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2 毫秒
1.
目的比较手法针刀组与针刀组治疗腰骶部慢性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差异,并对其发病机理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择腰骶部慢性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80例,随机分为手法针刀组、针刀组,每组40例,在中药熏蒸的基础上,分别采用手法正脊加针刀松解治疗和单纯针刀松解治疗。观察治疗前后VAS、ODI评分变化,评定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1年后疗效。结果手法针刀组在治疗前后VAS、ODI评分变化方面明显优于针刀组(P0.01),在近、远期疗效方面明显优于针刀组(P0.05,P0.01)。结论手法针刀综合治疗慢性腰骶部骨筋膜室综合征疗效确切,愈后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探讨分析自制微创套管针刀治疗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通市通州区中医院 2017 年 1 月 至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84例狭窄性腱鞘炎患者,随机分为手术切开组(28例)、普通针刀组(28例)和微创针刀组(28例)。 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之间的差异。 结果:微创针刀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100.0 %,高于普通针刀组的 89.3 % 与手术切开组的 78.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微创针刀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治疗后 VAS 评分均优于普通针刀组、手术切开组,差异具有统 计学意义(P < 0.05);微创针刀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3.8 %,低于普通针刀组的 25.0 % 与手术切开组的 21.4 %,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自制微创套管针刀治疗狭窄性腱鞘炎,能够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更高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腰骶部骨筋膜室综合征是腰骶部肌、筋膜急性扭伤后痉挛、肿胀导致室内压增高 ,深部软组织、脂肪疝突出后卡压腰、骶神经后外支、血管等产生的腰骶部急性伤痛症。患者多有突然发作较剧烈的腰臀部疼痛 ,坐卧难忍 ,明显影响工作、生活等日常活动 ,临床上治疗此症尚缺乏针对性强的方法。笔者自1998~ 2 0 0 0年应用本课题组研究设计的针刀手术入路 ,以小针刀手术治疗腰骶部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 15例 ,收到较好的疗效。1 临床资料15例中 ,男 4例 ,女 11例 ;年龄 2 8~ 5 5岁 ;起病突然 ,病程 2~ 7d;有明确外伤诱因者 12例 ,占 80 % ,无明确外伤…  相似文献   

4.
慢性腰骶部骨筋膜室综合征是导致腰痛的原因之一,本文结合我院2002年3月-2004年9月收治的29例该征病人,就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疗效等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1981年,Peck[1]首次报告了腰骶部慢性骨筋膜综合征,并提出改变是下腰痛的可能之一。随着以后的学者对此病的深入研究,腰骶部慢性骨筋膜综合征所致非特异性下腰痛被广泛认同。自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我科对48例腰骶部慢性骨筋膜综合征的患者,使用由宣蜇人教授首创的压痛点密集型银质针针刺加热疗法进行治疗,治疗期间予以精心护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针刀"有限"减压法治疗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chronic compartment syndrome,CCS)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病例尾号将59 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采用针刀常规松解法治疗,治疗组30 例采用针刀"有限"减压法治疗,在第1 次、第2 次治疗前和治疗3 个月后,分别进行疼痛视觉...  相似文献   

7.
王金鑫  翁文水 《中医正骨》2016,(4):62-63,68
腰骶部慢性筋膜间隔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病,其临床表现、影像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均无特异性,临床上常归为慢性腰肌劳损或慢性腰痛。本文从解剖结构、病理机制、诊断及治疗方面对腰骶部慢性筋膜间隔综合征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胫骨闭合性Pilon骨折的植骨治疗以及骨筋膜室综合征处理方法的分析,验证出最佳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2011年1月胫骨闭合性Pilon骨折合并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29例,根据J临床资料进行Rue—di—Allgower分型,比较植骨和非植骨、骨筋膜室综合征处理和手术的临床疗效。结果:随访4~25个月(平均16.3个月),2种方案的按Ruedi—Allgower分型,各分组在严重程度上无明显差别。按照Heifer的评定标准各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别,随访并发症有明显差别,其中植骨优于未植骨,OCS手术优于非手术。结论:治疗效果决定于损伤程度、复位质量、处理并发症及时和固定的稳定性,治疗方案的选择在复杂性骨折的治疗和预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打破手术切开减压的常规,应用药物保守治疗。方法:病例为92年以来治疗的筋膜间隔区综合征(OCS)20例患者。采用药物静接甘露醇、七叶皂苷钠,口服迈之灵及活血消肿汤治疗。结果:1例无效手术切开减压外,其余痊愈。结论:对于筋膜间隔区综合征应重视,早发现,早诊断,早期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筋膜室综合征中的治疗作用。方法:11例四肢骨折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持续治疗7d,负压控制在-60~-80kPa(-450~-600mmHg)。结果:11例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全部得到迅速控制,肢体肿胀消退。切开减压创面肉芽生长新鲜,无1例发生创面感染。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能迅速彻底对骨筋膜室减压,简单、经济、安全高效。患者易于接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夹脊电针配合激光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应。方法:将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夹脊电针组、激光针刀组和综合组(夹脊电针加激光针刀),采用SF-MPQ积分观察治疗前后不同时段症状变化。结果:115例完成全部研究,综合组SF-MPQ积分明显低于激光针刀组和夹脊电针组(P<0.01,P<0.05),激光针刀组在治疗2周末SF-MPQ积分与夹脊电针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在治疗1周和3周末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综合组半年后复发率明显低于激光针刀组和夹脊电针组(P<0.05)。结论:夹脊电针配合激光针刀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疼痛,降低复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痛点针刀闭合松解联合颈椎椎间孔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纳入标准的患者9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针刀组、注射组和联合组,每组30例,分别采取痛点针刀闭合松解、颈椎椎间孔注射和针刀松解与椎间孔注射联合治疗。治疗前、治疗2周及3个月随访时分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价神经根型颈椎病疼痛程度、采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价颈椎功能情况,并于3个月随访时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周及3个月随访时三组患者VAS评分、ND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2周及3个月随访时,联合组VAS及NDI评分均优于针刀组和注射组(P<0.05),且针刀组与注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组治疗方案均能减轻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疼痛、改善颈椎功能,痛点针刀闭合松解联合颈椎椎间孔注射的疗效优于两者的单一疗法,能更好地改善颈椎疼痛和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神经定位法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治疗组80例、对照组80例.治疗组予针刀治疗,对照组予针灸治疗,疗程均为2周,均配合腰椎牵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血符逐瘀汤加减对慢性盆腔炎炎症应激反应、免疫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青海省康乐医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治疗,连续治疗2周。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炎症应激反应、血液流变学、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免疫功能及药物不良反应。比较组间临床疗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下腹坠胀痛/腰骶酸痛、月经紊乱、附件区压痛/扪及包块、子宫活动度差/粘连固定积分、TNF-α、CRP、CD8^+、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沉降率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大,而IL-2、IL-10、临床总有效率、CD3^+、CD4^+、CD4^+/CD8^+较对照组提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符逐瘀汤可改善慢性盆腔炎全身炎症应激反应,提升血流动力学,提高免疫功能和疗效,是治疗该疾病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刀配合手法综合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58例采用针刀治疗、手法治疗辅助以运动疗法。结果:治疗1个疗程14天,经过3~9个月的随访,平均5.6月,结果优49例,良5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93%。结论:针刀配合手法综合治疗肩周炎,方法简便,痛苦小,治疗周期短,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3月—2020年4月医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28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口服左氧氟沙星治疗,0.2 g/次,3次/d。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少腹逐瘀汤治疗。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腰骶胀痛、下腹冷痛和带下量多消失时间,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和免疫球蛋白G(IgG)],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和Ⅰ型血红素氧合酶(HO-1)]。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63%(58/6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56%(49/64),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主症腰骶胀痛、白带异常、冷痛评分和次症月经失调、形寒肢冷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研究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腰骶胀痛、下腹冷痛和带下量多消失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M和IgG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8和HO-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研究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少腹逐瘀汤结合左氧氟沙星可有效的改善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免疫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疗效,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使用温阳健脾汤治疗对其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7年11月医院收治的80例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盖胃平片治疗,观察组则使用中药制剂温阳健脾汤治疗,经过4周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对照组高,VAS评分相比对照组低,且患者SF-36评分相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使用温阳健脾汤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得到显著提高,疼痛程度得到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中60例应用中药少腹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设为观察组,其余66例患者应用西药治疗,设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疗效及2组患者治疗前后腰骶酸痛、白带异常、月经失调、下腹痛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3.7%,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17,P<0.05);2组患者治疗后腰骶酸痛、白带异常、月经失调、下腹痛例数明显少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少腹逐瘀汤治疗慢性盆腔炎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