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老年痴呆患者血浆β-内啡肽浓度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将确诊为老年痴呆的2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2例。治疗组使用免疫治疗,对照组采用空白对照。观察两组人群2个月内血浆β-内啡肽浓度变化。结果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浆β-内啡肽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2个月的治疗,治疗组血浆β-内啡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6例患者病情有所减轻。结论降低老年痴呆患者血浆β-内啡肽水平可以改善其病情。  相似文献   

2.
应用特异性放免法测定22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浆心钠素(ANP)和β内啡肽(β-EP)的变化,结果显示:发病后两者迅速升高,ANP于72h达峰值1032.2±201.6pg/ml,β-EP于24h达峰值210.g±54.2ps/ml,两者升高程度与血CKMB呈正相关。按killip心功能分级,心衰愈重者血ANP和β-EP愈高。这表明:1.ANP和β-EP在AMI早期呈峰值曲线形升高与机体应激和早期代偿有关;2.ANP和β-EP与心肌坏死程度及心功能损害程度有关,它们是预后不良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单纯性肥胖病人空腹和餐后血浆β-内啡肽水平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单纯性肥胖病人空腹和餐后血浆β内啡肽(β Ep) 水平变化。方法 20 例肥胖症患者和12 例正常对照组在隔夜空腹后,于试餐前及餐后30 分钟、60 分钟、120 分钟和180 分钟采血6 ml,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β Ep 、胰岛素、皮质醇和 A C T H 水平。结果 肥胖组基础血浆β Ep 和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01 和0 .01) ,肥胖组基础血浆β Ep 与 B M I无相关性( r = 0 .103 , P> 0 .20) ,肥胖组β Ep 曲线下面积与 A C T H 曲线下面积无相关性( r = 0 .132 , P> 0 .05) 。结论 高β Ep 血症可能是与肥胖特征有关的一种现象,可将β Ep 做为肥胖症诊断的实验室参考指标之一,但不能将β Ep 作为反映肥胖症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以PAP免疫组化和微机图像分析技术,相对定量研究老年雄性大鼠下丘脑弓状核β-EP神经元分泌功能变化所伴随的某些形态学改变。结果表明老年大鼠下丘脑弓状核分泌功能降低,但其β-EP神经元数目无明显改变,下行到正中隆起范围内外带的阳性纤维的串珠状结构基本正常,而神经元胞体明显缩小和阳性反应物面积显著减少,提示β-EP神经元胞体发生了衰老形态学改变和POMC转化为β-EP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5.
NIDDM患者血浆β—内啡肽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对NIDDM患者68例用放射免疫法测血浆β-内啡肽样免疫活性物质(ir-β-EP)含量。结果发现,血糖较高、病程较长、有慢性并发症者的血浆ir-β-EP均较血糖较低、病程较短、无慢性并发症者显著降低(P<0.01),男女性别间无显著差异。提示β-内啡肽可能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有关。  相似文献   

6.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β-内啡肽水平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患者血清β-内啡肽(beta-endorphin,β-EP)水平变化,探讨PSD患者神经肽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51例PSD患者、32例非PSD患者及38例正常人的血清β-EP水平,并观察25例PSD患者抗抑郁治疗后血清β-E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PSD组血清β-EP水平显著高于非PSD组(P〈0.01)和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PSD抗抑郁治疗组与PSD未抗抑郁治疗组相比,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β-E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PSD组治疗前、PSD抗抑郁治疗组治疗后及PSD未抗抑郁治疗组治疗后的HAMD评分均与血清β-EP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结论PSD患者血清β-EP水平明显升高并且与抑郁程度相关,提示PSD可能引起了患者脑内啡肽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β-内啡肽(β-EP)与无痛性心肌缺血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检测20例糖尿病、40例无痛性心肌缺血及20例健康志愿者血浆β-EP水平。结果冠心病患者及糖尿病患者血浆β-E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β-EP水平与糖尿病组及冠心病无糖尿病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β-Ep可能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甲状腺激素时机体β-内啡肽(β-EP)的影响,对42例弥漫性甲亢病人外用血β-EP 测定表明,甲亢治疗前和治疗后好转时,β-EP 较对照组呈非常显著和显著增高,病情恢复使用维持剂量时降至正常.此外,病程在3个月内也有显著升高,超过3个月者无显著变化.分析结果认为,甲亢也是一个应激过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β-EP 在垂体存在着共同分泌机制,它们与应激和其它刺激呈平行关系,认为这些变化是甲状腺激素自身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法显示胃窦幽门脉内啡肽(EP)阳性细胞,通过真彩色图象分析系统,检测非病变区胃窦幽门腺EP阳性细胞的阳性反应点灰度和面积,计算灰度密度R,以探讨与溃疡的关系,并为十二指肠溃疡幽门腺阳性反应细胞EP含量分析提供依据1材料和方法1.1材料成人男性胃窦粘膜标本10例,其中十二指肠溃疡(DU)和浅表性胃炎(对照组Con)各5例.所有病例均经内镜证实,标本取距幽门口2cm肉眼下非病变区胃窦前壁粘膜,4%多聚甲醛固定,石蜡包埋,连续切片厚6m.1.2方法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Ster…  相似文献   

10.
充血性心力衰竭时血浆β-啡肽含量的变化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20例正常人及34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β-内啡肽(β-EP)含量及部分患者的心脏泵功能参数(CO、CI).结果表明:CHF患者β-EP含量显著高于正常人;β-EP含量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与心力衰竭病因无关,而与CO、CI呈负相关.提示:CHF患者血浆β-EP含量显著升高,β-EP含量可以反映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1.
邹晓平  雷银雪  刘枫  李兆中  许国铭 《胃肠病学》2000,5(4):229-230,239
探讨冷束缚应激大鼠血浆及胃粘膜中β-内啡呐肽含量的变化及作用。方法:制作大鼠冷束缚应激模型,以放射免疫法测定应激0min(对照组)、15min,2h及8h时大鼠血浆及胃粘膜中β-内啡肽的含量,同时测定胃液pH和胃粘膜溃疡指数(UI),另设两组预处理组,分别于应激前15min经颈静脉注射纳洛酮(1.6mg/kg)或等容量生理盐水(0.8mg/kg),测定其应激2h时的胃液pH及胃粘膜UI。结果:整个应激过程中,大鼠血浆及胃粘膜中β-内啡肽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应激各组大鼠的胃粘膜U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应激15min组大鼠的胃液p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临终前(应激8h组)大鼠的胃液pH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纳洛酮组大鼠液pH及胃粘膜UI较生理盐水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激过程中大鼠血浆及胃粘膜中β-内啡肽含量稳定,阻断β-内啡肽受体不影响胃液pH及胃粘膜UI,β-内啡肽对应激所致的胃粘膜损伤可能不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开心胶囊对犬心跳骤停复苏后心肌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 健康杂种犬1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开心胶囊组;复制心脏骤停及复苏模型,分别在恢复自主循环后5 min、30 min、90 min、180 min由颈内静脉插管采取中心静脉血,观测β-内啡肽(β-EP)在各时段的变化,在恢复自主循环180 min后放血处死动物,迅速摘取心脏,剪取左心室近心尖部位心肌组织,观测心肌组织切片在电镜下观察心肌损伤的结构变化.结果 电镜下开心胶囊组出现细胞结构损伤,但损伤程度较模型组明显为轻.模型组和开心胶囊组在自主循环恢复5 min后血清中β-EP显著增高,但开心胶囊组增幅较缓,在90 min和180 min与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心胶囊预处理犬在,心跳骤停复苏后,对心肌细胞损伤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开心胶囊防治复苏后心功能不全的机制之一可能与抑制血清β-EP有关.  相似文献   

13.
血浆β-内啡肽水平与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关系密切,大量研究发现SMI患者的痛阈有所提高,可能与内源性β-内啡肽水平有关,β-内啡肽在无症状心肌缺血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4.
β-内啡肽(β-EP)是内源性阿片肽之一,来源于前阿黑皮质素原(POMC)系统,主要分布于下丘脑和垂体,动物实验表明,β-EP为一强有力的呼吸抑制剂,在各种应激状态下(缺氧、休克、痛时)β-EP大量释放并严重抑制呼吸。  相似文献   

15.
窒息是新生儿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将窒息新生儿体液免疫功能与正常新生儿进行对比研究,以探讨窒息对新生儿免疫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定75例糖尿病患者血浆阿片肽的改变。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β内啡肽、亮啡肽及强啡肽A113。结果3种阿片肽均随病程的延长而下降,尤以强啡肽A113为明显。血糖较高者及并发神经病变和高血压者降低更明显。结论糖尿病患者强啡肽A113下降与病程及并发症的关系最密切  相似文献   

17.
韦文林  李锦忠  农善华  王英杰 《内科》2014,(3):268-269,345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β内啡肽(β-EP)和血清脑利尿钠肽(NT-proBN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和心内科ACS住院治疗患者120例,分为不稳定心绞痛(UAP)、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及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组,并选取普通胸痛患者3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患者及对照者血浆β-EP和血清NT-proBNP并比较分析。结果 ACS组患者BNP、β-E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STEMI组和NSTEMI组患者BNP、β-EP水平明显高于UAP组患者(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浆β-EP和血清NT-proBNP水平不仅能评价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心功能受损程度,而且有助于早期发现ACS。  相似文献   

18.
19.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血浆β—内啡肽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相似文献   

20.
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前列腺素和β-内啡肽的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血栓素A2(TXA2)与前列环素(PGI2)平衡失调和β-内啡肽(β-EP)的变化方面研究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方法 青年大鼠(5月龄)和老龄大鼠(20月龄以上)均分为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观察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TXA2与PGI2和β-EP含量。结果 青年对照组血浆血栓素B2(TXB2)水平低于老年对照组和青年模型组。青年对照组血浆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高于青年模型组,而低于老龄对照组;老龄模型组高于青年模型组。青年模型组血浆TXB2/6-keto-PGF1α高于青年对照组和老龄模型组。青年模型组脑组织TXB2高于青年对照组,而低于老龄模型组。老龄对照组脑组织6-keto-PGF1α高于青年对照组,老龄模型组高于青年模型组。老龄对照组脑组织TXB2/6-keto-P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