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位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12月广东省中医院胰腺中心连续收治的接受原位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32例患者资料。男性16例, 女性16例, 年龄(64.8±9.5)岁(范围:44~84岁), 术前体重指数(21.7±3.5)kg/m2(范围:14.9~31.0 kg/m2)。所有患者术前均诊断为壶腹部或胰头占位, 术前评估均为可切除肿瘤。手术策略中, 先不进行Kocher游离, 不翻转、不牵拉胰头十二指肠区域, 通过中间和左后侧结合入路, 优先原位解剖、离断入胰和出胰血管, 离断淋巴管, 隔绝肿瘤, 最后才移动胰头十二指肠区域, 进行整体切除, 并采用Child法行消化道重建。采用门诊、电话或网络方式进行随访, 术后每2~3个月门诊随访1次, 了解患者术后生存情况及肿瘤复发转移情况。结果 32例患者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 胰腺或壶腹部恶性肿瘤27例, 良性肿瘤5例。手术时间(357.3±64.3)min(范围:217~566 min), 胰管直径(3.0±1.0)mm(范围:1.5~5.0 mm)。胰腺质地软20例(62.5%)、质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pancreatoduodenectomy, PD)术中应用生物型人工硬脑膜包裹脉络化的肝动脉及胃十二指肠动脉(gastroduodenal artery, GDA)残端, 预防术后迟发性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0月至2023年4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普通外科行PD手术同时应用生物型人工硬脑膜包裹脉络化肝动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5例患者PD术中应用生物型人工硬脑膜包裹脉络化动脉, 主要包裹动脉为包含GDA残端在内的肝固有动脉及部分肝总动脉。平均手术时间(308.1±93.1)min, 平均人工硬脑膜包裹动脉时间(18.7±7.5)min。术后胰瘘6例(13.3%), 均为B级胰瘘, 胆瘘1例(2.2%), 腹腔感染2例(4.4%), 均经对症治疗痊愈。无围手术期死亡及二次手术病例。术后迟发性出血1例(2.2%), 出血位置为近肝门处右肝动脉分支, 经人工硬脑膜包裹的动脉(包括GDA残端)术后均无假性动脉瘤形成及出血发生。术后未发生肝动脉狭窄、补片部位积液感染等相关并发症。结论 PD术中应用生物型人工硬脑膜包裹脉络化的肝动脉可降低胰液及感染灶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Blumgart法胰肠吻合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81例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26例实行改良Blumgart法吻合, 55例行常规Blumgart法吻合, 比较两组人口统计学数据、肝功能、胰腺情况、手术结果、并发症差异。结果两组术前资料(体质指数、术前白蛋白、前白蛋白、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两组患者平均胰腺质地、胰管直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改良组较常规组总手术时间、胰肠吻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改良组较常规组术后总胰瘘发生率、生化瘘发生率更低(均P<0.05), 两组术后B/C级胰瘘和胆漏、出血、感染、胃排空延迟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改良Blumgart法胰肠吻合用于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安全可行, 与常规Blumgart法相比, 吻合方式更简单、省时, 而术后合并症包括B/C级胰瘘发生率则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结肠后入路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53例采用结肠后入路行LPD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性36例, 女性17例, 年龄(61.9±8.8)岁。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5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经结肠后入路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手术时间(285.7±49.8)min, 其中标本切除时间为(120.0±10.5)min, 中位术中出血量200 ml, 出血量范围50~800 ml。53例患者术中联合门静脉切除重建3例(端端吻合), 手术时间分别为300、325、385 min, 术中出血量400~800 ml。术中5例(9.43%, 5/53)因横结肠系膜受侵而离断结肠中动脉、切除部分横结肠系膜。术后5例(9.43%, 5/53)患者出现并发症, 其中胰瘘4例, 出血合并胃排空障碍1例。5例离断结肠中动脉患者术后排气时间(5.40±1.14)d, 均未发生结肠缺血坏死;48例未断结肠中动脉患者术后排气时间(2.92±1.03)d。全部患者均顺利出院。术后病...  相似文献   

5.
由于腹腔镜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逐渐获得重视, 其视野清晰、伤口小、恢复快的特性日益获得外科医师和患者的青睐。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依次为胰瘘、出血、胃瘫、胰腺功能不全和伤口感染, 其中, 术后胰瘘及其相关并发症为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最常见的致死原因。本文谨为术后胰瘘的认识历程, 结合近年来对术后胰瘘的研究进展, 探寻胰瘘发生、发展的潜在机制, 总结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胰瘘预测模型及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胰肠吻合方法众多, 本团队认为胰肠吻合形成"窦道愈合"有助于减少胰液外渗及肠液反流。纤维层愈合以机械连接为基础, 其连接形式多种多样。本团队总结开展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以来的经验, 采用改良的"双针胰肠吻合法"并配合"变径可测量引流导管"支撑胰管, 在胰肠吻合口形成"窦道愈合", 现将技术要点及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将基于洪氏胰肠吻合一针法理念的改良胰胃吻合应用于胰腺手术消化道重建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5月至2022年10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44例采用改良胰胃吻合手术的胰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性23例, 女性21例, 中位年龄54岁, 年龄范围18~70岁。总结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一般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4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其中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29例, 腹腔镜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11例, 腹腔镜胰腺中段切除术1例, 行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例。腹腔镜手术胰胃吻合时间(15.4±1.0)min, 开腹手术胰胃吻合时间(9.1±0.5)min。44例患者中术后发生A级胰瘘2例(4.55%)、胃排空障碍7例(15.91%), 无B、C级胰瘘、胆瘘、胃肠吻合口瘘、腹腔感染、术后出血及围手术期死亡发生。结论将改良胰胃吻合用于胰腺手术消化道重建安全可靠, 可以有效降低术后胰瘘发生率, 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病人,男,69 岁.2020 年7 月16 日因尿黄、皮肤巩膜黄染半月余入院,诊断为梗阻性黄疸查因.入院后上腹部增强CT及MRCP检查提示:胆总管下段管壁不均匀增厚,动脉期明显强化,其上段胆总管、肝内胆管、胆囊明显扩张,胰管扩张.超声内镜检查可见胆总管下段闭塞,似乎可见异常回声病灶,病灶上方胆管及胰管扩张,但病灶回声不...  相似文献   

9.
术后胰瘘(POPF)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常见的并发症和最主要的死亡原因。近年来, 随着人们对胰腺术后急性胰腺炎(AP)认识的深入,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AP是PD后不同于POPF的又一常见并发症, 是POPF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并且与感染、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密切相关。PD后AP概念的建立, 使人们对PD后早期残胰组织的病理生理改变有了更全面的理解, 对POPF的发生发展机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对PD后AP和POPF的防治措施有了更多的思考, 将进一步促进PD后临床管理水平和安全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LPD)术后临床相关胃排空延迟(DGE)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2年9月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器官移植肝胆外二科接受LPD的1 0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640例, 女性360例;年龄(60.1±11.4)岁(范围:13~93岁), 其中>60岁者590例。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临床相关(B级和C级)DGE, 将患者分为临床相关DGE组和0~A级DGE组, 采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独立样本t检验或秩和检验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特点、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分析不同方案治疗临床相关DGE的效果。结果 1 00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手术时间(344.8±103.6)min(范围:160~450 min), 术中出血量[M(IQR)]为100(150)ml(范围:50~1 000 ml)。有74例(7.4%)发生临床相关DGE;与0~A级DGE组相比, 临床相关DGE组患者术前体重指数更高[(24.9±3.5)kg/m2比(23.9±3.3)kg/m2, t=-2.419, P=0.016], 术后发...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38岁。因反复右上腹疼痛1年多,发现上腹部包块5个月,疼痛复发加重8d入院。患者入院前1年多出现反复右上腹疼痛,并放射到同侧背部,伴有皮肤、巩膜轻度黄染,偶有畏寒、发热及恶心、呕吐。经B超检查诊断为“胆囊结石”。入院前5个月发现上腹部有一肿块,无疼痛,肿块长大不明显。此次人院前17年,患者曾因“胃溃疡”而行“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胰管捆绑外引流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由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肝胆外科同一治疗组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21例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术中均采用胰管捆绑外引流的胰肠吻合方式。男性12例, 女性9例, 年龄(63.1±8.1)岁(范围:46~77岁), 体重指数(24.8±3.2)kg/m2(范围:18.8~29.1?kg/m2)。合并高血压病3例, 糖尿病5例, 同时合并高血压病和糖尿病3例, 合并乙肝肝硬化3例。结果本组中2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肠吻合方式均为胰管捆绑外引流式。手术时间(359.3±71.0)min, 胰肠吻合时间(23.8±7.4)min, 胰管直径(3.3±0.6)mm, 术中出血量(247.6±90.1)ml, 术后住院时间(13.7±4.9)d。术后出现B级胰瘘1例, 未发生C级胰瘘, 胰瘘发生率4.8%, 术后发生胆瘘3例, 切口感染1例, 胃排空延迟2例, 腹腔积液1例, 无死亡及二次手术病例。结论胰管捆绑外引流的胰肠吻合方式简单、易操作, 用于具有胰瘘高危因素的腹腔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术后出血情况进行分析和经验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湖南省人民医院行LPD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一般资料、术后出血的时间、出血部位、胆瘘、胰瘘和感染等短期并发症及再次手术等进行分析及经验总结。结果:共356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性200例,女性1...  相似文献   

14.
术中出血是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转开放手术最主要原因之一,其具有观察和暴露困难、处理困难、技术学习曲线长等特点。熟知腹腔镜手术中出血特点、明晰血管解剖、分类分场景处理出血、做好团队和技术储备,才能安全防范和处理出血,顺利完成手术。  相似文献   

15.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治疗胰腺及十二指肠壶腹周围疾病的重要手术方式。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进行腹腔引流是防止并发症、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的主要方法, 在国内外已经实践多年。但随着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兴起, 术后腹腔引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争议不断。本文就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是否需要放置腹腔引流管、如何放置腹腔引流管以及何时拔除腹腔引流管的争议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胰头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清扫肠系膜上动脉左后侧淋巴结[第14cd组淋巴结(14cd-LN)]对肿瘤淋巴结分期和TNM分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胰腺中心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连续103例胰头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资料, 其中男性69例, 女性34例, 年龄[M(IQR)]63.0(14.0)岁(范围:48.0~86.0岁)。分类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 定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03例患者均经左侧钩突和动脉入路完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 组织学类型均为胰腺导管腺癌, 肿瘤部位为胰头部40例、胰头偏钩突部45例、胰头偏颈部18例, 肿瘤最大径为3.2(0.8)cm(范围:1.7~6.5 cm), 肿瘤分化程度为中分化38例、低分化65例, 淋巴结清扫数量为25(10)枚(范围:11~53枚), 阳性淋巴结数量为1(3)枚(范围:0~40枚), 淋巴结分期为N0期35例(34.0%)、N1期43例(41.7%)、N2期25例(...  相似文献   

17.
胰腺癌曾被认为是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禁忌证, 但大量研究结果表明,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大型胰腺外科中心由度过学习曲线的外科医师开展, 是安全可行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可提供高分辨率的术中探查视野和独特的操作视角, 有助于减少术中和术后并发症, 更彻底地清扫淋巴结并减少肿瘤的术中转移, 进而推进术后辅助治疗的开展, 最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学习曲线漫长, 患者生存结局不确定,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胰腺癌患者中的应用仍然存在争议。本文总结了现有的文献报道和作者团队的经验, 探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应用于胰腺癌治疗的价值和争议, 并就提升我国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开展水平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贯穿式胰肠吻合(PPJ)临床相关性术后胰瘘(CR-POPF)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行PD且术中采用PPJ的108例患者临床资料, 其中男性65例, 女性43例, 年龄65.5(54.2, 72.0)岁。观察患者术后胰瘘、胆瘘、腹腔出血等相关并发症, 对CR-POPF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 将P<0.10的因素纳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108例患者均成功行PD治疗, 其中腹腔镜PD患者76例(70.4%), 开腹PD患者32例(29.6%)。术中均采用了PPJ, 包括贯穿式胰肠连续吻合39例(36.1%)、贯穿式胰肠间断吻合49例(45.4%)和改良贯穿式胰肠连续吻合20例(18.5%)。手术时间390.0(314.0, 480.0)min, 术中出血量200.0(100.0, 384.0)ml, 术后住院时间为12.0(10.0, 15.0)d, 术后胰瘘(B+C级)发生率为11.1%(12/108)。年龄、体质量指数、胰腺CT值、胰管粗细是发生CR-P...  相似文献   

19.
正张太平(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文献报道胰腺手术后出血的发生率为7%~14%,是胰腺手术后最重要的致死原因,即使经验丰富的胰腺外科医生,在临床上也难以完全避免。按出血时间可分为早期出血和晚期出血,早期出血一般是指发生于术后24 h的出血,晚期出血是指发生在手术5~7 d后的出血;按出血部位可分为腹腔内出血和消化道出血;按出血的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贯穿胰腺纵向"U"形缝合法空肠内翻套入式胰肠吻合技术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实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实施LPD并采用贯穿胰腺纵向"U"形缝合法空肠内翻套入式胰肠吻合技术的1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66例, 女性50例;中位年龄58岁(范围:32~84岁)。116例患者均在全腹腔镜下行不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采用Child法进行消化道重建, 采用贯穿胰腺纵向"U"形缝合法空肠内翻套入式胰肠吻合技术进行胰肠吻合。结果 11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260.3±33.5)min(范围:200~620 min), 胰肠吻合时间为(18.2±7.6)min(范围:14~35 min), 胆肠吻合时间为(14.6±6.3)min(范围:10~25 min), 胃肠吻合时间为(12.0±5.5)min(范围:8~20 min), 术中估计出血量为(106.0±87.6)ml(范围:20~800 ml)。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胰腺生化漏12例(10.3%), B级胰瘘1例(0.9%), 术后胃肠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