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十二指肠球部及降部的隆起性病变的内镜分析,提高人们对该病变的认识。方法经电子胃镜、十二指肠镜、超声内镜、ERCP等检查方法,共检出十二指肠球部及降部的隆起性病变1 187例,对其进行内镜分析。结果本组十二指肠球部及降部隆起性病变共1 187例,其中息肉981例,恶性肿瘤69例,间质瘤53例,异位胰腺31例,囊肿27例,脂肪瘤26例,所占比例分别为82.65%、5.81%、4.47%、2.61%、2.27%、2.19%。981例息肉中,经病理证实肿瘤性息肉137例,占13.97%(137/981)。60 748例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中恶性肿瘤69例,其发生率为0.11%(69/60 748)。结论十二指肠球部及降部隆起性病变中息肉最为常见,其中肿瘤性息肉所占比例远高于文献报道,恶性肿瘤的发生率也较以前增加,人们应提高对十二指肠球部及降部隆起性病变的警惕。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诊断措施探讨—附41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患病率低,由于早期症状元特异性,极易误诊,多数报道术前诊断率很低‘’‘。我们总结了1980年~1994年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十二指肠癌41例,本文结合临床、胃镜、X线钡餐检查对照分析,探讨误诊原冈从而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临床资料41例患者中男27例,女14例,平均年龄为56.2岁(32~72岁),其中40岁以上34例(82.9%),平均病程12.8个月(2个月~3年)。41例中腺癌39例,类癌1例,鳞状上皮细胞癌1例。病变位于球部10例,降段24例,水平段7例。内镜检查:术前经胃镜或十二指肠镜检查33例,27例得以确诊(8…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十二指肠球部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分析误诊原因,以降低其误诊率。[方法]回顾性总结本院2007-01-01—2013-12-31期间被误诊的十二指肠球部恶性肿瘤1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首发症状:腹痛6例,黑便3例,反酸3例,腹胀2例。病理类型:腺癌8例,黏液细胞癌3例,类癌2例,鳞状细胞癌1例。肿瘤部位:十二指肠球部前壁7例,小弯侧3例,后壁2例,弥漫型2例。内镜分型:溃疡型7例,隆起型5例,平坦糜烂型2例。误诊分布:十二指肠球部良性溃疡8例,息肉3例,十二指肠球炎2例,腺癌1例。[结论]十二指肠球部恶性肿瘤易误诊为十二指肠球部良性溃疡及息肉;提高对十二指肠球部恶性肿瘤的全面认识,重视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及组织学检查,可降低十二指肠球部恶性肿瘤的误诊率。  相似文献   

4.
40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加国  韩帅 《山东医药》2008,48(48):94-94
1987年1月~2007年1月,我院收治原发性十二指肠癌(PDC)40例,现对其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40例PDC患者,男29,女11例;年龄26~74岁,平均53.5岁。临床表现:上腹胀痛35例,黄疸34例,上腹压痛28例,肝胆肿大27例,大便潜血阳性33例,贫血12例,发热、消瘦、恶心、呕吐11例;病变部位:球部4例,十二指肠降部33例,水平部3例;胃肠钡餐检查24例,提示壶腹部肿瘤4例,十二肠降段受压及十二肠淤积(考虑肿瘤)3例,十二指肠降段恶性肿瘤并内瘘1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阐释超细电子胃镜检查在小儿上消化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206例小儿均行超细电子胃镜检查,其中25例于胃窦部及十二指肠病变部位取黏膜组织行病理检查,40例胃镜证实为食管、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的病例,在胃窦部取黏膜进行了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 16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溃疡深浅不等,底部被覆白苔、黄白苔或血痂。18例腹型过敏性紫癜,胃、十二指肠黏膜多发的出血、糜烂、溃疡,以十二指肠降部病变为著。5例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溃疡,均见于胃窦部,溃疡较表浅,其中1例引起胃腔狭窄。1例食管溃疡并非萎缩性胃炎,食管近贲门附近可见两处浅溃疡,被覆少量白苔。门诊病人以胃、十二指肠慢性炎症为多,在胃镜下取异物2例,15例未见异常发现。40例上消化道溃疡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18例呈阳性反应,主要见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结论超细电子胃镜检查对儿童是安全可行的,对于小儿上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性,36岁。反复上腹部不适伴黑便7~8年。该患者7~8年前在当地医院做胃镜检查确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不规则给予制酸剂治疗。病情多次反复,1月前患者再次出现黑便,伴乏力、纳差、消瘦。来院就诊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62g/l,胃镜检查发现十二指肠球部前壁一0.4cm×0.5cm的凹陷,表面覆盖黄苔,周围黏膜充血,胃窦小弯近胃角处黏膜粗糙,糜烂,中央稍有凹陷。胃镜诊断:(1)十二指肠球部溃疡(A2期);(2)糜烂性胃炎。病理报告为胃窦部低分化腺癌,住院行胃癌根治术+毕II式手术,手术后病理诊断:胃窦黏膜内癌(早期胃癌IIc型),随访8月健康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十二指肠球部恶性肿瘤内镜特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肠恶性肿瘤较少见,仅占胃肠造恶性肿瘤的1%.十二指肠恶性肿瘤则更少见,其发好发部位依次为降部、水平部、球部及升部,球部恶性病变十分罕见,易漏诊、误诊。现报道我院2001-2005年间经胃镜及病理诊断的6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球部恶性肿瘤如下。  相似文献   

8.
胃镜检查并发心脏破裂死亡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镜检查并发心脏破裂临床较为少见。我科于2003年7月曾遇到1例,患者为女性,62岁,因反复上腹隐痛、闷胀、反酸、嗳气1年余到我院就诊。经体格检查及肝肾功能、血电解质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检查提示不典型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为了除外上消化道器质性病变,予胃镜检查,由我科操作熟练的高龄主治医进行:常规服消泡剂,咽部1%丁卡因局麻,Pentax电子胃镜顺利通过食管、胃、十二指肠球部,退镜时观察十二指肠球部、胃窦、胃体未见异常,当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11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5年 1月至 1998年 1月我院共收治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 11例 ,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 5例,女 6例,年龄 39~ 71岁,平均年龄 57岁。病程 10天至 8个月,平均 2.4个月。临床表现有腹痛 8例,呕吐 6例,黄疸 3例。腹部包块 2例,黑便 1例。胃肠钡餐检查 7例中 ,6例诊断十二指肠恶性肿瘤,另 1例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镜检查 3例中 ,2例诊断十二指球部恶性肿瘤,另 1例未发现病灶。 B超检查 9例中 ,3例发现胆道扩张, 4例发现右上腹包块(其中 2例考虑十二指肠肿瘤, 1例考虑结肠肿瘤, 1例诊断胆总管下端肿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SMT)特点。方法收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5年6月68例经超声胃镜及微创手术病理证实为十二指肠SMT的病例资料。结果 68例患者中Brunner腺腺瘤30例(44.12%),间质瘤16例(23.53%),脂肪瘤8例(11.76%),平滑肌瘤6例(8.82%),异位胰腺3例(4.41%),类癌2例(2.94%),囊肿2例(2.94%),恶性淋巴瘤1例(1.47%);病变位于球部55例(80.88%),球降交界处4例(5.88%),降段9例(13.24%)。超声胃镜提示病变起源于黏膜下层46例(67.65%),固有肌层16例(23.53%),黏膜肌层6例(8.82%)。结论十二指肠SMT以Brunner腺瘤多见,间质瘤次之,病变多位于十二指肠球部,多数病变起源于黏膜下层,超声内镜对十二指肠SMT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1991年1月至1996年1月共作胃镜检查26114例,发现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670例,占21.7%,复合性溃疡645例,占2.5%,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发胃癌40例,占同期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0.71%,占同期复合性溃疡6.2%,均经外科手术及活检组织病理学证实。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40例胃癌中,年龄最大82岁,最小30岁,年龄分布≤30岁2例,31~40岁5例,41~50岁11例,51~60岁17例,>60岁5例,平均年龄59岁。其中男性30例,女性10例,男女之比3:1。临床表现为上腹部胀痛或不规则隐痛、纳差、乏力、消瘦及部分典型饥饿痛、夜间痛、大便隐血试验持续阳性等。1例  相似文献   

12.
例1患者4年前因上腹隐痛经胃镜确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月前出现上腹痛、恶心、呕吐,胃镜检查见十二指肠球部上角粘膜不规则隆起,表现高低不平、充血、糜烂,被覆厚苔及陈旧性凝血块,肿物堵塞球腔3/4,球后视野不清,镜身无法通过,活检质硬且出血。胃镜诊断:十二指肠球癌?病理为炎性坏死组织。因病人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于胃镜检查后第4天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胃窦及十二指肠球部巨大水肿性包块,胆囊底部与十二指肠前壁粘连,十二指肠球后溃疡已穿透胰腺,行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术后病理:空肠粘膜慢性炎细胞浸润,粘…  相似文献   

13.
分析内镜下切除治疗十二指肠非壶腹性黏膜病变的疗效。收集2016年1月—2019年6月于3所医院行内镜下切除治疗的58例十二指肠非壶腹性黏膜病变患者的内镜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58例患者中,病变位于十二指肠球部27例(46.6%),十二指肠降部(包括球降交界)31例(53.4%);行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者46例(79....  相似文献   

14.
35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诊断及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诊治经验,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经内镜及手术确诊的35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肿瘤位于十二指肠球部6例;十二指肠降部26例;十二指肠水平部3例。其中乳头状腺癌8例、管状腺癌23例、黏液腺癌2例,类癌1例,恶性间质瘤1例。胃镜确诊率为77.4%;上消化道钡餐造影确诊率为52.4%。CT确诊率为46.7%;B超确诊率为10.3%;MRCP确诊率为6.9%。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2例,十二指肠乳头切除、乳头成形术6例,胃空肠吻合术3例,单纯肿物切除术1例,姑息性旁路手术2例。结论原发性十二指肠癌发病部位以十二指肠降部尤其乳头周围部为多,病理以腺癌为主;本病诊断首选内镜检查,其次是十二指肠气钡双重造影;手术切除尤其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最常用、最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1998年 4月至 12月 ,我院应用洛赛克粉针剂和阿莫西林治疗幽门螺杆菌 (Hp)阳性、同时并出血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 ,临床观察止血、溃疡愈合及Hp清除率 ,疗效非常满意。1 对象与方法   2 0例病人均以黑便入院 ,其中 9例伴呕血 ,1例伴头晕、心悸、血压下降。男性 13例 ,女性 7例 ,其中 30~ 40岁 8例 ,41~ 5 0岁 10例 ,5 0岁以上 2例 ,平均年龄 36 5岁。每例均于住院后 2 4或 48小时内急查胃镜和Hp。镜下所见如表 1示。表 1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及出血 2 0例胃镜检查所见部位n 溃疡大小( x±s,cm2 )胃液咖啡色溃疡较深(n)…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用成人型胃镜检查低龄患儿(新生儿~5周岁)的可行性。方法使用国内外较普遍使用的纤维胃镜及电子胃镜[日产OLYMPUS(XQ30-XQ40)、FUJINON(EG250)等,外径在9.4~9.8mm之间]为5周岁以下的低龄儿童作胃镜检查。采用类似成人胃镜的操作方法,但要有家长或1~2名医务人员协助。有条件者可使用镇静胃镜技术。结果3年共检查5周岁以下低龄儿21例。男14例,女7例。其中出生2d生21d的新生儿各1例。共检出疾病19例,检出率为90.4%。疾病分类:浅表性胃炎9例;糜烂性胃炎4例;胃、十二指肠溃疡2例;食管闭锁1例;幽门梗阻;食管及胃内异物2例。结论①胃镜对诊治低龄儿童的上消化道疾病安全可靠。年龄小并不是胃镜检查的禁忌症。②儿童患上消化道疾病也日渐增多。因此,在未具备儿童型胃镜的条件下,应用成人型胃镜开展儿童胃镜检查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异位胰腺是一种胰腺先天性畸形 ,临床上少见 ,可发生于许多器官 ,但最常见的部位是十二指肠、胃、空肠、回肠等。现将 12例小肠异位胰腺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 12例 ,年龄 15~ 70岁 ,平均年龄 42岁 ,男性 8例 ,女性 4例。上腹疼痛、腹胀 6例 ,黑粪 6例 ,呕吐 3例 ,黄疸 1例。胃镜检查 8例 :其中发现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6例 ,十二指肠球部变形伴胃潴留 1例 ,十二指肠球后部狭窄 1例。钡剂造影检查4例 :1例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1例为十二指肠降段狭窄 ,该例行CT检查显示为十二指肠降段管腔变窄 ,管壁增厚且不规则 ,其管壁内侧可见…  相似文献   

18.
两种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10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根除幽门螺杆菌 ( Hp)以治愈溃疡、预防复发 ,已成专家共识。自 1 999年 1月以来 ,我们应用丽珠胃三联及传统的四环素三联对比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1 0 0例 ,效果显著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选自我院门诊与住院患者 ,胃镜确诊 Hp阳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1 0 0例 ,其中男 5 2例 ,女48例 ;年龄 1 8~ 75岁 ,平均 35 .8岁 ,随机分为两组 ,即 A、B组各 5 0例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均无明显差异。所有患者均无溃疡并发症及伴发疾病。全部患者服药前后均经电子胃镜 GIF- P1 0检查确…  相似文献   

19.
35例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爱民  田金凤  郭树平 《山东医药》2009,49(14):100-101
目的 总结原发性二十指肠恶性肿瘤临床特征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以腺癌为主28例(80%),绝大多数位于十二指肠降部26例(74%)。男:女为1.5:1;主要表现为上腹疼痛(65%)、黄疽(61%)、消化道出血(48%)、呕吐(40%)、体质量减轻(35%),乳头区以外肿瘤常有呕吐、消化道出血,平滑肌肉瘤多有腹块。诊断手段主要有纤维胃镜、胃肠钡餐、B超、CT和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其中纤维胃镜对球部肿瘤确诊率高,B超与ERCP联合检查可提高十二指肠乳头区肿瘤检出率,胃肠钡餐有助于十二指肠其他部位肿瘤的诊断。结论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以腺癌为主,好发于十二指肠降部,早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纤维胃镜检查并活检可早期发现肿瘤;联合影像学检查可提高其检出率与确诊率。  相似文献   

20.
十二指肠白点综合征2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二指肠白点综合征(DWSS)系在胃镜下见到十二指肠球部粘膜有散在数量不等的白、灰白色点状改变的一种病变。我们于1987年2~5月进行了前瞻性观察22例,占同期胃镜检查的12%。初步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