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配合心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对两组患者在入院和出院时各测定一次。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均有所提高,但康复组功能改善程度与对照组功能改善程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康复训练配合心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联合银杏提取物对于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2组患者都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再给予早期康复训练,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观察比较2组患者认知功能以及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认知功能MMSE评分(短程记忆、语言表达、注意与计算、时间定向、地点定向、物体命名、语言复述、语言即刻记忆、阅读理解、图形描述、MMSE总分)、生活活动能力MBI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联合银杏提取物对于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生活活动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电针对脑梗死偏瘫急性期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电针治疗观察组50例和体针治疗对照组50例,两组按传统体针取穴治疗,电针组加用电针治疗.结果:电针纽与体针组之间,对运动功能Brunnstrom分级指数的影响,上肢和下肢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电针治疗对脑梗死的运动功能疗效优于传统体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AI)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疗效、外周血NK细胞和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影响。方法:61例AC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用AI加盐酸川芎嗪注射液(LH)治疗,对照组30例用LH治疗。用先进的流式细胞分析仪(FCM)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NK细胞和T淋巴细胞亚群,并与31例健康人组作对照。结果:ACI治疗前CD3^+、CD4^+、CD4^+/CD8%_水平均明显低于健康人组(P〈0.01),CD8^+、CD16+56则显著高于健康人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水平较对照组增高显著(P〈0.05~0.01),CD8^+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临床基本治愈率与显效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ACI发病后存在严重的NK细胞和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紊乱,AI治疗ACI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节细胞免疫功能的平衡失调、减轻中枢神经系统免疫应答所致炎症损伤等有关,此为AI的临床应用赋予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栓通和早期康复训练联合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Fugl-Meyer评分在10~20分的88例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常规治疗+康复治疗和常规治疗+血栓通+康复治疗。治疗前、后3个月进行运动功能评价。结果:与常规治疗对照组比较,血栓通治疗组患者Barthel指数,运动功能Fugl_Meyer评分显著提高(分别(P<0.01),其疗效明显优于其他各组。结论:血栓通联合早期康复训练疗能够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提高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AI)对急性脑梗死(AC I)患者的临床疗效、外周血NK细胞和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影响。方法:61例AC 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用AI加盐酸川芎嗪注射液(LH)治疗,对照组30例用LH治疗。用先进的流式细胞分析仪(FCM)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NK细胞和T淋巴细胞亚群,并与31例健康人组作对照。结果:AC I治疗前CD3 、CD4 、CD4 /CD8 水平均明显低于健康人组(P<0.01),CD8 、CD16 56则显著高于健康人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CD3 、CD4 、CD4 /CD8 水平较对照组增高显著(P<0.05~0.01),CD8 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临床基本治愈率与显效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AC I发病后存在严重的NK细胞和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紊乱,AI治疗AC I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节细胞免疫功能的平衡失调、减轻中枢神经系统免疫应答所致炎症损伤等有关,此为AI的临床应用赋予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联合穴位按摩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脑梗死伴运动功能障碍患者13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康复训练,治疗组采用康复训练联合穴位按摩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MA评分、Barthel指数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肩手综合征、肩关节半脱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训练联合穴位按摩可促进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其ADL。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通窍醒脑针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认知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纳入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单纯溶栓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通窍醒脑针法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量表(China Stroke Scale,CSS)评分、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量表(Loewenstein Occupational Therapy Cognitive Assessment,LOTCA)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及上下肢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定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CSS评分、LOTCA评分及GC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上下肢肢体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 <0.05)。结论:通窍醒脑针法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改善症状体征,保护神经功...  相似文献   

9.
程利佩  甄明明 《光明中医》2020,(21):3392-3394
目的探讨养血滋阴舒筋方联合分期电针对脑梗死后恢复期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18年2月—2019年5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符合研究标准的68例恢复期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2组均予以功能康复训练、营养神经等综合治疗,对照组另加养血滋阴舒筋汤治疗,观察组再联合分期电针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比较患者肢体功能及生存质量变化情况,评估其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MA评分(82. 5±10. 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5. 3±11. 2)分,其NIHSS评分(2. 3±0. 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4. 3±1. 2)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生存质量(88. 6±5. 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82. 3±3. 6)分(P <0. 05),其日常生活能力评分(86. 3±5. 4)分,与对照组(82. 4±6. 7)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养血滋阴舒筋方联合分期电针可有效改善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同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结合电针及运动想象疗法治疗脑梗死伴偏瘫的效果。方法:100例分为两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康复联合电针治疗,观察组加用运动想象疗法。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训练结合电针及运动想象疗法治疗脑梗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社区康复对脑梗塞患者日常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20例社区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住院期间均接受常规神经内科药物及康复治疗,观察组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统一安排社区康复,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ADL、FMA评分。结果:MBI及FMA评分治疗前后差值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社区康复能明显提高脑梗塞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具有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病情稳定后在神经内科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康复治疗。结果:两组患者60 d后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可促进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中药联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西医基础治疗及早期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同时接受益气活血中药口服治疗,疗程1个月。采用运动功能(FMA)及Spitzer生活质量指数表(QLI)评估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1.3%和75.0%(P<0.05);治疗后观察组QLI评分及FM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益气活血中药联合康复治疗可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早期电针治疗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早期电针治疗时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FMA)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在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同时,进行早期电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28d后分别评价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FMA及ADL。结果治疗后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FMA和ADL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各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电针治疗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能力,减少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热敷与冰冻马铃薯片外敷对减轻鼠神经因子肌肉注射后疼痛的应用效果,为寻找一种简单、有效、低成本的减轻疼痛的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8月行鼠神经因子肌肉注射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冰冻马铃薯片对肌肉注射部位外敷,对照组热敷肌肉注射部位。采用数字评定量表(Numeric Rating Scale,NRS),评价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第3、7、14、21天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冰冻马铃薯片外敷在减轻鼠神经因子肌肉注射后疼痛较局部热敷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神经康复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脑功能重塑的效果。方法:将2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05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研究组则配合神经康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神经、运动功能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MESSS评分、FMA评分、BI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1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结论: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开展早期神经康复训练,有利于患者各项能力的恢复及脑功能重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通里穴对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症患者言语功能的影响,探讨通里穴治疗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症的临床疗效,并试图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和治疗组(1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及言语康复训练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配合针刺通里穴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失语症评分、失语严重程度分级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失语严重程度均有改善,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失语症总分、复述、说及读得分均有增高(P〈0.01);治疗组失语症评分说及读得分增高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刺激通里穴能明显改善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功能,通里穴是治疗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症有效的穴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丹红与疏血通结合早期康复治疗急脑梗死患者,观察其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运动及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给予丹红与疏血通静脉滴注治疗的同时进行规范的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丹参和曲克芦丁静脉滴注及未经指导的自我锻炼,在患者入组时和30天后分别进行有关的功能评定,评价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的一般资料、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30天治疗后,两组运动能力、巴氏指数均有改善,其改善幅度康复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丹红与疏血通结合早期康复治疗,有助于改善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的运动及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早期认知康复训练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常规康复指导,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补阳还五汤治疗配合早期认知康复训练干预,干预8周。比较2组患者简易智能状态评分量表(MMSE)、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SSS)、Bathel指数量表(BI)及诺丁汉健康调查问卷(NHP)。结果干预后2组患者MMSE、BI指数明显高于本组干预前,SSS明显低于本组干预前,且研究组MMSE、BI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SSS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NHP各项疼痛、精力、情感、睡眠、社会、身体活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早期认知康复训练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本院诊治的脑梗死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中医康复护理。结果:研究组护理后抑郁、焦虑以及恐惧三项心理状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运动功能和精神状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康复护理能提高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