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010年广东省云浮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云浮市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监测的2010年云浮市手足口病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云浮市2010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为7262例,发病率为299.33/10万。其中城镇发病2938例,发病率为401.58/10万,农村发病4324例,发病率为254.45/10万,城镇发病率高于农村(P〈0.01);男性发病率为381.39/10万,女性发病率为208.86/10万,男女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以低年龄组为主,5岁以下年龄组发病6047例,占83.27%,各年龄段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为主,共报告散居儿童6050例,占83.31%;3-7月份为发病高峰,共报告3699例,占病例总数的50.94%,10月份有一个次高峰,报告病例数664例,占病例总数的9.14%。结论云浮市手足口病发病率较高,存在明显的季节、地区、性别、年龄差异,防控重点是5岁以内的散居儿童;开展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研究,将有助于制定更好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东莞市2008-2009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描述性分析东莞市2008-2009年网络直报的手足口病资料。结果东莞市2008-2009年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2687例,年均发病率为87.21/10万,其中2008年发病率为46.26/10万,2009年发病率为128.16/10万,不同年份间发病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主要集中在4-7月,占总病例数的56.59%;我市各镇(街)均有病例报告,发病率最高为大朗镇(364.64/10万),最低为长安镇(34.05/10万),不同地区间发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儿童,占总病例数的91.09%;以散居儿童为主,占总病例数的76.81%;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两年间共报告暴发疫情22起,罹患率为0.48%~14.58%,时间集中在4-6月份。结论手足口病是东莞市重点防控的传染病之一,应加强疫情监测和控制,防止其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江门市2009-2011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以了解流行现状和掌握流行规律,为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报告的江门市2009-2011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1年江门市共报告手足口病24080例,年发病率分别为88.90/10万、185.35/10万、263.66/10万;报告发病率较高的是蓬江区、鹤山市;2009-2011年共发生13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主要由肠道病毒71型(EV71)引起;发病高峰为5-7月;报告5岁以下病例占总数的93.15%(22430/24080),发病男女性别比为1.73∶1。结论江门市足口病的发生存在明显季节、性别、年龄差异,预防控制工作重点为托幼机构。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东莞市2009-2010年手足口病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为今后的防控工作提出对策。方法对东莞市2009-2010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对患者的咽拭子或粪便标本采用RT-PCR法进行肠道病毒核酸检测和病毒分型。结果东莞市2009年和2010年分别报告手足口病9263例和22721例,发病率分别为127.34/10万和373.28/10万。5岁以下婴幼儿分别占当年报告病例的91.68%和92.15%;散居儿童分别占当年报告病例的78.26%和73.58%;男性分别占当年报告病例的65.29%和65.27%;每年的4月份和10月份有2个发病高峰,前者为全年的发病高峰;暴发疫情均发生在托幼机构;分别有49.30%和53.65%的病例由EV71引起,所有死亡病例均由EV71引起。健康人群肠道病毒隐性感染率为11.67%,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为其他肠道病毒(95.24%)。结论东莞市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强度大于2009年;应重点做好手足口病的病原学监测及5岁以下散居儿童和托幼机构的手足口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市南区2010~2017年水痘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水痘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导出市南区2010~2017年水痘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市南区2010~2017年共报告水痘病例3489例,平均发病率为77.55/10万。10个街道均有病例报告,发病率最高的是江苏路街道,发病率为141.29/10万,构成比7.17%。12月份报告病例最多467例,占总病例13.88%;发病呈现一定的双峰分布趋势;男女性别比1.09∶1;报告发病数最多的是学生,发病1914例,占总病例54.86%。8年间人群接种率在363.93/10万~1319.84/10万。3344例从未接种过水痘疫苗或未查找到水痘疫苗接种记录。 结论 2015~2017年市南区水痘发病率虽有下降趋势,但整体发病率仍较高,水痘疫苗的规范接种有利于人群水痘发病率的控制。  相似文献   

6.
重庆市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重庆市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下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疫情数据,描述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收集重庆市手足口病监测资料,分析死亡病例流行特征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结果 2010年报告病例19970例,重症42例,死亡26例,发病率为69.85/10万,死亡率为0.091/10万。4-5月为发病高峰,主城区比远郊区县高发,1~3岁组的散居儿童为高发人群。0~3岁男性散居儿童为手足口病死亡的高危人群,临床表现以高热、手足部出疹为主,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呼吸、循环、消化系统症状和体征。聚集性病例多发生在学校和幼托机构。荧光PCR检测阳性率为63.26%,轻症病例以柯萨奇病毒A16型为主(39.09%),但引起死亡的均为肠道病毒71型,病毒分离率为24.30%。结论手足口病疫情的防控重点应放在及时发现重症病例,加强重症病例的临床就治,降低死亡率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亳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手足口病发病统计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亳州市2009-2013年手足口病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3年亳州市共报告手足口病27 088例,年发病率在69.79/10万至109.36/10万之间;全年各月份均有病例报告,发病主要集中在3-6月份(54.60%);性别比为1.84∶1,1~3岁年龄组占发病总数的80.49%,以散居儿童为主,占95.72%,病原学检测EV71病毒占70.67%。结论亳州市手足口病疫情3-6月份为发病高峰,病原学以EV71病毒为主,加强监测、宣传教育是减少手足口发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2013~2018年乌鲁木齐市猩红热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和规律,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乌鲁木齐市2013~2018年报告的猩红热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18年乌鲁木齐市共报告猩红热病例6471例,发病率为30.74/10万。发病率排前三位的是天山区(37.26/10万)、经济开发区(34.11/10万)和沙区(32.48/10万)。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5~6月份和11~12月份,发病年龄以3~8岁为主,发病人群主要以托幼机构儿童和小学生为主。结论 2013~2018年乌鲁木齐市猩红热发病率呈周期性波动,其中5~6月份和11~12月份为发病高峰期,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以3~8岁年龄段的托幼机构儿童和小学生为主。因此需加强学校和托幼机构疫情的监测和防控,防止疫情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桐梓县2009~2013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了解手足口病的流行情况,为有效防控我县手足口病提供科学的决策和依据。方法根据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按现住地址统计,对2009~2013年桐梓县的手足口病3153例个案数据使用Excel软件处理,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3年桐梓县手足口病累计发病3153例,报告发病率为112.84/10万,死亡2例,死亡率0.07/10万%,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774例,占全部病列的89.17%,男女性别比为1.38:1,病例主要集中在4~7月,共计2053例,占全年发病的65.11%,为发病高峰期,病例分布在全县24个乡镇,城区尤多,重症病例68例。结论2009~2013年桐梓县手足口病以幼儿为主,采取健康教育、加强疫情监测、病例处置、医疗救治等相关的防控措施,降低发病率,避免重症病例,杜绝死亡病例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北海市2005-2010年肺结核发病水平及流行特点,为控制结核病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10年北海市网络直报的肺结核病例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2005-2010年北海市共报告肺结核病例12630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34.20/10万,各年度报告发病率分别为164.50/10万、154.42/10万、154.92/10万、146.27/10万、100.38/10万、90.45/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每年各月均有病例报告,总体分布无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各年龄组人群肺结核发病以青壮年组(15~54岁)例数最多,儿童组(0~14岁)最少;不同性别发病比较,男性多于女性;农民是发病的主体,为7137例,占报告发病总数的56.51%;发病地区分布不均衡,年平均报告率以海城区最高,为175.49/10万,铁山港区最低,为79.96/10万。结论北海市推行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加强了DOTS管理措施,肺结核疫情得到了有效遏制。今后应重点加强海城区人口和青壮年人群尤其是男性青壮年农民的肺结核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黄石市2012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规律,为科学制定手足口病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获得2012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对2012年1—12月8957例手足口病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黄石地区手足口病的流行从3月份开始增多,4—5月份急剧上升至高峰,随后逐月下降,11-12月病例数又出现轻微的抬升。发病集中在4—6月份,发病病例占全年病例数的2/3。3岁以下发病人群中男女比例为1.91:1.男性显著性高于女性(X^2=4.29,P〈0.05),且70%以上为散居儿童。病原学分析显示,2012年以肠道病毒71型为主导。结论手足口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年龄、性别和职业差异,掌握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将有助于更好地开展预防和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广州市越秀区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科学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统计分析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获得的越秀区手足口病病例资料。结果广州市越秀区2008-2009年共发生手足口病1331例,2008年发病率为3.96/万,2009年发病率为7.50/万,2009年手足口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χ2=125.7,P〈0.001)。男女比为1.61:1,2~4岁组儿童发病率最高,4-6月为发病高峰,流动人口密集的地区发病率较高,流行期间易在托幼机构中引起暴发。2008年及2009年报告实验室确诊病例为61例和120例,分别占总报告例数的12.71%和13.78%,其中2008年EV71占优势,2009年则是CoxA16占优势。结论手足口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地区、年龄和时间差异,掌握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将有助于更好地开展预防和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3.
To study epidemiological features and et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 42,012 cases were investigated from April 2008 to December 2011 in Huizhou, China. The average incidence rate was 21.16 per 10,000. The highest peak of HFMD incidence was detected between April and July each year, accounting for 55.93 % of all reported cases; another peak occurred in October through December, accounting for 24.17 % of the cases. Of the reported cases, 89.75 % were in children less than 4 years old, and there was a slight predominance of HFMD in boys and children living in rural and suburban areas. The major pathogens causing HFMD were enterovirus 71 (EV71) and coxsackievirus A16 (CA16). C4a was the most prominent EV71 subgenotype circulating in Huizhou. This founding provides insight for developing public-health interventions for th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HFMD, especially for reducing the risk of HFMD in high-risk individuals by taking precautions against enterovirus infections.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广州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为手足口病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广州市2005—2008年手足口病监测资料和部分患者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病原学检测方法为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结果手足口病发病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发病高峰在5—7月份;学龄前儿童好发,特别是2~4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最高达1500/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病原学检测以EV71感染为主,占43.28%,重症及死亡病例主要由EV71感染所致。结论手足口病已经成为影响广州市儿童健康的重要传染病之一,应重点加强夏秋季托幼机构和社区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2008-2015年丰台区3岁以下儿童病毒性传染病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资料.率和构成比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2008-2015年丰台区3岁以下儿童共报告由病毒性引起的传染病10种20400例,累计报告4例死亡病例,年度报告发病率为5 247.20/10万.总体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河东地区高于河西地区.手足口病和水痘是发病率最高的两种疾病.结论手足口病和水痘是丰台区3岁以下儿童需重点防控的病毒性传染病,需结合流行特征开展综合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