果 共108例病人在腹腔镜下完成解剖性右半肝切除手术,其中实验组24例,对照组84例。试验组共3例染色失败,其中1例正染失败,2例反染失败。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手术时间[(274.58±42.12)min vs.(303.99±54.67)min,P<0.05]及肝门阻断时间[(52.71±9.09)min vs.(59.58±11.56)min ,P<0.05]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中出血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5.42±74.07)mL vs.(317.86±165.49)mL,P>0.05]。两组病人术后住院时间、肿瘤直径、肺部感染、出血及胆漏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G荧光显影腹腔镜解剖性右半肝切除有助于术中切肝平面的确认,从而减少手术时间及肝门阻断时间,同时可用于术中胆漏的检测。ICG荧光融合技术的发展有利于腹腔镜解剖性右半肝切除技术的推广,在严格把握适应证的情况下,能有效提高腹腔镜解剖性右半肝切除的手术效率及可控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3种肝门阻断方式的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3种不同的肝门阻断方式的41例腹腔镜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5例应用Pringle法,即间歇肝门阻断法(IPO法),12例应用半肝血流阻断法(HVO法),即阻断一侧的(肿瘤侧)门静脉及肝动脉.14例应用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法(SVO法),即阻断门静脉和肿瘤侧的肝动脉.对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率、术后肝功能、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不同阻断方式间的差异.结果 41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无死亡及中转开腹.IPO、HVO、SVO三组术中出血分别为(218.4 ±43.5) mL、(289.5±54.5) mL、(231.1 ±53.7) 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分别为(161.3±26.5) min、(179.1 ±33.4) min、(170.5 ±23.8) 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门阻断时间分别为(34.3±13.5) min、(45.6±18.6) min、(36.6±14.2) 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时间为(14.7±5.3)d、(11.2±3.4)d、(12.1±2.9)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共10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均治愈.HVO和SVO组的术后肝功能恢复无差异,但均较IPO组更快.结论 选择性的肝门阻断在腹腔镜肝切除中是安全可行的,HVO法适用于左半肝或肝左外叶的切除,而SVO法适用于肝右叶肿瘤的切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荧光腹腔镜下肝正中裂劈开入路中央型肝肿瘤切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在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胰微创外科接受荧光腹腔镜下肝正中裂劈开入路中央型肝肿瘤切除术的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患者中包括肝细胞癌1例、肝局灶性结节增生2例,肿瘤最大径4~7 cm.3例患者均以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LLR)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临床效果及对病人应激反应、T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确诊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细胞癌病人102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腹腔镜组50例、开腹组52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切口长度、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病人外周血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G)、T淋巴细胞及血清皮质醇水平变化。结果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手术时间分别为(241.8±22.5)分钟和(216.2±24.7)分钟,腹腔镜组手术失血量为(385.0±64.1)ml、切口长度(4.8±1.0)cm、引流管放置时间(4.3±1.0)天、住院时间(8.2±1.5)天,开腹组分别为(528.0±80.5)ml、(25.6±3.4)cm、(7.1±1.6)天和(15.2±2.6)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小时,腹腔镜组病人的WBC为(11.36±2.15)×10~9/L、NG为(8.46±2.57)×10~9/L、皮质醇为(281.5±52.0)nmol/L,开腹组分别为(13.54±2.57)×10~9/L、(10.04±2.85)×10~9/L、(332.8±66.4)n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小时,腹腔镜组病人的CD3~+(52.6±4.0)%、CD4~+(34.7±3.1)%、CD4~+/CD8~+(1.26±0.15)%,开腹组分别为(50.0±4.1)%、(32.4±2.9)%、(1.11±0.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的CD8~+(27.5±2.8)%低于开腹组(29.3±3.1)%(P0.05);腹腔镜组病人的手术并发症率(10.0%)低于开腹组(3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LR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近期临床效果与开腹手术具有相当的效果,但是对病人的应激影响、细胞免疫功能影响更小,并发症率更低。  相似文献   

18.
谢国伟  吴泓 《腹部外科》2020,(3):184-189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联合应用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荧光显像技术打开"肝脏四扇门"的手术方式治疗肝细胞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脏外科2017年4月到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3例行腹腔镜肝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研究组(联合ICG荧光显像技术打开"肝脏四扇门"的腹腔镜肝切除病人)38例,对照组(常规腹腔镜肝切除病人)65例。比较两组病人的术前基线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预后信息等,分析联合ICG荧光显像技术打开"肝脏四扇门"的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术的疗效。结果共103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完成全腹腔镜肝切除术。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更短[(214.55±75.28)min比(251.74±91.57)min,P<0.05],术中出血量更少[(167.63±159.72)ml比(251.08±213.34)ml,P<0.05],术后住院时间更短[(4.45±1.52)d比(5.92±2.59)d,P<0.05],而其他指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包括手术方式,术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于右前肝蒂、右后肝蒂和肝右静脉(APR)之间的类三角区域(APR三角)入路、荧光反染的右侧解剖性肝切除术在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接受腹腔镜解剖性右侧肝段切除术治疗的34例肝脏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性24例, 女性10例, 年龄(58.3±10.3)岁。收集患者手术完成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等资料。结果 34例均为肝脏恶性肿瘤, 均在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 无中转开腹手术者。其中V段切除3例, VI段切除3例, VII段切除5例, V段+VI段2例, VI段+VII段9例, V段+VIII段3例, V段背段+VI段+VII段5例, 右后区+前背段3例, 前背段1例。手术时间为(275.58±82.28)min, 术中出血量为100(100, 300)ml, 术中均无输血患者。术后第1天开始进食流质食物, 术后第2~3天下床活动。术后并发症的Clavien-Dindo分级I级32例, III级2例。术后住院时间为(7.23±3.10)d。肿瘤切...  相似文献   

20.
摘 要] 目的 研究肝硬化大鼠行肝大部切除术后入肝血流对肝功能以及肝脏再生的影响。方法 通过连续8周腹腔注射CCl4构建大鼠肝硬化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行肝大部切除术,分别缩窄门静脉和(或)肝动脉,建立不同流量的入肝血流模型,分成对照组、门静脉低流量+肝动脉高流量组、门静脉低流量+肝动脉低流量组、门静脉高流量+肝动脉高流量组、门静脉高流量+肝动脉低流量组,每组7 只大鼠。检测不同时间点大鼠肝功能指标的变化、肝脏组织的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肝细胞中Ki-67 蛋白的表达,并对残余肝脏重量进行对比,判断不同状态的入肝血流对肝脏再生的影响。结果 肝大部切除+入肝血流调整后,门静脉低流量组肝细胞间充血减轻,细胞损伤明显减轻;门静脉低流量+肝动脉高流量组大鼠术后第1、3、5天血清ALT分别为(460.9±31.7)U/L、( 331.0±22.0)U/L和(285.6±15.8)U/L;同时间点TBIL分别为(20.4±1.5)μmol/L、( 16.1±1.0)μmol/L和(13.5±0.6)μmol/L;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明显(P < 0.05)。术后第5 天,门静脉低流量+肝动脉高流量组、门静脉低流量+肝动脉低流量组及门静脉高流量+肝动脉高流量组大鼠肝细胞中Ki-67表达显著增强[分别为(23.9±3.6)%、( 15.7±2.3)%、(12.9±2.4)%],与对照组(10.1±2.1)%相比差异明显(P < 0.05),而门静脉高流量+肝动脉低流量组Ki-67表达阳性率(6.1±1.4)%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门静脉低流量+肝动脉高流量组术后第5 天残余肝脏重量为(15.4±1.0)g,与对照组(11.8±0.7)g相比差异明显(P < 0.05)。结论 肝硬化大鼠行肝大部切除术后,降低门静脉血流量有助于减轻肝组织的充血,改善肝功能指标;肝细胞再生指标Ki-67 表达显著增加,残余肝脏重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