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全科医学》编辑部 《中国全科医学》2006,9(21):1779-1779
1定义
尿频是一种持续要排尿的感觉,即使膀胱中的尿量并不多。常人正常排尿的频率是3~7次/d。尿频患者很少单独抱怨排尿次数增加,多伴有相关的症状,最常见的是尿急。每日排尿10~12次,一般人都还可以忍受,超过之后便会造成社交上的困扰。有些在工厂生产线上工人或行使长距离的司机,他们至少要憋尿2h以上。所以患者对病情的陈述还需依据患者的职业来修正。 相似文献
2.
3.
4.
唐志钦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80,(5)
十枣汤为仲景方,见于《伤寒论》及《金匮》。临床观察本方对胸腹水饮停蓄证,如渗出性胸膜炎等是有效的。但至今尚未见使用此方治疗尿频者。笔者将十枣汤改作煎剂治疗尿频效果显著,兹作一介绍供同道参考。谬误之处,敬请赐正。 相似文献
6.
7.
8.
9.
《医学动物防制》2016,(3)
目的研究锁阳遗传学特征,为食品安全提供相关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对锁阳进行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精子畸变试验研究锁阳的遗传毒性。结果 Ames试验对TA97、TA98、TAl00、TAl02试验菌株,加与不加S9,样品各剂量组回变菌落数均未超过自发回变菌落数的2倍,无剂量—反应关系;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样品各剂量组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雌鼠组χ2=7.604,PO.05;雄鼠组χ2=3.858,P0.05)。各组嗜多染红细胞(PCE)/成熟红细胞(NCE)(以下简称PCE/NCE[C1])比值均在正常范围内;小鼠精子畸形试验,样品各剂量组精子畸形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28,P0.05)。结论 3项遗传毒性试验结果均为阴性,锁阳对所试菌株、小鼠体细胞及生殖细胞无诱变性。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石菖蒲,四五月时开黄绿色的花,与水仙、兰花、菊花有“花草四雅”之称,不仅是极具观赏价值的植物,而且是历代医家喜用的药物。历代诗人不乏赞美石菖蒲延年益寿之功的诗句,如李白诗云:“我来采菖蒲,服食可长年。”陆游又有诗曰:“古涧坐菖蒲,根瘦节蹙密,仙人教我服,刀匕蠲百疾。阳狂华阴市,颜朱发如漆;岁久功当成,寿与天地华。”说的是石菖蒲的根茎入药,服之可红颜黑发,延年益寿。至于说是“仙人教服”,这其中还有一段传说。 古籍《神仙传》中记载:有一次汉武帝(刘彻)上嵩山,至山顶,忽然看见眼前一人,身高二丈,耳长垂肩,仙风鹤须,气度不凡。汉武帝急忙屈万 相似文献
14.
<正> 笔者采用自拟小儿尿频汤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 50例,经临床观察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本组均为门诊患儿。其中男15例,女35例;年龄3~10岁。病程长者1年,短者2—10天,均曾用西药治疗无效。转来我科。主要表现为尿频数。无尿痛、发热等症状,尿常规无异常。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新疆产锁阳Cynomorium songaricum全草的化学成分进行提取分离鉴定。方法 采用硅胶、大孔吸附树脂、Sephadex LH-20、MCI gel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化学反应和光谱分析方法,如MS、1H-NMR、13C-NMR及二维核磁共振谱等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新疆产锁阳全草中提取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细梗香草内酯(capilliplactone,1)、芸香苷(rutin,2)、南酸枣苷(choerospondin,3)、熊果酸(ursolic acid,4)、β-谷甾醇(β-sitosterol,5)、胡萝卜苷(daucosterol,6)、香草酸(vanillic acid,7)、没食子酸(gallic acid,8)。结论 化合物1和7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16.
锁阳为锁阳科植物Cynomorium songaricum Rupr.。全草供药用。锁阳为寄生草本,寄生于自刺属(Vitraria)和柽柳属(Tamarix)植物的根上。在新疆普遍分布,我国北方、蒙古、苏联也有分布。其功能为补肾壮阳,强腰膝;主治肾虚白带多,腰膝酸软,梦遗滑泄。近来被列为抗衰老、强壮药物。但对锁阳的组织解剖以及粉末的鉴别资料尚少,本 相似文献
17.
18.
19.
病例摘要男,57岁,于三年前不知不觉出现尿频尿急,自以为老年之故,没有介意。近二年来尿频加重,白天7~8次,夜尿8~5次,伴排尿费劲,尿线变细、无力、射程短、常一滴一滴的排尿,淋在鞋上,每次排尿时间延长,往往需要按下腹部或鼓肚子才能排尿,但又总觉得有排不完尿的感觉。半年前曾因感冒,突然不能排尿,经导尿及服用“乙烯雌酚”逐渐缓解。之后又出现肉眼血尿,常因血块阻塞引起不能排尿。无尿痛,血尿可自行停止,至今反复尿血4~5次。同时夜尿增多5~6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