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了解本院临床分离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qnrB基因的流行现状及其耐药特点。方法收集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患者肺炎克雷伯菌标本412株,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PCR法扩增qnrB基因并将阳性产物测序分析;采用双纸片协同试验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结果 412株肺炎克雷伯菌中,检测出31株含qnrB基因(7.52%);412株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达50%以上的有9种药物,达75%以上的有6种;ESBLs的检出率为43.45%。qnrB基因在环丙沙星(CIP)敏感株与耐药株中的分布分别为0和13.2%(χ2=25.27,P<0.01);ESBLs在qnrB基因阳性株和阴性株的分布分别为83.87%(26/31)和27.56%(105/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院肺炎克雷伯菌呈现多重耐药,qnrB基因在本院有流行,且与ESBLs阳性株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可疑产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多重耐药菌株败血症抗生素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11年10—11月本院术后感染发热患者(男9例,女9例)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常规药敏试验测定菌株最小抑菌浓度(MIC),改良Hodge法检测碳青霉烯酶,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8株KPN为多重耐药菌株,耐药表型对所有三代头孢菌素耐药,对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敏感或中介;碳青霉烯酶试验阳性,产金属β-内酰胺酶(MBLs)试验阳性。药敏试验回报前经验用药抗菌治疗;药敏结果报告后,3例患者药敏结果显示经验用药药物敏感,继续用该药治疗,抗菌治疗7—12d;2例患者合并念珠菌感染;其余13例患者,在药敏结果报告后改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3—5d后,白细胞计数、体温即恢复正常。结论对于临床可疑产碳青霉烯酶的多重耐药KPN菌株感染,临床是否可以继续使用该类药物治疗,药敏试验结果仍是主要依据,与碳青霉烯酶(可降解碳青霉烯类药物)的产生与否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3.
肺炎克雷伯菌是医院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ESBLs)的感染日趋增多,ESBLs是由质粒介导的,大多数为TEM-1-TEM-2及SHV-1发生突变的衍生物,能水解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单酰胺类,能被克拉维酸等酶抑制药所抑制,对头霉素及青酶烯类敏感的一种酶。为了解细菌的产酶情况,指导临床选择抗生素并为有效控制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提供依据,笔者回顾分析2009-01至2011-12我院分离出的肺炎克雷伯菌对14种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患者 ,男 ,1 8岁 ,民工。因腹泻伴左下腹痛 2 0d入院。腹泻 2~ 3次 /d,呈稀烂便 ,伴粘液脓血及里急后重 ,腹泻后左下腹痛可减轻。无畏寒、发热、黄疸 ,无恶心、呕吐。曾于当地医院诊断为“痢疾” ,经服“痢特灵”、“氟哌酸”4d症状无明显缓解 ,遂入本院治疗。入院时查 :体温 3 6.4℃ ,血压 1 1 3 /75mmHg(1 5 /1 0kPa) ,急性病面容 ,心、肺正常 ,腹平软 ,脐周、左下腹部有压痛 ,无反跳痛 ,未触及腹部包块 ,肝脾肋下未触及。实验室WBC 5 .2× 1 0 9/L ,N 0 .65 ,L 0 .3 5 ,RBC 4.41× 1 0 12 /L ,Hb 1 46g/L ,大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布与耐药性。方法对2013年某综合性医院各类标本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进行监测和分析。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725株,其中非多重耐药菌占72.0%(522/725),多重耐药菌占28.0%(203/725);最常见标本是气管吸出物和痰液,占84.7%(614/725)。菌株分布最多的科室是重症监护病房(ICU),占62.2%(451/725)。除复方磺胺甲恶唑外,非多重耐药组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均显著低于多重耐药组耐药率(P<0.01或P<0.05)。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呈高度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和复方磺胺甲恶唑耐药率较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本院检出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发生率和药敏情况,为临床防治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2013年在我院就诊患者的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产EBSLs肺炎克雷伯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检出肺炎克雷伯菌感染182株,其中产EBSLs的98株,占53.8%;多重耐药的细菌数量呈现升高的趋势。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青霉素类抗生素及氨基糖苷类等抗生素呈多重耐药,但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结论本院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阳性率高,临床治疗中应严格掌握抗菌药物应用指征,并动态监测其耐药性变迁,防止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局部流行。  相似文献   

7.
8.
目的:了解6年来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及耐药性变化趋势。方法:提取我院1998年1月~2003年12月6年中自住院患者标本中分离的致病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资料,分析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变化趋势。结果:6年间共分离到肺炎克雷伯菌株413株,以呼吸内科感染为主;耐药性分析显示:肺炎克雷伯菌对18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平均7.1%),其次为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均<33.3%,对阿莫西林、替卡西林耐药率最高均>83.0%,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均<37.2%,对加酶抑制剂的耐药率六年间增长70%以上,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除阿米卡星外其余耐药率均>29.8%,对喹诺酮类药物也呈高耐药率,尤其是培氟沙星耐药率六年间增长80.8%,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率近两年均>48.8%。结论: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及耐药性日趋严重,应引起高度重视并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釆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减少院内感染,延缓耐药菌的产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9.
肺炎克雷伯氏菌是属革兰氏阴性杆菌,是人类及动物肠道、呼吸道的正常菌群,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引起严重的感染如大叶性肺炎等,死亡率较高。由于肺炎克雷伯氏菌引起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报道逐渐增加,本文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1年1月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临床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感染的耐药基因,为治疗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2017-08至2020-03分离自武警四川总队医院13个科室的32株CRKP,用Microscan.Walk Awa...  相似文献   

11.
1 临床资料 男,46岁。因外感风寒后高热、头疼4d就诊。查体:体温39.5~40℃,面色潮红,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腹平软,肝区无压痛及叩击痛。血常规白细胞17.8×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82.1%,甲胎蛋白阴性,住院第10天血培养检出肺炎克雷伯菌。临床诊断:急性感染、败血症。  相似文献   

12.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性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临床标本分离中,革兰阴性杆菌占较大比例,其中又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最多见.现将我院2007年临床标本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菌株的耐药性分布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肺炎克雷伯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常存在于人体上呼吸道及肠道,是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多见于中老年人、慢性支气管-肺部疾病、糖尿病及全身衰竭的患者,病死率较高。其感染是院内获得性肺炎的重要病原菌种,预防和控制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发生对患者的预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肺炎克雷伯菌(K.pneumoniae)在模拟微重力(SMG)环境下的表型和基因型变化。方法 利用旋转细胞培养系统(RCCS)建立地面上的SMG,分别在SMG和正常重力(NG)下培养K.pneumoniae,通过生长曲线、结晶紫染色、纸片扩散法测定2种环境下K.pneumoniae的生长速率、生物膜形成能力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的变化;再对样本重测序以分析突变基因。结果 和NG组相比,SMG中的K. pneumoniae生长速率变缓、结晶紫染色程度加深、对多种药物的敏感性明显改变;重测序结果显示共有19个基因发生突变;SMG下2个代谢相关基因发生突变;NG下多个突变基因与信号转导系统和生物膜形成有关。结论 SMG下,K.pneumoniae生长变缓、生物膜形成能力增强、对多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发生变化,代谢相关基因发生突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我国产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KPC)阳性菌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我国携带KPC阳性菌流行特征及耐药机制.方法 收集2009~2015年报道我国blaKPC研究文献,对KPC阳性菌株种类与地区分布、感染来源、耐药谱和转移机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我国共有21个省市报道blaKPc阳性菌株,其中浙江最多,占43.51%(P<0.01);阳性菌以肺炎克雷伯菌最多,占87.86(P<0.01);感染阳性菌的患者男性居多(P<0.05);患者所在科室以ICU病区最多,占70.51%(P<0.01);痰液标本分离blaKPC阳性菌最多,占45.62%(P<0.01);blaKPC阳性菌对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率普遍较高,对多黏菌素、替加环素的耐药率较低;产KPC-2酶或合并多种β-内酰胺酶和外膜蛋白缺失是导致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重要原因.结论 携带KPC基因的耐药菌感染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其发生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腹部MRI平扫、增强扫描和DWI检查,分析其MRI特征。结果:30例(共65个病灶)中,高毒力型16例;单发19例,多发11例;规则圆型或类圆型病灶45个,不规则型20个;病灶最大径0.6~12.0 cm。单叶26例,双叶4例;单房脓肿5例,多房25例;实性脓肿18例,囊性伴液化坏死12例;薄壁24例,厚壁6例;一过性灌注异常18例,脓肿周围无强化22例;脓腔积气17例,分隔强化18例。全部脓肿呈明显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24例DWI呈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6例DWI呈低信号、ADC图呈高信号。结论: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的MRI特征表现包括单发、单叶、实性、多房、薄壁、脓肿周围无强化、脓腔积气及分隔强化等,以上特征具备越多,该病的可能性越大。MRI可准确显示早期肺炎克雷伯杆菌的影像特征,对临床准确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模拟微重力对肺炎克雷伯菌( KPN)生长、形态、蛋白表达以及4种毒力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微重力组和对照组,采用回转器模拟微重力模型处理微重力组菌株,检测KPN微重力下的生长情况,电镜观察细菌形态,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 SELDI-TOF-MS )检测蛋白质表达及采用实时( real-time,RT) PCR检测ureA、wabG、uge、fimH 4种毒力基因的表达。结果微重力组与对照组相比,KPN的生长加快,最终菌量增加;扫描电镜见部分菌体形态发生变化,细长的菌体增多,透射电镜见细胞质内颗粒状物质增多;质谱分析结果有18个蛋白峰表达发生变化,表达上调和下调各9个,经蛋白库共检索出21个与其相对分子质量( Mr)相近蛋白,其中13个功能已知的蛋白与细菌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RT-PCR结果表明,4种毒力基因表达均下调。结论微重力使KPN生长加快、繁殖能力增强,菌体形态、蛋白表达以及4种毒力基因表达均发生变化,微重力使KPN的生物学特性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经气溶胶肺递送和滴鼻感染金黄地鼠动物模型,并对比两种模型的构建效果。方法 选取4~5周龄雄性金黄地鼠,经气溶胶肺递送和滴鼻两种途径攻毒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NTUHK2044,记录金黄地鼠攻毒后14 d的生存状况,计算两种途径的半数致死量、存活率,并对呼吸道沉积分布、肺部细菌载量及组织病理进行检测。结果 气溶胶肺递送途径攻毒引起金黄地鼠半数死亡剂量(3×104CFU)低于滴鼻途径(7×105CFU)。4×106CFU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以气溶胶肺递送途径感染金黄地鼠后,96.46%沉积在肺部并成功定植,主要引起大叶性肺炎,4 d内动物全部死亡;而同等剂量菌液滴鼻后95.62%沉积在口鼻部,随后下移至气管定植,主要引起支气管肺炎,病变程度相对较轻,细菌更易被机体清除,14 d存活率为70%。结论 细菌呼吸道感染造模效果受攻毒途径影响,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经气溶胶肺递送攻毒主要引起病变严重的大叶性肺炎,滴鼻则主要引起病变较轻的支气管肺炎。上述两种动物模型的成功建立可为肺炎克雷伯菌致病机制研究和药效评价提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应用光声光谱技术(photoacoustic spectroscopy,PAS)检测细菌气态挥发物(volatile compounds, VCs),作为一种无创、快速鉴定肺炎克雷伯菌的新方法。方法 利用PAS分别对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以及空白对照组35 ℃培养24 h后产生的VCs进行检测,获得各细菌VCs和空白组的光声光谱图,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观察肺炎克雷伯菌与空白组、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以及铜绿假单胞菌之间VCs光声光谱图的差异。结果 同种细菌之间及空白组之间光声光谱图基本重合,表明光声光谱分析仪性能稳定,实验重复性好;肺炎克雷伯菌VCs与空白组的光声光谱图存在明显差异,同时肺炎克雷伯菌VCs在1142和1160波数附近出现了波峰,而其他三组检测细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均未出现。结论 应用PAS通过对肺炎克雷伯菌VCs进行检测分析,可以将肺炎克雷伯菌与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及铜绿假单胞菌进行区分,同时发现肺炎克雷伯菌的特征峰位于1142和1160波数段附近。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