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 功能电刺激(FES)就是在明确治疗目的和作用的基础上,制订详细的刺激条件以辅助和控制身体功能。特别对于脊髓损伤患者,电刺激能维持神经肌肉系统兴奋性,引起肌肉产生收缩反应者宜本疗法。辅助、控制和治疗肌肉运动的电刺激称为功能性神经肌肉刺激,区别于听、视、心脏等的FES。FES 用于治疗目的和功能重建两种。作为治疗目的,FES 可控制疾病和促进治愈。一般而言,治疗时间较短,而作为功能重建时,则要终生使用,在上肢可改善手的操作,在下肢可辅助下肢移动。FES 用于脊髓损伤患 相似文献
2.
电刺激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电刺激对成年大鼠脊髓损伤后脊髓灰质神经元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损伤对照组、电刺激组。采用Allen法,将后两组复制为脊髓T9损伤模型。术后对电刺激组大鼠进行电刺激治疗7 d。于术后l d、3 d、5 d、7 d对3组进行BBB评分,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检测NGF的表达情况。结果 BBB评分结果显示大鼠脊髓损伤后有自行恢复功能,从第5天开始电刺激组与损伤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脊髓损伤后,电刺激组和损伤对照组NGF表达均持续升高(P<0.05),电刺激组表达多于损伤对照组(P<0.05)。结论脊髓损伤后电刺激诱导损伤区NGF表达,从而创造了有利于神经再生的微环境。 相似文献
3.
脊髓电刺激促进脊髓损伤后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脊髓电刺激治疗脊髓损伤后功能恢复的研究是脊髓损伤研究领域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为人类深入了解脊髓损伤的发病机理,并最终战胜脊髓损伤带来了新的曙光。以下对这一技术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功能性电刺激对脊髓损伤患者肌肉泵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健康人和脊髓损伤患者从仰卧位到坐位和稳定站立 30min时的血流动力学反应 ,并评价在这 2种状态下 ,肌肉收缩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提示脊髓损伤患者从坐位变为站立位时 ,用功能性电刺激下肢肌肉可预防体位性低血压的出现 ,且站立期间在促进血液循环方面与健康人肌肉自主收缩运动具有同等或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Лапщин ВН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02,22(2):94-94
目的 本文就低频电刺激与胸部手法按摩用于呼吸道吸入性损伤患者早期综合治疗的效果作一比较。对象与方法 共研究 5 0例单纯的呼吸道吸入性损伤或伴皮肤烧伤达 10 %体表面以上的患者 ,基本原因是吸入燃烧物的烟雾 ,皮肤及可见粘膜被烟熏、痰中混有烟尘。呼吸道吸入性损伤的诊断则根据纤支镜检及X线检查确定。按纤支镜检查确定其吸入性损伤程度为Ⅰ~Ⅱ度。除用低频电刺激或胸部手法按摩外 ,综合治疗包括使用恢复支气管通畅、改善微循环和防止炎症并发症的措施。5 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第一组 34例经皮电刺激Захарвина Гед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盆底肌电刺激(PES)对脊髓损伤患者便秘的疗效。方法 40例脊髓损伤并有便秘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PES组,各20例。常规护理组采用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按摩等护理措施;PES组在此基础上辅以PES。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便秘症状及疗效评估评分。结果治疗8周后,常规护理组便秘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PES组便秘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01),且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0.01)。结论盆底肌电刺激有助于改善脊髓损伤患者便秘症状。 相似文献
7.
8.
前沿话题:脊髓损伤后电刺激排尿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圆锥上脊髓损伤绝大多数将并发高张力,高反射的痉挛性膀胱,贮尿与排尿功能双重障碍,章介绍了S2-4神经前根电刺激配合后根完全切断去传入,恢复脊髓损伤患可控制性排尿的理论、适应证和临床效果,并介绍电刺激下生理性排尿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低频电刺激联合Motomed运动训练对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行低频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Motomed运动训练。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排尿情况、尿流动力学、症状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2个月后日均单次排尿量、日单次最大排尿量及日均排尿次数均多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干预2个月后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最大尿流率、膀胱内压力、膀胱容量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干预2个月后国际下尿路症状评分量表(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LUTS)、泌尿症状困扰评分量表(Urinary Symptom Distress Scale,U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频电刺激联合Motomed运动训练应用于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可提... 相似文献
10.
圆锥上脊髓损伤绝大多数将并发高张力、高反射的痉挛性膀胱,贮尿与排尿功能双重障碍,文章介绍了S2~4神经前根电刺激配合后根完全切断去传入,恢复脊髓损伤患者可控制性排尿的理论、适应证和临床效果,并介绍电刺激下生理性排尿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肩胛间区低频电刺激对家兔胆囊痛及其脊髓后角pERK1/2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肩胛间区低频电刺激对家兔胆囊痛及脊髓后角pERK1/2表达的影响.方法:家兔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生理盐水组、甲醛溶液组、肩胛间区电刺激组和非肩胛间区电刺激组,每组6只.采用2Hz、3mA电流,应用生理功能学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Western blot技术,观察肩胛间区电刺激对胆囊痛模型呼吸频率和心率的改变及脊髓后角pERK1/2表达的影响.结果:肩胛间区电刺激组呼吸频率和心率分别为(50.23±0.81)和062.60±0..7)min-1(P<0.01),与甲醛溶液组比较分别降低约22%和28%,同时脊髓后角pERK1/2表达减少,与甲醛溶液组比较,减少约58%(P<0.01).结论:肩胛间区低频电刺激可在一定程度缓解家兔胆囊痛模型的生理指标改变,抑制其脊髓后角ERKl,2的激活.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大鼠模型开展目标肌肉神经分布重建(TMR)研究,使用低频电刺激,观察电刺激对神经移植后的再生和减轻骨骼肌失神经萎缩程度的效果。方法:所有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失神经支配组、TMR模型组及电刺激组。制作TMR大鼠模型,将大鼠右侧正中神经移植到胸大肌上,术后2天开始进行低频电刺激。利用植入的肌内电极采集大鼠双侧胸大肌的肌电信号;采用骨骼肌收缩的力学分析方法检测胸大肌的最大单收缩力及最大强直收缩力;应用肌湿重维持率检测胸大肌失神经萎缩情况。结果:1第4周与第1周相比,TMR模型组右侧胸大肌的肌电信号轻微增加;电刺激组右侧胸大肌的肌电信号明显增强;失神经支配组几乎观察不到右侧胸大肌的肌电信号;正常对照组的肌电信号基本不变。2正常对照组的最大单收缩力及最大强直收缩力均明显大于TMR模型组和电刺激组(P0.01),电刺激组则明显大于TMR模型组(P0.05)。3TMR模型组和电刺激组的胸大肌湿重维持率均明显高于失神经支配组(P0.01),电刺激组则明显高于TMR模型组(P0.05)。结论:使用低频电刺激TMR大鼠模型,对促进神经移植后的再生和减轻骨骼肌失神经萎缩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盆底肌电刺激用于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盆底肌电刺激(PES)改善脊髓损伤(SCI)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方法: 本研究对21例骶段以上SCI患者进行PES治疗8周,并在PES治疗前1周、PES治疗开始后第2周、第4周、第8周均记录7d的排尿日记并进行B超检查测残余尿量。结果: PES治疗8周后患者24h平均排尿次数由11.9±2.8减少至8.4±1.9次/d、漏尿次数由6.2±3.1减少至2.5±1.7次/d,平均单次尿量由188.1±43.3增加至254.1±42.4 ml/次,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盆底电刺激能有效地改善骶段以上SCI患者神经源性膀胱所致的尿失禁及尿频症状。对于PES治疗参数的选择和PES的长期疗效均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吞咽功能训练联合低频电刺激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低频电刺激。比较两组SSA评分、MNA评分、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后,两组SSA评分较护理前降低,MNA评分较护理前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优良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4.00%(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护理后,两组SF-36各维度评分较护理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吞咽功能训练联合低频电刺激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及营养状况,提高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16.
低频电刺激与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低频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5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予以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和Bobath技术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低频电刺激治疗20d。采用简易Fugl—Meyer评定法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评定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均有恢复,但治疗组的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频电刺激治疗有助于促进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尼麦角林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及血清神经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90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将患者分成3组,每组30例。A组给予常规治疗;B组给予常规治疗结合尼麦角林;C组给予常规治疗结合尼麦角林和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2周的治疗效果,比较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标准吞咽功能量表(SSA)评分、洼田饮水等级、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NIHSS评分、SSA评分及血清NSE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5),且B、C组低于A组(P<0.05),C组低于B组(P<0.05);3组洼田饮水试验等级优于治疗前(P<0.05),B、C组优于A组(P<0.05),C组优于B组(P<0.05);3组患者血清BDNF和NGF表达水平及总有效率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B、C组高于A组(P<0.05),C组高于B组(P<0.05)。结论:尼麦角林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可有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升高血清BDNF和NGF水平,降低NSE水平,协助患者恢复吞咽功能,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对40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康复治疗,治疗组除常规药物治疗、康复治疗,每天佩戴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进行患侧腓总神经、胫前肌电刺激同时步行训练,15-20min.每天2次,每周5-6d,共4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周、4周行功能独立性评定(FIM)行走能力测评、10m最大步行速度测试、运动诱发电位(MEP)检测,治疗前后行胫前肌肌力评定.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FIM行走能力、10m最大步行速度、胫前肌MEP潜伏期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4周后,与对照组比较,FES治疗组FIM行走能力评分提高(P<0.01)、10m最大步行速度提高(P<0.05)、胫前肌MEP潜伏期缩短更明显(P<0.01).胫前肌肌力治疗前两组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肌力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电刺激能显著改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步行功能,运动诱发电位为判断脊髓运动传导功能提供了客观、定量的依据,功能性电刺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低频电刺激联合盐酸多奈哌齐对血管性痴呆(VaD)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4例确诊为血管性痴呆的患者随机分治疗组(33例)及对照组(3l例),2组患者均在常规内科处理基础上给予盐酸多奈哌齐口服治疗,治疗组患者同时于双侧乳突区加用低频电刺激干预。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分别采用简易精神状态痴呆量表(MMSE)、临床痴呆量表(CDR)及Barthel指数评分进行疗效判定。结果经12周治疗后,2组患者的MMSE和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增高,CDR评分明显下降(P〈0.05),且以治疗组患者的改善幅度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治疗组患者的定向力、注意力及记忆力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或0.01),而对照组患者仅有记忆力评分较治疗前改善显著(P〈0.05)。结论低频电刺激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VaD患者疗效显著,患者经治疗后其总体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记忆力均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20.
Effect of electrical stimulation-induced cycling on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spinal cord-injured patient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Eser P de Bruin ED Telley I Lechner HE Knecht H Stüssi E 《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2003,33(5):412-419
BACKGROUND: Bone atrophy in spinal cord-injured people (SCI) is, among other factors, caused by immobilization and is initiated shortly after the injury. The present study measured the effect of an 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FES)-cycling intervention on bone mineral density (BMD) of the tibia in recently injured SCI people. METHODS: As soon as possible after the injury (mean 4.5 weeks), para- and tetraplegic patients were recruited into an intervention and control group comparable with regard to gender, age, and lesion level. The intervention consisted of 30-min 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cycling three times a week for the duration of their primary rehabilitation (mean = 6 months). Computed tomography (CT) scans of the right tibia diaphysis were taken at the beginning and at the end of the intervention. Bone mineral density of cortical bone was calculated from the CT scans. RESULTS: A total of 38 subjects (19 in each group)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Both groups showed a reduction in tibial cortical BMD of 0-10% of initial values within 3-10 months. The mean decrease in BMD was 0.3% (+/- 0.6) per month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nd 0.7% (+/- 0.8) in the control group. This difference did not reac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Decrease of BMD was linearly correlated to initial BMD and age in the pooled data of both groups; subjects who had a high initial BMD and/or were older lost more bone. In neither group was bone loss associated with duration of immobilization nor lesion level. CONCLUSIONS: 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cycling applied shortly after SCI did not significantly attenuate bone los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