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医院非铜绿假单胞菌的流行分布及耐药现状,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预防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API staph鉴定系统和K-B琼脂扩散法,对临床分离的非铜绿假单胞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2004-2008年共分离出357株非铜绿假单胞菌,其中嗜麦芽寡养单胞菌233株(65.27%)、洋葱伯克霍尔德菌55株(15.41%),标本来源以痰标本为主占88.52%,临床科室分布以ICU最多(38.10%),其次为呼吸内科(23.53%);药敏结果显示,非铜绿假单胞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米诺环素、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3.26%、20.55%、20.83%,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美罗培南、哌拉两林/他唑巴坦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分别为29.17%、33.33%、39.62%.结论 非铜绿假单胞菌以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为主,感染主要以下呼吸道为主,其临床分布主要为ICU和呼吸内科,非铜绿假单胞菌表现为高度和多药耐药性,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药物进行临床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2.
常见非发酵菌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非发酵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方法API20NE进行菌种鉴定,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7年间医院从各种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出21348株细菌,其中非发酵菌3767株,占革兰阴性杆菌的17.6%;居前4位的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占43.8%、不动杆菌属占39.9%、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占6.7%、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占2.7%;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头孢吡肟、美罗培南的耐药率〈20.0%;不动杆菌属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米诺环素的耐药率〈20.0%;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米诺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20.0%;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米诺环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20.0%。结论非发酵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米诺环素、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敏感性最高,为临床治疗非发酵菌引起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某院下呼吸道感染非发酵菌的细菌分布及药敏情况。方法对2006年1月-2008年12月发生下呼吸道非发酵菌感染的648例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分离率居前4位的非发酵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277株,42.75%)、鲍曼不动杆菌(158株,24.38%)、嗜麦芽窄食单胞菌(59株,9.10%)、洋葱伯克霍尔德菌(47株,7.25%)。临床分布以患者平均年龄较大的地方干部病房(261株,40.28%)和军队高干病房(120株,18.52%)为主,此外是呼吸内科(111株,17.13%)、重症监护室(96株,14.81%)等。在几种主要致病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和亚胺培南等敏感性较高;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环丙沙星、阿米卡星以及含β 胺酶抑制剂的抗菌药物敏感;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多数抗菌药高度耐药,仅对复方磺胺甲口恶唑较为敏感;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耐药率较高,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等表现出一定敏感性。结论非发酵菌为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且大部分耐药较为严重;不同菌种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有较大差异,临床治疗应根据药敏结果及该菌耐药机制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某医院内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临床分布特点和耐药现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该院2009-2012年从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的120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常规方法结合ATB Expression微生物分析仪鉴定细菌,药敏试验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NCCLS)推荐的K-B纸片扩散法。结果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分离率以痰标本最高,占79.0%;临床分布以ICU病区、呼吸科及老干部病房为主,占72.5%;该菌仅对米诺环素、复方新诺明和左氧氟沙星比较敏感,敏感率依次为90.8%、78.3%和72.5%。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已经成为该医院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且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应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1年1月-2015年12月分离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使用WHONET 5.4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分离到35 095株革兰阴性杆菌,其中嗜麦芽窄食单胞菌654株,占1.86%。60岁及以上老年患者分离435株,占66.51%;18~59岁患者分离207株,占31.65%;小于18岁的患者分离12株,占1.84%。标本来源前4位依次是痰液、尿液、血液和咽拭子,分别占81.65%、7.34%、3.67%及2.75%。菌株主要分布于重症医学科、血液科、老年科和呼吸内科,检出率分别为24.77%、22.02%、19.27%及11.01%。5年间该菌对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敏感,耐药率低于20.00%;对头孢他啶耐药率为24.62%~29.38%。结论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主要来源于呼吸道标本,且多见于60岁及以上老年患者。5年间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总体耐药率变化不大,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及头孢他啶可用作治疗该菌感染的经验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某院下呼吸道感染非发酵菌的细菌分布及药敏情况。方法对2006年1月-2008年12月发生下呼吸道非发酵菌感染的648例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分离率居前4位的非发酵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277株,42.75%)、鲍曼不动杆菌(158株,24.38%)、嗜麦芽窄食单胞菌(59株,9.10%)、洋葱伯克霍尔德菌(47株,7.25%)。临床分布以患者平均年龄较大的地方干部病房(261株,40.28%)和军队高干病房(120株,18.52%)为主,此外是呼吸内科(111株,17.13%)、重症监护室(96株,14.81%)等。在几种主要致病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和亚胺培南等敏感性较高;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环丙沙星、阿米卡星以及含β-胺酶抑制剂的抗菌药物敏感;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多数抗菌药高度耐药,仅对复方磺胺甲(口恶)唑较为敏感;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耐药率较高,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等表现出一定敏感性。结论非发酵菌为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且大部分耐药较为严重;不同菌种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有较大差异,临床治疗应根据药敏结果及该菌耐药机制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体外评价3种不同的药物敏感性检测方法检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与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临床常用的6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情况,以利于检测方法的选择应用。方法:同时用标准K-B法、微量肉汤稀释法、VITEK-32配套的药敏检测卡GNS-143法检测临床分离的100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100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TZP)、替卡西林/棒酸(TIM)、头孢他啶(CAZ)、头孢吡肟(FEP)、环丙沙星(CIP)和复方新诺明(SXT)的敏感性;并对3种方法相互间的符合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100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TZP、TIM、CAZ、FEP、CIP和SXT的敏感率分别为65%、63%、68%、57%、71%和95%;100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相同的药物检测的敏感率分别为89%、45%、86%、54%、36%和94%;100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TZP、TIM、CAZ、FEP、CIP和SXT6种药物3种检测方法间的符合情况:K-B法与MIC法比较,完全符合率分别为69%、63%、94%、70%、91%和83%;VITEK法与MIC法比较,完全符合率分别为59%、84%、95%、87%、80%和97%;100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3种方法间的符合情况:K-B法与MIC法比较,完全符合率分别为67%、54%、92%、74%、87%和93%;VITEK法与MIC法比较,完全符合率分别为71%、63%、92%、54%、87%和95%。结论:不同的方法检测同一种细菌对6种抗菌药物的药敏结果有较大不同,各方法间的可比性较差。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CAZ的敏感检测3种方法均可用;对SXT可使用VITEK与MIC法;对CIP可使用KB法,不宜用VITEK法;对TZP、TIM、PEP,KB法及VITEK法与MIC法的符合率均不很理想,建议使用MIC法检测。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CAZ和SXT的敏感检测3种方法均可用;对TZP、TIM、CIP、PEP,KB法及VITEK法与MIC法的符合率均不很理想,建议使用MIC法检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某院重症监护室(ICU)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分离及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ICU 2008 年1月-2009 年12月检出的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资料。结果调查期间ICU送检的各类标本共分离洋葱伯克霍尔德菌166株,占总检出菌株数的23.82%(166/697);其中痰和咽拭子分离153株,中段尿9株,血管导管液2株,引流液2 株。药敏结果显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头孢唑林、亚胺培南、氨苄西林/舒巴坦、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耐药率高,达98.19%~100.00%;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他啶)的耐药率较低(11.45%),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最低(10.84%)。结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在该院ICU分离率较高,对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有极高的耐药性,临床医生应积极开展病原学检查,注意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9.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Ⅰ类整合子的分布及耐药谱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了解嗜麦芽窄食单胞菌Ⅰ类整合子的存在情况以及耐药谱型。方法2006年7月-2007年12月自临床标本分离60 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分析其基因intⅠ、qacE△1 sul 1。药敏试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结果60 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Ⅰ类整合子阳性率为13.33%(8/60),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敏感率>80%的仅有米诺环素、复方磺胺甲口恶唑、左氧氟沙星。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是一种重要的医院感染病原菌,其具多重耐药性, Ⅰ类整合子的存在加快了细菌耐药性的传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方法结果结论为了解某院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对2001-2006年间检出的158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58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主要分离自呼吸科(20.25%)和重症监护室(15.82%)送检标本; 标本分布以痰为主,占67.09%。该菌对复方磺胺甲口恶唑、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9.61%、36.00%和47.71%;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头孢呋辛、头孢克洛、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氨曲南、头孢西丁、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及四环素几乎完全耐药。提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其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应加强对其耐药性的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