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127例随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的治疗效果及预后. 方法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患者127例,随访发生手术并发症患者的预后情况,术后肾功能情况.通过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1、3年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和肿瘤特异生存率,不同病理分期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和肿瘤特异生存率,以及不同病理分期生存率之间的差异.使用Karnofsky行为表现量表评估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结果 127例患者随访107例,随访率84.3%.平均随访23(4~51)个月.9例术中术后发生并发症患者预后良好.术后患者1、3年总生存率为95.6%、95.6%,无瘤生存率95.8%、95.8%,肿瘤特异生存率96.8%、96.8%.pT1~T2者3年总生存率,肿瘤特异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7.1%、98.6%、98.6%;pT3a者分别为90.2%、85.6%、90.2%.pT1~T2与pT3a患者肿瘤特异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80分者占91.6%(98/107). 结论 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低、预后好;患者术后生存率较高,其生存率与肿瘤病理分期相关;患者术后有较好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水平对肾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根治性/部分肾切除术治疗的354例肾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Cys-C的最佳临界值,将其分为高Cys-C组和低Cys-C组。运用Kaplan-Meier、Log-rank检验分析两组患者的总生存率和肿瘤特异性生存率的差异,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模型分析影响患者总生存和肿瘤特异性生存的因素。结果共纳入354例患者,其中高Cys-C组36例、低Cys-C组318例。与低Cys-C组相比,高Cys-C组患者年龄更大、肿瘤分期更晚及尿素、肌酐、尿酸水平更高(P均<0.05),但肾小球滤过率相对较低(P<0.05)。Kaplan-Meier结果显示高Cys-C组与低Cys-C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6.7%和96.2%,5年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64.0%和96.5%(P均<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高Cys-C水平为肾癌患者术后总生存(HR:10.513,95%CI:2.539~43.522,P=0.001)和肿瘤特异性生存(HR:4.944,95%CI:1.017~24.043,P=0.048)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肾癌患者术前血清Cys-C水平升高提示术后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囊性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并进行生存分析。方法选取SEER数据库中囊性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数据, 检索时间为2004年到2019年, 记录患者的临床特征, 并利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共纳入285例有完整临床资料的患者, 且经组织学均确诊为囊性肾细胞癌, 肾根治性切除术和肾部分切除术是主要的手术类型, 术后发生癌症特异性死亡10例(3.51%)。患者第1、5、10年的癌症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99.30%、96.85%、96.49%。结论与常见的肾透明细胞癌相比, 囊性肾细胞癌患者具有更低的临床分期, 更低比例的肿瘤进展和远处转移, 具有良好的预后和极低的疾病特异性死亡率, 但高组织学分级患者可能更容易发生肿瘤进展、复发和癌症特异性死亡, 建议接受更积极的治疗和监测。  相似文献   

4.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21,36(5):348-351
目的:比较经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RAPN)与经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LPN)的T_1N_0M_0肾癌患者的远期生存。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6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16例经RAPN或LPN治疗的单侧T_1N_0M_0(≤7 cm)肾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以及生存资料。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RAPN组(n=90)与LPN组(n=126)。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生存差异,同时研究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216例肾癌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4.9(2.5~6.4)年。RAPN组患者的年龄、BMI值和肿瘤平均直径均高于LPN组(P0.05),两组总生存率、肿瘤特异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和高Fuhrman分级是肿瘤特异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RAPN患者的远期生存良好且与LPN的远期生存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乳头状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表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乳头状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表现,提高对此类型肾癌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乳头状肾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 9例乳头状肾细胞癌占同肾癌的1.9%,平均发病年龄52岁。无自觉症状者5例,血尿4例。7例行肾癌根治术,1例行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1例保留肾单位的肿瘤切除术。肿瘤最大径4-15cm,多位于肾皮质,淡黄色到金黄色,单灶或多灶性结节性长。均以乳头或乳头管状结构为主,乳头轴心可见泡沫细胞。9例均有细胞角蛋白CK7表达。Fuhrman病理分级G13例、G24例、 G32例。TNM病理分期pT27例、pT3a1例、pT3bN1V1b1例。随访7例无瘤生存36-134个月,1例G2pT3b者无瘤生存11个月,1例G3pT3a者13个月后死于肾癌转移。结论 乳头状肾细胞癌是少见的肾癌,表现为低分期,预后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肾癌肾部分切除术后局部复发行二次手术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22年1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4例肾部分切除术后肾癌局部复发行二次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2例, 女2例;首次手术年龄(57.1±13.2)岁。14例中9例体质量指数≥24 kg/m2;初诊肿瘤R.E.N.A.L.评分≥7分者9例。首次手术均行肾部分切除术, 其中开放手术4例, 腹腔镜手术6例,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4例。首次手术病理pT1aN0M0期9例, pT1bN0M0期5例;透明细胞癌12例, 肉瘤样癌1例, 嫌色细胞癌1例;手术切缘未见肿瘤细胞。初次手术至局部复发的时间为(29.3±16.8)个月, 其中11例复发时间≥12个月, 7例复发时间>36个月。所有复发灶均为腹部CT或MRI检查发现, 13例复发时无临床症状。所有患者复发灶位置明确, 未见复发灶侵犯周围器官、组织征象, 无其他可疑病灶, 考虑肿瘤可完整切除。14例均行二次手术, 其中10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肿瘤最大径为(2.8±0.9)cm)];4例行肾部分切除术[肿瘤最大径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术中及术后病理学相关因素对pT1a期肾癌患者进行预后分析。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期间的168例pT1a期肾癌患者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行单一肾癌根治术或肾部分切除术。对术前一般资料、随访时间、手术方式、病理学参数(肿瘤体积、肿瘤位置、病理类型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为(61.8±10.4)岁,平均随访时间为(29.9±11.2)个月,5年肿瘤特异生存率及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100%和88.1%。15例患者存在远处转移,但未发现局部复发。在单因素分析中,肿瘤坏死、微血管浸润及Fuhrman′s核分级对远处转移有显著影响。多因素分析表明肿瘤坏死及微血管浸润为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 微血管浸润及肿瘤坏死为pT1a期肾癌患者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8.
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小肾癌的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小肾癌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1月至2004年6月采用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56例小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长期随访结果.56例患者中男41例,女15例.平均年龄54岁.设计术后随访表进行追踪随访,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5年、10年生存率.结果56例患者术前均未发现转移灶.术后组织病理学结果示肾透明细胞癌44例,颗粒细胞癌7例,混合性细胞癌5例;癌组织浸润同侧肾上腺1例,浸润肾周脂肪4例,局部淋巴结转移2例.术后49例(87.5%)获随访,随访时间11~155个月,平均随访71个月.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81.7%、66.9%.5例术后死于肾癌转移.结论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小肾癌的远期疗效较好,是治疗小肾癌较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对侧肾功能正常的T1b期肾癌患者行肾部分切除术和根治性肾切除术的疗效差异,为临床上T1b期肾癌患者在手术方式的选择上提供循证学证据。方法收集Pubmed/Medline、Cochrane图书馆、Embase、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字化期刊群2012年6月30日前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T1b期肾癌患者行肾部分切除术(PN)和根治性肾切除术(RN)疗效比较的临床对照研究文献,对符合要求的文献进行Meta法系统分析。结果按照严格的纳入标准,最终PN和RN疗效和安全性比较的临床对照研究文献共6篇,总共纳入15740例患者,PN组1841例,RN组13926例。两种手术方式术后5年总生存率、5年肿瘤特异性生存率、5年无瘤生存率和肿瘤转移情况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02(95%CI为0.94~1.12)、1.11(95%CI为1.04~1.18)、0.67(95%CI为0.19~2.40)和0.21(95%CI为0.08~0.51)。结论两种手术方式术后患者5年总的生存率、5年无瘤生存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N组术后5年肿瘤特异性生存率优于RN组,PN组比RN组术后更容易合并肿瘤转移。因肾部分切除术能最大限度地保存残肾的肾单位和残肾功能,所以对T1b期肾癌行肾部分切除术是一种有效和可靠的治疗方法。但由于存在发表偏倚、选择偏倚的可能,我们期待出现更高质量的研究为以上结论提供更为可靠的证据。  相似文献   

10.
肾嫌色细胞癌(附15例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提高肾嫌色细胞癌的诊治水平和对此类型肾癌的认识。 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肾嫌色细胞癌的临床资料。男 10例 ,女 5例。年龄 4 7~ 74岁 ,平均 5 7岁。均行根治性肾切除术。 结果 术后病理证实为肾嫌色细胞癌。病理分期 :pT1N0 M0 6例 ,pT2 N0 M0 5例 ,pT3bN0 M0 2例 ,pT1N2 M0 1例 ,pT2 N2 M0 1例。病理分级 :G2 10例 ,G3 5例。 11例获随访 ,随访 2~ 31个月 ,平均19个月 ,1例死于心脏病 ,1例局部复发 ,9例无瘤生存。 结论 肾嫌色细胞癌是一种具有特殊形态的少见肾癌类型。肾根治性切除术是治疗肾嫌色细胞癌的首选方法。与同期、同级的其他类型肾癌相比 ,肾嫌色细胞癌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利用3D Slicer软件分析局限性肾癌供血动脉进入肿瘤的位置、数目与分布规律,为肾部分切除术中精准缝合提供解剖依据。方法 收集2021年1月—2022年6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因肾癌行肾部分切除术的患者资料,将患者术前肾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CT)血管成像资料以DICOM格式导入3D Slicer软件,从水平面、矢状面和冠状面对肿瘤-血管的相对位置进行重建,分析各平面中肿瘤供血动脉的数目及分布特点。结果 共收集112例(男59例、女53例)肾癌患者相关资料,肿瘤均为单发,RENAL评分为4~10分,肿瘤分期T1a 58例、T1b 48例、T2a 6例。其中38例(33.93%)有1条肿瘤供血动脉、53例(47.32%)有2条肿瘤供血动脉、21例(18.75%)有3条肿瘤供血动脉。这207条肿瘤供血动脉中有22条(10.63%)经肿瘤-肾脏接触面(肿瘤床)浅部进入肿瘤,有185条(89.37%)经肿瘤床深部进入肿瘤。结论 在局限性肾癌中,近90%的供血动脉由肿瘤床深部进入肿瘤,为肾部分切除术中精准肿瘤切除及创面缝合提供了解剖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乳头状。肾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乳头状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28例行开放性根治性肾切除术,3例行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1例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结果:术后病理均为乳头状肾癌。采用2002年AJCC肾癌TNM病理分期:pT1oNoMo4例,pT1bNoMo14例,pT2oNoMo10例,pT2bNoMo1例,pTzbN·Mo1例,pT3oNoMo2例,病理分级:G121例,G210例,G31例。28例获16~30个月随访,平均20个月,2例死于心脏病,3例死于脑血管意外,1例局部复发,22例无瘤生存。结论:乳头状肾癌是一种具有特殊形态和表现的少见肾癌类型,部分。肾切除及根治性肾切除术是治疗乳头状。肾癌的首选方法,与其他类型肾细胞癌相比,乳头状肾癌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根治性肾切除时是否需要常规切除同侧肾上腺.方法 分析263例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同侧肾上腺切除组与保留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并发症以及生存率有无差异(t检验);分析肾上腺受侵患者的临床特点.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组间差异采用longrank检验.结果 临床分期T_(1~2)N_0M_0 214例,T_(3~4)N_(0~2)M_0 26例,T_(1~4)N_(0~2)M_1 23例.根治性肾切除术时切除同侧肾上腺146例,保留同侧肾上腺117例.同侧肾上腺切除组与保留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病理证实肾肿瘤侵及同侧肾上腺8例,其肾原发肿瘤最大径平均为9.7 cm,肿瘤最大径≥8 cm 5例,肿瘤位于肾上极6例,累及全肾2例.临床分期为Ⅰ期或Ⅱ期者切除同侧肾上腺129例,病理结果证实同侧肾上腺受侵仅4例(3.1%);Ⅲ期或Ⅳ期患者切除同侧肾上腺17例,病理证实同侧肾上腺受侵4例(23.5%).随访3~102个月,平均28个月.同侧肾上腺切除组与保留组按各病理分期比较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肿瘤直径≥8 cm、位于肾上极或累及全肾、临床分期≥Ⅲ期均是肾癌侵及肾上腺的危险因素,此类患者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时应切除同侧肾上腺,其余早期肾癌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时可以保留同侧肾上腺.  相似文献   

14.
肾癌肾部分切除术的临床价值及合适的手术切缘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肾癌肾部分切除术(保留肾单位手术)的临床价值及合适的手术切缘。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行肾部分切除术的肾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双侧异时性肾癌且一侧为多发肿瘤2例,单发肿瘤13例。肿瘤直径2~6cm.均为T1期(1997年TNM分期标准)。对15例肾癌患者行肾部分切除术.手术切缘位于肿瘤外1cm。另取肾癌根治性手术标本21例.于体外沿假包膜行肾肿瘤剜除术.并随机切取肿瘤边缘0.3cm、0.5cm及1cm处肾实质及肾蒂处淋巴脂肪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15冽患者随访12~72个月.平均41个月.未见并发症及残肾内肿瘤复发。21例标本于体外行肿瘤剜除后肉眼下均无肿瘤组织残留,送检组织均无肿瘤细胞浸润。结论:肾部分切除术能安全有效地治疗局限的早期肾癌患者.而手术切缘为肿瘤边缘1cm处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局限性肾癌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珐104例局限性肾癌患者行保留肾单位手术,肿瘤平均直径(39.35±13.5)mm。69例阻断肾蒂,其中冰泥降温43例。评价手术时间、肾蒂阻断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及肿瘤控制情况。培暴104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60∽425min,平均(95土25)min。平均肾蒂阻断时间(17士10)min。术中出血10~2000mL,平均(204士102)mL。术后病理透明细胞癌95例,囊性肾癌5例,乳头状肾细胞癌4例。其中pT1bN0Mo31例(70.2%),pT1bN0M031例(29.8%)。手术切缘距肿瘤0.5~1.0cm。术后漏尿1例,出血1例,心衰1例,不完全性肠梗阻1例,101例(97.1%)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95月,平均(55士15)个月,1例出现卵巢转移瘤,1例术后36个月死亡。5年总生存率为99.0%。结论对于局限性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有可能取代根治性肾切除术成为小肾癌新的标准术式。  相似文献   

16.
56例肾细胞癌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肾癌)的手术方式,以进一步提高其疗效。方法:对56例肾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实施根治性肾切除术者48例,其中4例同时进行下腔静脉癌栓切除术;实施保留肾单位手术者3例;实施其他类型手术者5例。结果:病理类型为透明细胞癌40例,颗粒细胞癌10例,混合型癌6例。42例获得随访,其中3年、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71.4%(30/42) 、54.2%(13/24)和20.0%(2/10)。结论:根治性肾切除术仍是目前 肾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保留肾单位手术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提高肾嫌色细胞癌的诊治水平和对此类型肾癌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肾嫌色细胞癌的临床资料.男11例,女10例.年龄27 ~ 85岁,平均52岁.11例行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8例行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2例行开放肾癌根治术.结果 术后病理证实为肾嫌色细胞癌.病理分期:pT1N0M0 13例,pT2N0M0 5例,pT3aN1 M0 2例,pT4N0M0 1例.Fuhrman病理分级:G1 6例,G2 14例,G31例.术后随访19例,时间3~36个月,平均17个月,1例死于心脏病,1例术后6个月局部复发,给予索拉非尼治疗2个月后肺部感染死亡,1例术后12个月后出现肺转移,给予索拉非尼治疗1个月后死亡,16例无瘤生存.结论 肾嫌色细胞癌是一种具有特殊形态的少见肾癌类型.肾根治性切除术是治疗肾嫌色细胞癌的首选方法.与同期、同级的其他类型肾癌相比,肾嫌色细胞癌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8.
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的临床价值(附17例报告)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 评价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的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性研究 17例行保留肾单位手术的肾癌患者临床资料 ,其中单侧 15例 ,双肾异时性肾癌且一侧为多发肿瘤 2例。绝对指征 2例 ,相对指征 6例 ,选择性指征 9例。肿瘤直径 2~ 6cm ,均为T1期 (1997年TNM标准 ) ;行改良肾肿瘤剜除术 (切缘于肾肿瘤外 1cm正常肾实质处 ) 15例 ,肾上极切除术 1例 ,楔形切除术 1例。 2 0例同期肾癌临床及分期相当但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资料作随访对照 ,并作生存率时序检验。 结果  17例患者随访 3~ 6 3个月 ,平均 35 .2个月 ,未见并发症及残肾肿瘤复发。无瘤生存率与根治性手术者相近。 结论 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安全、有效 ,适合于对侧肾功能正常、一侧局限的偶发肾肿瘤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分析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LPN)与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RLRN)治疗复杂性T1b期肾肿瘤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西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复杂性T1b期肾脏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RLPN组和RLRN组,每组34例。RLPN组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LRN组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相关指标、肾功能情况及生存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与方法在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上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与方法在eGFR上主效应均显著(P<0.05);RLPN组患者术后6个月时eGFR水平高于RLRN组;随访期间,Kaplan-Meier分析显示,RLRN组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88.2%,无病生存率为85.3%;RLPN组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91.2%,无病生存率为82.4%,两组患者总生存率与无病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8、0.082,P=0.664、0.774)。 结论RLPN安全有效,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肾组织,保护肾功能,提高了术后生活质量,且具有与RLRN相当的远期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系统评价局限性肾癌患者行肾部分切除术和根治性肾切除术的肿瘤预后。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和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14年5月前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比较肾部分切除术(PN)与肾癌根治术(RN)治疗局限性肾癌的肿瘤预后的临床对照研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最终纳入文献33篇,共33 520例,PN和RN手术分别为9 190例和24 340例。PN与RN的术后5年总的生存率(OS)、5年肿瘤特异性生存率(CSS)、并发症发生率和慢性肾脏病发生率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037(95%CI:1.023~1.050)、1.022(95%CI:1.006~1.038)、1.397(95%CI:1.078~1.811)、0.416(95%CI:0.295~0.5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年总的生存率、10年肿瘤特异性生存率、肿瘤复发率和肿瘤转移率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046(95%CI:1.020~1.073)、1.018(95%CI:0.992~1.043)、1.375(95%CI:0.920~2.057)、0.520(95%CI:0.260~1.03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局限性肾癌患者,PN的术后5年的生存预后优于RN,而两种手术方式的术后10年的生存预后相当,并且肿瘤复发情况与转移情况无明显差异。虽然PN的并发症发生率较RN高,但PN在慢性肾脏病发生率方面明显低于RN,所以PN是一种疗效显著并且有其自身优势的手术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