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70岁以上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照组行传统开胸手术.对比观察两组术中各项指标,并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淋巴结清扫数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引流管置留时间、术后VAS评分、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血氧饱和度及动脉氧分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可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引流管置留天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治疗空洞型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9年4月-2022年4月于本院胸外科收治的空洞型肺结核124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61例,开胸肺叶切除术)和观察组(63例,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的手术相关指标、肺功能指标中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FVC、心功能指标中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FVC、FEV1、FEV1/FVC、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LVED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7%,明显低于对照24.60%(P<0.05)。结论 与传统开胸式肺叶切除术相比,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能减少空洞型肺结核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及住院所需时间,可以显著改善心肺功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也是一种可靠的更有利于患者速康复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常规开胸手术治疗肺癌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的66例肺癌患者,依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采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胸手术治疗。评价及对比两组的手术指标参数变化情况、心肺功能指标水平情况、免疫功能水平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出血量、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等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对比术前的各项心肺功能指标、免疫功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各项心肺功能指标、免疫功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开胸手术比较,临床对肺癌患者应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治疗优势更为显著,可缩短留置时间与住院时间,有利于恢复免疫功能,对心肺功能具有良好保护作用,可加速术后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0):50-53
目的研究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与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90例肺癌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均分为观察组(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和对照组(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分析手术前后心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和第1秒呼吸率(forced expirarot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和炎症介质[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 terleukin-6,IL-6)],同时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拔管时间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VC、FEV1高于对照组,且术后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WBC、CRP、IL-6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临床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5.
王小卫 《吉林医学》2023,(7):1807-1810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与解剖性肺叶切除术应用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解剖性肺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前后肺功能水平、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复发率及近期生存率情况。结果:两组术后12个月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分钟最大通气量(MVV)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复发率、2年生存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解剖性肺叶切除术,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应用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腔镜手术治疗老年肺癌的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我们纳入90例老年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分为2组,各45例。观察组45例行胸腔镜肺癌切除术,对照组45例行传统开胸肺癌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住院时间、疼痛评分、肺功能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无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胸腔引流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肺活量、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腔镜微创手术用于老年肺癌患者能够显著降低围术期并发症,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且有助于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和对照组(传统开胸手术)各40例。分别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情况、VAS评分、术后胸腔引流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淋巴结清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中出血、术后胸腔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指标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较传统开胸手术的创伤小,并发症低,术后肺功能恢复好,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早期肺癌治疗中开胸肺叶切除术与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早期肺癌患者中选取70例,将其分为两组,开胸肺叶切除术为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方式,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为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后第1天、5天的CPR水平、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胸腔置管引流时间短,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对比,P0.05。结论早期肺癌治疗中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手术疗效。方法 126例肺叶切除术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66例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对照组60例行开胸肺叶切除。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中转开胸及二次手术病例。其中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术后胸腔引流时间及手术并发症发生例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肺良恶性疾病围手术期康复优势明显,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肿瘤科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接诊的72例早期肺癌患者纳入随机对照试验中,采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观察组患者采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中出血量、1年无瘤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并发症、住院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疗效显著,创伤小,恢复快,可作为治疗早期肺癌的推荐术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胸腔镜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该院收治的100例肺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引流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48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流量峰值(PEF)]水平、近期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引流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FVC、FEV1、PEF水平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均低于对照组,1年内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0%(4/50),低于对照组的24.00%(12/50),差异有...  相似文献   

12.
张克  赵得堡 《重庆医学》2015,(34):4829-4832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胸外科收治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3例,根据不同的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63)和对照组(,n=60),观察组患者给予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联合淋巴结清扫术,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联合淋巴结清扫术,比较两组患者近远期疗效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减少,术后疼痛程度明显减轻,心肺功能指标(HR、FEV1、MVV、DLCO)明显改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亦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中位无瘤生存期、复发转移率和无瘤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无瘤生存率与TNM临床分期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其中,Ⅰ a期无瘤生存率最高,Ⅱb期无瘤生存率最低,高组织分化者无瘤生存率最高,低分化者无瘤生存率最低.结论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满意,不同术式远期疗效相近,临床分期和组织分化程度是影响远期疗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应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6年5月我院胸外科收治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0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观察组患者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比较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胸腔引流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降低,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胸腔引流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总引流量、淋巴结清扫数目、围术期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3%,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应用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手术情况,有助于术后恢复,降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与研究胸腔镜(三孔)肺叶切除术对比常规开胸手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68例肺癌患者按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两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每组各34例。对观察组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对照组行常规的开胸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h疼痛程度数字评分(NRS)等手术期治疗指标和术口感染、慢性疼痛、肺不张等术后临床并发症出现率。结果术后24h疼痛程度数字评分观察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出现率比较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相较于常规开胸手术而言,效果更好,能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帮助患者预后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单向式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与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选择性回顾66例确诊非小细胞肺癌,行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治疗的患者,将其中28例施行单向式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分为A组,38例施行开胸肺叶切除术分为B组,两组对比分析。结果 A组手术时间,术后胸液量,拔管时间,术后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疼痛程度(vision analogue score,VAS),切口长度均低于B组(P<0.05);淋巴结清扫数目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向式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创伤更小,手术操作简单,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在治疗肺癌患者中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50例行肺部手术的肺癌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为传统开胸术,观察组患者为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引流时间、康复时间、并发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治疗肺癌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8月期间我院胸外科收治的72例NSCLC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6),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临床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疼痛评分、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78.5±42.6)min、(210.3±62.5)mL、(6.3±1.8)分、(6.3±1.7)d、(6.8±2.4)d,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49.8±80.4)min、(308.9±105.6)mL、(7.8±2.6)分、(9.8±2.9)d、(10.3±3.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微创、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及术后恢复快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和开胸肺叶切除术三种术式治疗早期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120例早期肺癌患者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和开胸肺叶切除术三种术式中出血量、切口大小、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数等一般手术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胸腔镜肺楔形切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显著小于胸腔镜肺叶切除组和开胸肺叶切除组(P<0.05)。胸腔镜肺楔形切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胸肺叶切除组(P<0.05)。结论: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近期疗效更好,术中出血量少,手术切口小、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比较全胸腔镜肺叶切除与常规开胸肺叶切除在手术根治性、安全性及患者术后康复方面的差异,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在临床早期肺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7年1月-2008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胸外科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80例临床早期肺癌患者为VATS组,同时选取同期行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的62例临床早期肺癌患者为OT组.两组患者术前的临床分期均为Ⅰ期.比较两组淋巴结清扫组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置管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第5天的口述疼痛评分的差异.结果 两组间淋巴结清扫组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VATS组术后置管引流的时间为(3.71±0.56)d、术后第5天的口述疼痛评分为(5.31±1.21)分,均显著低于OT组的(4.82±0.73)d和(7.01±1.65)分(P值均<0.05).结论 对于临床早期肺癌患者,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手术根治性、安全性与开胸肺叶切除术相仿,术后康复明显优于开胸肺叶切除术.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可作为早期肺癌患者的推荐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0.
王伟   《中国医学工程》2013,(9):44-44,46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VATS)治疗肺部良性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9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胸腔镜组50例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开胸组39例行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内临床指标。结果全部患者均痊愈出院,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例数均少于开胸组(P<0.05)。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部良性病变安全、可行,可显著减轻手术损伤,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