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硬通道穿刺引流术联合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3例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的临床资料,均行床旁硬通道穿刺引流术联合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结果 所有病人均一次性顺利完成穿刺引流术,穿刺用时1~2 min。术后死亡6例(7.2%),余77例出院后随访6个月,恢复良好32例,中残26例,重残9例,植物生存7例,死亡3例。结论 对于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床旁硬通道穿刺引流术能够快速缓解或解除脑疝,联合急诊血肿清除术加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可显著降低病人的致残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侧并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患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收集2005-01—2013-01我院收治的96例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自主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研究组(49例)与对照组(47例),研究组采用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随访3个月~1a,对比2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42.86%(21/4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4.89%(7/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9.080,P=0.003);2组急性脑膨出、迟发性血肿、切口疝、脑脊液漏等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并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临床疗效明显,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手术治疗方式的改进。方法对2008年1月到2010年12月收治的32例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患者,均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的基础上采用预减压技术治疗。结果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18例,其中颅内迟发性血肿8例,弥漫性脑肿胀2例,原因不明8例。所有颅内迟发性血肿均进行再次开颅手术。伤后6个月按照GOS评分,恢复良好11例,中残2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12例。结论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手术中采用预减压的办法可以缩短脑受压时间,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双侧额颞顶大骨瓣减压术后骨窗下积液27例临床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急性颅内血肿或弥漫性脑舯胀,可有效地清除血肿,解除脑疝、颅高压,降低病死牢和伤残率,但常常并发骨窗下积液.其中包括硬膜下积液及头皮下积液.解放军第九十八医院神经外科白1995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为193例患者行双侧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术后并发双侧骨窗下积液27例,现将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顶枕中央功能区急性硬膜外大血肿并发脑疝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26例的顶枕中央功能区急性硬膜外大血肿并发脑疝的临床资料。4例行常规顶枕骨瓣清除血肿并减压,22例行改良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结果采用常规顶枕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4例,术后CT示脑软化,合并不同程度功能区功能障碍。采用改良开颅术22例中,17例术后中线结构恢复满意,没有出现明显脑膨出,无与手术相关的功能障碍表现;5例脑疝晚期术后脑组织严重肿胀,同时出现迟发性脑梗死,外减压效果仍有限。结论顶枕中央脑功能区硬膜外血肿合并脑疝,采用改良大骨瓣减压术,可有效清除血肿,充分减压,最大程度地保护功能区脑组织,减少术后脑组织再损伤。  相似文献   

6.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颅腔容积代偿能力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收集2001-2005年重型颅脑外伤致脑疝而采取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的病例67例.男46例,女21例;年龄17~62岁,平均47岁.其中硬膜下血肿脑疝39例;硬膜外血肿合并硬膜下血肿脑疝10例;硬膜下、硬膜外血肿合并脑内血肿脑疝13例;大面积脑梗死、半球肿胀脑疝形成5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硬膜下血肿伴脑疝的治疗。方法本组45例急性硬膜下血肿伴脑疝病人中,22例采用紧急钻颅及标准大骨瓣开颅的联合治疗,23例采用常规开颅。结果联合治疗的22例患者中,预后良好13例(%),中、重残各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4例。常规开颅的23例中,预后良好5例(21.74%),中、重残各2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12例(52.17%)。两组良好率及死亡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联合采用紧急钻颅及标准大骨瓣开颅术,不仅能迅速缓解或解除脑疝危象,而且有止血容易、血肿清除彻底、减压充分等优点,可明显提高病人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是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伴脑疝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形成幕上硬膜下血肿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64例首次行MVD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生幕上硬膜下血肿10例.结果 术后即刻头颅CT平扫提示手术同侧幕上硬膜下血肿6例,2例对侧,2例双侧.患侧为优势半球侧的有2例.此10例患者术后均保守治疗,痊愈出院.结论 MVD术后发生幕上硬膜下...  相似文献   

9.
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形成,若不及时抢救治疗,其病死率、致残率明显增高。我科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将收治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78例患者,随机分为开颅术前行紧急钻孔减压(治疗组)和直接开颅术组(对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硬膜下血肿(ASDH)术后继发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急性硬膜下血肿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后继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性别、年龄、术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术前时间、双侧瞳孔变化、基底池形态、脑疝、血肿体积、血肿厚度、中线移位、围手术期血压11个相关指标,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9例患者术后继发脑梗死,发生率为30. 5%。对相关指标行χ~2检验显示,术前GCS评分、术前时间、脑疝、术前瞳孔变化、中线移位、基底池形态、血肿体积、围手术期血压8个指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而性别、年龄、血肿厚度无统计学意义。将上述8个指标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基底池形态(P=0. 005,OR=4. 606)和GCS评分(P=0. 01,OR=3. 026)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GCS评分、双侧瞳孔改变、基底池形态、血肿大小、中线移位、脑疝、术前时间及围手术期血压与急性硬膜下血肿术后继发脑梗死有关;其中术前GCS评分和基底池形态是术后继发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持续动态颅内压(ICP)监测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合并脑疝患者显微血肿清除术及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早期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96例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患者的平均出血量(85.3 ± 12.4)mL,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为(5.7±2.3)分;均行开颅显微血肿清除术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蛛网膜囊肿合并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研究方法,对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外科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所收治的9例确诊为蛛网膜囊肿合并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进行分析,其中男6例,女3例,年龄1.5~60岁,平均23.9岁。临床表现为头痛患者8例;其中6例伴恶心、呕吐,1例伴有肢体无力,1例仅有肢体抽搐;有明确外伤史6例,无明确外伤史3例。结果9例患者中5例行颅骨钻孔硬膜下血肿引流术,5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后出院;另2例行开颅硬膜下血肿清除并蛛网膜囊肿切除术,术后痊愈。2例患者行保守治疗,一月后复查头颅CT提示血肿较前缩小,患者无症状,未手术。9例患者分别随访10个月至4年,未再复发硬膜下血肿,生活质量可。结论蛛网膜囊肿合并慢性硬膜下血肿,常见于有头部外伤史的年轻患者。有明显临床症状者需手术治疗,并根据血肿量及是否合并囊内出血等,选择单纯做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还是同时开颅清除血肿并处理囊肿。  相似文献   

13.
大骨瓣开颅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比较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作者2002-2004年对4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大骨瓣减压术,与1997-2001年对48例采用常规术式治疗的患者进行对照。所有病例头颅CT检查为额颞顶部广泛性脑挫裂伤、脑内血肿、急性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或同时合并两种或两种以上损伤和血肿,血肿量> 30ml。大骨瓣术式组患者48例,其中男37例,女11例,平均年龄为37.3岁,GCS评分为(5.5±2.3)分,颅内血肿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微创穿刺碎吸术结合开颅术抢救急性巨大硬膜外(下)血肿并脑疝,以期提高急性巨大硬膜外血肿(下)并脑疝抢救的成功率。方法CT检查明确颅内情况后,定位并局部备皮、消毒,局麻下先用YL-I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穿刺血肿腔后粉碎抽吸、引流不凝血及血凝块,再完善术前准备,全麻下行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结果本组18例脑疝行血肿腔穿刺碎吸,一侧瞳孔散大4例缩小到正常,一侧瞳孔散大12例有所缩小,双侧瞳孔散大2例一侧瞳孔缩小,2例无效,再行开颅术后,2例由双侧脑疝缩至单侧脑疝后经抢救无效死亡,余16例瞳孔均缩至正常,均存活并恢复良好,存活率达88.8%。结论微创穿刺碎吸术结合开颅术抢救急性巨大硬膜外(下)血肿并脑疝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5.
钙化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钙化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包膜钙化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 16例均行开颅清除血肿,并完整切除包膜,术后症状均缓解,1例巨大血肿患者术后有一过性失语,1月后恢复.结论 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及其包膜是治疗钙化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慢性硬膜下血肿合并急性脑梗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合并急性脑梗塞的病因、预防与诊断治疗。方法 总结慢性硬膜下血肿合并急性脑梗塞22例,结合献分析。结果 慢性硬膜下血肿合并同侧大面积脑梗塞3例,基底节区梗塞11例,其他脑梗塞8例,其中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脑梗塞12例。结论 血容量不足、凝血机制障碍、脑灌注压降低、血管痉挛、脑动脉硬化与心脏疾病是慢性硬膜下血肿合并急性脑梗塞的原因。血肿钻孔引流、纠正血容量、扩容、解痉、脱水、降颅压、神经保护和抗血小板聚集是其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急性硬膜下血肿伴脑疝的治疗经验.方法 49例急性硬膜下血肿伴脑疝患者,其中24例采用紧急钻颅及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的联合治疗,25例采用常规开颅手术治疗.结果 联合治疗的24例患者中,预后良好14例(58.3%),中、重残各2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4例(16.8%).常规开颅的25例中,预后良好6例(24.0%),中、重残各2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13例(52.0%).两组预后良好率及死亡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采用紧急钻颅及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联合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伴脑疝患者,不仅能迅速缓解或解除脑疝危象,而且有止血容易、血肿清除彻底、减压充分等优点,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继发性硬膜下积液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间的138例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硬膜下积液分为积液组和非积液组,通过单因素t检验、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总结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硬膜下积液的影响因素。结果 138例患者中,85例患者发生硬膜下积液,发生率为61.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术前GCS评分、环池受压、术前是否合并脑疝、硬膜外血肿、脑内血肿、脑室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骨瓣的前后径大小、骨瓣的最高径大小、去骨瓣减压的侧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和中线移位大于5 mm、皮层切开、硬膜下血肿、骨瓣边缘距中线距离小于2 mm有明显关联。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只有中线移位大于5 mm和皮层切开是危险因素。结论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继发性硬膜下积液和中线移位大于5mm、皮层切开有明显关联,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外伤后急性大脑半球肿胀(ACHS)的治疗效果以及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方法 对38例外伤后急性半球脑肿胀病人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去骨瓣减压手术.结果 大骨瓣减压术后,CT影像显示脑中线结构无明显移位、环池结构清晰.术后6个月按GOS评分标准评估:良好14例(占36.8%)、中残9例(占23.7%)、重残5例(占13.2%)、植物生存4例(占10.5%)、死亡6例(占15.8%).结论 早期去骨瓣减压手术可改善患者预后,而脑肿胀合并急性硬膜下血肿、手术后出血性脑挫伤处血肿量明显增加以及出现创伤后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硬膜下血肿术中急性脑膨出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硬膜下血肿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患者52例,分析脑膨出的原因、诊断措施和治疗方法。结果按照GOS标准,治疗后4个月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恢复良好23例,重残7例,中残8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11例;术中脑膨出原因有开颅减压后迟发性颅内血肿、急性弥漫性脑肿胀、脑组织缺血缺氧、脑疝时间长、广泛脑挫裂伤和外侧裂损伤等。结论临床症状诊断和脑部CT检查能判断出现脑膨出的可能性,根据可能导致脑膨出的原因,采取针对措施能有效降低脑膨出的几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