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全世界,血液透析仍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治疗选择。由于反复动、静脉穿刺,难免并发血栓和感染,并发假性动脉瘤较罕见。2004年10月10日我科为1例血液透析2年并发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尿毒症患者行桡动脉瘘口修补术、局部血肿清除术。术后恢复良好,伤口一期愈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毒品注射所致感染性假性股动脉瘤行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 对35例因注射毒品所致感染性似性股动脉瘤患行切除动脉瘤、结扎股动脉术并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主要有加强休克观察,积极采取抗休克措施,积极做好术前准备、术后患肢血运观察及创面综合处理。结果 全部患保肢成功,术后复查彩色多普勒显示远端股动脉充盈良好。结论 针对性护理是手术治疗感染性假性股动脉瘤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42例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患者的护理体会.结果 42例患者术后桡动脉搏动良好,未发现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正中神经损伤及排便困难等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具有出血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节约住院费用等诸多优点,加强术前心理准备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42例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患者的护理体会。结果42例患者术后桡动脉搏动良好,未发现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正中神经损伤及排便困难等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具有出血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节约住院费用等诸多优点,加强术前心理准备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注射毒品致感染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18例因注射毒品致感染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全组病例均采用手术治疗,16例行假性动脉瘤切除+髂动脉一股浅动脉人工血管搭桥术;1例行假性动脉瘤切除+取自体大隐静脉行股动脉修补术;1例行假性动脉瘤切除+股动脉结扎术。【结果】全组18例患者无死亡、无截肢,1例出现人工血管感染,术后140d再次手术取出人工血管,1例术后d2出现结扎处股动脉破裂大出血,再次手术结扎股动脉止血。2例随诊发现分别于术后3个月、4个月人工血管血栓形成。【结论】经解剖外途径血管重建是治疗注射毒品致感染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经皮肾穿刺术后大出血的介入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皮肾穿刺术后发生大出血的患者行患侧肾动脉造影并选择性栓塞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现单纯肾动脉损伤3例,动静脉瘘3例,假性动脉瘤2例,假性动脉瘤合并动静脉瘘1例.8例患者行1次栓塞治疗,1例患者行2次栓塞治疗,均有效止血,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是治疗经皮肾穿刺术后大出血有效而安全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假性动脉瘤维持长期血液透析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尿毒症患者维持长期血液透析的通路绝大多数为动静脉内瘘,少数为大静脉插管,而病人由于各种原因造瘘失败或由于经济原因而不愿造瘘和插管者,使血液透析不能继续进行。自1996年3月~1999年3月,我院用直剌假性动脉瘤的方法维持长期血液透析19例,其中使用时间最长者达5年半,共868次,效果满意现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19例,男7例,女12例,年龄18~78岁,平均62岁,慢性肾功能不全史2~6年,造瘘术失败14例,不愿造瘘和插管者5例。假性桡动脉瘤17例,假性足背动脉瘤2例。2 假性动脉瘤的形成病人平卧,充分暴露穿刺部位,铺无菌治疗巾,若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9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行PCI,并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结果:本组43例穿刺未成功,改为股动脉穿刺,其余252例均顺利手术,其中234例术后桡动脉搏动良好。术中发生血管痉挛2例,术毕即拔除动脉鞘管;术后发生切口出血8例、术侧肢体肿胀7例、静脉炎3例,经积极处理均好转。无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正中神经损伤、无穿刺点血肿、手部缺血及排尿困难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良好的围术期护理是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196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患者给予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以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患者给予术前护理及准备、术中护理、术后并发症预防及护理、出院指导。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肺栓塞、死亡、手部缺血、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和神经事件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技术是较理想的替代途径,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无体位限制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创伤性感染性假性股动脉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创伤性感染性假性股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均行瘤体摘除及彻底的清创后,分别采用了血管结扎术和血管修复重建术两种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结果:血管修复重建术组中3例术后出现血管破裂大出血,要再次手术,15例行股动脉结扎术,全部保肢成功。结论:瘤体切除加血管移植术是一种理想的方法,但在无条件行血管移植时,股动脉结扎术可做为一种有效的方案,对伴有皮肤缺损者行对侧胸脐皮瓣转移术。  相似文献   

11.
人造血管内瘘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掌握人造血管内瘘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观察12例使用人造血管内瘘行血液透析的患者,针对其内瘘情况进行护理。结果1例使用2次后死于脑出血,1例使用3月后死于心功能衰竭,2例使用9月后出现术肢肿胀,1例使用15个月后内瘘堵塞,7例尚未出现并发症。结论精心护理患者的血管通路,做好宣教可延长人造血管内瘘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于多学科协作的内瘘专项小组护理模式在动静脉内瘘(AVF)假性动脉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8月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接受治疗的92例AVF假性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与股动脉2种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诊治冠心病的利弊,以及针对不同的途径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将645例冠心病患者按介入途径不同分为桡动脉组510例和股动脉组135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和主观不适等发生率。结果桡动脉组患者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股动脉组,迷走神经反射、患者主观不适、皮下血肿、假性动脉瘤、排便困难、术后低血压的发生率均低于股动脉组。结论2种穿刺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均安全、可行。经桡动脉穿刺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术后护理相对简单,可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患者更易接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建立动静脉内瘘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及定位对提高造瘘手术成功率的价值。方法纳入肾脏内科2012年1月-7月尿毒症终末期患者25例,均为多次造瘘失败或为临床建立动静脉造瘘较为困难的患者,术前超声行上肢动静脉及双侧大隐静脉评估,重点观察肱动脉、桡动脉、头静脉、贵要静脉及大隐静脉,寻找肘部及上臂段有无合适搭桥的血管,测量其管径并体表定位。结果14例术前多次造瘘失败患者,9例行再造瘘+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术,2例行人工血管置人术,1例行左上肢人工血管取栓+动静脉内瘘成型术,2例放弃手术;11例术前未行动静脉造瘘的患者2例行人工血管置人术,6例行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术,1例因桡动脉管径较细行肱动脉与肘正中静脉高位瘘,2例放弃手术。21例手术患者术后生命指征平稳,瘘口搏动震颤良好。术后~2周内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示所建通路通畅。结论尿毒症终末期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前超声评估及定位对提高临床手术成功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评估动静脉内瘘(AVF)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内瘘成熟程度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2月~2020年4月于本院首次进行动静脉内瘘手术的143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行手术前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相关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桡动脉和头静脉血流量、血管直径。术后6周,观察患者成熟情况并分析与头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关系。  结果  术后1、3、6周,患者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峰值流速均明显高于术前(P < 0.05),阻力指数明显低于术前(P < 0.05),桡动脉和头静脉的血流量和血管直径均明显大于术前(P < 0.05);且术后1、3、6周患者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峰值流速及桡动脉和头静脉的血流量、血管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阻力指数在术后1、3、6相邻时间点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6周,143例患者AVF成熟度为69.23%(99/143),成熟组头静脉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期峰值流速、血管直径和血流量均明显大于未成熟组(P < 0.05),阻力指数明显小于未成熟组(P < 0.05);术后6周头静脉血流量预测AVF成熟的ROC曲线显示,ROC曲线下面积为0.938,预测AVF成熟的临界值为387.98 mL/min。  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通过反应相关血流动力学参数评估动静脉内瘘患者的内瘘成熟程度。   相似文献   

16.
喉癌术后并发咽瘘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喉癌术后并发咽瘘的相关因素,总结预防喉癌术后并发咽瘘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2月118例喉癌术后并发咽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护理措施进行总结,提出相应的预防护理方法。结果:年龄小于60岁,病变在T2或T3期,营养状况良好,手术时间小于5.5 h及喉部分切除的喉癌患者并发咽瘘的几率少;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出现咳嗽、感染、营养低下时并发咽瘘的几率增加。口腔冲洗能降低咽瘘的发生,中心负压吸引与咽瘘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主要的预防护理有:熟悉病情,术前术后加强营养支持,做好家属的健康教育,做好口腔护理,防止感染,加强创面的引流,做好气管切开的护理,防止呛咳。结论:喉癌术后并发咽瘘与多种因素有关,积极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对降低喉癌术后咽瘘的发生及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介绍人工血管支架置入术(PSG)治疗创伤性假性动脉瘤及动静脉瘘的初步体会。方法:本组4例,其中锁骨下动脉、颈内动脉及肾动脉假性动脉瘤各1例、髂外动静脉瘘1例。均采用经皮人工血管支架置入术治疗。结果:3例假性动脉瘤患者分别置入1枚人工血管支架后假性动脉瘤(PA)被完全隔绝。1例动静脉瘘(AVF)置入2枚支架后漏口被完全封堵。血管造影及临床随访8-50个月,3例支架通畅,1例肾动脉闭塞。结论:PSG是治疗创伤性PA及AVF的简单、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A 50‐year‐old man with a medical history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hypertension was admitted to a university hospital for severe respiratory insufficiency caused by SARS‐CoV‐2 infection. His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and blood oxygen levels were monitored through a plastic cannula inserted in the radial artery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After recovery from respiratory insufficiency, the patient was moved to a local hospital where hematoma formation and skin necrosis at the puncture site were noted. On the 25th day from the initial admission, the patient developed massive bleeding from the wound on the hematoma and was transferred to our hospital on emergency. A 6‐Fr sheath introducer was inserted through the right distal radial artery in the anatomical snuff box, and instant hemostasis was accomplished without external compression. Thereafter, percutaneous thrombin injection for the pseudoaneurysm was conducted under ultrasound guidance. However, bleeding from the pseudoaneurysm was still observed after radial sheath withdrawal. We then performed coil embolization of the radial artery, which involved a coil proximal to the aneurysm, four coils in the neck of the aneurysm, and two coils distal to the aneurysm. Permanent hemostasis was achieved with no further vascular com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9.
血液透析患者的内瘘血流量在预测内瘘预后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内瘘血流量(Qa)的测定,随访患者的内瘘功能,了解Qa与血液透析患者的内瘘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在患者血液透析开始后0.5h及结束前1h采用Transonic HD02 Monitor(Transonic公司生产)测定内瘘功能。对测定结果内瘘血流量过低(Qa〈600ml/min)及过高(Qa〉1800ml/min)的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内瘘血管头静脉内径、桡动脉内径,肱动脉内径,平均血流速度并排除血管腔有无狭窄。随访患者内瘘功能,并寻找Qa与血液透析患者的内瘘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125例患者进行了内瘘功能测定。中位数Qa 870(565~1255)ml/min,Qa〈600 ml/min的有32例(25.6%),600~1 800ml/min的有83例(66.4%),Qa〉1 800ml/min的有10例(8.0%)。多普勒超声检查低流量组10例,其中吻合口狭窄4例(40%),频繁穿刺点内膜增厚2例(20%),静脉分流2例(20%),内瘘通畅而无异常表现2例(20%),总体内瘘功能有问题的占60%~80%;高流量组7例,均有桡动脉扩张。两组比较在头静脉内径,桡动脉内径、流速,肱动脉流速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随访3 6月发现,低流量组患者有13例(40.6%)发生内瘘闭塞重新手术,正常流量组有7例(8.4%),而高流量组无1例发生内瘘闭塞(0),P〈0.001。相关性分析发现Qa与内瘘转归成负相关(r=-0.395,P〈0.001),多元回归分析发现Qa对内瘘转归是有影响的(β=-0.316,P=0.005)。结论超声稀释法测定的血液透析患者的Qa对患者的内瘘功能的预后是有预测作用的,Qa越低内瘘闭塞的可能性越大,是血管通路(包括自身血管和人造血管)功能监测的一种良好的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和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20例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患者分成对照组(经股动脉穿刺)和观察组(经桡动脉穿刺)各110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总结相应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局部小水肿、局部大水肿、迷走神经反射、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局部感染、肢体水肿以及不适反应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与经股动脉穿刺相比,经桡动脉穿刺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能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住院时间和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因此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