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何丽萍 《广西医学》2022,(18):2153-2158
目的 应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评价广州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外科科室的发展情况。方法 收集该医院2017~2019年期间6个外科科室(骨科、泌尿外科、普通外科、乳腺甲状腺外科、神经外科、心胸外科)出院患者病案首页数据,应用整体发展传统指标(出院人数、平均住院日、次均费用)和DRG评价指标[总权重、DRG组数、病例组合指数(CMI)、时间消耗指数、费用消耗指数、疑难病例占比及低风险组死亡率]描述外科科室发展情况,并对变化情况进行趋势检验。结果 (1)2017~2019年该院6个外科科室的出院人数有所增长,DRG组数、总权重逐年提升,平均住院日、CMI值、时间消耗指数、费用消耗指数、疑难病例占比呈下降趋势,次均费用呈上升趋势,6个外科科室均没有出现低风险组死亡。(2)2017~2019年,神经外科的CMI值最大,但出院人数最少;骨科收治的DRG组数有所减少,CMI值稳定维持在1.63~1.66之间,疑难病例占比呈逐年上升趋势;泌尿外科的时间消耗指数和费用消耗指数控制良好,均在平均水平以下;乳腺甲状腺外科收治的DRG组数最少,CMI值下降较明显;心胸外科出院人数增多,但CMI值下降明显,总...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比2012年与2011年研究医院神经内科DRG相关指标,评价其住院医疗绩效改进。方法以BJ-DRG分组方式,运用病例组合指数(CMI)、时间效率指数、费用效率指数等指标对神经内科的出院病例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医院神经内科CMI值由2011年1.10降至2012年1.06,时间效率指数由1.02改善至0.94,费用效率指数由1.52改善至1.31。结论该医院神经内科CMI变化与北京地区相关病种构成变化有关,时间与费用资源消耗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3.
郭勇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7):135-138+142
目的对比2017年研究医院与标杆医院住院医疗指标,通过诊断相关组(DRGs)评价研究医院住院医疗绩效水平。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研究医院976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涉及DRGs组数334组,以北京诊断相关组分组方式,分析研究医院出院病例与标杆医院的病例组合指数(CMI)、费用效率指数、时间效率指数、低风险死亡率、中低风险死亡率等指标。结果研究医院CMI为0.78,标杆医院0.98;研究医院费用消耗指数0.83,标杆医院0.90;研究医院时间消耗指数1.18,标杆医院1.09;研究医院低风险死亡率0.22%,标杆医院0.01%;研究医院中高风险死亡率6.45%,标杆医院2.96%;研究医院高风险死亡率25.81%,标杆医院19.62%。结论与标杆医院对比,研究医院DRG组数少,CMI偏低,费用消耗指数偏低,时间消耗指数偏高,低风险死亡率偏高,中高风险及高风险死亡率高于标杆医院。数据说明研究医院疾病诊疗广度低于标杆医院,医疗技术难度低于标杆医院,平均住院日高于标杆医院。诊断相关组可做为评估医院医疗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旨在通过运用DRGs具体指标,对云南某三级公立医院近4年出院病人诊疗服务绩效实行评价,为医院管理者加强精细化管理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指导。方法运用云南DRGs分组,应用服务宽度、服务深度、服务量三维度对云南某三级公立医院2015年至2018年的出院病人诊疗服务绩效进行评价。结果 2015年至2018年分析医院DRGs组数逐渐增多;DRG总量逐年上升;权重(RW)主要集中在0.5-0.9区间;病案组合指数(CMI)呈上升趋势,但2018年略有降低;低风险的死亡率降低;费用消耗的指标呈上升趋势;时间消耗指数逐年增加。分析医院前3位MDC疾病专业为神经内科里的精神障碍、肾脏及泌尿系统疾病、肝、胆、胰疾病。结论通过分析DRGs核心评价指标,深入认识医院出院病人诊疗服务绩效及临床科室的收治范围、难度技术、诊疗效率以及临床过程安全质量情况,为公立医院质量与绩效评价、公立医院评审、临床重点专科评价以及分级诊疗等特定工作任务提供能力、质量、经济三维度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科学、和谐、共赢的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支付生态体系。方法:以患者为中心建立质量管理路径,基于全结构化电子病历构建院内DRG诊疗推荐知识库,并设计运营分析体系,实时分层分析医保局端反馈数据,构建医院端DRG智慧管理系统。结果:系统实施1年后,我院CMI提升了14.9%,DRG组数由652组提升到了664组,时间消耗指数下降了6.4%,费用消耗指数下降了1.9%,次均费用下降了4.1%,结付率上升了8.8%。结论:基于诊疗推荐知识库的医院端DRG智慧管理系统有效提升了医院的医疗能力、医疗效率以及医疗效益。  相似文献   

6.
通过DRGs分组,运用权数、组数、CMI、时间、费用消耗指数、低风险组死亡率6个指标对我院2017年、2018年二季度出院病案首页信息进行分析,评价医疗服务效能,为医院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根据分析结果,研究医院需要扩展医疗服务范围的同时,还应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注重医疗服务质量(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海南某市试点医院DRG支付改革实践中取得的成效,为进一步全面铺开DRG支付改革提供依据,丰富CHS-DRG支付改革的实证研究。方法:运用扎根理论和访谈调研法,对某市试点医院2021年7~12月正式实施CHS-DRG付费的基本医疗保险住院病例数据与2020年7~12月按项目付费的病例数据从服务能力、服务效率、住院费用和医疗质量和安全4个维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某市试点医院在正式实施CHS-DRG支付改革后DRG总组数增加23个组,总权重增加2 176.84,CMI增加0.07,平均住院日下降0.54天,平均住院费用下降5.91%,低风险组死亡率降低46.67%,30天内再住院率降低1.82%。结论:医保DRG支付改革带动医疗机构扩大了疾病的诊疗范围,提升了试点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和效率,减少了医药费用的增长,保证了医疗质量和安全,同时也促进了试点医院相关部门管理能力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利用熵权-TOPSIS法对某三甲医院DRGs医疗服务进行评价,为医院提升科室服务能力、构建医疗服务评价体系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某三甲专科医院2017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DRGs相关的指标总权重、DRG组数、CMI、费用消耗指数、时间消耗指数和死亡率,利用熵权-TOPSIS法处理、分析数据,在医院和科...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DRGs绩效体系对重庆市24家三级医院2018年1月1日-12月31日住院医疗服务能力进行评价,为下一步地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国家版诊断相关分组器(CN-DRGs)为基础标准,参照北京版诊断相关组分组器(BJ-DRGs),结合重庆本地病例特征及专家论证,构建本地化分组标准(CQ-DRGs)。利用国家卫生统计网络直报信息采集的住院病案首页数据,通过重庆市住院医疗服务绩效系统,从服务能力、服务效率、医疗安全3个维度共计5个指标进行分析。结果2018年度前五的主要诊断大类(Major Diagnostic Category,MDC)依次为MDCE(呼吸系统疾病)、MDCG(消化系统疾病)、MDCB(神经系统疾病)、MDCF(循环系统疾病)、MDCI(肌肉、骨骼系统疾病);DRGs组数超过600组的共有19家,病例组合指数(CMI)超过1的共有7家,费用消耗指数和时间消耗指数在四个象限分布较为平均,低风险组死亡率平均为0.37%,仅有两家医院高于平均水平,共有14家医院综合评分得分为正值。结论2018年度重庆市三级综合医院服务能力总体较强,收治的DRGs组数较多,技术难度较大,不同三级医院时间消耗指数与费用消耗指数差异较大,主城区外医院服务效率较高,低风险组死亡率控制较好。  相似文献   

10.
李娜  李梁  张祺 《中国病案》2020,(3):15-18
目的研究北京市某医院住院病案首页质量,探讨住院病案首页质量改进对DRGs绩效评价的影响。方法收集北京市某区域医疗中心综合三级医院2017年2月1日-2018年1月31日的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应用BJ-DRGs分组软件和Epidata软件收集原始数据,通过对医师书写及编码专业培训,将2017年2月1日-7月31日出院病案做为对照组,2017年8月1日-2018年1月31日出院病案做为研究组,分析2组数据对DRGs绩效评价的影响变化,从医疗服务产出、医疗服务效率、医疗服务质量3个维度进行住院医疗绩效评价。结果通过住院病案首页规范管理培训,住院病案首页在入院诊断、主要诊断、手术操作、其他诊断等几个方面填写的错误率明显下降。其中入院诊断错误率从24.00%下降到9.33%;主要诊断错误率从28.00%下降到10.67%;手术操作错误率从5.67%下降到0;其他诊断错误率从89.33%下降到18.67%;改进前后住院病案首页数据比较,DRGs组数从391增加到423;总权重数从5893.12增加到6238.32;CMI值从0.89提升到0.93;低风险组死亡率由0.20%降低为0;时间效率指数从0.89降低到0.82;费用效率指数从0.98下降到0.96,综合分值从1.32上升到1.36。住院病案首页错误率与综合分值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991,回归系数b=-1.602,P<0.05。结论住院病案首页质量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DRGs的绩效评价,为了客观的评价DRGs绩效,通过对病案首页主要诊断、手术操作等的质控,提升了住院病案首页的质量,使病案首页数据更能客观地评价DRGs绩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DRGs应用于住院服务绩效评价的效果。方法:收集四川省60所三甲医院骨科专业2018年病案首页的数据,采用DRGs能力、效率和安全3方面的指标评价住院服务绩效。结果:四川省60所三甲医院骨科专业的DRGs组数最多为129组,最少为53组;57所医院的病例组合指数(CMI)值大于1,3所医院的CMI值小于1。时间消耗小于1,费用消耗大于1的医院仅有8所;时间消耗大于1,费用消耗小于1的医院有21所。60所三甲医院总体的中低风险死亡率为0.065‰,标化病死率是2.315‰。结论:四川省三甲医院骨科专业的DRGs组数差距较大,服务能力差异明显,医疗效率欠佳,亟需缩短平均住院日,转变医疗行为策略,提升医疗质量,重视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运用DRGs对医院心肌梗死救治能力变化进行分析,评价胸痛中心建设对提升心肌梗死救治能力的有效性,为医院决策提供支持。方法北京市某三级综合医院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上传至北京市DRGs住院服务绩效管理平台2年住院病案首页主要诊断包含心肌梗死的所有数据,针对DRGs能力指标、效率指标、质量与安全指标等,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描述,计数资料采用相对数描述,统计推断采用χ2、F检验和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17年和2018年2年入组病例分别为319例、392例,男性占比分别为67.4%、71.7%,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占比分别为70.5%、70.2%,性别和年龄构成在统计学上认为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χ2=1.531a、F=0.629,均P>0.05);总权重数分别为696.9、851.2,位列前3位的病组权重值占比分别为80.8%、76.6%,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χ2=62.452,P<0.05),CMI值分别为2.13、2.17;时间消耗指数均为1.19,费用消耗指数分别为1.02、0.98;低风险死亡率均为0,再入院例数分别为31例、32例,再入院率分别为9.7%、8.2%,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χ2=0.526,P>0.05)。结论医院治疗心肌梗死疾病复杂程度提高,费用指标改善,质量与安全指标提升,整体心肌梗死救治能力不断提升,但时间效率仍有改善空间,需研究对策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3.
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构建科学、实用并且适合公立医院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为医院自我评价提供参考依据,也为卫生行政部门评价、检查医院提供参考指标.方法:采用文献法和专家咨询法(Delphi法)确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结果:确定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分为3级,一级指标4个(效果、效率、效益、效用)、二级指标9个(医疗质量、创新能力、医疗效率、人员构架、收入情况、患者费用、医疗收益、服务质量、发展潜力)、三级指标33个(基础护理合格率、人均发表论文数、平均住院日等).结论:该评价指标体系较为合理全面,计算方法简单易行,既可以横向比较医院同期的各绩效水平,也可以纵向比较某医院不同时期的差别,因此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三级医院多维度精细化管理提高住院床位运营效率和效益的方法。方法:某院通过成立"一站式住院服务中心",针对住院床位统一调配中遇到的问题,从优化入院流程、明确各科室的床位配置及属性,制定绩效考核方案等多维度,探索管理办法;通过病床使用率、床位周转率、平均住院日、病例组合指数(CMI)均值、单位床位的医疗收入占比等指标,对床位进行精细化管理。结果:患者只跑一次即可完成住院全部手续;2016-2018年3项指标趋好:(1)床位周转次数同比提高0.39%;(2)CMI(平均权重)由1.01增至1.07,表明收治患者的疾病复杂程度和治疗难度逐年提高;(3)单位床位医疗收入结构比从34.59%增至34.80%,增长幅度0.6%,表明住院床位的经济效益结构稳步改善。结论:多维度精细化床位管理办法可以提高床位周转率、提升危重疑难患者收治、提高医护人员的技术能力,从而使医院的经济运行结构更加趋于合理、高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分析2017-2019年四川省地级市三甲医院医保总额控制实施效果。方法:选择省内5所地市级三甲综合医院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访谈法了解当地医疗资源分布、医保基金管理、医保患者收治等,分析5所医院近3年业务发展、总额管理、超支承担等数据。结果:近3年5所医院的住院业务量和工作效率都有所增加,住院次均费用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医疗总费用增长较快。每年5所医院住院总费用均超过医保总额,但总额超支部分所承担的比例差异较大,医院针对医保总额管控均采取了措施。结论:医保经办机构对地市级三甲医院实施的医保总额控制未对患者就医行为和医疗住院费用产生明显影响,医院总额超支后实际拒付比例与当地医保基金筹资水平有直接关系;医保总额管控促进了医院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为下一步即将开展总额控制下的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和大数据下的病种点值付费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对比分析某院心血管内科的DRGs相关指标,为院内科室间绩效考核提供参考,为医院科学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选取某医院心血管内科2020年1月1日-6月30日出院,住院时间小于60天的出院患者,分别用A病区、B病区、C病区、D病区指代,进行分析DRGs组数、总权重数、时间消耗指数、费用消耗指数、CMI、低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渝西地区住院病人就医选择现状及变动趋势,明确各级医疗机构发展模式.方法 对比分析医疗技术水平、同病种医疗费用、服务态度等病人就医选择影响因素在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差异及影响.结果 渝西地区唯一所三甲医院(下称Y医院)平均住院费、平均住院日、手术率及危重病人率等均高于区域内二甲医院,但低于赴主城区三甲医院住院病人群体;同病种住院费用Y医院明显高于区域内二级医院;二级医院服务态度优于Y医院.以上结论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渝西地区医疗市场有可能出现“哑铃”现象,即患常见病、多发病,医疗费用承受能力较差的病人更多地流向一级和县级医院就诊,重危或需要消耗更多医疗资源的所谓“高端”病人更多地流向主城区.因此,以Y医院为代表的重庆市非主城区三甲医院不宜依赖规模发展的方式,应采取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费用等措施吸引当地住院病人.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与评价新疆4所综合性医院医疗服务质量满意度。方法对4所医院28项指标进行调查,参考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ACSI),构建医疗服务质量满意度评价模型,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医疗服务质量满意度分值。结果4所综合性医院患者的总体满意度分别为95.08、86.02、77.06、82.64。在一级指标中,医疗技术水平权重分值最高,分别为97.56、90.50、78.94、86.62;而医疗费用权重分值最低,分别为89.18、76.48、67.10、78.62。结论患者对4所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总体上是满意的,特别是对医疗技术水平给予了高度肯定,但一级指标中的医疗费用指标分值最低,我区医院在降低医疗费用和节约时间成本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