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屈指肌腱Ⅱ区损伤早期康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对屈指肌腱Ⅱ区损伤患者手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12例24指屈指肌腱Ⅱ区损伤患者,根据肌腱损伤修复术后康复介入时间分成两组,手术后4周内进行康复的7例13指为早期康复组,手术4周后进行康复的5例11指为对照组。两组采用近似的康复方法。肌腱功能采用肌腱总活动度测定(TAM)评定。结果治疗后,早期康复组TAM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屈指肌腱Ⅱ区损伤术后应尽早进行康复。  相似文献   

2.
黄琴  黄涛  陈燕花  夏晓萱 《中国康复》2013,28(6):449-450
目的:探讨早期主动运动对指Ⅱ区屈肌腱修复术后的影响.方法:41例指Ⅱ区屈肌腱修复患者分为观察组20例(46指)和对照组21例(48指).观察组术后第3天开始采用早期主动运动方案;对照组术后制动3周后开始康复治疗.术后12周对2组患者进行总主动活动度测定法(TAM)系统评定和上肢功能指数(UEFI)评定.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患指TAM优良率及UEF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指间关节伸直缺失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Ⅱ区指屈肌腱修复术后早期采用主动运动方案疗效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Ⅱ区与V区屈肌腱修复术后早期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将38例屈肌腱修复术后患者依损伤部位分Ⅱ区组20例(46指)和V区组18例(44指)。2组患者术后均采用背侧石膏托固定、物理因子疗法、运动疗法等治疗。术后12周时进行总主动活动范围测量法(TAM )和上肢功能指数(UEFI)评定。结果:治疗12周后,V区组TAM优良率及UEFI评分均明显高于Ⅱ区组(P<0.05)。V区组指间关节伸直缺失明显低于Ⅱ区组(P<0.01)。结论:屈肌腱修复术后早期采用主动运动方案安全有效,而且V区损伤后手指活动度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均优于Ⅱ区。  相似文献   

4.
罗伦  董晖  杨映月 《华西医学》2014,(2):289-292
目的对比观察手伸指肌腱损伤修复术后采取早期动态支具被动式活动方案与普通延迟活动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2月-2011年10月接受手伸指肌腱修复术后进行康复治疗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早期动态支具被动式活动方案(治疗组,n=36)及延迟活动方案(对照组,n=42)进行康复治疗,于术后第6周及第8周采用总主动活动度(TAM)评定和功能独立性评分(FIM)对患者康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术后第6周及第8周,治疗组患者TAM评定明显优于对照组,FI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手伸指肌腱损伤修复术后采取早期动态支具被动式活动方案可提高患者康复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虚拟情景反馈训练对Ⅱ区指屈肌腱损伤修复术后患者手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 选择Ⅱ区指屈肌腱损伤修复术后患者3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8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综合康复治疗,包括功能训练、关节松动技术、物理因子治疗、作业治疗等。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虚拟情景反馈训练。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治疗后),对2组患者手指的侧捏力、三点捏力及握力进行测试,采用Carroll手功能评定(UEFT)评定患者的手功能及上肢功能,对掌指关节(MP)、近端指间关节(PIP)、远端指间关节(DIP)的主动活动范围及手指总主动活动范围(TAM)进行评估对比。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手指肌力、UEFT、MP、PIP、DIP活动度及TAM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各项指标均较组内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手指侧捏力[(6.56±0.22)kg]、三点捏力[(5.61±0.21)kg]、握力[(20.73±1.63)kg]、UEFT评分[(82.17±2.98)分]、PIP活动度[(83.44±9.05)°]、DIP活动度[(62.48±8.18)°]及TAM[(213.52±30.19)°]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但治疗后2组患者MP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辅以虚拟情景反馈训练,能明显改善Ⅱ区指屈肌腱损伤修复术后患者手指关节活动范围和手部肌力,并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手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静态进展型矫形器对Ⅱ区手指屈肌腱断裂术后肌腱挛缩的矫治效果。方法:52例Ⅱ区手指屈肌腱断裂术后6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联合静态进展型矫形器矫治,对照组仅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持续4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后评定伤指总主动活动度(TAM)、总被动关节活动度(TPM)和简易上肢功能评价量表(STEF)。结果:经过2周和4周治疗后,两组患者伤指TAM、TPM及STEF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试验组的伤指TAM、TPM及STEF评分在治疗2周后和治疗4周后均分别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态进展型矫形器能够提高伤指运动幅度及伤指运动功能,可能与屈肌腱弹性和延展度改善有关,是Ⅱ区手指屈肌腱断裂术后肌腱挛缩的有效矫治方法。  相似文献   

7.
李超  曹曼林 《中国康复》2013,28(3):216-218
手指的肌腱是手的内外肌肉的延续,是手之灵巧动作的“传动装置”,因此,手指肌腱的损伤对手功能的影响极大。肌腱修复术后康复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早期系统康复治疗是经济的、有效的。虽然康复治疗方法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对于手功能的康复评定却显得有些单薄,局限于手指肌腱总活动度(totalactivemotion,TAM)的评定。所以,充实对于肌腱修复术后手功能的康复评定内容显得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腕部屈肌腱损伤修复术后的康复治疗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探讨腕部屈肌腱损伤修复术后康复治疗的介入时机及有效方法。方法:11例腕部屈肌腱损伤修复术患者列入本研究。治疗组9例,康复介入时间为3—6周,损伤累及39指、64条屈指肌腱及14条屈腕与掌长肌腱;对照组2例,康复介入时间超过术后6周,分别为术后10周和12周,损伤累及10指、17条屈指肌腱及2条屈腕与掌长肌腱。所有病例均接受每日1次,每周5次的以肌腱损伤康复为主的康复治疗。治疗次数:治疗组20—50次,平均33±7.62次;对照组分别为30次和60次,平均45次。于治疗开始前、结束的次日,分别对患者屈肌腱受伤的手指及健手的相应手指进行主动关节活动度的测量。结果:治疗组伤指的优良率由治疗前的5.13%提高至89.79%,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伤指优良率没发生变化,仅为60%;经治疗两组伤指的TAM百分率均明显提高,但治疗组的提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呈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腕部屈肌腱损伤修复术后的患者,尽管康复介入的时间已超过术后3周,但经特定的康复治疗程序后仍可获得很好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手指Ⅱ区屈肌腱损伤修复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40例(62指)例Ⅱ区屈肌腱损伤病人行MTang法缝合,石膏固定后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31指)和对照组(18例31指)。肌腱修复后观察组采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术后4周及12周进行手指总关节活动度(TAM)评定、手指运动功能损伤及Carroll上肢功能评定。[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4周及12周TAM评定、手指运动功能损伤评分及Carroll上肢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Ⅱ区肌腱损伤修复后手部功能的恢复,减轻粘连形成,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方法对屈指肌腱损伤术后患者手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7年8月收治的60例屈指肌腱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15年10月~2016年9月收治3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训练方法;将2016年10月~2017年8月收治的3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术后采用早期康复训练结合理疗。比较两组手功能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肌腱主动活动范围优良率、训练后握力、上肢功能测试评分、腕关节主动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结合理疗能够促进屈指肌腱损伤术后患者手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屈指肌腱损伤患儿术后手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4例手部屈指肌腱损伤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实验组采用个性化康复计划,家长康复教育及寓教于乐的功能训练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康复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儿总主动活动度(TAM)及术后手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随访1年,实验组患儿TAM及术后手功能恢复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个性化康复计划、家长康复教育及寓教于乐的功能训练方式能有效促进屈指肌腱损伤患儿术后手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腱鞘内注射透明质酸钠(SH)在手指屈伸肌腱损伤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120例手指屈伸肌腱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研究组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联合术中腱鞘内注射SH治疗。对比两组术后6个月时肌腱修复效果、受损肌腱恢复情况、上肢功能[采用Carroll手功能评定量表(UEFT)评定]及肌腱粘连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研究组临床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肌腱滑动距离长于对照组,肌腱愈合回声厚度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UEFT评分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肌腱粘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中腱鞘内注射SH治疗可提升手指屈伸肌腱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促进患者肌腱功能恢复,降低肌腱粘连发生率,提高上肢功能。  相似文献   

13.
将60例指屈肌腱损伤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在手指屈肌腱修复术后第1天即使用支具情况下开始进行物理治疗及康复训练;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护理。术后3个月按TAM评定两组患指疗效,治疗组手指功能恢复优良率达96.7%,明显高于对照组。屈肌腱术后功能锻炼愈早,手功能恢复优良率愈高。  相似文献   

14.
指屈肌腱修复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对手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60例指屈肌腱损伤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在手指屈肌腱修复术后第1天即使用支具情况下开始进行物理治疗及康复训练;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护理。术后3个月按TAM评定两组患指疗效,治疗组手指功能恢复优良率达96.7%,明显高于对照组。屈肌腱术后功能锻炼愈早,手功能恢复优良率愈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体外冲击波治疗对手部肌腱修复术后晚期肌腱粘连的效果。方法 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40例屈肌腱修复术后且病程3个月以上存在肌腱粘连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 = 20)和试验组(n= 20)。两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增加体外冲击波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后评定握力和手指总的主动活动度(TAM)。结果 治疗前,两组手指TAM和握力无显著性差异(P > 0.05)。治疗后,两组握力和手指TAM均显著升高(| t| > 10.284, P < 0.001),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t| > 0.386, P < 0.001)。 结论 体外冲击波治疗有助于改善手部肌腱修复术后晚期存在肌腱粘连患者的手部肌腱滑动性,提高手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Valpar 4 系统在手外伤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将40 例手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 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Valpar 4 系统进行技能模拟训练,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 周、4 周后进行手关节总主动活动度(TAM)、上肢功能评定表(DASH)和Carroll 手功能评定(UEFT)。结果治疗2 周后,对照组TAM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01),观察组TAM、DASH、UEFT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01),且DASH、UEFT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治疗4 周后,对照组TAM、UEFT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01),观察组TAM、DASH、UEFT均显著改善(P<0.001),且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Valpar 4 系统能改善手外伤患者手指关节活动度、手功能及上肢功能,尤以上肢从事日常活动的能力改善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阶段康复护理对手指肌腱损伤修复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50例接受手指肌腱损伤修复术治疗患者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分阶段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肌腱主动活动(TAM)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手功能感觉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3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阶段康复护理应用于手指肌腱损伤修复术后患者康复过程,能改善患者肌腱主动活动情况,促进手功能感觉恢复,缓解疼痛,减少并发症,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黄英艳  谢辉  章伟文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9):3378-3379
目的:观察早期功能锻炼对指屈肌腱损伤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120例手部单纯屈肌腱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每组60例,测定手的总主动活动度,对照组患者不辅以功能锻炼行常规治疗护理:康复组患者术后24h即进行常规康复治疗。经过治疗3个月进行评定。结果:经过早期康复治疗后康复组患者手的总主动活动度达到优良的比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经x^2检验P〈0.005。结论:手部屈肌腱损伤后早期功能锻炼有益于手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日常生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早期运动对指V区屈肌腱损伤伴尺神经损伤修复术后患者手部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指V区屈肌腱损伤伴尺神经损伤修复术后患者5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26例、88指)和对照组(27例、91指)。术后给予2组患者常规治疗;术后4周时,2组患者开始进行主被动活动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术后第8天开始进行早期运动。术后第12周,采用总主动活动度(TAM)测定法、周围神经感觉功能评价及肩臂手残疾问卷(DASH)对2组患者的手部功能进行评定,记录患者的腕关节主动活动度及握力。 结果 术后第12周时,观察组TAM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腕关节掌屈、背伸、尺偏、桡偏4种状态下的主动活动度[(56.08±11.05)°、(49.31±9.67)°、(32.50±8.10)°、(23.65±6.34)°]较为优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2周时,观察组握力百分比、神经修复后手功能及DASH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早期运动可促进指V区屈肌腱损伤伴尺神经损伤修复术后患者的手部功能恢复,有效提高患者对患手功能恢复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0.
时金霞  孙晓明  殷梦 《妇幼护理》2022,2(18):4237-4239
目的 研讨儿童屈指肌腱损伤术后执行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遵循随机数字表法规则,将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80例屈指肌腱损伤手术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握力、上肢功能评分、总主动活动范围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的握力、上肢功能评分、总主动活动范围和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握力、UEFT评分均较干预前高,判定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屈指肌腱损伤儿童术后开展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恢复握力、上肢功能和肌腱主动活动范围,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