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对如何诊断“瘀血证”,目前尚无统一标准,或虽有一定标准,但尚有不少争论,而这一标准确立,对临床辨证,确定治疗,以及对活血化瘀的理论研究,均有一定指导意义。现根据前人经验及1982年全国活血化瘀第一次学术会议所订瘀血证诊断试行标准,将瘀血证的诊断归纳为以下几点,并结合我们及兄弟单位的研究工作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2.
血瘀证与活血化瘀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1血瘀证的临床诊断 血瘀证诊断是具有中国传统医学特色的诊断,涉及病种多,具有指导实践的意义.传统观点认为,久病多瘀,慢病多瘀,温热病重症及创伤也多有瘀证.瘀血证具有多样性,有潜瘀血证或前瘀血证.不少国家对此进行了相应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如美国医生所熟识的ABC药(Activating BloodCirculation Herbs),即活血化瘀药;日本医生称之为Oketsu Syndrome,即血瘀证.  相似文献   

3.
关于瘀血证现代研究的讨论陈可冀研究员就本专题作了中心发言。从古典文献到现代研究,从国内到国外,全面报告了有关瘀血证研究的进展。认为对瘀血证现代辨证诊断标准进行研究,是从临床进行瘀血证本质研究的重要步骤。1982年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第一次全国活血化瘀学  相似文献   

4.
活血化瘀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以来,瘀血证的诊断就成为突出的问题。兹将中医对瘀血证的病史及常见症状、体征,结合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   

5.
几年来,瘀血致病已得到普遍重视,活血化瘀法的研究向着纵深方向发展,有关血瘀证的诊断方法也更多样化、完善化。全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第一次全国活血化瘀学术会议曾制订了“血瘀证诊断试行标准。“其中主要依据:第5条是“血管异常,包括舌下及其他部位静脉曲张、毛细血管扩张”等。我们曾在厦门市××医院肺心病病房试观察了腭粘膜征与瘀血证的关系,以试图探讨能否将之作为瘀血证的一个观察方法和诊断依据。腭粘膜征在中医喉科专著清·郑梅涧的《重楼玉钥》中说  相似文献   

6.
《辽宁中医杂志》2017,(4):687-690
目的:比较分析历年血瘀证的诊断标准的异同及优异,为临床医师诊断提供更全面准确的标准参考。方法:检索CNKI、CBM、维普和万方数据库中1915—2016年发表的血瘀证诊断标准的相关文献,并检索各标准的引用次数,获取应用最广泛的标准,并对文献中各血瘀证诊断标准组成进行分类,探讨不同标准的异同点。结果:共纳入期刊文献6篇、国家标准1篇,共7篇文献。其中,期刊包括1982年第一次全国活血化瘀研究学术会议修订(上海会议)提出的血瘀证诊断试行标准;1986年第二次全国活血化瘀研究学术会议修订(广州会议)提出的《血瘀证诊断标准》;1986年《国际血瘀诊断标准试行方案》(小川新,日本);1988年《血瘀证诊断标准的研究》(王阶,中国);1988年《血瘀证研究国际会议》(北京会议)提出的血瘀证诊断参考标准;2011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提出的《血瘀证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及1997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GB/T 16751.2)的国家标准。其中,以国家标准引用最多,高达523次。7篇诊断标准中,共同的证候有:舌质紫黯或舌体瘀斑、瘀点;面部、唇、齿龈及眼周紫黑者;肌肤甲错;固定性疼痛;身上有病理性肿块等8项。不同诊断标准在情志因素,肢体麻木等方面上对血瘀证的诊断有了新的认识。引用频次最多的证候标准有舌质紫黯有瘀斑,面部眼周紫黑,肌肤甲错,脉涩或结、代,月经紊乱、经期腹痛、色黑有血块,固定性疼痛,血不循经而停滞及出血后引起的瘀血、黑粪、皮下瘀斑等。结论:目前血瘀证诊断标准以《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应用最广;其他血瘀证诊断标准各有优异,但应用仍也存在很大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陈可冀临床经验举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雷燕 《中医杂志》1998,39(12):717-719
瘀血学说与活血化瘀疗法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和治法。陈可冀教授对中医学文献中有关瘀血和活血化瘀理论及方药潜心钻研,临证擅长以活血化瘀法治疗多种常见病和难治病症,提高了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活血化瘀止痛汤治疗偏头痛瘀血证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2例符合偏头痛中西医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西比灵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止痛汤,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0 d。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头痛发作次数、头痛持续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积分检测,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1. 30%,对照组总有效率73. 9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 05);在头痛发作次数、头痛持续时间方面,2组患者治疗后比较有差异,P 0. 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改善VAS积分方面,2组患者治疗后比较具有差异,P 0. 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活血化瘀止痛汤治疗偏头痛瘀血证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患者头痛的持续时间,减少患者头痛发作频率,是临床上治疗偏头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临床解惑     
对血流变异常、微循环障碍的病人,是否可径用活血化瘀法? 答:血流变异常、微循环障碍反映了机体血液性状与流动的异常改变,这与中医学血液运行不畅的病理相似,在现代研究中,常被用作血瘀证的微观诊断指标。但是病理上的血液运行不畅与诊断上的血瘀证并非等同。血瘀证是以瘀血为病因而导致的病证,其整个病理过程以血液瘀滞为主导,临床有相应的血瘀证候。血液运行不畅固然可以发展形成瘀血,但并非  相似文献   

10.
瘀血内停是燥证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其病机有津液不布、生化受阻、瘀血化热伤阴3种,其治疗大法为活血化瘀、宣气布津,活血理气、补气生新,活血化瘀、清热养阴,临床运用此法治疗瘀血导致的燥证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原发性高血压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辨证诊断的规范化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采用对列研究方法,制作原发性高血压的症状量化调查表,对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其社区医院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654例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本组病例中医证型要素分布以肝阳上亢证居多,瘀血阻络证最小,其比例大小依次为肝阳上亢证>肾阴亏虚证>痰浊中阻证>气血亏虚证>瘀血阻络证.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型能够不同程度地揭示患病机体的个体差异性,通过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建立原发性高血压的证型要素诊断标准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活血化瘀临证十法河北省直属机关第一门诊部石书才,朱秋群,丁锦霞,李健(050051)活血化瘀法乃临证治疗瘀血证的常用法则,它既可以单独应用于临床,又可以与其它方法联合运用,在多数情况下是根据瘀血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同,采用多种方法与活血化瘀法配合应用,才...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脑出血急性期血瘀证的临床相关因素,为血瘀证的客观诊断和活血化瘀治疗提供参考指标.方法:对79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进行血瘀证诊断,以是否为血瘀证作为应变量,选取常规检测的临床项目和实验室指标共26项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79例急性期脑出血患者中有57例(72%)完全符合血瘀证诊断标准,Logistic回归选入高血压病史、Glasgow昏迷分级、红细胞压积、凝血酶原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进入方程.结论:多数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存在着血瘀证,与血瘀证相关的临床因素有高血压病史、意识障碍程度较轻、红细胞压积增高、凝血酶原时间缩短和血浆纤维蛋白原增高,为脑出血急性期血瘀证的客观诊断和活血化瘀治疗提供了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王兵  柳成刚  姜德友 《河南中医》2012,32(10):1394-1395
水瘀互阻的病症在临床上很常见,且化瘀利水法较单纯的活血化瘀法疗效显著.吴惟康教授临证时凡应用活血化瘀之剂,均习惯适当加入利水之品,以增强活血化瘀功能,促进瘀血的消除,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活血化瘀是针对中医辨证属于血瘀证的治疗法则,但在皮肤科临床所见血瘀证一般很少单独发生,往往与其发生瘀血的原因及瘀血造成的后果并存。所以对皮肤病患者除皮损辨证外,还要进行整体辨证(包括脉诊、舌诊等方法)。在辨别是否为血瘀证的同时,还应注意以血瘀为主的病证和某些疾病中挟有瘀血现象的区别,前者以血瘀为主要矛盾,后者则属于  相似文献   

16.
活血化瘀法及其在眼科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活血化瘀法是治疗瘀血证的总则,通过活血化瘀药物疏通血脉,祛除瘀滞以达到活血化瘀的目的.其原理[1]主要是扩张血管,改善组织缺氧状态及局部、全身的血液循环,增加局部血液量,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促进渗出物、机化物等病理产物的吸收和病变组织的修复;另外活血化瘀法还有抗菌消炎作用,能增加机体免疫细胞活性.因而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活血化瘀法治疗眼疾也是中医眼科最具特色的研究领域.视网膜动、静脉是肉眼唯一可见的血管,因其这样的特殊性对各种瘀血证有本质体现,但眼内出血因无窍道直接排出,吸收消散难而易于留瘀,瘀留于内则变症丛生,危害严重,为有利于眼科临床恰当应用活血化瘀法,对活血化瘀法在眼科中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张仲景关于瘀血证治的论述,对后世活血化瘀学说的进展影响很大,具有很大的实践指导意义。兹将其主要论点略述如下: 一、瘀血脉证仲景提出一系列瘀血脉证,直到现在仍被认为是鉴别诊断瘀血证的主要指征。 1.疼痛:血瘀气滞,不通则痛。《金匮》“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腹中血气刺痛”  相似文献   

18.
血管性痴呆瘀血阻络证中医辨证体征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瘀血阻络证之定性诊断体征,为中医的体征辨证提供数理统计依据。[方法]编制血管性痴呆中医体征调查表,采用非条件性Logistic逐步回归筛选瘀血阻络证之辨证体征,建立血管性痴呆瘀血阻络证之辨证体征诊断模型,并给出各体征对瘀血阻络证定性诊断的影响度。[结果]发现耳轮色晦暗、眼周色黑、唇色紫黯等3项体征对血管性痴呆瘀血阻络证之定性诊断有重要意义。[结论]这项研究不仅有利于血瘀证诊断标准的客观化研究,而且有利于中医其他证候诊断标准的客观化研究。  相似文献   

19.
李现林根据临床经验将痛风性关节炎分为湿热蕴结证和瘀血阻络证。湿热蕴结证治疗以清热除湿通络为主,瘀血阻络证治疗以活血化瘀、散结止痛为主,临床效果显著。该文总结其经验并附验案佐证。  相似文献   

20.
本文旨在介绍从瘀血方面对顽固性肾性水肿病因病机认识及临床治疗用药经验。临床上诸多疾病均可有血瘀证,如胸痹、水肿、腰痛等,这主要与多种因素均可致瘀有关,各种致病因素发展到一定阶段均导致瘀血出现,因此临床上对血瘀证论治及其重要。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认为,水肿除需考虑一般病因引起,在疾病发展过程中,也不能忽略瘀血的存在,瘀血既为病理产物,又为其致病因素,临床上以健脾补肾、活血化瘀、行气利水为治疗原则。本文将介绍顽固性肾性水肿定义、瘀血理论成因、兼瘀血的不同证型及用药、典型病例,探讨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从瘀血理论辨证论治顽固性肾性水肿的临床用药,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好的中医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