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8 毫秒
1.
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将 32例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成 2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治疗组予纳洛酮 0 .4~ 0 .8mg入壶 ,并将纳洛酮 2 .0mg加入生理盐水 2 50mL中持续静滴 ,待神志转清后改为 1次 /d静滴。对照组予可拉明 1 .875g及洛贝林针 1 5mg加入生理盐水 50 0mL中静滴。两组均以 5d为 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神志转清时间及血气改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纳洛酮有缩短血气改善时间、促进肺性脑病患者神志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葛根素联合纳洛酮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40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口服阿司匹林,0.4mg/次,3次/d。治疗组20例葛根素,0.4mg/次,1次/d,静滴;纳洛酮,0.8mg/次,1次/d,静滴。均连续治疗2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体征、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痊愈10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4例,有效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6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葛根素联合纳洛酮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吸氧、降低颅内压、保持机体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处理。观察组同时给予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醒脑静注射液:20 m L+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 L,静脉滴注,2次/d;纳洛酮2.0 mg+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 L,静脉滴注,2次/d。2组均于连续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和Glasgow昏迷评分(GCS)。结果:NIHSS评分治疗后2组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GCS评分治疗后均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脑出血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纳洛酮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纳洛酮4~12 mg加5%葡萄糖液250~500 mL分次或持续静滴;对照组给予纳洛酮0.8 mg加生理盐水静推,1~2次/d。观察2组患者生命体征、颅内压、脑CT变化及进行GC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估。结果治疗组生命体征较快恢复稳定,颅内压降低明显。伤后3个月GCS及ADL评分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大剂量纳洛酮治疗重度颅脑损伤可以明显降低颅内压,缩短患者昏迷时间,降低伤残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纳洛酮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纳洛酮4~12 mg加5%葡萄糖液250~500 mL分次或持续静滴;对照组给予纳洛酮0.8 mg加生理盐水静推,1~2次/d。观察2组患者生命体征、颅内压、脑CT变化及进行GC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估。结果治疗组生命体征较快恢复稳定,颅内压降低明显。伤后3个月GCS及ADL评分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大剂量纳洛酮治疗重度颅脑损伤可以明显降低颅内压,缩短患者昏迷时间,降低伤残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临床确诊的120例HIE患者随机分为纳洛酮治疗组60例及对照组60例,两组新生儿的病情分度及日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给予吸氧、止惊、降颅压及补液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前述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纳洛酮0.4mg/次,每日4~6次加入10%的葡萄糖液10ml静脉缓慢推注,疗程3~5天.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显效率及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纳洛酮治疗HIE方便、有效、安全并能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临床确诊的120例HIE患者随机分为纳洛酮治疗组60例及对照组60例,两组新生儿的病情分度及日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给予吸氧、止惊、降颅压及补液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前述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纳洛酮0.4mg/次,每日4-6次加入10%的葡萄糖液10ml静脉缓慢推注,疗程3-5天。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显效率及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纳洛酮治疗HIE方便、有效、安全并能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加用纳洛酮4.0 mg+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d,14 d为1个疗程。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总有效率77%。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纳洛酮联合碳酸氢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疗效。方法 将98例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0.8 mg静脉推注及5%碳酸氢钠120 ml静脉滴注,1次/d,3~7d为1个疗程;对照组48例,仅予常规治疗,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77.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纳洛酮联合碳酸氢钠注射液治疗VBI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静滴纳洛酮及醒脑静与胃内注入安宫牛黄丸治疗脑出血并昏迷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脑出血并昏迷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予常规脱水、降颅压治疗,治疗组同时予以静滴纳洛酮4~8 mg/d及醒脑静30~60 mL/d,胃内注入安宫牛黄丸2丸/d,疗程1周。观察2组患者入院时及治疗24 h、72 h、1周G-P评分及出院时Barthel Index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后24 h、72 h、1周G-P评分及出院时Barthel生活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纳洛酮与醒脑静及安宫牛黄丸联合应用对脑出血并昏迷患者有促醒作用,可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救治急性镇静催眠药中毒7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镇静催眠药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5例急性镇静催眠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给予纳洛酮2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中静滴,同时加用醒脑静注射液2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滴,每日1次。对照组65例,用纳洛酮注射液2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中静滴,每日1次。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清醒起效时间及意识状态恢复情况、临床疗效等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意识状态好转,清醒时间及临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镇静催眠药中毒比单用纳洛酮治疗效果更理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00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纳洛酮,0.8mg/次,1次/d,静滴。治疗组丹红注射液30mL+5%葡萄糖250mL,1次/d,静滴,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观测临床症状、清醒时间、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个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39例,显效8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00%。对照组痊愈26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4.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清醒时间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纳洛酮早期治疗新生儿重度窒息治愈率及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发生率。方法将55例重度窒息新生儿随机分成2组,2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复苏时用纳洛酮0.1 mg/kg脐静脉推注,复苏后予0.05 mg/(kg.d)静滴。对2组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治愈率及HIE的发生率及进行比较。结果2组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治愈率及HIE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纳洛酮及早治疗新生儿重度窒息,可降低HIE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刺五加液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方法]将44例住院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常规降颅压、改善脑细胞代谢药物治疗,不用其他降纤酶、低分子肝素等影响凝血纤溶系统药物。对照组20例复方丹参液加低分子右旋糖酐及改善脑细胞代谢基础治疗。治疗组24例刺五加液100mL,静滴,2次/d;纳洛酮4mg,静滴/d。均15d为1疗程。观察病残程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2疗程(30d)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基本痊愈14例,显效7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83%。对照组基本痊愈5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75.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刺五加液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纳洛酮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纳洛酮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确诊的脑出血患者 6 8例 ,随机分成 2组。两组均予对症、支持治疗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纳洛酮 4mg加生理盐水 5 0mL微泵静推 ,每日 1次 ,10d为 1个疗程 ,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意识障碍恢复、血肿吸收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纳洛酮是治疗急性脑出血的有效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6.
纳洛酮是羟二氢吗啡酮的衍生物,其化学结构与吗啡相似,但其药理作用与吗啡完全相反.纳洛酮是阿片受体拮抗剂,无激动活性,纳洛酮与阿片受体有高度的亲和力,是吗啡的16倍,内源性阿片肽的2~3倍.纳洛酮可提高大脑神经元兴奋性,改善神经传导的功能[1],临床应用可明显提高心肺脑复苏的成功率[2].笔者对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纳洛酮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纳洛酮、氨荼碱对新生儿窒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窒息新生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剂量为0.05—0.1MIJKg静推,每隔6-8h重复一次;间隔期间静点氨荼碱,首次用量为4m胡昏以后维持2mg/kg,每隔8h静脉滴注1次,维持2~3d.结果治疗组显效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纳洛酮、氨荼碱联合应用治疗新生儿窒息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本院采用中药天麻素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颈性眩晕患者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有典型的眩晕症状,颈椎摄片示椎间隙退行性变和/或颈椎关节增生的患者60例,脑CT无明显异常,且排除心、肝、肾、内分泌、代谢性疾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0例,男10例,女20例;年龄42~76岁,平均62岁。对照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46~72岁,平均64岁。2组一般情况相似,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2组均予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山莨菪碱10 mg静滴,在此基础上,治疗组予天麻素注射液500 mg静滴,纳洛酮针0.4 mg静脉推注,均每日1次;对照组…  相似文献   

19.
我院 2 0 0 0年 3月— 2 0 0 2年 2月使用纳洛酮治疗 3 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 本组 66例患者均符合第 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均于发病 48h后经头颅CT证实。治疗组 3 3例 ,年龄 ( 61± 8)岁 ;男 2 0例 ,女 13例。对照组 3 3例 ,年龄 ( 62± 9)岁 ;男 2 2例 ,女 11例。1 2 方法 治疗组用纳洛酮 2 .4mg加入 5 %葡萄糖液 2 5 0mL中静滴 ,对照组用维脑路通 0 .8g加入 5 %葡萄糖液 2 5 0mL中静滴 ,两组均 1次 /d ,连用 2 1d。有明显颅高压者予甘露醇等脱水。治疗前后按全国第 4…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纳洛酮预防早产儿呼吸暂停的效果。方法 将 82例早产儿随机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 ,预防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泵入纳洛酮 0 .3μg/ (kg·min) ,维持 6h ,每日 1次 ,而对照组不加纳洛酮 ,统计 2组呼吸暂停发生率。结果 预防组发生呼吸暂停者占 9% ,而对照组占 2 6 % ,经统计学处理 2 =4 .4 5 ,P <0 .0 5 ,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对早产儿预防性应用纳洛酮可降低早产儿呼吸暂停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