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病人女,68岁,因右上腹坠胀伴乏力2个月入住外院,CT显示肝轮廓明显增大,肝右叶向下至髂棘水平,肝右叶被巨大低密度影肿块占据,约21 cm×15 cm× 28 cm,内见不规则低密度影,增强见动脉期肿块内少许线样强化灶,中心低密度区无强化,门脉期肿块内强化显著,诊断为肝巨大血管瘤.  相似文献   

2.
<正>病例资料患者,女,33岁,因"发现右腹部肿块伴疼痛1个月"入院。入院时患者无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及发热,体质量无变化,二便正常。查体:右中上腹触及一约20 cm×15 cm大肿块,质韧,无活动,轻压痛。腹部彩超检查示:右上腹见巨大低回声肿块(23 cm×19 cm×15 cm大),边界清。腹部增强CT检查示(图1):右上腹巨大囊性低密度灶(20 cm×18 cm×15 cm大),密度均匀,增强未见强化,平均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68岁,因B超发现右肝占位性病变1天入院.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伴阻塞性肺气肿"及"胆囊炎"史10余年.查体: 消瘦体质,腹平,未扪及肿块,无压痛,肝脾未扪及,移浊(-).X线胸片示双肺气肿,右上肺1~2肋间隙外分可见片絮状中密度阴影,密度不均,其内可见钙化影; 彩色超声显像示肝右前叶近膈面有一约3.6 cm×3.3 cm大实性稍强回声团块,边界清楚,边缘欠规则,周边伴暗环,内部回声不均质,结节间低回声暗带,其旁边可见一约1.5 cm低回声区,边界不清楚.CT检查示右肝前上下段交界处见一3 cm×3 cm×2.3 cm大肿块影,边界较清,轮廓欠规则,平扫为低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肿块内部出现小片状强化,门静脉期呈斑片状强化,强化程度更明显.延迟扫描强化减弱,病灶呈低密度影,肝内外胆管及门静脉系统未见扩张增粗.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性,50岁,因右上腹隐痛,检查发现肝占位1周入院。否认外伤史。肝功能:ALT217U/L,其余基本正常;PT14s,APTT24s,PLT439×109/L;乙肝小三阳;AFP,CEA,CA19-9均为阴性。B超示肝右叶巨大囊实混合区11cm×9.4cm,以液性为主。CT检查(见图1):平扫示肝右叶见不规则圆形高密度阴影,周围有低密度阴影环绕,增强扫描示动脉期、静脉期、平衡期均未见明显密度变化,考虑肝内血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 59岁, 因"体检发现右肝占位1周"入院。患者入院1周前单位体检B超发现右肝占位, 4.2 cm×4.0 cm大小, 无腹痛、腹胀, 无黄疸、食欲下降等表现。查体:巩膜不黄, 全腹无压痛, 未及腹部包块。既往无"乙肝、丙肝、血吸虫肝"等慢性肝病史, 有高血压病史5年, 15年前有外伤性脾破裂行开腹脾切除术史。入院血常规、肝功能、凝血功能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肿瘤标记物AFP、CEA、CA19-9均在正常范围。入院CT(图1):右肝后叶占位, 边界清, 平扫为等密度, 动脉期明显均匀强化, 门静脉期和平衡期为等密度。MRI:T2W1高信号, TIWI低信号, 增强后动脉期均匀强化, 门静脉期及肝胆排泄期强化减弱, 呈低信号。科内讨论考虑为肝脏良性肿瘤可能性大, 恶性肿瘤不能排除, 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决定行手术治疗。行荧光腹腔镜下右肝肿块连同周围2 cm正常肝组织的局部切除(术前48 h外周静脉注射吲哚菁绿25 mg), 术中见右肝后叶肿块边缘清楚, 呈被周围肝组织包绕而内陷状, 病灶无吲哚菁绿残留, 周围2.0 cm范围正常肝组织吲哚菁绿有部分残留(图2)。采用超声刀离断肝实质,...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67岁,因体检发现肝占位1周入院.既往50年前因脾破裂行脾切除术,1年前因脑出血住我院治疗,无乙肝及丙肝病史.入院查体:见左上腹经腹直肌长约15 cm切口瘢痕,余无阳性体征.血常规:血红蛋白125 g/L,红细胞计数4.19×109/L,白细胞计数8.8×109/L,血小板计数253×109/L,甲胎球蛋白3.7 ng/L,肝功能无异常.B超检查报告:肝右后叶椭圆形低回声实性团块,回声均匀,周边伴有低回声晕.彩色多普勒血流影像:团块周边和内部可见短状血流信号.CT扫描:示增强动脉期呈均匀强化,连续观察动脉期肿块周边快速强化,静脉期快速消退.MRI显示椭圆形短T1、长T2信号结节影,边界清楚,最大4 cm×3.5 cm,增强扫描后明显强化.手术探查:右上腹侧腹壁见4 cm×3.5 cm大小质韧红褐色结节,表面稍有凹陷,紧贴肝右后叶下段,但与肝表面无粘连,肿物由腹壁供血.病理报告为脾组织.  相似文献   

7.
复发性肝癌腹腔镜再切除1例报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男,50岁.因右上腹疼痛2003年6月到我院住院,入院后查HBS-Ag(+),AFP1800ug/L,腹部CT示肝右叶巨大占位性病变,肝硬化,诊断①原发性肝癌,②肝炎后肝硬化.因肿瘤大,需切除范围广,考虑到术后残肝功能难以代偿,故先行肝动脉栓塞化疗,一个半月后再次行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后肿瘤缩小.于2003年9月第三次入院,在全麻下剖腹探查,术中见肝脏结节性硬化,肿瘤位于肝右叶,约7cm×7cm,周围散在黄色小结节,而行根治性右半肝切除、胆囊切除.术后病检为肝细胞性肝癌.术后恢复顺利,痊愈出院.出院后遵医嘱定期复查.至2004年12月超声检查发现肝左叶低回声结节而再次入院,CT示残肝明显增大,肝Ⅲ段见-富血供病灶,约3cm×3cm,AFP正常.以"复发性肝癌、肝硬化"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肝癌再切除.术中见腹腔内广泛粘连,分离粘连,充分游离肝左外叶后,距肿瘤1cm行肝外叶局部切除.手术历时3小时.术后恢复顺利,无并发症,4天后出院.术后病检为高、中分化肝细胞性肝癌.  相似文献   

8.
病人,女,26岁,因"右上腹肿块6个月",于2003年7月29日入院.查体:皮肤无黄染,腹部于剑突下可及一肿块,约7 cm×6 cm,质硬,可推动,墨菲氏征阴性,肝功能正常,AFP阴性,彩超示于肝右前叶至左内叶探及一大小约6.7 cm×7.3 cm×6.2 cm低回声实质性肿块,轮廓尚清,CT增强扫描示:右肝和左肝交界处见一圆形低密度灶,大小约4.9 cm×4.5 cm×7.0 cm,与周围肝组织界限尚可分辨,增强后延长期和肝脏等密度.  相似文献   

9.
肝胆管囊腺肿瘤二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例 1 女 ,38岁。因右上腹肿块伴腹部饱胀不适 10年入院。不发热 ,食欲良好 ,大小便正常。无肝炎、结核病史 ,无疫区居住史。查体 :上腹部局限性膨隆 ,右上腹扪及一约9 0cm× 6 0cm大小肿块 ,质地韧 ,表面光滑 ,无压痛 ,随呼吸上下活动。血常规、肝肾功能正常 ,AFP阴性。B超示 :左肝叶探及囊性肿块 ,边缘清 ,包膜完整。CT扫描 :左肝外叶见一 9 0cm× 9 0cm大小类圆形低密度影 ,边缘清 ,其内呈多房分隔 ,CT值为 0~ 14HU。增强扫描 :肿块包膜及分隔明显强化 ,分房内CT值 4~ 35HU (图 1)。临床诊断 :左肝叶囊性肿块 ,肝包虫病 ?在静脉…  相似文献   

10.
患者 ,女 ,2 4岁 ,主诉腹痛 1年 ,右上腹部肿物 3月 ,于 2 0 0 3年 12月 1日入院。患者 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痛、轻度恶心 ,3个月前右上腹部有肿块并逐渐生长 ,腹胀、寒战、高热 ,未经治疗。查体示巩膜无黄染 ,右上腹隆起 ,触及肿大肝脏右肋缘下 10cm ,质软 ,表面光滑无压痛。腹部B超检查示右上腹巨大囊性无回声区前后径 18 0cm ,提示巨大肝脓肿。腹部平扫示右上腹肝脏区有 18cm× 15cm× 10cm巨大肝右叶脓肿。全麻下 ,常规造人工气腹 ,置入腹腔镜见巨大脓肿位于肝右叶 ,呈球形 ,壁薄 (0 8cm) ,取肝左顶部下极脓肿最薄处 ,电剥离钩…  相似文献   

11.
肝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人,女,42岁,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隐痛,呈阵发性钝痛并与饮食无关,无发热、黄染、呕吐、黑便等情况。无肝炎、肝硬化病史。术前检查:B超发现肝右叶占位。CT表现:平扫见肝右叶一低密度灶,大小为6 cm×5 cm,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异常强化,门脉期相对低密度,提示肝右叶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2 6岁,因上腹部饱胀不适3年入院。患者3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上腹部饱胀不适,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无寒战发热。查体: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上腹膨隆,剑突下可触及10cm×10cm质韧肿块,轻压痛,移动性浊音( -)。CT平扫示肝左叶低密度占位;增强扫描示动脉相不均一强化,密度接近腹主动脉,延迟相强化渐均匀,无明显退出征象,考虑良性肿瘤可能性大(肝腺瘤或肝细胞局灶性增生)。实验室检查:功能正常,肝炎标记物( -) ,血清肿瘤标记物均为( -)。既往体健,无长期口服避孕药史。入院后3d天,在全麻下行左半肝切除术。术中见肝左内叶跨左外叶有一2 …  相似文献   

13.
病人:男性,20岁。因体检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而入院。病人无任何症状。体检:巩膜无黄染。腹平软,未扪及肿大的肝脏及包块。CT扫描提示肝脏尾叶呈现异常低密度,边界清,大小约15 cm×10 cm×10 cm。增强扫描早期见病灶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呈等密度。后腹膜未见肿大淋巴结。考虑为肝脏局灶性结节样增生(focal nodu lar hyperp la-sia,FNH)。磁共振提示肝脏尾状叶巨大占位性病变,考虑FNH可能。磁共振血管成像显示病灶周围下腔静脉、肝静脉及门静脉受压推移。择期行左半肝及全尾状叶切除术。术中见肝脏表面光滑,色泽红润,质软。尾状叶巨大,表面…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62岁,因右上腹持续疼痛10d于2010年11月22日入住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疼痛时伴有呕吐1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呕血.皮肤、巩膜无黄染,腹平软,未及包块,未及压痛反跳痛.当地医院彩超检查示:肝右前叶尾状部处实质占位,考虑:肝脓肿可能性大,胆囊、胆管未见明显异常,CT检查示:肝门卵圆形低密度肿块,考虑良性占位性病变(图1),我院MRI提示:平扫肝脏形态、大小未见明确异常,肝门部见类圆形占位病变,边界清楚,大小左右径4.5 cm,前后径5.0 cm,上下径4.3cm,肿块以长T1,长T2信号为主,信号不均匀,其内见条状低信号,DWI呈稍高信号,肝门结构往后推移,肝内外胆管未见扩张,胆囊体积增大,壁欠光整,腔内清晰.  相似文献   

15.
病人女性,5 4岁。自1992年以来,因“腹膜后脂肪肉瘤3次术后复发”于2 0 0 3年4月15日第4次住院。入院前2个月再次发现包块,约10 0cm×7 0cm。腹胀,食欲不振,全身乏力,明显消瘦。上腹部可及一儿头大包块,质硬,表面不平,不活动,边界不清,边缘不整。腹部B超检查:肝内多发性转移瘤并侵及胆囊,肝门区淋巴结肿大。上消化道钡餐示十二指肠降段被右上腹包块推压变形移位。腹部CT平扫示右腹膜后巨大类圆形低密度肿块,其内见不规则条形间隔,肿块向下延伸与右肾相连,界面不清。全麻后右上腹旁正中切口剖腹,腹腔内无出血及渗液,可见广泛粘连,松解之。…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49岁。2002年因肝癌(1cm×1cm)在当地医院行肝癌切除术,术后2年余发现右上腹无痛性肿物于2006年12月15日收入我院。有乙肝病史10年,CT示:肝脏边缘不规则,肝右叶见一约12cm×20cm的肿块,动脉期强化,静脉期造影剂退出,中心可见更低密度肿块境界欠清,突出腹壁,门静脉右支显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性,73岁,因"反复右上腹痛10余年"入院.患者胆囊结石病史10余年,反复出现右上腹疼痛不适,均保守治疗.近日右上腹痛发作频繁,并上腹部可扪及一肿物,查B超提示:肝右前叶胆囊实质性占位,考虑胆囊恶性肿瘤.查体:巩膜、皮肤无黄染.腹平,右上腹可扪及一肿块,大小约7 cm×5 cm,质硬,边界尚清,移动度差,轻压痛.肝区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腹部CT示肝脏右前叶下方实质性占位(图1),考虑肝右叶恶性肿瘤并可能侵犯结肠肝曲.MRI示肝右下方异常信号影,T2W1呈混杂高信号,肝右叶实质性占位待查(图2).实验室检查:白细胞32.2×109/L,中性粒细胞88.1%,血红蛋白102 g/L.肝功能正常,肿瘤标志物均正常范围.术前诊断为右上腹占位,胆囊癌?肝癌?  相似文献   

18.
患儿 ,男 ,13岁 ,因右上腹巨大肿块八年入我院。曾求诊于多家医院 ,诊断为“肝血管瘤”、“先天性胆管扩张症”、“肝癌”等 ,无自觉症状 ,未接受治疗。体检见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 ,无黄疸、右上腹明显隆起 ,无腹壁静脉怒张 ,右肋缘下 15 cm触及肿块下缘 ,表面光滑、质韧、无触痛、无腹水征、肝肾功能化验正常 ,HBs Ag及 AFP正常 ,肝脏彩超示 :肝右叶探及 2 0 cm×16 cm× 10 cm回声杂乱包块、包膜完整。肝脏 CT及 MRI示 :肝右前叶巨大实质性占位病变 ,临床考虑为肝脏肿瘤行手术探查 ,术中见肿瘤来源于肝右前叶 ,约 2 0 cm× 15 cm× …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 78岁, 主因右上腹部隐痛2年余入院。2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部隐痛, 于外院行腹部B超发现肝血管瘤(2.0 cm×1.4 cm), 未治疗。后患者腹痛症状加重。既往丙型病毒性肝炎15年, 口服抗病毒药治疗1年。查体:右上腹轻压痛。实验室检查:碱性磷酸酶205.0 U/L, γ-谷氨酰转肽酶152.0 U/L, AFP 24 005.90 ng/ml, PIVKA-Ⅱ 27 610.07 Mau/ml。腹部增强CT:肝脏S8/4段扫及两枚不规则动脉期明显强化灶, 门静脉左支部分分支见充盈缺损, 病灶最大截面6.8 cm×6.3 cm×5.7 cm, 病灶周围见散在小结节样子灶。上腹部磁共振增强成像(普美显):肝脏S8/4段扫及两枚不规则肿块, 相互融合, 范围约7.6 cm×6.1 cm×5.8 cm, 病灶周围见散在子灶(图1);门静脉左支腔内见充盈缺损, 并延伸S3段门静脉分支内(图2)。由于患者为多发肿瘤、瘤体巨大且合并门静脉癌栓形成, 经多学科协作团队讨论后行转化治疗。患者先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 77岁, 因"上腹部隐痛4 d"入院,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入院后查体未见明显阳性体征。肿瘤标记物:CA 19-9 68.7 U/ml, 甲胎蛋白726.42 ng/ml, 癌胚抗原31.08 ng/ml。全腹部增强CT(图1)及上腹部增强磁共振均提示肝左叶类圆形占位, 大小约6.9 cm×7.7 cm, 动脉期不均匀强化, 静脉期持续强化, 考虑肝癌, 同时提示胃小弯侧胃壁局部增厚, 增强期呈轻度强化, 考虑胃癌。胃镜示胃体小弯侧巨大深凹溃疡, 胃壁僵硬, 上覆污秽苔, 予活检, 病理提示胃癌。经多学科会诊(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 MDT)讨论, 诊断考虑原发性肝癌合并胃癌, 行腹腔镜下左肝外叶切除术联合全胃切除术。术后肝脏病理示肝细胞肝癌, 胃病理示中低分化腺癌(PT4aN3aM0), 见图2、3。术后1个月左右开始行辅助化疗, 经过6个周期SOX方案化疗, 肿瘤标记物CA19-9、甲胎蛋白、癌胚抗原均恢复正常。术后随访1年, 患者恢复良好, 复查增强CT未见明显肿瘤复发及转移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