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临床上起病缓慢,约1/3患者有家族发病史。以气短最为常见,活动后加重。伴胸痛心悸等,也可有劳累性心前区疼痛。或活动时头晕或昏厥,也有的可无明显症状或症状较少,超声心电图显示室间隔和(或)左室后壁非对称性的增厚。心室腔缩小,流出道狭窄。西医内科采用负性肌力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的变化,观察了我院近4年来住院治疗的33例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表现,并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3.
经皮间隔心肌消融术 (PTSMA)是通过介入方法 ,用无水乙醇消融梗阻肥厚的室间隔心肌相关动脉 ,造成室间隔心肌局限的治疗性心肌梗死 ,使室间隔变薄 ,局部收缩功能下降 ,左室流出道 (LVOT)扩大 ,降低或消除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G) ,改善临床症状的非外科治疗方法[1] 。我院 2  相似文献   

4.
血府逐瘀汤治疗肥厚型心肌病2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汤治疗肥厚型心肌病的疗效。方法 :以血府逐瘀汤煎剂治疗HCM 2 7例。结果 :2 0例服药 2 0剂后 ,症状消失 ,7例服药 1疗程后 ,症状基本消失 ;室间隔肥厚减轻 19例 ,近心尖区室间隔肥厚恢复正常 6例 ,单纯心尖部心肌肥厚治疗前后无变化 3例 ;ST -T恢复正常 17例 ,改善 8例 ,异常Q波深度减轻 2例 ,无变化 1例。结论 :血府逐瘀汤治疗HCM可使增生肥厚的心肌改善或恢复 ,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5.
肥厚型心肌病转变为类似扩张型心肌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以心肌非对称性肥厚、心室内腔变小为特征,以左心室血液充盈受阻,左心室舒张期顺应性下降为基本病态的原因不明的心肌疾病。其主要表现为舒张功能不全,但晚期可发生收缩功能障碍,出现类似扩张型心肌病(DCM)的表现。笔者收治1例HCM病人转变为类似DCM,现报道如下。1 病例报告患者,女,33岁,主因心悸、气短10年,加重伴发憋、不能平卧1周于1998年11月22日入院。患者自1988年始出现心悸、气短,未予重视。1991年在怀孕7个月时出现浮肿、尿少、胸闷、气短加重,在我院查心脏超声示:IVS38mm,LVPW39mm,Dd36mm,Ds10mm。室…  相似文献   

6.
7.
本文作者重点探讨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诊断,提高对该病诊断的认识。肥厚型心肌病是不明原因的以心肌肥厚为特征的心脏疾病,临床常表现为胸闷、心悸、晕厥,甚至猝死。心电图有缺血性ST-T改变,易误断为冠心病、心内膜下心肌梗塞,二维超,心导管、磁共振可确定诊断。  相似文献   

8.
岳沛平教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教学、科研、临床近30年,尤其是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有丰富的经验与独到的见解。笔者有幸在江苏省中医院学习期间了解到岳沛平教授治疗肥厚型心肌病经验,现将其治疗该病16例经验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1病历介绍患者,男,48岁,因发现心电图异常3个月就诊。平素患者无胸闷、胸痛、头昏、乏力、黑蒙、晕厥,无活动后气促及呼吸困难等,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及冠心病史。体格检查:血压110/70 mmHg(1 mmHg=0.133 kPa),颈静脉无充盈,双肺呼吸音清晰,  相似文献   

10.
<正>1病历介绍患者,男,48岁,因发现心电图异常3个月就诊。平素患者无胸闷、胸痛、头昏、乏力、黑蒙、晕厥,无活动后气促及呼吸困难等,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及冠心病史。体格检查:血压110/70 mmHg(1 mmHg=0.133 kPa),颈静脉无充盈,双肺呼吸音清晰,心尖搏动于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0.5 cm处可  相似文献   

11.
介绍李庆海教授治疗肥厚型心肌病(心积)的经验.认为本病多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于调摄,导致心脾肾亏虚,尤以心的气阴两虚为本,气虚运血无力,滞而成瘀,阴津失布,聚而成痰,心失所养,痰瘀相互胶结,积于心体,充斥其间,逐渐形成心肌肥厚.治疗上提倡中西医结合,协同增效;益气阴,补脾肾,以补为先;痰瘀共治,有所侧重.同时善用虫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麻黄附子细辛汤辅助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2例HOCM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MSSRT)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麻黄附子细辛汤(甘草15 g,丹参15 g,黄芪15 g,人参15 g,五味子12 g,桂枝12 g,附子10 g,麻...  相似文献   

13.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是肥厚型心肌病的一种较少见的特殊类型,临床上极易误诊为冠心病、非Q波心肌梗死等疾病,故掌握其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十分重要。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特征进行分析,为正确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1月至2008年11月收治的40例老年高血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诊治资料,总结老年高血压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老年高血压肥厚型心肌病无特异性的临床特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结合可以进行准确诊断,其治疗可采用常规的抗冠心病病药物,以钙离子拮抗和β受体阻滞剂为主。结论:采用超声心动图及早诊断,采用β-受体阻滞剂联合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的心电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超声心动已确诊的44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均行常规l2导联心电图检查,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心电图异常(ST-T改变、异常Q波、心室肥厚等)发生率为93.2%.Ⅳ型ST-T改变多见于前侧壁导联(V1 ~V3)、高侧壁导联(Ⅰ~aVL),具有特殊性,(0.05).其他3型患者ST-T改变、异常Q波的发生率及部位差异均无统计意义(0.05).结论: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电图异常,但除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外,其他各型心电图改变没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的心电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超声心动已确诊的44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均行常规l2导联心电图检查,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心电图异常(ST-T改变、异常Q波、心室肥厚等)发生率为93.2%.Ⅳ型ST-T改变多见于前侧壁导联(V1 ~V3)、高侧壁导联(Ⅰ~aVL),具有特殊性,(0.05).其他3型患者ST-T改变、异常Q波的发生率及部位差异均无统计意义(0.05).结论: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电图异常,但除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外,其他各型心电图改变没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54岁,以活动后胸闷、心慌、气短1年,加重伴咳嗽,咳痰,腹胀,尿少1周入院。患者1年前自觉胸闷、心慌、气短,活动后加重。曾在当地医院间断治疗(用药不详),病情时轻时重。1月前,做心电图示:心肌缺血,服倍他乐克,辅酶Q10,消心痛治疗,病情改善不明显。近1周症状加重。否认高  相似文献   

18.
刘宁  吕红娟  宋究波 《光明中医》2015,30(2):381-382
<正>1资料与方法患者,男性,46岁,因"反复心慌、气短10余年,加重伴乏力、憋喘10天"于2013年04月08日入院。患者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慌、气短、乏力,休息后缓解,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冠心病"。其后症状反复发作,尤于夜间发作频繁,发作时含服硝酸甘油,无明显缓解。10天前患者于上夜班时心慌、气短等症状突然加重,并伴有憋喘,连续含服4片硝酸甘油,症状仍不  相似文献   

19.
肥厚型心肌病是临床常见的容易发生心律失常的疾病,以致心功能减退、栓塞、猝死。病变以心肌肥厚为主,心脏不扩大,劳累后出现心悸、气短、呼吸困难、非典型心绞痛、晕厥等为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电图在诊断肥厚型心肌病中的特点与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已确诊为肥厚型心肌病住院患者32例,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对出现的异常心电图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2例患者中正常心电图有2例(6.2%),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心电图改变30例(93.8%),其中,伴ST段压低22例(73.3%),发生率最高;其次是T波改变,以T波倒置为主16例(53.3%),异常Q波有12例(40.0%)。结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多出现心电图异常改变,虽无特异性特征,但心电图在该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大大提升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准确性,减少误诊漏诊,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