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与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对59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与51例年龄及性别匹配的正常对照组患者的血糖、血脂及胰岛素进行测定,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同时在入院时检测其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计算BMI及腰臀比.结果:非酒精性性脂肪肝组与对照组之间的胰岛素抵抗指教及BMI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胰岛素抵抗是影响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一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4,(3):33-35
目的:动态观察槲皮素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大鼠血清抵抗素和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1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多烯磷脂酰胆碱550 mg/kg)、槲皮素300 mg/kg组、槲皮素75 mg/kg组。分别于给药后4周、8周、12周末,检测大鼠血清中抵抗素、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S)以及空腹胰岛素(FINS)的含量,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正常对照组大鼠血清抵抗素、TG、FBS、FINS及HOMAIR均明显低于模型组;槲皮素300 mg/kg组、75 mg/kg组各项指标,从4周末或8周末开始有统计学差异。相关性分析显示,抵抗素、TG的表达量与HOMA-IR呈正相关。结论:抵抗素可能通过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而参与NAFLD的形成,槲皮素可以降低抵抗素水平,改善IR,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有治疗作用,且300mg/kg剂量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韩祖亮 《河北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6):855-856
目的探讨正常血糖及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量、血压、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与非酒精性脂肪肝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测正常血糖和2型糖尿病,并记录受试者空腹及餐后2h血糖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用HOMA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同时测定空腹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测量入选人员身高、体质量、血压、腰围及臀围,计算体质量指数、腰臀比值。脂肪肝的诊断依据CT影像学检查。结果与正常血糖比较,2型糖尿病组血压、体质量指数、腰臀比、血糖、胰岛素、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2型糖尿病组脂肪肝患病率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体质量指数、腰臀比值、血糖及胰岛素增高,血脂紊乱及胰岛素抵抗增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增加。 相似文献
4.
韩祖亮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6):855-856
目的探讨正常血糖及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量、血压、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与非酒精性脂肪肝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测正常血糖和2型糖尿病,并记录受试者空腹及餐后2 h血糖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用HOMA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同时测定空腹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测量入选人员身高、体质量、血压、腰围及臀围,计算体质量指数、腰臀比值。脂肪肝的诊断依据CT影像学检查。结果与正常血糖比较,2型糖尿病组血压、体质量指数、腰臀比、血糖、胰岛素、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2型糖尿病组脂肪肝患病率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体质量指数、腰臀比值、血糖及胰岛素增高,血脂紊乱及胰岛素抵抗增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增加。 相似文献
5.
非酒精性脂肪肝胰岛素抵抗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脂肪肝患者存在着明显的高胰岛素血症 ,即胰岛素抵抗 (insulin resistance,IR)。我们对符合 B超诊断的 85例非酒精性脂肪肝进行中医辨证分型 ,同时测定空腹血糖 (FBG)和血胰岛素 (FIS) ,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 (ISI) ,以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 (IR)与中医不同证型之间的关系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观察对象 :85例来源于本院门诊 ,均符合张青萍等主编的《B型超声诊断学》中脂肪肝的诊断标准 ,并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入选病例均无嗜酒史 ,同时排除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慢性肝炎及遗传性疾病等因素。其中男 4 6例 ,…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丹苘软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肝( NAFLD)模型大鼠胰岛素抵抗及瘦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丹苘软胶囊高、中、低剂量组,易善复组,采用高脂饲料建立SD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丹苘软胶囊各组分别予相当于丹参石油醚浸膏0.456,0.228,0.114 g·kg-1ig,易善复组每天予易善复0.159 g·kg-1 ig,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给药相同体积(1.2 mL·kg-1)的蒸馏水ig.给药4周后测血糖,ELISA法检测血清空腹胰岛素(FINS)、瘦素水平,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肝脏瘦素受体(ob-R)蛋白表达,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空白组、中药各剂量组及西药组血清空腹血糖( FGB),FINS浓度及HOMA-IR,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P<0.05);空白组、中药各剂量组及西药组血清瘦素水平、肝脏ob-R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P<0.05).结论:丹苘软胶囊具有改善NAFLD大鼠IR及瘦素抵抗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温肾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瘦素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温肾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瘦素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将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10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对照组49例,治疗组给予中药温肾方口服,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口服,12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04%、67.3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体重指数(22.54±1.26vs25.41±1.24),腰臀比(0.69±0.05vs0.78±0.06),瘦素(7.12±1.89vs8.76±2.84),胰岛素(10.28±3.72vs13.12±3.85)和胰岛素抵抗指数(2.94±0.61vs3.87±0.72),两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P均〈0.05。结论:温肾方可以减轻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瘦素和胰岛素抵抗,临床疗效优于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血清瘦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性,探讨腹部推拿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择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99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饮食、运动指导的基础上,加用水飞蓟宾葡甲胺片 200 mg口服,每日 3 次,疗程共 30 d.治疗组在饮食、运动指导的基础上,加用腹部推拿1次/d,疗程共 30 d.治疗前后测定血清瘦素水平及内分泌代谢指标.结果:胰岛素抵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非胰岛素抵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患者( P< 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瘦素水平明显升高(P< 0.05).结论:腹部推拿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与改善高瘦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电针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白介素-18(IL-18)的影响及治疗NAFLD的机制。方法:将44只SD大鼠随机分为造模组33只,空白组11只。造模大鼠喂养高糖高脂饲料5周制备NAFLD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和非穴组。电针组针刺"足三里""丰隆""三阴交""太冲"穴(连续波,频率2Hz,强度1.5V),非穴组针刺大鼠尾巴中1/3段随机4处,每日治疗1次,连续4周。采用全自动化学分析仪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BS),放射免疫法检测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空腹胰岛素抵抗指数(FIRI),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及肝组织匀浆IL-18含量变化,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针刺4周后,模型组FBS、FINS、FIRI、肝组织和血清IL-18与空白组比较都显著升高(P<0.01),模型组肝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脂肪变性;电针组FBS、FINS、FIRI、肝组织匀浆IL-18和血清IL-18与模型组比较都显著下降(P<0.05),电针组肝组织内脂肪性变减轻;非穴组FBS、FINS、FIRI、肝组织匀浆IL-18和血清IL-18与模型组比较变化都不明显(P>0.05),非穴组肝组织内脂肪性变无明显改善。结论:电针可能通过降低肝组织及血清IL-18,阻断多糖攻击肝脏所致的损伤作用,改善肝脏功能,而实现对NAFLD大鼠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方法:33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1只)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组(22只),后者以高脂饲料饲养建立NAFLD大鼠模型。8周末,处死其中3只(正常组1只,NAFLD组2只),病理组织学检查以验证造模成功,然后将NAFLD组进一步分为NAFLD模型组(10只)和电针组(10只)。电针"足三里"丰隆"三阴交"太冲"穴,每日1次,治疗4周。12周末处死所有动物,比色法检测肝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细胞色素P4501A1(CYP1A1)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SOD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增高,CYP1A1吸光度值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肝组织中SOD活性显著增高,MDA含量降低,CYP1A1吸光度值显著降低(P<0.05)。结论:电针治疗能抑制非酒精性脂肪肝CYP1A1表达的上调,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 相似文献
12.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3,他引:2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目前尚无治疗NAFLD的特殊有效药物。本文查阅十年间国内外相关文献80余篇,对NAFLD的发病机制及新学说、NAFLD研究模型及观察指标,以及中药治疗NAFLD的研究情况进行了阐述。NAFLD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脂质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IR)等,与IR有关的“二次打击学说”能够合理地解释NAFLD的形成机制。NAFLD研究模型主要包括整体动物实验模型和体外细胞模型,观察指标主要涉及脂质代谢、一些特殊细胞如Kupffer细胞等。中医治疗NAFLD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穴位埋线治疗组50例,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对照组50例,疗程3个月。2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肝功能(ALT、AST)、血脂(CHOL、TG)、血清瘦素、空腹血糖及胰岛素、肝脏CT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ALT、AST、CHOL、TG、血清瘦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均下降,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埋线治疗可通过降低血清瘦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达到治疗NAFLD患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蜕皮甾酮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蜕皮甾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模型的防治作用并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改良高脂膳食喂养法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SD大鼠48只,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蜕皮甾酮处理组与吡格列酮处理组, 每组12只.模型组应用改良高脂饲料喂养, 蜕皮甾酮组与吡格列酮组在高脂饲料喂养同时应用药物灌胃,正常对照组应用基础饲料喂养.实验12周末,处死所有大鼠,观察检测肝脏指数, 血清与肝组织生化指标及肝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蜕皮甾酮组和吡格列酮组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明显低于模型组;蜕皮甾酮和吡格列酮组与模型组相比肝组织丙二醛(MDA)水平降低明显,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增加显著;蜕皮甾酮肝脏指数显著降低;肝组织脂肪变性程度和炎症活动度明显减轻.结论 蜕皮甾酮具有改善高脂饮食诱发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脏酶学,通过增加肝组织SOD的含量和减少MDA的含量来减轻肝组织氧化应激水平,发挥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排毒降脂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按诊断标准选取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11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69例,采用排毒降脂胶囊(白术、大黄,泽泻、丹参、山楂、生首乌等)治疗,对照组43例用东宝肝泰治疗。疗程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8.4%,并在降低血脂、改善肝功能方面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排毒降脂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具较好疗效,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补肾化浊方对高脂饲料喂养大鼠肝功、血脂、血糖、胰岛素抵抗、瘦素的影响,探讨补肾化浊方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作用机制。方法:4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水林佳(19 g.kg-1)组和补肾化浊方(含生药20 g.kg-1)组。空白组予普通饲料喂养,其余3组予高脂饲料喂养,水林佳组、补肾化浊方组在高脂饲料喂养的同时进行相应的药物干预,12周后,处死大鼠,计算大鼠肝指数、Lee’s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IRI)、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检查肝功能、血脂、血糖、胰岛素(INS)、瘦素(LEP),并进行肝脏病理检查。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补肾化浊方组、水林佳组均能明显改善大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LEP水平(P<0.01);在改善大鼠INS,IRI,ISI方面,补肾化浊方组优于水林佳组(P<0.05或P<0.01),水林佳组对INS,IRI无明显改善作用,水林佳组、补肾化浊方组大鼠脂肪染色、糖原染色改善优于模型组(P<0.05或P<0.01)。结论:补肾化浊方通过保肝、调节血脂、改善瘦素及胰岛素抵抗等方面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当飞利肝宁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当飞利肝宁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NAFLD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每次给予当飞利肝宁胶囊4粒,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每次给予益肝灵片2粒,每日3次口服,疗程均为12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TC及TG的改变不显著(P>0.05)。治疗组可显著改善肝脏影像学变化(P<0.05)。结论当飞利肝宁胶囊可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及其胆固醇调控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穴位埋线4周组、穴位埋线8周组,每组各10只。应用高脂饮食复制大鼠NAFLD模型。穴位埋线治疗组大鼠在进行高脂饮食同时每日给予穴位埋线干预治疗。治疗10周后,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肝组织TG、TC,并观察肝脏的病理改变;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SREBP-1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病理显示脂肪变性、炎症或炎症坏死并伴有血清ALT、AST、TG、TC及肝组织TG、TC明显升高。穴位埋线组大鼠血清ALT、AST、TG、TC和肝组织TG、TC降低,且肝脏脂肪变性和炎症坏死程度减轻。模型组SREBP-1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穴位埋线组SREBP-1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减少。结论穴位埋线对大鼠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有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脂质代谢、抑制氧化过程,推测与抑制SREBP-l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2例NAFL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中药组36例口服中药柴胡疏肝散加减,对照组36例口服水飞蓟宾胶囊,均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肝功能、血脂、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并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个月后,中药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6768,4.5714,均P0.05),两组患者的ALT、AST、TBIL、TC、TG、HA、LN、PC-Ⅲ、Ⅳ-C及TGF-β1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均P0.01),但中药组改善更显著(均P0.01)。两组均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柴胡疏肝散能显著改善NAFLD的肝功能、血脂及肝纤维化指标,疗效优于水飞蓟宾,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