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视频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2009年4月至2013年11月经视频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行切除术的23例病例,包括鼻腔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5例,复发性上颌窦息肉7例,上颌窦囊肿5例,真菌性上颌窦炎6例。术前均行鼻窦冠状位加轴位CT扫描,选择的病例为病变位于上颌窦内壁及泪前隐窝区,考虑经上颌窦自然口入路而病变不能完整切除者;若为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则在术前行MRI检查,并明确为上颌窦病变。结果 23例病例经试探性手术证明经上颌窦自然口入路不能完整切除病变部位,改行视频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能良好暴露上颌窦各壁,彻底切除病变,并随访6~24个月。术后鼻后滴漏、流涕、鼻腔臭味、头痛、头晕症状逐渐消退,其中1例由于病变累及鼻泪管而将鼻泪管切除,导致术后发生溢泪现象,继而给予视频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而好转,至术后第6个月时,溢泪现象消失。1例患者术后于术侧上颌中、侧切牙部位有麻木感,1个月后消退。1例术后病理检查为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恶性变,经院外放射治疗失访,余下随访的22病例中,1例下鼻甲形态略有缩小,其余病例均形态良好,上颌窦光滑,下鼻道开窗形态良好。结论 视频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切除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能良好暴露上颌窦各壁,视野宽、损伤小,便于病变观察和切除,不留死角,疗效满意,维护了鼻腔形态及功能。同时为开展翼腭窝等侧颅底区域手术提供了一种入路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泪前隐窝入路微创治疗累及上颌窦的复杂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0月18例经鼻内镜泪前隐窝入路手术治疗累及上颌窦的复杂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资料,男14例,女4例,年龄17~73岁,平均49.3岁。术前行CT、MRI检查,明确病变累及泪前隐窝、齿槽隐窝并伴有上颌窦各壁多发骨质破坏。经鼻内镜泪前隐窝入路清除上颌窦内病变,处理肿瘤根蒂处黏膜并清除受累骨质,视病变范围处理筛窦、蝶窦、额窦。术后定期鼻内镜检查随访,观察症状改善、并发症及肿瘤原位复发、远处转移情况。结果 1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经鼻内镜检查、换药,随访6~40个月,平均24个月。9例术后患侧鼻腔通气改善,头痛等临床症状消失,鼻内镜检查窦腔上皮化,无视力下降、复视、溢泪等并发症发生;5例术后囊泡或肉芽增生,经鼻内镜换药2~4周消失;2例病理提示伴癌变,术后放射治疗,随访9、13个月未见复发及远处转移;2例术后复发,经再次鼻内镜手术,扩大切除病变,分别继续随访12、15个月未见复发。结论泪前隐窝入路治疗复杂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可彻底清除上颌窦病灶,手术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是可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内镜经鼻入路(EEA)切除三叉神经鞘瘤(TSs)的手术入路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通过EEA治疗的41例TSs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录像和门诊随访记录。男19例, 女22例, 平均年龄45.3(22~63)岁, 其中左侧24例, 右侧17例。根据Jeong的分型方法, 对于6例MP型TSs, 2例使用经Meckel腔入路(TMCA), 其余4例联合经斜坡入路(TCA)切除;4例颞下窝受累患者(2例E3型、1例mE3型和1例Mpe3型)采用经泪前隐窝入路(TPRA), 其中Mpe3型患者还联合了TMCA;2例E1型肿瘤患者均采用经眶纸板入路(TLPA)切除;其余29例, 包括15例M型、10例Mp型、1例ME2型、2例E2型和1例MpE2型均采用单独TMCA入路。40例(97.6%)肿瘤获得全切除, 仅有1例(2.4%)次全切除。结果共有40例患者有长期随访记录, 1例失访, 平均随访34(3~101)个月, 未观察到肿瘤复发或进展。34例(89.5%)患者的术前症状得以改善, 主要症状改善率如下:面部麻木(78.9%...  相似文献   

4.
显微手术治疗三叉神经鞘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总结各种类型三叉神经鞘瘤手术入路的优缺点。方法 回顾分析1980年4月 ̄1997年6月手术治疗的34例三叉神经鞘瘤的临床效果。结果 肿瘤完全位于中颅窝的3例,均采用颞下入路切除,肿瘤位于后颅窝的13例,10例经枕下入路,2例采用颞下经小脑幕入路,1例经乙状窦前入路切除。另18例哑铃型肿瘤中14例采用颞下经小脑幕入路,4例采用经颞下-乙状窦前入路切除。结论 颞下入路适用中颅窝型肿瘤切除,枕下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切除良性鼻-颅底肿瘤的疗效。方法 2004年3月~2009年11月对11例良性鼻-颅底肿瘤,鼻内镜下先切除鼻腔鼻窦肿瘤,逐渐接近颅底,仔细辨认颈内动脉等重要解剖结构,然后分块切除肿瘤,最后修复颅底缺损。结果 11例鼻-颅底肿瘤鼻内镜下全部切除,术中出血量100~450 ml,平均175 ml;手术时间105~210 min,平均146 min。术后未出现脑脊液鼻漏、细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病理类型:巨大筛额窦囊肿2例,鼻咽纤维血管瘤3例,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3例,蝶窦骨化纤维瘤1例,翼腭窝神经鞘瘤1例,侧颅底炎性肌母细胞瘤1例。11例随访6~58个月,平均41个月,鼻窦CT扫描和鼻内镜复查无肿瘤局部复发。结论鼻内镜手术利于辨别颅底重要的解剖结构和肿瘤的彻底切除,是治疗鼻-颅底良性肿瘤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单纯内镜经鼻入路切除颞下窝硬膜外三叉神经鞘瘤的可行性.方法 2004年11月至2009年7月采用单纯内镜经鼻入路对8例颞下窝硬膜外三叉神经鞘瘤(Jefferson's D型)患者实施了外科治疗.男性4例,女性4例,年龄31~62岁,平均27.6岁.其中,面部麻木6例,头痛3例,视力减退3例,听力减退3例,画部感觉障碍2例,咀嚼肌运动障碍并萎缩1例,鼻塞1例,牙痛1例,耳鸣1例,嗅觉障碍1例.术后定期随访,复查MRI.结果 8例患者均为完全切除(全切除率100%),手术时间40~120 min,术中出血300~1500 ml,平均出血量为543.8 ml.术后5例患者切除肿瘤后有鞍旁及颞下颅底骨质缺损,在3.0 cm×2.5 cm左右.术后患者头痛症状均消失,4例患者面部麻木无明显改善,2例术前有视力减退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未见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10~65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 内镜经鼻入路可以完全切除侵犯颞下窝硬膜外的三叉神经鞘瘤,该入路具有简便、视觉效果好、微侵袭和并发症少等特点,并能够获得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治疗颅中、后窝哑铃型三叉神经鞘瘤的手术入路与疗效。 方法 总结分析2001年6月至2009年5月显微手术治疗颅中、后窝哑铃型三叉神经鞘瘤19例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乙状窦前入路10例,采用颞下硬脑膜外入路9例,比较两组入路显微手术的临床疗效。 结果 10例乙状窦前入路手术的全切除8例,术后出现患侧角膜溃疡2例,复视3例,术后患侧颞叶明显挫伤2例;9例颞下硬膜外入路手术的全切除8例,术后出现复视l例,没有患者出现角膜溃疡与颞叶挫裂伤。 结论 两种手术入路均可充分显露术野,能达到一期全切除肿瘤的目的,但颞下硬膜外入路手术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经上颌骨翻转入路切除颅底侵入瘤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Guo J  Qi Y  Xu Z  Yin Y  Zhang S  Zuo H 《中华外科杂志》2002,40(2):87-89
目的 探讨上颌骨翻转入路手术切除颅底侵入瘤的指征、手术要点及优缺点。方法 自1998年11月-2001年8月,采用上颌骨翻转入路连续切除鼻咽颅底肿瘤27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27例中鼻咽癌6例,鼻咽纤维血管瘤5例,鼻咽囊腺癌5例,神经鞘瘤2例,嗅神经母细胞瘤2例,脊索瘤2例,颞下翼腭窝低分化癌2例,颞下翼腭窝肉瘤2例,上颌窦癌1例。18例曾经1次或多次手术切除肿瘤后复发。侵犯颅内重要结构的17例。全部患者术中显露满意,肿瘤均得到肉眼全切除,无手术死亡,术后无偏瘫等严重并发症。本组患者术后随访2-33个月,平均随访16个月。其中2例分别术后5、8个月死于肿瘤复发;2例于术后7、12个月局部复发;1例于术后11个月出现肺转移,现带瘤生存;其余患者恢复日常生活。结论 采用上颌骨翻转入路切除原发于颅底、翼腭窝的肿瘤及广泛侵犯颅底的其他鼻咽部肿瘤,具有显露充分,手术切除彻底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颈前入路切除从椎间孔区向前下方生长突入胸廓上口的臂丛神经鞘瘤的手术治疗策略, 评估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16年7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例采用颈前入路颈部锁骨上"倒钩型"切口切除突入胸廓上口的臂丛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性5例, 女性3例, 年龄(50.75±11.14)岁, 年龄范围31~66岁。分析手术相关要点、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随访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结果 8例患者全部完整切除肿瘤, 术中出血量为(35.00±14.14) mL, 术后出现局部感觉障碍加重2例, 经营养神经、激素治疗后症状消失。无胸膜损伤、气胸、血胸等并发症的发生。8例患者均通过门诊或电话获得随访, 随访1~5年, 复查颈椎核磁均提示肿瘤无原位复发。结论采用颈前入路颈部锁骨上"倒钩型"切口的方式切除突入胸廓上口的臂丛神经鞘瘤临床效果满意, 术中损伤小、出血量少, 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方式的选择和疗效。方法2008年8月-2012年6月对88例累及上颌窦的内翻性乳头状瘤分别采取鼻内镜中鼻道入路切除肿瘤(A组,n=34)、鼻内镜下中鼻道联合尖牙窝入路切除肿瘤(B组,n=28)、鼻内镜下鼻腔外侧壁切除(C组,n=26)。结果随访18~64个月,3组患者复发率分别为35.3%(12/34)、7.1%(2/28)、3.8%(1/26),有显著性差异(χ2=13.003,P=0.002),其中C组显著低于A组(Z=-2.906,P=0.004):B组显著低于A组(Z=-2.617,P=0.009),B、C组无显著差异(Z=-0.524,P=0.601)。结论鼻内镜下鼻腔外侧壁切除术治疗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可以减少手术盲区,切除肿瘤较为彻底,较中鼻道入路有较低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1.
翼腭窝是位于上颌窦后壁与翼突之间的狭窄的骨性间隙,其内有颌内动脉、上颌神经、蝶腭神经节走行,毗邻关系复杂,分别与颅中窝、破裂孔、眼眶、鼻腔、口腔、鼻咽部及颞下窝相通[1]。由于翼腭窝内缺乏腺体及淋巴结,翼腭窝肿瘤性病变多为周围肿瘤直接侵犯所致,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较少见[2]。我科2018、2019年收治2例原发性翼腭窝肿瘤,均在鼻内镜下使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辅助切除肿瘤,病理证实均为神经鞘瘤,随访12个月、6个月,无复发,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2005年10月~2012年9月104例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根据病变范围和分期情况,分别采用中鼻道径路鼻内镜手术、联合尖牙窝径路鼻内镜手术及联合柯陆径路鼻内镜手术3种手术方法。结果中鼻道径路鼻内镜手术时间(68±8)min,出血量(93±17)ml;联合尖牙窝径路手术时间(89±19)min,出血量(162±28)ml;联合柯陆径路手术时间(112±18)min,出血量(206±36)ml。3种术式术中均彻底切除肿瘤,无并发症发生。104例术后随访16~36个月,平均24个月,中鼻道径路复发4例,联合尖牙窝径路复发2例,联合柯陆径路复发2例,总复发率7.7%(8/104)。结论鼻内镜手术是治疗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Wu Z  Zhang JT  Jia GJ 《中华外科杂志》2003,41(2):103-105
目的:探索海绵窦区神经鞘瘤的治疗方法。方法:22例MR确诊为海绵窦区神经鞘 瘤的患者经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肿瘤,其中经颞-颧入路手术者14例,颞-枕经小脑幕入路手术者8例。结果:22例患者中21例(95.5%)肿瘤全切除,1例肿瘤次全切除。切除的肿瘤组织均经病理证实为神经鞘瘤。术后患者的头痛及突眼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外展神经功能障碍的19例中;12例术后3个月外展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6例动眼神经麻痹患者,4例术后功能恢复;1例肢体活动障碍者恢复良好;并发脑积水者术后积水减少。所有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60个月,未见肿瘤复发。肿瘤次全切除的患者,术后3个月行γ-刀治疗,随访2年未见肿瘤复发。结论:经颞-颧或颞-枕经小脑幕入路行显微手术切除海绵窦区神经鞘瘤,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上颌窦囊肿摘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2018年2月至2021年1月入本院治疗的上颌窦囊肿患者105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5例,予对照组鼻内镜下中鼻道联合下鼻道开窗治疗,观察组予鼻内镜下中鼻道联合泪前隐窝入路治疗,随访12个月,比较治疗效果、手术指标、并发症及复发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9.09%)较对照组(70.00%)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创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患者显著降低(P<0.05)。随访12月后,观察组患者的鼻泪管损伤、唇面部麻木、术后渗血及面部淤血肿胀等并发症发生率(5.46%)和复发率(3.64%)与对照组(22.00%和16.00%)相比明显降低(P<0.05)。结论 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上颌窦囊肿摘除术治疗效果显著,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报道颈椎管哑铃形神经鞘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颈椎管哑铃形神经鞘瘤临床和随访资料.对其手术入路和显微外科手术技巧进行探讨. 结果 颈椎管哑铃形神经鞘瘤显微手术29例,其中经颈后入路手术23例,经颈前和颈后联合入路手术6例.手术全切除肿瘤28例,次全切除肿瘤1例.手术后神经功能改善21例,神经功能与术前相同8例.术后随访36.5个月,肿瘤全切除病例无肿瘤复发,全部病例颈椎稳定性良好. 结论 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技术,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在全切除颈椎管哑铃形神经鞘瘤的同时尽可能保留神经功能和颈椎自身的稳定性,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经眶额颧弓入路切除颅底肿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Li C  Wan J  Li H  Feng C  Xu P  Wang X  Wang W 《中华外科杂志》1999,37(12):757-758
目的 探讨经眶额颧弓入路切除颅底肿瘤的优越性和适应证。方法 经眶额颧弓入路切除颅底肿瘤15例,观察术中显露情况及手术效果,并就该入路优越性和适应证进行分析。结果 15例中,脑膜瘤7例,全切除6例,次全切除1例;颅咽管瘤4例,全切除3例,次全切除1例;三叉神经鞘瘤2例,生殖细胞瘤1例全切除。术后死亡1例。随访至今11例恢复良好,3例遗留眼外肌麻痹(仍在恢复中),无肿瘤复发。结论 经眶额颧弓入路切除颅  相似文献   

17.
哑铃状三叉神经鞘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Zhou L  Mao Y 《中华外科杂志》2002,40(2):81-83,T001
目的 探讨哑铃状三叉神经鞘瘤外科的最佳手术入路。方法 将外科手术的46例哑铃状三叉神经鞘瘤患者按年代分为2组。早期组(1978-1984)患者采用一系列常规硬膜下入路手术,后期组(1985-2000)应用经颅底开颅硬膜外入路手术。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及治疗经验。结果 早期组肿瘤全除率为42%(5/120,后期组为85%(29/34),2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8.8,P<0.01)。2组患者暂时性颅神经障碍发生率分别为63%、47%(χ^2=3.4,P>0.05);永久性颅神经障碍发生率分别为48%、15%(χ^2=6.1,P<0.05)。结论 经颅底开颅经硬脑外-经天幕-经硬膜下入路是切除哑铃状三叉神经鞘瘤最好的显微外科入路,不必切除岩骨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手术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疗效。方法对2002年6月~2007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在鼻内镜下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11例患者和同期行鼻侧切开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11例患者进行回顾性比较研究。所有患者系Ⅰ期和Ⅱ期病例。结果在鼻内镜下治疗的11例患者中,10例一次性手术完全切除,1例15个月复发再手术治愈。在鼻侧切开术下治疗的11例患者中1例恶变,6例一次性手术完全切除,2例术后发现残留,予以微波处理,2例分别手术后6个月和12个月复发,均再手术治愈。所有病例均随访3年,均未再复发。结论内镜下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具有视野清晰、损伤小、面部无瘢痕、患者康复快,术后换药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方法及可行性,观察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2月57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资料,均行鼻内镜下切除手术。根据病变程度和范围,选择经典式鼻内镜手术,鼻内镜中鼻道、下鼻道联合上颌窦开窗术,鼻内镜辅助下Caldwell—Luc手术。观察术后复发率。结果随访1~3年,(23±9)月。复发率10.5%(6/57),其中经典式鼻内镜手术9.7%(3/31),鼻内镜中鼻道、下鼻道联合上颌窦开窗术10.0%(2/20),鼻内镜辅助下Caldwell—Lue手术16.7%(1/6)。复发6例均行二次鼻内镜手术,随访6—12个月,平均7.5月,无再次复发。结论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损伤小,术后复发率低,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0.
舌下神经鞘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Yang BC  Zhou LF  Mao Y  Zhang R  Zhu W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22):1384-1388
目的提高舌下神经鞘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舌下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诊断、治疗和随访情况,并对我科早期5例和近期5例舌下神经鞘瘤的治疗方案及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0例患者均有患侧舌肌萎缩表现,颅底CT薄层扫描可以显示骨性舌下神经管,但肿瘤较小时不一定能判定肿瘤的存在,MRI是最佳的诊断措施。早期5例均为哑铃型肿瘤,其中2例采用分期手术分别切除肿瘤的颅内部分和颅外部分,3例经远外侧入路切除肿瘤:1例经髁入路,2例经髁上入路;肿瘤全切除1例,次全切除4例;术后1例并发脑脊液漏,颅内感染;Kamofsky预后评分:良4例,死亡1例。近期5例,其中4例(2例哑铃型,1例颅内型和1例管内型)经改良远外侧入路切除肿瘤:经枕髁入路1例,经髁上入路3例;1例颅外型肿瘤2次经颈入路切除肿瘤:首次手术大部切除肿瘤,肿瘤残余部分行伽马刀治疗无效后在导航及内窥镜辅助下再次手术全切除肿瘤;肿瘤全切除4例,次全切除1例;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失访1例,其余4例Kamofsky预后评分:优3例,中1例。近期5例疗效优于早期5例。结论舌下神经鞘瘤罕见,手术难度大。根据肿瘤部位和大小设计手术方式,尽可能一期全切肿瘤,减少侵袭性操作对提高治疗效果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