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TRAIL)和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受体(TRAILR)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 5例正常甲状腺、13例乳头状甲状腺癌、3例滤泡状甲状腺癌和 12例甲状腺癌旁组织中TRAIL和TRAILR的表达和分布。 结果 乳头状、滤泡状甲状腺癌组织和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甲状腺滤泡细胞均表达TRAIL和全部的TRAILR ,其中诱捕受体TRAILR4在正常甲状腺组织和甲状腺癌旁组织表达较弱。 结论 甲状腺癌组织中的甲状腺滤泡细胞表达TRAIL和全部的TRAILR ,提示癌变的甲状腺滤泡细胞通过自身表达TRAIL ,以自分泌或旁分泌的形式和其死亡受体TRAILR1、TRAILR2结合 ,诱导癌变的甲状腺滤泡细胞发生凋亡 ,诱捕受体TRAILR3、TRAILR4的存在也不能影响其对TRAIL诱导的细胞凋亡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筛状-桑椹状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病理特征。方法 复查1例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理切片行免疫组化标记,选用的一抗有CKpan、CK19、EMA、TG、TTF1、CD99、CT、SYN和CgA,并复习文献。结果 肿瘤位于甲状腺右叶。大体为淡白色卵圆形孤立实性肿块。组织学表现为乳头状、筛状、桑椹状、滤泡状、小梁状、肉瘤样、实性的结构伴囊性变和组织细胞反应,未见砂粒体。免疫组化显示肿瘤性的乳头状上皮、筛状和肉瘤梭形细胞表达CKpan和CK19。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乳头状、筛状-桑椹状肿瘤细胞和肉瘤样的梭形细胞具有表达上皮性细胞的特征,该肿瘤是乳头状癌的一种罕见的变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状腺混合性髓样-滤泡癌(MMFTC)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织化学表型及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甲状腺混合性髓样-滤泡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免疫组化(SP法)检测CT、Tg、CgA、vimentin、Galectin-3、CD56、CD57、CK19等,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肿瘤组织由胖瘦不等的梭形细胞及甲状腺滤泡构成,二者互相穿插、分割排列,并侵犯被膜血管。免疫组化CT梭形细胞弥漫(+),个别滤泡上皮(+);Tg滤泡上皮(+),梭形细胞灶性(+);CgA部分滤泡上皮(+),部分梭形细胞(+);vimentin梭形细胞及滤泡旁细胞(+),个别滤泡上皮细胞(+);Galectin-3部分梭形细胞及滤泡上皮细胞(+)。结论MMFTC临床罕见,依据梭形细胞和甲状腺滤泡组织二者同时侵犯被膜和(或)血管,结合免疫组化表型可确诊。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桥本甲状腺炎(HT)甲状腺组织细胞凋亡的变化、凋亡基因Bc1-2、Bax的表达及其与HT发病机制的关系, 采用TUNEL法检测41例HT、1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细胞凋亡状况, 同时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Bc1-2、Bax表达及分布, 应用Mias99图像分析系统对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 HT组甲状腺细胞凋亡率及甲状腺组织Bc1-2、Bax阳性颗粒面积、平均光密度和积分光密度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0.001);HT甲状腺滤泡区Bc1-2阳性颗粒面积和积分光密度与Bax的比值明显低于正常甲状腺的比值, 其组织结构破坏较重区域中小滤泡及失去正常滤泡结构的腺上皮Bax表达高于其它腺上皮, 滤泡结构较完整的区域Bc1-2表达较高, 提示甲状腺细胞凋亡增高是HT甲状腺滤泡结构破坏和功能异常的重要机制之一; 凋亡基因Bc1-2、Bax表达的失衡与HT时甲状腺细胞凋亡增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第5版WHO甲状腺肿瘤分类以细胞发生机制为新分类框架的基础, 以组织学、分子和临床生物学特征来判定肿瘤分类和亚型。甲状腺滤泡起源的肿瘤为甲状腺内最常见的肿瘤, 包括良性、低风险和恶性肿瘤。良性肿瘤包括滤泡腺瘤、常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乳头状滤泡腺瘤、嗜酸性细胞腺瘤和新概念甲状腺滤泡结节性病变。低风险肿瘤包括具有乳头样核特征的非浸润性甲状腺滤泡性肿瘤、恶性潜能未定的肿瘤和透明变梁状肿瘤。滤泡起源的恶性肿瘤根据分子特征和侵袭性分为BRAF样恶性肿瘤和RAS样恶性肿瘤。不提倡≤1 cm的乳头状癌作为独立亚型, 而应根据形态特征进行亚分型。提出高级别甲状腺滤泡细胞起源癌, 包括传统低分化癌、高级别分化型甲状腺癌, 形态特征为核分裂象增加、肿瘤坏死、不伴有间变特征, 临床生物学行为相似。鳞状细胞癌为间变性癌的一种亚型。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桥本甲状腺炎 (HT)甲状腺组织细胞凋亡的变化、凋亡基因Bc1- 2、Bax的表达及其与HT发病机制的关系 ,采用TUNEL法检测 4 1例HT、1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细胞凋亡状况 ,同时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Bc1- 2、Bax表达及分布 ,应用Mias99图像分析系统对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 :HT组甲状腺细胞凋亡率及甲状腺组织Bc1- 2、Bax阳性颗粒面积、平均光密度和积分光密度均显著高于正常组 (P <0 .0 5 - 0 .0 0 1) ;HT甲状腺滤泡区Bc1- 2阳性颗粒面积和积分光密度与Bax的比值明显低于正常甲状腺的比值 ,其组织结构破坏较重区域中小滤泡及失去正常滤泡结构的腺上皮Bax表达高于其它腺上皮 ,滤泡结构较完整的区域Bc1- 2表达较高 ,提示甲状腺细胞凋亡增高是HT甲状腺滤泡结构破坏和功能异常的重要机制之一 ;凋亡基因Bc1- 2、Bax表达的失衡与HT时甲状腺细胞凋亡增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1例原发中耳DEK::AFF2融合阳性非角化型鳞状细胞癌(nonkeratinizi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NKSCC)。患者女, 66岁, 右耳疼痛、听力渐进性下降1年余。分别取中耳和鼻咽部两处标本送检, 肿瘤细胞均呈乳头状瘤样生长, 部分合并内翻性生长, 细胞呈非角化型鳞状上皮形态, 轻-中度异型, 上皮及间质内富于炎性细胞, 仅局灶呈浸润性生长。免疫组织化学肿瘤细胞表达细胞角蛋白(CK)5/6、p40、AFF2。荧光原位杂交检测DEK基因断裂重排,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Sanger测序结果示DEK::AFF2基因融合。分子病理的检测有助于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 43岁。因右乳肿块3个月行手术切除。病变切面呈囊实性。镜下观察:肿瘤呈囊实性生长, 囊内可见乳头状突起。肿瘤由形态温和的中间细胞、表皮样细胞、黏液细胞和嗜酸性细胞构成, 细胞间可见筛状腺腔/微囊结构, 其内含黏液或嗜酸性分泌物。瘤周乳腺组织可见淋巴组织增生。免疫组织化学:p63、细胞角蛋白(CK)5/6和CK7呈分区阳性染色, GATA3阳性、S-100蛋白和SMMHC阴性, 雌激素受体(ER)阳性率25%、孕激素受体(PR)阴性、HER2 1+、Ki-67阳性指数约5%。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提示MAML2基因重排。病理诊断为右乳低级别黏液表皮样癌。  相似文献   

9.
1 甲状腺滤泡性肿瘤概述 甲状腺滤泡性肿瘤主要包括甲状腺滤泡癌(thyroid follicular carcinoma,FTC),甲状腺不典型滤泡型腺瘤(thyroid atypical adenoma)和甲状腺滤泡型腺瘤(thyroid follicular adenoma,FTA).甲状腺滤泡癌是一种主要为滤泡细胞分化,但缺乏乳头状癌特征(真性乳头结构及特异性核改变)的甲状腺恶性上皮性肿瘤;甲状腺不典型滤泡型腺瘤原来是滤泡型腺瘤中的一种,因某些腺瘤增殖活跃,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很不规则而得名,瘤细胞可有一定异型性,出现较多的核分裂相,但尚没有浸润包膜和血管且包膜完整;甲状腺滤泡型腺瘤是具有滤泡分化、包膜完整的良性肿瘤,主要分为正常滤泡型、巨滤泡型、小滤泡型及嗜酸细胞型等类型.  相似文献   

10.
周洁  黄威权  姬秋和 《解剖学报》2002,33(5):511-515
目的 探讨人甲状腺中是否存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GnRH)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 (GnRH R)并细胞定位 ,试图从转录及翻译水平讨论人甲状腺可否合成GnRH及GnRH R ,为探讨GnRH可能影响甲状腺的功能提供形态学依据。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原位杂交技术。 结果 所测人正常甲状腺组织均呈较强的GnRH和GnRH R免疫反应阳性 ,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滤泡旁细胞均为阳性细胞。免疫反应阳性物质主要分布在阳性细胞胞质内 ,胞核呈阴性。原位杂交结果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基本一致 :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胞质和滤泡旁细胞胞质可检测到较强的GnRHmRNA及GnRH RmRNA阳性杂交信号。胞核均呈阴性 ,未检测到杂交信号。 结论 人甲状腺不仅表达GnRH和GnRH R ,而且可以自身合成GnRH和GnRH R。GnRH可能以自分泌的方式影响甲状腺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激素生成障碍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病理意义及鉴别诊断。方法对4例激素生成障碍性甲状腺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复习,并对HE切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nVision法,抗体包括Thyroglobin、CK19、突触素、嗜铬素A、Calcitonin)进行观察。结果4例激素生成障碍性甲状腺肿中,女3例,男1例,发病年龄6~12岁,手术年龄13~28岁。3例有明显的甲状腺功能低下,1例甲状腺功能正常。大体均呈多结节状,外有纤维组织包膜;镜下增生的纤维组织将甲状腺分隔成多结节状,结节内滤泡形态多样,主要分为3种形态。微滤泡型最常见,滤泡高度增生,密集排列,呈拥挤的小腺泡样结构,部分区域呈梁索状排列;其次是大滤泡结构,这些大滤泡内可见稀薄的胶质,染色较正常为浅,滤泡上皮立方形,很少看到核分裂象;还有一种形态呈微囊型,囊内含有稀薄淡染的不典型胶质,部分囊内可见假乳头状结构及简单真性乳头结构。结节之间不存在正常的甲状腺组织。免疫组织化学示Thyroglobin在微滤泡结构为主的结节内少数滤泡上皮及滤泡内胶质阳性表达,而大滤泡结构为主的结节内滤泡上皮细胞内不表达,滤泡内胶质表达弱阳性。4例手术后效果好,长期服用甲状腺激素。结论激素生成障碍性甲状腺肿是一种甲状腺素合成障碍导致的甲状腺增生。由于其结构上的多样性及细胞的异型性,常与甲状腺肿瘤混淆,需注意鉴别。  相似文献   

12.
桥本甲状腺炎伴甲状腺癌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桥本甲状腺炎 (Hashimoto’sthyroiditis,HT)与甲状腺癌的关系。 方法 对 80例HT和其中 14例并发甲状腺癌的HE片进行形态学观察 ,部分病例进行PCNA、p5 3免疫组化标记。结果 HT及甲状腺癌旁组织有滤泡上皮细胞增生、乳头状增生、不典型增生至癌变移行 (过渡 )的形态 ,其PCNA表达逐渐增强 (P <0 0 1) ,p5 3在少数不典型增生及癌变区呈低度阳性表达 (P <0 0 5 )。结论 HT与甲状腺癌发生关系密切 ,HT中甲状腺滤泡上皮增殖活跃 ,易于癌变。HT是一种具有恶变潜能的病变 ,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46岁。体检发现双侧甲状腺结节于2014年7月入院。彩超示双侧甲状腺体积增大,包膜光整,实质回声增粗、减低,分布不均,呈网络状,在右侧上极可见一个低回声结节,大小约0.45 cm ×0.37 cm,边界不清;左实质内见两个结节,较大者约2.2 cm ×1.4 cm,呈囊实性,较小结节大小约0.9 cm ×0.6 cm,呈低回声。考虑双侧桥本甲状腺炎,右侧上极结节考虑甲状腺癌,左侧腺瘤样结节可能。实验室检查示血甲状腺球蛋白抗体13.11 IU/mL (正常<4.11 IU/mL),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1000 IU/mL (正常<5.61 IU/mL),高敏促甲状腺素5.71 mIU/L,其他总甲状腺素、游离甲状腺素等均正常。临床考虑桥本甲状腺炎,乳头状癌待排。术中见双侧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右侧甲状腺上极可及一大小约0.3 cm ×0.3 cm质硬结节,边界不清,左侧甲状腺可及一大小约3 cm ×2 cm结节,质尚软,边界清,颈前区未及明显肿大淋巴结。予以行左侧甲状腺全切除术和右侧次全切除,冷冻切片示右侧微小乳头状癌,伴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左侧为结节性甲状腺肿伴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常规病理检查,右侧甲状腺如上述,切面可见直径0.3 cm的灰白质硬区;左侧甲状腺质地软,红褐色肉样,无明显质硬区。镜下见甲状腺滤泡间散在分布淋巴滤泡,右侧甲状腺可见典型的乳头状癌特征和纤维化,左侧甲状腺内一个结节似淋巴结,周围见纤维组织围绕,结节内有较宽阔的人工裂隙,形成宽大的乳头状结构,乳头间质为淋巴组织,并形成淋巴滤泡(图1)。乳头表面覆盖单层或复层上皮,局灶呈靴钉样突起、细胞异型性大,细胞质丰富嗜酸性,部分细胞扁平,似血管内皮或间皮,无甲状腺滤泡或胶质形成(图2)。部分上皮在淋巴组织内呈腺样,似淋巴结内转移性腺癌(图3)。免疫组织化学示上皮细胞表达甲状腺转录因子(TTF)-1(图4)和CK19,弱表达甲状腺球蛋白(TG),提示为甲状腺上皮来源。 Ki-67阳性指数约10%。  相似文献   

14.
如果乳腺肿瘤显示乳头状结构,瘤细胞呈嗜酸性柱状并有核沟及核内假包涵体,甲状腺来源的转移癌是首先考虑的诊断。约5 %的乳腺转移癌源自甲状腺。作者描述了5例具有甲状腺高细胞型乳头状癌形态学特征的乳腺原发性肿瘤。此组患者均为女性,年龄5 6~74岁(平均6 3岁)。临床病史和随访显示4例有资料的病例均无甲状腺疾病史或乳腺肿瘤诊断后出现甲状腺结节。组织学观察原位肿瘤1例,微浸润肿瘤2例,浸润性肿瘤2例。肿瘤细胞呈实体或乳头状生长,部分区域显示类似甲状腺的滤泡样结构。部分区域乳头致密拥挤呈实体或梁索状。筛状结构则由含嗜酸性物质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TBX2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T-PCR方法检测TBX2在9例正常甲状腺、13例甲状腺腺瘤及67例甲状腺癌组织(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28例,甲状腺滤泡癌23例,甲状腺髓样癌14例,甲状腺未分化癌2例)中的表达。结果:TBX2mRNA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阳性表达56例,占83.6%)明显高于其在正常甲状腺(阳性表达3例,占33.3%)及甲状腺腺瘤组织(阳性表达6例,占46.2%)中的阳性表达(P<0.05),差异有显著性;TBX2mRN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滤泡癌及甲状腺髓样癌(甲状腺未分化癌例数太少,无统计学意义)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强度(相对系数)分别为1.776±0.382、2.627±0.532、2.937±0.481;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TBX2mRNA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强度与甲状腺癌组织的分化程度及组织学分型有关。结论:TBX2可能是甲状腺癌发生、发展的促进因子,并有可能成为甲状腺癌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的又一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甲状腺样肝内胆管细胞癌(thyroid-like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TLI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TLICC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65岁。眼观:部分切除肝组织一块,距肝脏切缘1 cm处见一境界清楚的肿块,大小12 cm×9 cm×7.5 cm,可见包膜,切面灰黄、灰褐色,呈结节状,实性,质中。镜检:肿瘤呈多结节状,可见薄纤维包膜,肿瘤结节内形成大小不等的滤泡样腺腔,腔内含有较多的粉染蛋白分泌物,边缘可见吸收空泡。滤泡样腺腔由单层立方上皮组成,肿瘤细胞形态基本一致,有稀疏的嗜酸性胞质,部分细胞核呈毛玻璃样。免疫表型:肿瘤细胞CK7、CK8/18和CK19均弥漫强阳性,AFP、HepPar1、Glypican-3、Syn、CgA、TTF-1、TG、PAX8和GATA3均阴性。结论 TLICC是新近认识的一种罕见的胆管细胞癌亚型,遇到具有甲状腺滤泡样特征的肝肿瘤时,应考虑甲状腺样肝内胆管细胞癌可能。  相似文献   

17.
CK19、CK20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中CK19、CK20蛋白的表达,提高甲状腺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对70例甲状腺癌(15例经典型乳头状癌、34例滤泡型乳头状癌、3例Warthin乳头状癌、2例透明细胞型乳头状癌、例柱状细胞型乳头癌、15例滤泡性癌),10例甲状腺腺瘤、1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5例标本甲状腺炎中CK19、CK20的表达进行观察。结果:CK19在甲状腺疾病中的表达:55例乳头状癌中,53例为中、强阳性,2例为弱阳性;15例滤泡性癌中,13例为阴性、弱阳性,2例为中、强阳性,两者之间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各癌旁滤泡、10例滤泡性腺瘤、1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滤泡、5例桥本甲状腺炎也主要为阴性、弱阳性,个别为中等阳性。对CK20的表达,各型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性癌、癌旁滤泡及滤泡状癌和乳头状增生、多灶性分布的甲状腺泡型乳头状癌和各种滤泡性病变有帮助,可提高甲状腺良恶性病变诊断的准确率及鉴别诊断水平。CK20对鉴别诊断的帮助不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黏附分子CD44、上皮性钙黏附蛋白(E-cad )和转移抑制基因nm23-H1与甲状腺滤泡源性癌分化、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EnVision法检测42例滤泡癌和54例乳头状癌中CD44、E-cad和nm23-h1的表达。结果 CD44主要表达于癌细胞及浸润淋巴细胞膜,低分化滤泡癌和有转移乳头状癌CD44表达分别高于高分化滤泡癌和无转移乳头状癌,E-cad阳性物质和nm23-H1阳性率高于滤泡癌,转移癌的阳性率和表达强度低于原发灶。甲状腺滤泡原性癌CD44检测阳性率高于E-cad和nm23-H1。在滤泡癌中E-cad与nm23-H1的表达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而在乳头状癌中呈正相关趋势。CD44与E-cad的表达、CD44与nm23-H1的表达之间在滤泡癌和乳头状癌均呈负相关趋势。结论 综合检测CD44、E-cad和nm23对甲状腺滤泡源性癌的诊断、预后评估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EB病毒阳性炎性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是一种独立的疾病类型, 发生于结肠罕见。患者女, 30岁, 产后8个月体检发现降结肠带蒂息肉样肿物。肿瘤大小2.8 cm×2.0 cm×1.9 cm, 切面灰白色, 质地韧。镜下观察:大量混杂炎性细胞背景中可见卵圆形、梭形肿瘤细胞或分散分布, 或束状、旋涡状排列;肿瘤细胞界限不清, 细胞质淡染, 轻度嗜酸, 细胞核具有异型性, 部分呈空泡状, 可见明显的小核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示, 肿瘤细胞表达滤泡树突状细胞标志物CD21、CD23、CD35、D2-40、SSTR2a, 且EB病毒编码的RNA原位杂交阳性。病理诊断:EB病毒阳性炎性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  相似文献   

20.
幼儿分泌性乳腺癌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患者男性 ,3岁 ,左侧乳腺肿块进行性增大 2年 ,无疼痛 ,无乳头溢液 ,体检左侧乳晕外侧可及一质硬、活动、界清的肿块 ,直径约 4cm。  病理检查 眼观 :灰白色肿块 3cm× 4cm ,肿块较硬 ,切面灰白 ,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 ,但无包膜 ,呈结节状 ,未见累及皮肤及乳头。镜检 :瘤细胞呈实体巢状分布。巢中散在多少不一的筛状结构 ,部分呈腺管状结构 ,腺管形状多不规则 ,腔内见嗜伊红均质分泌物 ,状似甲状腺组织构象 ,部分腺管增生的上皮呈乳头状突起 ,肌上皮缺失。肿瘤无明显的坏死 ,肿瘤细胞有两种 :一种是胞质内出现粉染或红染均质性嗜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