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DISH)是一种以韧带和肌腱附着点的骨化、钙化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多见于老年男性。Forestier等[1]于1950年首次描述了该病,并将其描述为"老年强直性脊椎骨肥大",亦称为Forestier病。20世纪70年代,Resnick等[2]归纳总结了Forestier病的影像学和病理学特点,正式将其命名为DISH。DISH常累及椎旁韧带,多见于胸椎,其次是颈椎和腰椎[3]。周围关节(如肩、肘、腕、骨盆、髋、膝和脚踝)也可发生软组织增厚和钙化[4]。DISH缺乏特征性的临床症状,多局限于影像学表现,其诊断容易被忽略。本文通过查阅DISH相关文献,从流行病学、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展开分析,以期为DISH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孔清泉  陈仲强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20):1435-1437
弥散性特发骨肥大症(diffuse idiopathic skeletal hyperostosis,DISH),也称Forestier病,是一种常见的老年型疾病,表现为脊柱前纵韧带骨化和各种脊柱外韧带骨化。DISH病与后纵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um,OPLL)和黄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the ligamentum flavum,OLF)的病理病变过程均为软骨内骨化;它们均是临床常见的多因素迟发疾病,起病隐匿,男性多见,男女比率为3—1:1。[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diffuse idiopathic skeletal hyperostosis,DISH)是一种以脊柱前外侧韧带钙化为特征、可累及全身的骨骼疾病,最早在1950年由Forestier和Rotes-Querol描述.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男性多见,我国尚无相关流行病学研究,国外研究资料提示在年龄超过50岁的人群中,男性发病率为25%,女性为15%[1].颈椎DISH最常见于C4~C6[2],高位颈椎DISH较少见,我们遇到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diffuse idiopathic skeletal hyperostosis,DISH),又称为Forestier病,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却易被忽略的全身性骨骼疾病,表现为脊柱和关节的韧带及肌腱附着点的钙化和骨化~([1~3])。DISH累及脊柱时表现为多个椎体前外侧流注性骨赘和钙化等特征性改变,可导致脊柱强直,从而使脊柱易在创伤下甚至微小外力下出  相似文献   

5.
<正>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diffuse idiopathic skeletal hyperostosis, DISH)是中老年人常见骨骼疾病,主要累及脊柱,特征是大量表浅的不规则椎体前和侧缘骨质增生相互融合形成椎体前广泛肥厚骨块,又称强直性骨肥厚[1-2]或Forestier病。  相似文献   

6.
一、简介 颈椎退行性变在中老年人中十分普遍,影像学检查往往提示椎体骨质增生,骨赘形成.但是这种改变大部分都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引起局部食管压迫导致吞咽困难的十分罕见.国内第一届颈椎外科研讨会中确定其为食道型颈椎病,国际上则把其称为Forestier病[1],或者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diffuse idiopathic skeletal hyperostosis,DISH)[2].我们收治了两例这样的患者,手术治疗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DISH)是一种以脊柱前外侧韧带钙化或骨化为特征的骨骼疾病,可累及全脊柱乃至全身骨骼,有研究[1]显示,其好发于中老年人群,男性较女性更为多见。DISH合并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临床并不少见,但外伤后出现脊髓损伤症状的报道不多,现将本院收治的1例DISH并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diffuse idiopathic skeletal hyperostosis,DISH)是一种常见的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多的疾病。目前国内流行病学资料匮乏,国外资料显示在超过40岁的人群中,男性发病率为3.8%,而女性为2.6%;在65岁以上人群中的发生率约为10.0%。大多数颈椎DISH并不引起症状;少数颈椎DISH可产生了一系列特殊临床症状.已引起学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弥漫性特发性骨质增生症(diffuse idiopathic skeletal hyperostosis,DISH)伴腰椎管狭窄症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21年10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96例DISH合并L4/5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术前影像学资料,男58例,女38例;年龄51~77岁(65.9±6.1岁);将骨化仅限于胸椎节段的患者纳入T-DISH组(n=49),骨化累及胸椎和腰椎节段的患者纳入L-DISH组(n=47);选取同期在我院手术治疗的性别、年龄及狭窄节段相匹配的无DISH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对照组(N-DISH组,n=125)。测量各组术前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和矢状位平衡距离(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计数骨化韧带节段数目,按照Pfirrmann分级和Weishaupt分级分别评估椎间盘与...  相似文献   

10.
快速破坏性骨关节病(rapiddestructiveosteoarthritis,RDO)是一种比较少见而容易被骨科医生忽略的疾病,在国内相关报道极少。其显著的特点为病理进程的快速进展,即在症状出现时X线片完全正常但数周到数月后就出现髋关节的严重破坏。1957年,Forestier第一例报道。  相似文献   

11.
<正>弥漫性特发性骨质增生症(diffuse idiopathic skeletal hyperostosis,DISH)是一种以软组织钙化、骨化为特征的系统性疾病,最常累及脊柱,并引起脊柱强直。因此,DISH患者很容易并发脊柱骨折,而且与一般脊柱骨折相比,DISH合并脊柱骨折又有其特殊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1、2])。我们对近年收治的12例DISH合并脊柱骨折的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DISH)是强直性脊柱疾病的一种, 好发于中老年人, 临床主要表现为韧带及肌腱附着点的骨化和钙化, 是一种主要累及脊柱但不伴有严重椎间盘退变或骶髂关节及椎间小关节强直的骨病。DISH合并胸腰椎骨折具有很高的延迟诊断率和神经恶化率, 所以应及时诊断和治疗。但对于此种骨折的治疗方法和术后的疗效各个资料结论不一, 目前仍存在争议。笔者查阅相关文献, 就DISH合并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方法作一综述, 以为此种骨折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脊柱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the spinal ligament,OSL)是一种引起异位骨形成及继发的不同程度神经性功能受损的病理状态,以多种脊柱韧带的骨化为特征,包括后纵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黄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the ligamentum flavum,OLF)和弥漫性特发性骨质增生(diffuse idiopathicskeletal hyperostosis,DISH),常引起脊髓病变、神经根病变或同时累及两者。对于OSL的致病原因仍不明确。OSL是一个多因素导致的疾病,包括多种基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目前相关研究认为:遗传、内分泌与代谢、生长因子、机械应力、微量元素、脊柱变性、创伤和炎症等因素可能参与其中,本文就其发病机制的相关分子生物学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弥漫性特发性骨质增生症(diffuse idiopathic skeletal hyperostosis,DISH)对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6月于南京鼓楼医院行腰椎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椎间融合手术的伴DISH的LSS患者40例,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51~75岁(65.1±7.3岁)。同时选取年龄及性别匹配且接受相同术式的不伴DISH的LSS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51~75岁(64.7±7.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责任节段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分别测量两组患者术前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矢状面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腰骶角(lumbar-sacral angle,LSA)、腰5入射角(L5 incidence,L5I)等脊柱骨盆参数,并用术前VAS评分和ODI评分评估入选对象的生活质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脊柱骨盆参数的差异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伴DISH的LSS患者的术前SVA显著低于不伴DISH的LSS患者(20.0±38.7mm vs.40.0±46.3mm,P=0.039),而TK(27.2°±10.7°vs 25.5°±16.0°)、LL(48.1°±13.7°vs 47.1°±13.5°)、PI(51.4°±14.1°vs 52.5°±13.9°)、PT(18.0°±8.0°vs 19.0°±7.6°)、SS(33.6°±9.5°vs 34.4°±7.8°)、LSA(17.0°±12.0°vs 18.4°±6.7°)及L5I(22.4°±9.8°vs 24.7°±11.9°)两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伴DISH患者术前腰痛和下肢痛VAS评分及ODI评分(分别为5.6±1.0,6.5±1.3,36.9±4.9)均高于不伴DISH组患者(分别为5.4±1.2,6.2±1.7,36.8±5.0),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不伴DISH的LSS患者相比,伴DISH的LSS患者SVA显著降低,TK、LL、PI、PT、SS、LSA及L5I等其他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食管型颈椎病(ECS)是一种以进行性吞咽困难为主要症状,易误诊、漏诊的罕见疾病。多见于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DISH)、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6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中20% ~ 30%可出现椎前骨赘的影像学表现,但仅有1% ~ 2%可能出现颈痛、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症状[1]。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是一种板层骨沉积的病理过程,由于后纵韧带骨化物压迫脊髓和神经根产生神经功能损伤症候群。CT检查中OPLL的发生率为18.22%;在东亚地区OPLL发生率为0.4% ~ 3.0%[2-3]。目前,国内外对ECS合并OPLL的报道甚少,本研究对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收治的1例采用颈椎前路手术治疗的ECS伴OPLL病例的诊治过程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diffuse idiopathic skeletal hyperostosis,DISH)多发于老年男性~([1]),国外文献报道发病率为2.9%~28%~([1~3])。累及颈椎的DISH的病理特点为颈椎相关韧带钙化、骨质增生~([4]),严重者可出现脊柱强直、骨折、声音嘶哑、呼吸或吞咽困难等。该疾病国内报道不多,笔者手术治愈因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累及颈椎所致严重吞咽困难1例,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强直性脊柱炎(AS)和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DISH病)均为脊柱强直性疾病,二者同时发生临床极为少见,同时合并腰椎管狭窄目前国内尚无报道,我们遇到1例初次手术失败的此诊断的病人,通过分析此例病例的特点,回顾文献,提高临床医生对此类少见的疾病认识和诊疗水平。方法收集此例病人初次手术前后及随访时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初次手术失败原因,指导翻修手术方案的制定。翻修手术按照术前计划完成,术后进行短时间随访,观察病人临床疗效及有无内置物相关并发症,从而对此类疾病诊疗提供初步的指导意见。结果此例病人初次手术诊断错误,手术方案制定不当,故手术失败,内置物松动。内置物之所以松动,与手术阶段应力集中、固定阶段短、未行椎间融合等诸多因素相关,翻修手术行长阶段固定,椎间融合后,病人临床疗效满意,短时间随访,无内置物相关并发症。结论 AS和DISH二者可以并存;DISH病可以增加腰椎管狭窄手术率;单纯减压及短阶段固定翻修率高,建议行长阶段固定融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合并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症(DISH)胸腰椎过伸骨折的损伤机制、损伤特点,以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7-01—2015-12诊治的95例合并DISH胸腰椎过伸骨折,根据X线片、CT及MRI评估脊柱损伤类型:前柱经椎间盘损伤44例(46.3%),经骨损伤41例(43.2%),混合型损伤10例(10.5%)。所有患者均行脊柱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术后3例出现切口愈合不良,给予换药、抗生素治疗后痊愈。术后X线片显示8枚椎弓根钉位置不佳。在治疗期间,4例出现贫血,5例出现全身炎症性反应综合征(SIRS),4例抗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MRSA),5例肺或肾脏衰竭,2例肺部感染,1例泌尿系感染,1例出现褥疮。4例在创伤后3个月内死亡,死亡患者年龄75~88(81.7±4.1)岁。结论随着高龄人口及脊柱代谢疾病的增多,DISH患者中出现的胸腰椎过伸损伤也会随之增加。临床骨科医师要充分认识合并DISH胸腰椎过伸骨折的特点,以便制定较为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弥漫性特发性骨质增生症骨化相关特异性miRNA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三维黏附培养下获得并分析弥漫性特发性骨质增生症(diffuse idiopathic skeletal hyperostosis,DISH)骨化相关特异性miRNAs。方法 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通过手术分别获取4份DISH患者骨化黄韧带组织块与4份创伤患者正常黄韧带组织块,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组织块中成纤维细胞,在人完全脱细胞羊膜(human acellular amniotic membrane,HAAM)上培养,收获前进行细胞免疫荧光鉴定;提取细胞总RNA并检测其质量,通过YM-100 (Millipore) 微离心过滤柱得到片段< 300 nt的小RNA,采用μParaflo? miRNA微阵列基因表达实验和分析技术分析miRNAs表达谱,对结果中部分差异miRNAs进行qRT-PCR验证;采用PicTar 2005、miRanda v5、TargetScan 5.1软件预测靶基因;使用Gene Ontology进行靶基因功能注释,基于KEGG Pathway数据库分析靶基因所参与的骨化相关信号传导通路;使用TRANSFAC 7.0 public转录因子数据库及Patser预测程序预测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结果 成纤维细胞在HAAM上生长时形态保持良好,呈簇状分布,复层生长并建立起细胞间联系; 免疫荧光鉴定发现DISH组细胞骨钙素和Ⅰ、Ⅱ、Ⅲ型胶原呈阳性,正常组细胞Ⅰ和Ⅲ型胶原呈阳性;共获得15种信号比值>1.5倍差异表达的miRNAs,12种上调、3种下调,qRT-PCR验证结果与微阵列芯片检测结果一致;共预测出 67个靶基因,影响细胞分化、黏附及矿物质沉积等活动,参与MAPK、Wnt、TGF-β、Focal adhesion等多个骨化相关信号途径,预测出10种差异性miRNAs的转录因子。结论 HAAM可实现成纤维细胞在体外三维黏附下生长,部分miRNAs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DISH发病。  相似文献   

20.
正脊柱韧带骨化是一种以脊柱正常韧带发生异位骨化为特点的慢性、退行性疾病。主要包括后纵韧带骨化(OPLL)、黄韧带骨化(OLF)及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大症(DISH)~([1])。后纵韧带和黄韧带解剖位置特殊,直接参与椎管结构的组成,因此,OPLL和OLF的发生常常导致脊髓和神经根受压,引起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