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4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光照疗法的护理干预。方法:对150例黄疸新生儿根据其病情采取光照疗法及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结果:患儿经舒适护理蓝光照射治疗后,黄疸消退、血清胆红素降至正常范围者58例;黄疸明显消退、胆红素接近正常者52例;经口服药物治疗3 ̄5d后黄疸消退40例;总有效率为100%,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新生儿黄疸患儿光照疗法的护理干预,能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护对新生儿黄疸治疗及预防胆红素脑病发生取得的效果。方法:总结我院从2006年1月~2009年10月收治的全部新生儿黄疸病例27例的临床护理资料,分析配合中医护理对患儿预后的影响。结果:27例新生儿黄疸病例全部康复。结论:中医护理有利于新生儿黄疸的恢复,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新生儿黄疸的观察护理经验。方法:通过对30名新生儿黄疸的观察,分析新生儿黄疸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结果:30名新儿黄疸均找出原因,及时治疗,防止胆红素脑病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加强新生儿黄疸的观察与护理,有助于尽快找出原因,及时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128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中西结合医治疗的护理要点,为今后治疗新生儿黄疸提供临床护理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8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护理个体化防治措施。结果:进行新生儿经皮胆红素测定、血清总胆红素测定、血清直接胆红素测定、血清间接胆红素测定,4天有效率100%,除1例重症死亡,总治愈率99.2%。结论: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效的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27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实施蓝光照射、药物应用以及中草药治疗,同时给予保暖、合理喂养、预防感染等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27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经过治疗和精心护理,全部痊愈出院,无不良后遗症。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把西医的快速治疗和中医的缓慢调节内环境完美结合,能够取长补短,配合全面的护理干预,能够加快新生儿黄疸的归转,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对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新生儿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08例光疗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的常见疾病,部分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可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严重者病死率高,存活者多留有后遗症.光疗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素最常用的有效方法.我科从2003年12月至2009年7月光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08例,取得很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黄疸是因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引起,其原因复杂,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新生儿出生后2~4天,皮肤黏膜逐渐变黄,不出现任何症状,称为生理性黄疸,足月儿10~14天消失.黄疸出现过早或者持久不退,逐渐加深,要考虑病理性黄疸,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胆红素脑病而危及生命.所以对新生儿黄疸应严密观察,适时治疗,以防胆红素脑病发生.我院采用苯巴比妥配合中药防治新生儿黄胆,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溶血病是因母婴血型不合而产生同族血型免疫反应的遗传性疾病。以ABO、Rh血型系统血型不合引起的最常见,是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病例可以出现重度黄疸、贫血及胆红素脑病甚至死亡。通过对病情的密切观察与精心护理,避免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提高患儿的治愈率,体现了护理在新生儿溶血病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2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行蓝光照射治疗并辅以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120例患儿经蓝光照射治疗及相应的护理措施后,黄疸消退、血清胆红素降至正常范围者51例;黄疸明显消退、血清胆红素接近正常者40例;其余29例经口服药物治疗3~5天后黄疸消退;有效率为100%,且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蓝光照射治疗辅以相应的护理措施治疗新生儿黄疸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钟俊丽 《新中医》2014,46(5):222-223
目的:观察中医特殊护理应用在新生儿黄疸中的效果及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本院治疗的122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抚触和光照治疗,观察组予常规治疗护理联合中医特殊护理,观察记录患儿的黄疸指数、胆红素降低幅度、高胆红素血症发生情况、胎粪转黄时间、完全退黄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从第3天开始至第6天,观察组新生儿黄疸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新生儿胎粪转黄时间、完全退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新生儿胆红素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采用常规治疗护理联合中医特殊护理可以有助于新生儿黄疸消退,减少高胆红素血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1.
王满  贾爽  李晓环  秦辉  李硕  张妙 《河北中医》2012,34(8):1152-1153
临床研究表明,60%的新生儿可出现黄疸,大部分新生儿黄疸较轻微,但由于胆红素毒性较强,高胆红素血症可导致胆红素脑病[1].为减少严重胆红素血症及胆红素脑病的发生,2010 - 01-2010 - 12,我们采用健婴宝新胎毒清、游泳及抚触对300例新生儿进行干预,并与游泳及抚触干预300例、常规喂养干预300例对照,观察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黄疸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症状,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及其它因素所致,约有50%足月儿和80%早产儿可出现肉眼黄疸[1].病理性黄疸如治疗不及时可致胆红素脑病,从而产生严重的后遗症.故对其进行及时恰当的干预,至今仍十分重要.我院近年来主要采用物理光疗,中西医药物相互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病理性,临床数据表明,我国足月儿50%和早产儿80%可以发生新生儿黄疸。生理性黄疸一般不需治疗,而病理性黄疸如不及时治疗易导致胆红素脑病。对此,笔者采用茵栀黄汤沐浴治疗新生儿黄疸63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选取2013年9月~2014年5月在我院出生的126例新生儿(除危重转院外),其中男56例,女70例;  相似文献   

14.
林海芳  叶淑芳  胡丽娅  何春风 《新中医》2020,52(12):196-198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干预联合光照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新生儿黄疸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1例采用光照疗法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61例采用光照疗法配合中医护理干预;观察比较2组干预前后黄疸指数、血清间接胆红素水平变化;比较2组首次排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黄疸消退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3 d、5 d、7 d,2组黄疸指数、血清间接胆红素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时间点的黄疸指数、血清间接胆红素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黄疸消退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4.92%,对照组为25.2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联合光照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患儿黄疸指数、血清间接胆红素,加速患儿康复,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5.
60例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勤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20):148-149
目的:探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对策,以提高该病的治愈率,避免发生副作用。方法:对60例不同程度的新生儿黄疸患儿实行蓝光照射治疗,进行细心观察及护理。结果:6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黄疸均消退,治愈出院。结论:蓝光照射治疗能有效降低新生儿黄疸患儿的血清胆红素,而治疗过程中正确、精心的护理则是蓝光治疗的关键,对保证患儿安全及治疗效果、预防本病并发症有重要的意义,是治愈该病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蓝光照射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精心护理使疗效提高,避免发生不良反应。方法对11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蓝光治疗,进行细心观察与护理。结果 118例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经蓝光治疗均痊愈出院,无不良后遗症。结论蓝光照射能有效降低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患儿的血清胆红素,而正确、精心的护理则是蓝光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脐血胆红素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关系。方法采集足月正常新生儿脐静脉血(不含溶血标本),用偶氮咖啡因比色法测定胆红素。生后2~7 d采集股静脉血动态监测血清胆红素。比较不同脐血胆红素范围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及治疗的比例。结果500例新生儿中181例(36.20%)发生病理性黄疸,发生病理性黄疸脐血胆红素浓度显著高于未发生病理性黄疸的脐血胆红素浓度(P0.01)。随着脐血胆红素浓度上升,病理性黄疸发生率增加(P0.01),需干预治疗病例增多(P0.01)。结论脐血胆红素水平对预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有极大价值。若脐血胆红素检测大于36μmol/L,建议早期干预治疗病理性黄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疾病,较严重者如未及时采取正确的治疗手段和护理,有可能发展为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又称核黄疸)。光照疗法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一种简便、疗效好、见效快的方法。2005年6月-2006年6月本院对35例新生儿黄疸采用光照疗法,并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1背景、目的及意义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症状,可见于50%以上足月儿和80%以上早产儿,占住院新生儿的20%~40%。多数预后良好,当间接胆红素增加过高、过快时,可造成胆红素脑病,导致死亡或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1]。因而,对于新生儿黄疸进行适时、有效、安全和经济的干预十分必要。中医学中"胎黄"的描述与现代医学新生儿黄疸相对应,已有临床研究证实中成药可以降低胆红素水平、缩短黄疸消退时间、提高总有效率[2-4]。  相似文献   

20.
《辽宁中医杂志》2015,(10):1898-1899
目的:观察健脾清热化湿方对新生儿迟退性黄疸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本院住院新生儿迟退性黄疸59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观察组30例,观察两组治疗后血清胆红素值。结果:7 d后观察组胆红素下降值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33%,对照组为75.8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健脾清热化湿方能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缩短治疗时间,从而降低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