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创伤性视神经损伤(TON)的疗效,评估相关预后影响因素,并分析视神经管不同部位骨折手术策略选择。 方法回顾性分析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11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58例TON后行视神经减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预后的潜在影响因素。根据视神经管骨折位置的不同,选择开颅视神经减压术和经鼻内镜减压术评估不同术式对不同骨折位置患者的术后视力改善情况的影响。 结果58例TON患者均行视神经减压术,33例患者术后视力得到改善(改善组),其中9例行开颅视神经管减压术,24例行经鼻内镜减压术;25例患者术后视力未得到改善(未改善组),其中8例行开颅视神经管减压术,17例行经鼻内镜减压术。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术前视力及视神经管是否骨折是术后视力改善的独立影响因素,有光感者有效率明显高于无光感者,无视神经管骨折患者术后改善率明显高于有视神经管骨折患者。35例单发视神经管骨折患者中,视神经管内下壁骨折使用经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有更好的预后,开颅减压则对于外上壁骨折更有益。 结论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TON总体有较好的效果,尤其是对于术前尚存光感的患者。对于视神经管骨折患者应根据骨折位置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进行视神经减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经筛蝶窦入路行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创伤性视神经病变(TON)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8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连续收治的29例(32侧)TON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视力:无光感15侧,光感14侧,指动3侧。所有患者均采用术中神经导航辅助神经内镜经筛蝶窦入路行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术前均行高分辨率头颅CT扫描,观察手术相关结构的解剖特点,术后观察患者的视力变化以及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29例患者术后随访(5.2±1.1)个月(3~6个月)。术后视力:无光感10侧,光感4侧,指动4侧,指数5侧,最小分辨角的对数(logMAR)视力表≥0.02的9侧,手术有效率为59.4%(19/32)。无一例患者发生颈内动脉损伤、脑脊液鼻漏、嗅觉丧失等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神经内镜经筛蝶窦入路视神经管减压术是治疗TON的有效手段,该手术入路解剖特点清晰,术中神经导航辅助有利于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内镜经鼻视神经管减压治疗创伤性视神经病变(TON)的手术时机。方法遵循证医学的原则,采用计算机检索1991年1月至2017年1月EMbase、Medline、Cochran图书馆、CNKI、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手工检索补充,以检索有关内镜经鼻视神经管减压治疗TON的研究文献,纳入的研究,由2名评价者共同评价所纳入研究的质量。应用Rev.Man5.3软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及数据处理。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符合要求的文献研究,包括TON患者72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1)7d手术组和7d手术组治疗TON总有效率的OR合并值为3.65(1.83,7.3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7d手术组和7d手术组手术组治疗TON术前未失明组有效率的OR合并值为4.53(0.14,142.05),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3)7d手术组和7d手术组治疗TON术前失明组有效率的OR合并值为2.23(1.21,4.1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内镜经鼻视神经管减压治疗TON患者7d手术组总有效率及术前失明组有效率优于7d手术组,术前未失明组有效率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TON患者应尽早手术,尤其是术前失明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使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内镜下经鼻蝶入路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TON)不同手术时机的疗效。方法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采用计算机检索1991年1月至2017年1月Medline、EMBase、Cochran、CNKI、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检索内镜下经鼻蝶入路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TON的观察性研究文献,根据手术时机分为3 d组和3 d组。应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包括TON 879例。Meta分析显示:3 d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3 d组(OR=2.53,95%CI:1.34~4.76,P=0.004);而且,3 d组术前未失明病人有效率明显高于3 d组(OR=2.31,95%CI:1.12~4.79,P=0.02);对于术前失明病人,两组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6)。结论对于未失明TON病人,建议尽早手术;内镜下经鼻蝶入路视神经管减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视神经管减压术对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60例视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视神经管减压术和非手术治疗,随访3~6个月,观察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结果视神经损伤视力下降轻到中度组,手术治疗的患者视力恢复与非手术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视力下降严重组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视力恢复总有效率分别为85.7%和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昏迷患者伴视神经损伤组,手术治疗患者视力保存明显好于非手术治疗。结论尽早行视神经管减压术清除骨片和血肿对视神经的压迫,剪开视神经鞘膜和总腱环给受损的视神经纤维释放足够的空间,对视神经功能的恢复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显微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显微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的外伤性视神经损伤14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术后3个月随访,10例视力有不同程度恢复,3例术后无明显改善,1例术后视力恶化。结论显微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能取得较好疗效,其疗效与手术时机、手术入路、视神经损伤的性质和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效果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112例神经病变病例,分析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治疗的相关因素。结果手术有效率达40.19%(45/105),术前是否存残余视力是决定术后疗效的主要因素,有残余视力和无残余视力的患者手术治愈率分别为80.65%(25/31)和25.93%(21/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得出,术前残余视力、筛蝶窦积血及伤后至手术间隔时间与术后疗效之间存在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残余视力、筛蝶窦积血及伤后至手术间隔时间是影响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术治疗的影响因素。结论单纯行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术治疗外伤性神经病变效果不明显,对无残余视力、伤后至手术间隔3d及筛蝶窦积血患者效果更差。术前应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做到最大程度的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8.
经颅硬膜外入路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颅硬膜外入路视神经管减压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12例(15侧)的经验。方法 额下入路8例,眶额入路3例,眶上锁孔入路1例。于额部硬膜外显露前颅底,全程减压视神经。结果 9例(12侧)术后1个月视力得到改善,无术后并发症。术前4例无光感,术后1月2例可见眼前手动。结论 经颅硬膜外入路视神经管减压术安全有效.药物治疗无效后应积极行视神经管减压术,该方法为外伤后失明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激素冲击联合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视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2年收治的20例视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激素冲击联合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33个月8例患者视力明显改善,11例患者视力不同程度得到改善,1例患者术后视力无改变。结论激素冲击联合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视神经损伤具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翼点入路硬膜外视神经管减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外伤性视神经损害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研究 5例手术的外伤性视神经损害患者临床表现、CT资料、手术方法 ,并对其术后的视力做严密的观察。结果 本组车祸伤 3例 ,坠落伤 2例 ,1例伤后即出现单眼黑 ,4例伤后视力进行性下降至术前已经单眼失明。CT示 5例都有前颅底骨折 ,但只有 2例有明显的骨片突入视神经管的内侧。所有 5例均行经翼点硬膜外视神经管减压。手术至受伤的时间 14~ 2 3h ,平均 18h。术后视力伤后未失明的 4例于 6~ 10h开始恢复 ,伤后即出现黑的 1例于 12h开始恢复 ,伤后 7天视力恢复到 0 4,前 4例分别为 0 6、0 5、0 7、0 5。术后 2个月随访未见视力进一步恢复。结论 经翼点硬膜外视神经管减压可有效地恢复外伤性视神经损害的视力 ,它能满意地暴露视神经管的上下和内外侧壁 ,但确切之改善率尚需进一步的病例积累。  相似文献   

11.
颅脑损伤伴视神经损伤8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与视神经损伤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外伤性视神经病变8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交通事故为最多致伤原因(53.4%),致伤部位以眼眶部间、直接受伤最为常见(54.7%,其中眉弓部直接致伤为25.6%);伤后无光感13例(13眼),有光感及以上73例(87眼)。6个月以上随访视力进步43例(50.0%)。颅脑损伤后有光感以上视力比无光感、伤后无昏迷比有昏迷视力恢复好。视力恢复还与是否有骨折和视觉诱发电位结果有关。结论颅脑损伤后有无昏迷、视力有无光感是影响视神经损伤预后的主要因素。视神经管断层摄影及视觉诱发电位检查是评价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分析经鼻蝶和经颅入路行视神经管减压术的临床疗效和手术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视神经损伤病人28例(29眼).神经内镜经鼻入路减压12例(13眼),经颅显微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16例(16眼).结果 经颅组有效7例,无效9例,并发症3例;内镜组有效7例,无效5例,无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内镜下经鼻入路视神经管减压术临床效果优于经颅减压,创伤小,并发症少,临床应用前景好.  相似文献   

13.
急性颅脑外伤后视神经病变23例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外伤后视神经病变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01—2012-08收治的23例急性颅脑外伤后视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12例,对照组1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保守治疗,治疗组采用颅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颅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急性颅脑外伤后视神经病变临床效果显著,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视神经损伤与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近年来的19篇文献进行分析发现外伤性视神经经损伤主要发生在眉额部受到外力打击后,不一定伴有视神经管骨折,以伤后立即失明和伴有骨折者损伤较重,且疗效不理想。及时的颅视神经管减压是良好的选择,要求打开视神经管顶的全宽和全长,最好在伤后10天内尽早手术,早期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的作用也日益受到关注。对于视神经管段的视神经损伤,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术是值得大力提倡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视神经损伤患者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治疗的视神经损伤患者35例临床资料,3个月后复查视力及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查。结果经颅神经管减压术后患者视力大部分改善;术前无光感患者术后视力恢复差;术后患者VEP的P100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无光感患者波幅下降最明显。结论经颅神经管减压治疗有效,术前无光感患者手术效果差,术后VEP异常明显,VEP评价客观有效,与临床一致。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术与药物综合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05—2016-05收治的32例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选用大剂量激素并进行综合治疗,观察组采用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观察2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患者采用经颅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可起到明显效果,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Compressive optic neuropathy is a rare condition that may be caused by trauma or non-traumatic events. Endoscopic techniques have evolved to provide an easier surgical approach to decompression.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endoscopic anatomy of the orbital apex and to identify the optimal targets for endoscopic optic nerve decompression. We report five patients with endoscopic optic nerve decompression: two with traumatic optic neuropathies, two with fibrous dysplasias, and one with chordoma. For these lesions, the major treatment concern was removal of the bony structures around the optic nerve. All compressive lesions were removed effectively via an endoscopic endonasal route. Following endoscopic optic nerve decompression, three patients had markedly improved visual acuity and fields of vision, one patient had improved fields of vision without change in visual acuity, and one patient had improved visual acuity alone. There were no 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dequate exposure of the intracanalicular portion of the optic nerve was essential for effective decompression, and to achieve this, decompression of the roof as well as medial wall of the intracanalicular portion was critical. We conclude that endoscopic optic canal decompression is a minimally invasive, safe, and efficient treatment for compressive optic neuropathy regardless of etiology.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颅硬膜外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视神经损伤所致失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3年1月至2010年8月手术治疗的视神经损伤所致完全失明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视神经管减压术前后视力的变化;以伤后6个月视力为最终视力,分析23例患者手术疗效。结果术中发现6例有视神经管骨折,1例有骨折片;1例有鞘膜内血肿。本组无手术并发症发生。23例患者术后随访6月,有效6例(26.1%),无效17例(73.9%);其中伤后5d内手术15例中,有效6例(40.0%),无效9例(60.0%);5d后行手术者8例均无效;5d内手术者有效率明显高于5d后手术者(P<0.05)。结论早期行经颅硬膜外视神经管减压术可使部分视神经损伤所致失明患者的视力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额-眶-蝶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手术指征,评价一期进行病变骨切除+患侧视神经管减压+计算机塑形钛网颅骨缺损修补术的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2010年收治的15例额-眶-蝶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通过一期进行病变骨切除+患侧视神经管减压+计算机塑形钛网颅骨缺损修补术治疗.结果 全部病例的病变骨质病理学检查结果均为骨纤维性结构不良.术后随访1~4年,15例患者20只视力受影响的眼中9只视力改善,11只视力稳定,无视力减退及明显副损伤;患者面容皆明显改观,效果满意.结论 累及额-眶-蝶骨的颅骨纤维异常增殖症伴视力下降的患者应尽早手术治疗,一期行病变骨切除+患侧视神经管减压+计算机塑形钛网颅骨缺损修补术,可有效防止视力下降、美观面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