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白假丝酵母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性分析某院2003-2005年各类临床标本分离的186株白假丝酵母菌分布特点及药敏结果。186株白假丝酵母菌主要分离自呼吸道标本,占60.75%;其次为中段尿18.28%,分泌物11.83%,血液4.30%,其他4.84%。白假丝酵母菌对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5-氟胞嘧啶、氟康唑、咪康唑、酮康唑、益康唑、伊曲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4.84%、9.68%、41.94%、63.98%、61.83%、67.23%、46.77%、66.67%;3年来,白假丝酵母菌除对两性霉素B和制霉菌素的耐药率显著降低(P〈O.01),对益康唑的耐药率没有太大变化(P〉0.05)外,对5-氟胞嘧啶、氟康唑、酮康唑、咪康唑的耐药率显著增高(P〈0.01或P〈0.05)。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医院假丝酵母菌属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率.方法 以萨布罗培养基分离真菌,用API 20 CAUX假丝酵母菌属鉴定板和ATB 3 Fungus假丝酵母菌属药敏板进行假丝酵母菌属的鉴定和药敏检测.结果 共分离假丝酵母菌属189株,检出率为9.6%,以白色假丝酵母菌的检出率居首位,占76.2%,其次为热带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分别占8.5%、6.3%、5.3%;189株假丝酵母菌属所致的临床感染,主要为肺部感染,痰标本中共检出114株,占60.3%,其次为清洁中段尿、粪便,分别占15.3%、9.0%;189株假丝酵母菌属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的敏感率较高.结论 必须重视假丝酵母菌属的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假丝酵母菌属感染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 方法 回顾性调查2006-2008年住院患者发生假丝酵母菌属感染的相关临床资料及药敏试验结果. 结果 共分离到假丝酵母菌属1070株,检出率最高的是白色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分别为55.89%、17.10%、10.93%;呼吸内科、妇产科、ICU和中医科是检出数最多的科室,构成比分别为19.16%、17.94%、12.44%、8.88%;痰、阴道分泌物、粪便和尿液是检出数最多的标本;体外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的敏感性最高,氟康唑对非白色假丝酵母菌耐药性较强. 结论 假丝酵母菌属已成为医院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且耐药性有增强的趋势,下呼吸道感染和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最重要的临床类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泌尿系统假丝酵母菌属的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治疗及预防假丝酵母菌属的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医院2009年所有中段尿培养假丝酵母菌属阳性株,分析其科室分布及耐药性.结果 3500份中段尿培养标本中,有1055份阳性,阳性率为30.1%,其中171份标本检出假丝酵母菌属,检出率为16.2%;主要发生在老年医学科、老年ICU、急诊科及ICU,分别占46.2%、28.1%、6.4%、6.4%;171株假丝酵母菌属对氟康唑、伏立康唑、卡泊芬净、伊曲康唑、5-氟胞嘧啶和克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62.6%、50.3%、26.9%、11.7%、4.1%和3.5%;两性霉素B和制霉菌素的耐药率均为0.结论 假丝酵母菌属感染在医院感染性疾病中的比例有上升趋势,引发泌尿系感染的假丝酵母菌属多为抵抗力弱的老年患者和ICU患者;对氟康唑耐药率最高;临床应重视对怀疑泌尿系感染的患者进行真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以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荆州市医院感染假丝酵母菌属的分布及耐药特点,为临床控制真菌感染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真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结果 感染真菌主要是白色假丝酵母菌占62.1%,热带假丝酵母菌占20.3%;假丝酵母菌属对两性霉素B和制霉菌素敏感率均为100.0%;对伊曲康唑及酮康唑的耐药率为8.3%~27.3%,对氟康唑耐药率有上升趋势,为13.6%~36.4%.结论 应遵照真菌病原学检查和药敏结果选择抗真菌药物,才能提高真菌感染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的发病情况及耐药性。方法选取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患者535例,取阴道分泌物进行接种培养,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535例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患者共感染6种真菌,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324株,占60.56%,热带假丝酵母菌108株,占20.19%,啤酒假丝酵母菌42株,占7.85%,克柔假丝酵母菌36株,占6.73%;另有光滑假丝酵母菌18株及近平滑假丝酵母菌7株;535株假丝酵母菌属对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以及伊曲康唑耐药性较高,分别为95.51%、94.39%以及81.87%。结论调查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患者的发病情况,分析感染菌株及其耐药性,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耐药菌株产生、取得良好治疗效果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医院假丝酵母菌属医院感染的菌种分布与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试验依据.方法 假丝酵母菌属的分离、鉴定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药敏敏感试验采用K-B法.结果 189株假丝酵母菌属中,白色假丝酵母菌居第1位,占57.2%;热带假丝酵母菌第2位,占18.5%;假丝酵母菌属对氟康唑、克霉唑、伊曲康唑等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为7.4%~18.2%;对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敏感率为100.0%.结论 临床对疑为真菌医院感染患者,务必进行病原学培养,以早期发现病原性真菌和选择有效的抗真菌药物控制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假丝酵母菌属在我院医院感染的菌种分布及耐药性,以期为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1年12月该院住院患者送检的标本,分别进行真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52株假丝酵母菌属中,白色假丝酵母菌居第1位,占63.5%;近平滑假丝酵母菌第2位,占19.2%;白色假丝酵母菌对5-氟胞嘧啶、酮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的耐药率为12.1%~24.2%;对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敏感率为97.0%。结论临床对疑为真菌感染患者,一定要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
罗婷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6):3529-3530
目的分析假丝酵母菌属临床感染病原菌的种类分布及药物敏感性。方法采用VITEK-32半自动细菌检测分析仪,YBC鉴定卡片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所分离的1003株假丝酵母菌属中,白色假丝酵母菌检出率占第1位,占58.9%,其次为热带假丝酵母菌占23.4%;假丝酵母菌属在痰液中检出率最高,占49.2%,其次为尿液,占24.6%;热带假丝酵母菌对伏立康唑敏感率仅为0.9%,对氟康唑、5-氟胞嘧啶、伊曲康唑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光滑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的敏感率也只达到79.8%。结论假丝酵母菌属感染种类增多,耐药性增加,对易感患者应重视监测,加强其免疫力,预防假丝酵母菌属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假丝酵母菌属医院感染现状及耐药性,为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显色培养基和API真菌鉴定条鉴定真菌,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结果 102株假丝酵母菌属主要分布于重症监护病房(ICU)、内科、外科及肿瘤病区,分别占50.0%、23.5%、15.7%及10.8%;102株假丝酵母菌属中,白色假丝酵母菌占59.8%、光滑假丝酵母菌占19.6%;假丝酵母菌属对4种抗菌药物耐药率最高的是氟康唑,伊曲康唑次之,两性霉素B和5-氟胞嘧啶耐药率较低,白色假丝酵母菌对4种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50.8%、36.1%、8.2%和1.6%。结论假丝酵母菌属的耐药性已十分严重,应加强监测、预防与控制。 相似文献
11.
了解某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实施体外插管中真菌感染及其耐药情况。方法采集该院ICU84例患者的各种插管标本161份,将其接种于假丝酵母菌显色培养基,API 20C AUX鉴定试剂盒作菌株鉴定,ATB FUN 3药敏测试试剂盒进行药敏试验。结果161份标本中检出真菌98株(60.87%),以白假丝酵母菌(52株,53.06%)为主,其余依次为热带假丝酵母菌(14株,14.29%)、光滑假丝酵母菌(11株,11.22%)、近平滑假丝酵母菌(9株,9.18%)和克柔假丝酵母菌(12株,12.25%)。其中呼吸道插管分离60株(61.22%),留置导尿管25株(25.51%),静脉插管13株(13.27%)。分离菌株对5 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和伏立康唑的耐药率均<10%,对伊曲康唑的耐药率为12.24%;而光滑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和克柔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的耐药率均>45%。结论ICU患者各种插管中真菌感染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呼吸道插管感染率最高;各类假丝酵母菌对5 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和伏立康唑耐药性较低,而对氟康唑耐药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体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VITEK2compact鉴定及药敏仪,对某院2012年全年住院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痰培养所分离的菌株进行鉴定,并对主要菌种做药敏试验。结果 1 080份标本共分离病原体314株(29.07%),其中革兰阴性(G-)杆菌224 株(71.34%),主要为大肠埃希菌(56株)、肺炎克雷伯菌(49株)、阴沟肠杆菌(46株)、黏质沙雷菌(39株);革兰阳性(G+)菌85株(27.07%),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30株,其中耐甲氧西林株8株)、溶血葡萄球菌(26株)、表皮葡萄球菌(16株,其中耐甲氧西林株6株);真菌5株(1.59%),均为白假丝酵母菌。G-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敏感率为100.00%,对常用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表现出广谱耐药;G+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率为100.00%,对利奈唑胺高度敏感。结论小儿下呼吸道感染存在多重耐药菌感染,临床医生应密切关注检出菌的耐药机制,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尽量减少新的耐药菌产生。 相似文献
13.
肿瘤患者克雷伯菌属感染菌种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肿瘤患者感染克雷伯菌属细菌菌种分布及药敏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某院2004年1月1日-12月31日住院肿瘤患者标本分离的克雷伯菌属细菌采用常规法或API系统鉴定,K-B法做药敏试验,双纸片法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并用WHONET 5.3软件对菌株来源、分布及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47株克雷伯菌属细菌,其中肺炎克雷伯菌27株(57.45%),产酸克雷伯菌13株(27.66%),臭鼻克雷伯菌7株(14.89%);主要分离自痰与咽拭子标本(44株,93.62%);以肺癌(26株,55.32%)、鼻咽癌(8株,17.02%)等呼吸道癌症患者检出较多。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检出率为14.89%,其对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最低(均为14.29%);不产ESBLs菌株对亚胺培南、三代头孢、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药耐药率低(0~10.00%);产ESBLs菌的耐药率明显高于不产ESBLs菌株(P<0.01)。结论肺癌、鼻咽癌等呼吸道癌症患者克雷伯菌属细菌感染率较高,经验性抗菌治疗可选用亚胺培南、阿米卡星、氧氟沙星。 相似文献
14.
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主要病原菌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苛养菌及链球菌鉴定的常规方法对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咽拭子标本进行分离、培养与鉴定。采用K-B纸片扩散法对分离出的病原菌进行药敏分析。结果286份咽拭子标本中共分离病原菌112株,检出率为39.16%。其中苛养菌72株,占病原菌的64.29%。流感嗜血杆菌对克拉霉素(70.01%)、复方磺胺甲口恶唑(60.00%)、氨苄西林(66.68%)耐药率高;肺炎链球菌对四环素(96.15%)、克林霉素(92.31%)、复方磺胺甲口恶唑(92.31%)、阿奇霉素(92.31%)耐药率高;化脓性链球菌对四环素(100.00%)、克林霉素(94.45%)、阿奇霉素(83.33%)耐药率高。结论苛养菌和化脓性球菌是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治疗时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某基层医院呼吸道感染患者嗜血杆菌的分离率、产酶率及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该院2005年8月-2007年9月收集的712份痰及咽拭子标本进行嗜血杆菌分离培养、鉴定,并以头孢硝噻吩纸片法进行伊内酰胺酶测定,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嗜血杆菌151株,其中流感嗜血杆菌43株(28.48%),副流感嗜血杆菌108株(71.52%);检出β-内酰胺酶阳性菌株19株(12.58%),其中流感嗜血杆菌中检出6株(13.95%),副流感嗜血杆菌中检出13株(12.04%)。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嚼唑、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30.46%、77.48%、63.58%,对头孢呋辛、头孢噻肟耐药率仅为9.27%、5.96%。19株产酶菌对氨苄西林均耐药。结论该院呼吸道嗜血杆菌感染患者以感染副流感嗜血杆菌为主,临床治疗宜首选第二代与第三代头孢菌素及亚胺培南等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某院产β 内酰胺酶葡萄球菌在临床标本中的检出及耐药现状,为防治葡萄球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5-2010年临床各科送检标本分离的1 725株产β 内酰胺酶葡萄球菌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结果近6年产β 内酰胺酶葡萄球菌总检出率为94.83%(1 725/1 819),各年度(2005-2010年)检出率分别为88.68%(94/106)、89.69%(174/194)、91.72%(155/169)、97.58%(242/248)、96.10%(591/615)、96.30%(469/487),有逐年上升趋势(χ2=51.11, P<0.01);各菌种以松鼠葡萄球菌β 内酰胺酶阳性率最高(99.50%,198/199),耳葡萄球菌最低(80.37%,86/107),种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08,P<0.01)。药敏结果显示,除万古霉素、利奈唑烷、呋喃妥因和利福平外,产β 内酰胺酶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苯唑西林、头孢唑林、环丙沙星、四环素、克林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和复方磺胺甲口恶唑呈高度耐药(耐药率51.74%~100.00%)和多重耐药,且产酶菌的耐药性均高于非产酶菌(χ2在7.00~485.39之间,P<0.01)。苯唑西林耐药菌株占产β 内酰胺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72.86%和78.30%,是产酶葡萄球菌的主要组成菌群。结论产β 内酰胺酶葡萄球菌的高检出率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高耐药率形势严峻,加强对产酶细菌的监测,遏制其快速增长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菌血症患者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某院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所有AIDS患者的血培养病原菌及其药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普通患者血培养病原菌资料进行比较。结果调查期间共收集9 554份血培养标本(其中AIDS患者标本1 522份),普通患者血培养阳性571份,AIDS患者血培养阳性77份。 AIDS患者血培养病原菌主要以真菌为主(81.82%),其中马内菲青霉菌占66.23%,其次是新生隐球菌(7.79%)、克鲁维酵母菌(5.19%),细菌感染(18.18%)以散发病例为主;普通患者血培养病原菌主要以细菌为主(91.42%),真菌占8.58%;两组患者菌血症感染病原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4.55,P<0.01)。马内菲青霉菌对两性霉素B、氟康唑敏感性差;而新生隐球菌、克鲁维酵母菌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较高,无明显耐药。结论加强AIDS合并菌血症患者机会致病菌的流行病学监测,及早发现病原菌,是实现感染控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胆道感染患者胆汁中常见病原体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选择抗菌药物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集的胆汁标本,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对药敏结果采用WHONET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445份胆汁标本,其中阳性标本254份,阳性率57.08%。共分离病原体306株,其中革兰阴性(G-)菌231株(75.49%),革兰阳性(G+)菌58株(18.95%),真菌17株(5.56%)。引起胆道感染常见的G-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21.89%)、肺炎克雷伯菌(18.30%)、铜绿假单胞菌(13.40%); G+菌为粪肠球菌(5.56%)、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59%)、屎肠球菌(3.59%)等。G-菌对亚胺培南、厄他培南耐药率最低,其次为头孢替坦、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喹诺酮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有较高的耐药性。G+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最低,对利奈唑胺耐药率较低,对其他抗菌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耐药(30%~90%)。结论胆道感染细菌以G-杆菌为主;定期获得可靠的细菌耐药性动态监测数据,对临床经验性治疗和制定针对分离菌的治疗方案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7-2010年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痰标本所分离的病原菌进行菌种和耐药性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下呼吸道感染病例中,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占57.9%,真菌感染占22.6%,革兰阳性球菌感染占19.5%;检出病原菌前5位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占20.4%、白色假丝酵母菌占16.0%、铜绿假单胞菌占14.2%、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0.6%、大肠埃希菌占10.0%;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结论 应加强对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监测与控制,严防耐药菌株在医院内援散流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