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宫内节育器异位11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IUD异位的原因及延误治疗而导致严重的并发症.方法对1982~1999年收治IUD异位1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中3例于置环术中发现IUD异位并及时处理;另8例因延误诊治,其中7例造成临床上少见、罕见的严重并发症.结论11例中7例由于放置IUD术中粗暴操作造成子宫穿孔致IUD异位;4例由于误将IUD经尿道口置入膀胱造成IUD异位.结论应加强基层计划生育工作者的培训,提高医疗质量,避免粗暴操作,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宫内节育器(IUD)异位及嵌顿的诊断、处理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6例IUD异位及嵌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6例患者临床表现不一,常见症状为下腹疼痛及异常子宫出血。其中14例为绝经后妇女,52例为生育期妇女。19例为产后及流产后放置,47例为正常月经后放置。3例为IUD术后异位妊娠手术中诊断,6例为放置IUD后妊娠流产中未发现IUD术后诊断,26例取器困难超声或宫腔镜诊断。T形IUD39例,圆形IUD16例,宫形IUD9例,吉尼环2例。部分嵌顿经宫腔镜或在超声引导下取出18例;部分嵌顿经宫腔镜或超声引导下取器失败者,经皮肾镜由异物钳取出5例;绝经后妇女行子宫切除2例;T形IUD纵臂部分嵌顿子宫颈管,宫腔镜检查后用长弯钳取出5例;宫型及T型IUD嵌顿于子宫壁达子宫浆膜层,腹腔镜或宫腹腔镜联合取出10例;异位于子宫直肠陷凹,超声引导后穹隆切开取出2例;异位于腹腔或盆腔内,经腹腔镜取出17例;异位妊娠术中发现并取出3例;阔韧带异位者腹腔镜取出1例;异位于膀胱内者经皮肾镜取出3例。结论超声或宫腔镜、盆腔X线检查是诊断IUD异位及嵌顿的主要手段,宫腔镜、超声引导、腹腔镜及经皮肾镜是取出IUD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宫内节育器(IUD)异位发生的原因、诊断方法及防范措施,并通过查阅文献总结部分不同情况下异常IUD的取器方式,为减少临床IUD异位及取器并发症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对本院1例经宫腔镜、膀胱镜、大力碎石术成功取出节育器膀胱内异位并结石形成病例进行详细分析,并查阅相关文献学习总结。结果 IUD膀胱内异位并结石形成是放置宫内节育器的罕见并发症,一旦发生不仅可致避孕失败,而且增加取器困难及取器过程中子宫穿孔、大出血、周围脏器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采用微创的宫腔镜联合膀胱镜下碎石及取器方案,可减少IUD膀胱内异位并结石形成患者手术的并发症,并可提高取器安全性及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宫内节育器(IUD)是国内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避孕工具,IUD置入时间长容易断裂、嵌顿、异位。一旦发现IUD断裂、嵌顿、异位,应明确诊断,选择安全可靠、创伤性小的手术方法,提高IUD取出的成功率,以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宫腔镜因其直视且微创,为IUD取出困难提供了新方法。对IUD部分变形、断裂、残留及绝经时间2年以上的老年女性,IUD取出难度大、术中并发症多,可住院在超声监视下宫腔镜取IUD,以减少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提高IUD取出成功率。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于2019年3月11日收治1例72岁老年女性患者,该患者以IUD断裂、嵌顿入院,入院后超声监视宫腔镜下成功取出IUD。针对该病例资料报道进行相关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   

5.
宫内节育器(IUD)嵌顿是指IUD部分或全部嵌入子宫肌层甚至浆膜层,导致IUD不能顺利取出。IUD嵌顿是IUD放置术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发病率高达16%,给患者带来了心理和身体的伤害。为避免IUD发生嵌顿,本文回顾性分析56例取出宫内节育器妇女术中情况及引起IUD嵌顿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宫形球囊和宫内节育器(IUD)对预防宫腔镜下子宫中隔切除术(TCRS)术后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2月-2017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微创中心行TCRS的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A组(n=30)术后放置宫形球囊并给予人工周期治疗,B组(n=35)术后放置宫形IUD并给予人工周期治疗。术后3个月行宫腔镜检查,B组患者同时取出IUD。并记录患者月经情况、异常子宫出血情况、腰腹部不适情况。结果:2组均未发现宫腔粘连。术后3个月内A组患者未发生腰酸腹痛、异常子宫出血情况;B组患者发生IUD嵌顿2例(5.71%),发生腰酸腹痛6例(17.14%),子宫异常出血10例(28.57%),取出IUD后症状均缓解。2组腰酸腹痛和子宫异常出血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7;P=0.001)。结论:宫形球囊和IUD预防TCRS术后宫腔粘连的效果基本相同,但宫形球囊放置时间短、不良反应少、取出方便而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形球囊和宫内节育器(IUD)对预防宫腔镜下子宫中隔切除术(TCRS)术后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2月—2017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微创中心行TCRS的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A组(n=30)术后放置宫形球囊并给予人工周期治疗,B组(n=35)术后放置宫形IUD并给予人工周期治疗。术后3个月行宫腔镜检查,B组患者同时取出IUD。并记录患者月经情况、异常子宫出血情况、腰腹部不适情况。结果:2组均未发现宫腔粘连。术后3个月内A组患者未发生腰酸腹痛、异常子宫出血情况;B组患者发生IUD嵌顿2例(5.71%),发生腰酸腹痛6例(17.14%),子宫异常出血10例(28.57%),取出IUD后症状均缓解。2组腰酸腹痛和子宫异常出血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7;P=0.001)。结论:宫形球囊和IUD预防TCRS术后宫腔粘连的效果基本相同,但宫形球囊放置时间短、不良反应少、取出方便而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诊治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诊治的25例输尿管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资料。结果 21例有严重的痛经;5例突发腰痛,肉眼血尿1例,其余19例无明显泌尿系症状。左肾积水16例、左肾萎缩2例、右肾积水7例,所有患者均为输尿管中下段梗阻(中段4例、下段21例);肾功能重度损伤4例、中度损伤10例,轻度损伤6例,无明显损伤5例。患者均合并子宫腺肌症或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23例临床确诊后给予术前药物预处理及放置输尿管双J管;腹腔镜手术治疗24例(外在型内异症17例、内在型内异症2例、混合型内异症5例),其中输尿管周围病灶粘连松解术17例、部分输尿管切除+断端吻合术3例、输尿管膀胱植入术4例;1例经腰入路行肾切除手术。术后3个月取出输尿管双J管,随访1例持续存在轻度肾积水,1例肾萎缩、肾脏功能重度损伤,其余肾功能恢复正常。结论输尿管内异症多引起隐匿性尿路梗阻,确诊依赖于病史、影像学检查等,病理为诊断金标准,早期诊治尤为关键,腹腔镜手术治疗可以有效解除梗阻,切除内异症病灶,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研究节育器异位两例的临床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节育器异位两例的患者资料,总结其临床处理对策。结果:1例患者行常规子宫修补,松解粘连、关腹,术后5天痊愈出院;1例患者IUD异位于左侧前穹隆并顺利一次取出,术后3天痊愈出院。结论:针对节育器异位两例患者,要及时进行B超、x线检查,以明确诊断,及时妥善处理,以免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实行计划生育是以避孕为主,放置宫内节育器(IUD)在国内应用最广泛,节育器放置是一项盲目性操作,有可能发生失误。对于节育器嵌顿及异位时有报道,但对宫腔镜检查与取出报道尚不多见。我院自1999年开展宫腔镜以来,应用宫腔镜下检查及取出嵌顿IUD3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1病例报告患者,24岁,因放置宫内节育器(IUD)3年余,肛门处发现IUD蓝色尾丝1月于2013年1月3日入院。患者于3年前顺产后6月哺乳期在当地计划生育服务站放置IUD,放置类型不清,当时无不适。放置后2月超声检查诊断"早孕"行人工流产术,术中未发现IUD,手术医生认为IUD已脱落,术毕再次放置T型IUD,放置后无不适。1月前解大便时因肛门不适,发现IUD蓝色尾丝露出肛门外。2012年12月6日来我院门诊就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输卵管结扎术中腹腔取出异位节育环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0年5月我站接收的24例宫内节育器异位的患者,将其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每组各12例。腹腔镜组采用经腹腔镜取出异位节育环的方法,开腹组采用经开腹取出异位节育环的方法,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取出IUD,通过对比分析显示,腹腔镜组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开腹组,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取器法取出异位节育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同时防止宫内节育器发生异位,必须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技术培训,患者一旦发现不良反应及时进行处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宫内节育器异位的原因及延误治疗而导致严重的并发症。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6月收治宫内节育器异位11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中2例于上节育器术后第二天发现节育器异位并及时处理;另9例节育环异位于腹腔,因延误诊治,对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及损伤。结论:11例由于术者缺乏经验,责任心不强,放置节育器术中操作粗暴造成子宫穿孔致节育器异位于腹腔。结论:应加强基层计划生育工作者的培训,提高医疗质量,避免粗暴操作,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宫内节育器取出术现状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上海市宫内节育器(IUD)取出的现状和方法,探讨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及安全取出IUD的措施。方法:对上海市87所医院2001~2007年期间所有IUD取出术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内容包括手术方式、手术地点及是否施行静脉麻醉手术等。对严重并发症进行个案调查。结果:2001~2007年常规IUD取出术数量稳步上升,维持在每年60000~100000例。二级综合医院、三级综合医院和妇幼保健院手术分布为37.61%、16.41%和45.98%。与2001年比较,2007年宫腔镜IUD取出术住院数量上升158.47%,静脉麻醉宫腔镜IUD取出手术上升124.47%。常规IUD取出术和宫腔镜IUD取出术中,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各为2.99/10万和36.00/10万。常规IUD取出术中17例严重并发症为脏器损伤14例,感染引起再次开腹手术3例。宫腔镜IUD取出术的严重手术并发症为死亡病例4例。结论:随着近年来IUD取出术逐年上升,宫腔镜手术有助于困难IUD的取出。建立宫腔镜操作规范,包括配置、抢救设备和有资质的医护人员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宫腔镜配合膀胱取石钳处理IUD迷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评价宫腔镜及膀胱取石钳处理 IUD迷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于 2 6例常规取器困难的 IUD迷路患者 ,采用宫腔镜配合膀胱取石钳取出 IUD。结果 :2 6例患者均一次完成手术 ,顺利取出 IUD,平均手术时间 1 8.3± 8.5min,无副反应及手术并发症。结论 :宫腔镜对于 IUD迷路的诊断较 B超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配合膀胱取石钳处理 IUD迷路是目前处理 IUD迷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后输尿管瘘的预防及处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腹腔镜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后发生输尿管瘘的7例患者临床资料。患者经确诊后行膀胱镜、输尿管镜检查,术中放置D-J管,放置D-J管后持续漏尿或放置失败均行二次手术修补。结果:2例保守治疗成功,2例置入D-J管后持续漏尿,行膀胱输尿管吻合,3例置入D-J管失败直接行膀胱输尿管吻合。5例修复手术中3例经腹腔镜完成,均手术成功,愈合良好。结论:热损伤及输尿管过度游离是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后输尿管瘘较为常见的原因,术后一经发现,可经早期腹腔镜下修复,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经腹B超监视下对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IUD)取出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腹B超监视下行IUD取出术的65例绝经妇女的临床资料(B超组)进行,并与前期无B超监视下行IUD取出术的62例绝经妇女的临床资料(非B超组)进行对比分析。所有患者手术方法相同,并均在术前2h阴道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400μg。结果:B超组IUD取出成功率高,65例患者中,64例完全取出,占98.5%,而非B组的62例患者中,只有55例取出,占88.7%,断裂残留7例(11.3%);且B超组手术操作时间较短(15.3±9.5vs20.2±8.6),术中、术后并发症较少,与非B超组比较有明显的优越性。结论:利用经腹B超监视下行绝经后妇女IUD取出术是一种较为直观、安全、准确、无创的好方法,能提高IUD取出的成功率,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减少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可作为基层临床对绝经后妇女IUD取出的常规手术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再手术的可行性,再手术治疗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和减少术后复发的措施。方法 选择2001年1月1日~2006年6月30日收治的11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复发再手术的病例,分析复发原因,再手术方式、术后用药情况、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11例患者均进行了二次手术,7例为腹腔镜手术,其中1例中转开腹;4例开腹手术。11例手术中分离粘连中肠管损伤1例进行修补,肠管浆肌层异位病灶切除并缝合3例,输尿管病灶切除并膀胱植入1例,膀胱异位病灶切除修补1例,经阴道腹部联合切除后穹隆异位灶2例。结论 第1次手术的彻底性以及术后的正规用药是减少复发的因素。二次手术应慎重选择手术途径与方式,充分做好术前准备,二次手术应该进行病灶的减灭术,术后正规用药可防止再复发。  相似文献   

19.
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避孕方法,在美国,超过750 000育龄妇女选择IUD避孕;而中国育龄妇女更普遍采用IUD,占多种避孕措施的45%以上.正常情况下IUD位于宫腔内,其上端应在宫底部,当任何原因使IUD偏离宫腔中的位置即称为移位.IUD异位包括3类:①部分异位,IUD部分嵌入子宫肌层.②全部异位,IUD全部嵌入子宫肌层.③IUD在子宫外,处于盆腔和腹腔中.膀胱毗邻于子宫,故IUD可异位于膀胱,又分为部分性和完全膀胱异位.就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l例IUD异位膀胱并膀胱结石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宫腔镜在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宫内节育器(IUD)取出困难时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8例IUD取出困难的病例行宫腔镜检查,并取出IUD,必要时行B超和(或)腹腔镜监测.结果68例患者中,宫腔镜下成功取出IUD共66例(97.06%),无一例发生子宫大量出血及子宫穿孔等并发症.取出成功的66例病例中,IUD位置正常17例,IUD部分嵌顿18例,IUD断裂、残留26例,IUD异位于子宫内膜或子宫浅肌层4例;IUD扭曲变形1例.结论宫腔镜用于处理IUD取出困难是安全有效的,必要时应辅以B超和(或)腹腔镜监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