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肌酶的检测在小儿轮状病毒腹泻伴心肌损害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择取我院在近期内行健康体检的43例正常儿童组成A组,另择取同期我院收治的44例轮状病毒腹泻患儿组成B组,分别对A组儿童及B组患儿进行心肌酶的检测,观察轮状病毒腹泻患儿心肌酶的变化。结果 B组44例患儿中有41例患儿存在心肌损害,其中40例患儿心肌酶检测提示异常。心肌酶检测指标方面比对,B组患儿的各项检测指标均明显高于A组体检儿童(P<0.05)。结论心肌酶的检测是判断轮状病毒腹泻伴心肌损害的重要检测指标,对患儿实施心肌酶的检测,这对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了轮状病毒(RV)导致的小儿腹泻中应用心肌酶谱检测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本院2015年4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171例小儿腹泻患者,并根据病因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患儿为非RV感染,观察组115例患儿为RV感染。统计两组患儿心肌酶谱异常情况、RV感染患儿心肌酶谱水平以及物理诊断异常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肌酸激酶异常率的对比(P>0.05);观察组患儿肌酸激酶同工酶、α-羟丁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异常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儿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α-羟丁酸脱氢酶以及乳酸脱氢酶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精神乏力、严重心律失常以及心脏轻度扩大物理诊断异常率方面的对比(P>0.05);观察组患儿在T波压低、ST段改变物理诊断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RV腹泻患儿心肌酶谱显著异常,心肌酶谱检测可对其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肌酶及心电图检查在诊断小儿手足口病与轮状病毒性肠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小儿手足口病与轮状病毒性肠炎各40例,行心肌酶检测并统计出现心电图异常的种类和比例。结果手足口病组肌酸激酶(O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高于轮状病毒腹泻组(P〈0.05),轮状病毒感染组出现ST-T改变和房室传导阻滞的比率显著低于手足口病组(P〈0.05)。结论手足口病相对于轮状病毒感染患儿心肌损伤较为明显,通过心电图检查能更明确的诊断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4.
胡晓静 《哈尔滨医药》2013,33(4):278-279
目的 观察小儿轮状病毒感染对心肌及肝脏的影响.方法 选择住院治疗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65例为观察组;同期亦因腹泻住院,轮状病毒阴性,大便细菌培养阴性的患儿65例为对照组,两组均抽取静脉血检测心肌酶及肝功能.结果 观察组心肌酶及肝功能数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肌及肝功能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 轮状病毒肠炎较其他病原体感染肠炎更容易合并心肌及肝功能损伤,应早期测定患儿心肌酶及肝功能,及时加用营养心肌及保肝药物治疗,减轻心肌及肝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5.
王丽英 《首都医药》2008,15(20):20-21
目的 探讨腹泻息儿轮状病毒感染与肠外脏器损害的关系.方法 对327例住院腹泻患儿用金标法检测粪便轮状病毒抗原并做心肌酶及肝功检测.结果 观察组(粪便轮状病毒检测阳性)与对照组(粪便轮状病毒检测阴性)心肌损害及肝损害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中,小年龄组较大年龄组心肌损害及肝功损害发生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腹泻轻重程度与心肌损害及肝损害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轮状病毒感染常合并心肌损害及肝损害,且年龄小者受损害的几率较大.临床医生对腹泻患儿应注意粪便轮状病毒抗原及心肌酶、肝功的检测,并给予及时有针对性的冶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在血清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K-BB)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的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NSE的水平,应用速率散射比浊法(LAT)测CK-BB水平。结果观察组A、B、C血清NSE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SE的水平依次为A组C组B组;观察组A、B、C血清CK-BB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K-BB的水平依次为A组C组B组。结论血清CK-BB及NSE检测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具有脑损害程度的判断及一定的辅助鉴别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A组轮状病毒与腹泻型大肠埃希菌混合感染致使婴幼儿肠道疾病的临床关系.方法 100例腹泻型肠道疾病婴幼儿,均进行细菌培养,然后对培养所得大肠杆菌进行血清分型和β-半乳糖苷酶试验(ONPG试验),检测患儿A组轮状病毒和各血清型大肠埃希菌感染情况.根据实验结果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单纯腹泻型大肠埃希菌感染,50例)及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心肌酶谱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0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60例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由其他病因引起腹泻的60例患儿为对照组,测定两组小儿的心肌酶: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心肌酶CK、CK-MB、AST、LDH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经我院治疗后CK、CK-MB、AST、LDH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常合并心肌损害,早期诊断、及时处理,有利于改善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林德美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7):1053-1054
目的分析轮状病毒(RV)感染腹泻婴幼儿心肌酶谱的改变。方法将420例RV检查阳性和RV检查阴性腹泻婴幼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0例,观察其心肌酶谱变化。结果观察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RV肠炎患儿的心肌损伤症状较轻,心肌酶谱检测可作为临床早期明确诊断心肌损伤的依据,以便及早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小儿腹泻标本的检测结果分析,探讨小儿腹泻的主要病因。方法对本院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门诊及住院的721例婴幼儿的腹泻标本进行细菌学检查、A群轮状病毒检测及涂片革兰染色镜检查真菌。结果①721例患儿腹泻标本中细菌学阳性237例(32.87%);A群轮状病毒阳性110例(15.26%);真菌阳性28例(3.88%);以上三项检测全部阴性346例(47.99%);②47例A群轮状病毒阳性标本男女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1~2岁患儿发病率最高(26.88%),多发于冬季。结论婴幼儿腹泻以功能性腹泻为主;感染性腹泻以细菌性为主,其次是A群轮状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泻患儿轮状病毒感染与心肌、肝脏损害的关系。方法对321例住院腹泻患儿用胶体金法检测粪便轮状病毒抗原并做心肌酶及肝功检测。结果观察组(粪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阳性)与对照组(粪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阴性)心肌损害及肝损害的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值〈0.05);全部病例中,小年龄组较大年龄组心肌损害及肝功损害发生率高,同年龄段中观察组的肝损害和心肌损害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值〈0.05);全部病例中,随着脱水程度的增加,心肌酶和肝功能异常率有增高趋势,相同脱水程度情况下观察组的肝损害和心肌损害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值〈0.05);全部病例中心肌酶及肝功能指标治疗前、后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值〈0.05)。结论轮状病毒感染常合并心肌损害及肝损害,且年龄小者受损害的机率较大,随着脱水程度的增加,心肌酶和肝功能异常率有增高趋势。临床医生对腹泻患儿应注意粪便轮状病毒抗原及心肌酶、肝功的检测,并给予及时有针对性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肌酶检测在宫内窘迫新生儿心肌损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宫内窘迫54例、窒息48例、宫内窘迫合并窒息45例以及正常新生儿50例,分别设为A、B、C、D组。所有患儿均于出生后24h内抽取2ml股静脉血,分别测定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HBDH)、肌酸激酶(CK)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血清心肌酶谱。结果:与正常对照组D组相比,A、B、C3组患儿LDH、HBDH、CK以及CK-MB均明显增高(P〈0.05);A、B、C3组之间两两比较,心肌酶谱各项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宫内窘迫新生儿可通过检测心肌酶诊断心肌损伤,为临床及时给予营养心肌,改善心功能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心肌酶及C反应蛋白在检测手足口病患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12月来我院就诊治疗的72例手足口病患儿,将其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48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并对比分析两组儿童在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心肌酶及C反应蛋白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心肌酶谱及c反应蛋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足口病患儿往往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情况,检测其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心肌酶及C反应蛋白可以较好的辅助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不同时间溶栓治疗临床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英 《中国药业》2013,22(13):75-76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点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溶栓治疗,按照患者溶栓时间窗分为A组(≤2 h)、B组(2~4 h)、C组(4~6 h),比较3组患者溶栓指标检查结果及各心脏功能指标。结果A组患者胸痛缓解时间、ST段压低时间、出现再灌注时间、心肌酶峰值前移时间均短于B组、C组(P<0.05);A组患者各项心脏指标改善优于B组、C组(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早期溶栓,能提高冠状动脉再通率,改善心肌功能,正确的护理是确保溶栓治疗安全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检测心肌梗死三项(肌钙蛋白、CK-MB、肌红蛋白)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4例,根据患者是否并发肺部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16例和未感染组78例。分别在入院时、发生肺部感染后(感染组)/入院48 h后(未感染组)、出院时检测患者的肌钙蛋白、CK-MB、肌红蛋白水平,对比两组患者3次检测的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第1次检测心肌梗死三项水平的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第2次检测肌钙蛋白水平为(0.42±0.06)ng/mL,CM-MB水平为(8.30±0.38)ng/mL,肌红蛋白水平为(104.17±6.43)ng/mL,均显著高于第1次检测结果(P<0.05);而未感染组第2次检测的肌钙蛋白、CK-MB、肌红蛋白的水平均显著低于第1次检测结果(P<0.05);两组患者第3次检测的肌钙蛋白、CK-MB、肌红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第2次检测结果,而感染组第3次肌钙蛋白、CK-MB、肌红蛋白的检测结果显著高于未感染组(P<0.05)。结论肺部感染可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梗死三项指标进一步升高,可能会影响临床医师对急性心肌梗死病情的判断,在临床诊疗时要注意鉴别。  相似文献   

16.
C-反应蛋白和抗心磷脂抗体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和抗心磷脂抗体(ACA)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16例UA患者分别测定CRP、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ACA。结果CRP升高67例(57.8%),cTnI升高19例(16.4%),CK—MB升高21例(18.1%),ACA阳性45例(38.8%)。6个月中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I)15例,心源性猝死3例。其中CRP升高组和ACA阳性组AMI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lIP升高、ACA阳性、cTnI升高、陈1日性心肌梗死和胸痛次数是预测近期AMI和心源性猝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RP和ACA对UA患者的近期预后与早期治疗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作为UA患者的常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7.
李振光  杨夏 《中国基层医药》2013,(23):3575-3576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感染新生儿血浆T细胞亚群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40例巨细胞病毒感染新生儿,随机分成A、B两组各20例,其中A组有感染症状,B组未出现症状性的感染,同时选取查体健康的新生儿20例为C组。采用单克隆抗体APAPP桥联酶标法检测三组新生儿血浆T细胞亚群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C组未检测到CMV—DNA;A组CMV—DNA含量绝对值(3.894-0.53)Copies/ml,B组CMV.DNA含量的对数值(3.50±0.30)Copies/ml,A组明显高于B组(t=5.69,P〈0.01);A组CD3+、CD4、CD;/CDs表达水平均比B组和C组低(t=3.31、8.26、10.55,均P〈0.05),而B组与C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CDs+表达水平比B组和C组均高(t=3.08,均P〈0.05),而B组与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感染CMV时,若出现感染症状会导致细胞免疫功能的异常;对新生儿T细胞亚群表达水平进行检测,有助于判断CMV的活动性,对临床早期治疗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首诊心电图(ECG)正常时不稳定型心绞痛预后与诊治的关系。方法对17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就诊时检测的心电图结果分为ECG正常组(52例)和ECG缺血组(121例),将两组诊断、治疗情况及预后进行比较分析。同时根据首诊诊疗情况将ECG正常组分为误诊组(A组,17例)、治疗失当组(B组,16例)及诊疗合理组(C组,19例),比较分析A、B、C三组心绞痛危险分层、预后影响因素及预后。结果ECG正常组首诊误诊17例(占33%),其中5例发生心肌梗死;治疗失当16例(占46%),其中5例发生心肌梗死。ECG缺血组首诊即得到正确诊断及治疗,有3例发生心肌梗死。两组分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心绞痛危险分层、预后影响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心肌梗死发生,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首诊时心电图表现正常的不稳定型心绞痛不良预后原因主要为误诊及治疗失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CP)对心功能不全瓣膜病患者术后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将82例择期行瓣膜置换术或成形术的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对照组,常规使用4∶1含血心脏停搏液;(2)外源性磷酸肌酸钠组(CP组),在心脏停搏液中加入注射用磷酸肌酸钠.于转机前及术后24 h分别采血测定心肌酶谱,记录术后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及机械通气等情况.结果:CP组的心肌酶谱各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心脏自动复跳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也较对照组缩短(P<0.05);血管活性药物应用量均较对照组小(P<0.05).结论:心脏停搏液中加入磷酸肌酸钠有明显的心肌保护作用,有利于心功能不全瓣膜病患者术后心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我院急性腹泻病住院患儿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我院急性腹泻病住院患儿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9年6-8月及10-12月诊断为急性腹泻病的住院患儿病历668份,按腹泻病发病月份分为A、B组,对2组患儿的病原学检测结果、抗菌药物应用及用药合理性等进行分析。结果: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B组患儿轮状病毒感染率(41.43%)明显高于A组(10.94%),而B组患儿抗菌药物应用率、应用时间同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腹泻病患儿抗菌药物应用存在不合理现象,临床需根据病原菌不同区别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