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确认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rhIL-12)联合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可增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对HBsAg产生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探讨rhIL-12联合HBsAg作为治疗型乙型肝炎疫苗的应用前景。方法取8名正常人和1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PBMC,分别用不同浓度的HBsAg、rhIL-12单独体外刺激,再用HBsAg联合rhIL-12(0.01、0.1和1.0ng/mL)刺激患者PBMC,72h后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培养上清中的1干扰素(IFN-γ)。结果HBsAg或rhIL-12单独刺激仅产生低水平的IFN-γ,联合使用HBsAg和rhIL·12刺激后,患者PBMC产生的IFN-1平均水平显著高于单独使用HBsAg或rhIL-12(P均〈0.05)。HBsAg(0.5μg/mL)联合rhIL-12(0.01、0.1和1.0ng/mL)刺激患者PBMC产生的IFN-1与rhIL-12的浓度之间呈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HBsAg和rhIL-12联合刺激乙型肝炎患者PBMC,通过产生高水平IFN-γ激活乙型肝炎患者特异性细胞免疫。 相似文献
2.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对照射小鼠造血功能恢复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0)Coγ线6.5Gy照射小鼠经每天2次、连续4天皮下注射500μg/kg的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rhIL-6) 时,10天后照射小鼠脾结节数(CFU-S)、脾重和造血祖细胞数(CFC-Mix、CFC-GM和CFC-MK)明显增高,但红系造血祖细胞数(CFC-E)轻度降低。另外在照后14-22天期间,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数明显增高。进一步研究还发现,rhIL-6明显提高照射小鼠13天的脾结节(CFU-S)、骨髓CFU-Mix的自杀率,因而提示rhIL-6能刺激照射小鼠造血干细胞的增殖作用。结果提示,当在照射小鼠体内应用rhIL-6时,rhIL-6能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向粒系、红系和巨核系祖细胞分化,因而是一种有效的多向性造血生长因子且可望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观察HS-6101(简称6101)对7.0 Gy^60Coγ射线全身照射恒河猴的防护作用。30只健康成年恒河猴分为对症治疗组、WR-2721阳性对照组及HS-6101 30、90和270μg/kg组,每组6只动物,^60Coγ射线放射源1次全身双侧照射7.0 Gy(11.00 cGy/min)。各组动物照射前1 h分别肌肉注射生理盐水0.27 ml/kg、WR-272130 mg/kg及HS-6101 30、90和270μg/kg。观察照射动物一般体征、外周血象、造血祖细胞集落数和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表明,对症治疗组动物于照射后第13天开始出现死亡,24 d内死亡4只,平均存活时间18.2±4.3 d;WR-2721组照射后15.8和18.5 d各死亡1只;HS-6101 270μg/kg组照射后35.8 d死亡1只,其它动物照射后40 d全部存活。HS-6101给药组动物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数最低值均明显高于对症治疗和WR-2721组,开始恢复时间提前(P〈0.05-P〈0.01)。造血祖细胞集落培养结果显示,HS-6101可明显促进放射病猴骨髓单个核细胞形成各系造血祖细胞集落(P〈0.05-P〈0.01)。骨髓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HS-6101给药猴骨髓腔造血细胞增生旺盛、密度大,骨髓造血恢复优于对症治疗组和WR-2721组。结论:HS-6101 90μg/kg可以明显促进7.0Gy照射所致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猴造血功能恢复,改善动物体征,简化治疗措施,提高动物存活率,其辐射防护作用明显优于WR-2721。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rhIL-12)的生物活性检测方法,观察rhIL-12诱导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γ干扰素(IFN-γ)的水平与剂量和时间之间的关系,揭示其变化规律。方法rhIL-12供试品刺激健康人PBMC分泌IFN-γ,经国际标准品校正,建立rhIL-12生物活性测定方法。以1ng/mL浓度rhIL-12诱导健康人PBMC,分别于24、48、72、96和120h5个时间点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培养上清的IFN-γ水平。测定0.1、0.5和2.5ng/mL3个浓度rhIL-12诱导人PBMC72h后培养上清的IFN-γ水平,用Prism5.0统计软件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法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rhIL-12供试品的生物活性曲线呈典型S型,IFN-γ含量为最大浓度-半时的供试品浓度(ED50)为(1.008±0.238)ng/mL,供试品rhIL-12效价为7938IU/mL。测定1ng/mL浓度rhIL-12刺激健康人PBMC后5个时间点培养上清中IFN-γ显示,不同个体高峰出现时间有所不同,在高峰出现前均呈现递增趋势。高、中、低3个浓度rhIL-12分别诱导健康人PBMC产生的IFN-γ水平与浓度之间呈显著量效关系,且在0.1ng/mL的极低浓度即可诱生高水平IFN-γ。结论rhIL-12供试品生物活性良好,与国际标准品比对基本一致,不同人群对rhIL-12的应答高峰存在个体差异,以诱生IFN-γ作为评价rhIL-12生物活性的指标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5.
王文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1996,(1)
IL-13具有与某些造血生长因子相似的基因结构、染色体定位和蛋白质分子结构,具有与造血生长因子IL-4相似的受体,并对造血干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其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很有可能成为一种极其重要的新的治疗性细胞因子而被开发,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6.
王宜强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1996,(2)
白细胞介素12(IL—12)自1990年被正式命名以来,作为一个强而广谱的免疫调节剂,引起免疫学家和临床肿瘤学家的重视。现在重组人IL—12在肿瘤治疗、抗HIV感染等方面的Ⅰ期临床试验已取得初步结果。基于IL—12的肿瘤基因治疗Ⅰ期临床方案已获得批准,IL—12为治疗恶性肿瘤,艾滋病及多种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rhIL-12)的生物活性检测方法,观察rhIL-12诱导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γ干扰素(IFN-γ)的水平与剂量和时间之间的关系,揭示其变化规律。方法rhIL-12供试品刺激健康人PBMC分泌IFN-γ,经国际标准品校正,建立rhIL-12生物活性测定方法。以1 ng/mL浓度rhIL-12诱导健康人PBMC,分别于24、48、72、96和120 h 5个时间点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培养上清的IFN-γ水平。测定0.1、0.5和2.5 ng/mL 3个浓度rhIL-12诱导人PBMC 72 h后培养上清的IFN-γ水平,用Prism 5.0统计软件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法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rhIL-12供试品的生物活性曲线呈典型S型,IFN-γ含量为最大浓度一半时的供试品浓度(ED50)为(1.008±0.238)ng/mL,供试品rhIL-12效价为7 938 IU/mL。测定1ng/mL浓度rhIL-12刺激健康人PBMC后5个时间点培养上清中IFN-γ显示,不同个体高峰出现时间有所不同,在高峰出现前均呈现递增趋势。高、中、低3个浓度r...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旨在探讨重组鼠白介素12(rmIL-12)对辐射损伤小鼠的防护作用。56只雄性BALB/c小鼠均给予60Coγ线6.0 Gy一次全身照射,然后随机分为照射对照组rmIL-12治疗组和重组鼠血小板生成素(rmTPO)治疗组。rmIL-12治疗组小鼠于照射前24 h腹腔注射rmIL-12(分为5、20μg/kg 2个剂量组),rmTPO治疗组于照射后30 min和24 h分别皮下注射rmTPO 15μg/kg,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无菌PBS。每日2次观察小鼠一般情况,每3d检测1次外周血细胞数,分别于照射后14和28 d收集骨髓细胞进行集落培养。结果表明,rmIL-12治疗组小鼠一般情况较对照组改善,外周血血小板(Plt)下降速度慢于对照组,Plt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提前(11 d∶14 d),且Plt最低值明显高于对照组(15.9%∶8.1%,18.2%∶8.1%,P<0.01);rmIL-12治疗组白细胞(WBC)恢复速度快于对照组;rmIL-12 5μg/kg组与rmTPO组WBC、Plt恢复速度相当,20μg/kg组的WBC、Plt恢复速度快于5μg/kg组及rmTPO组(P>0.05)。骨髓有核细胞集落培养显示,照射后14和28 d rmIL-12治疗组CFU-Mix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与rmTPO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28 d rmIL-12 5μg/kg组和rmTPO组CFU-GM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低于20μg/kg组(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mIL-12对辐射损伤小鼠具有明显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与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治疗严重创伤所致重度血小板减少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将2016年5月至2018年12月西安凤城医院ICU收治的96例严重创伤所致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rhTPO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rhTPO治疗)与rhIL-11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rhIL-11治疗),每组4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小板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rhTPO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rhIL-11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hTPO组治疗后第2、3、5、7天血小板计数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hIL-11组治疗后第3、5、7天血小板计数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2、3、5、7天rhTPO组的血小板计数水平均高于rhIL-11组对应时间点的血小板计数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hTPO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7%,rhIL-11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51,P=0.021)。结论与rhIL-11比较,rhTPO治疗严重创伤所致重度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在治疗血小板达标的速度及时间上更具优势,且治疗的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3对环磷酰胺所致犬造血损伤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细胞介素3(interleukin-3,IL-3)又称多集落刺激因子(multi-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是作用于较早期阶段的具有广谱效应的造血刺激因子,对恶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以及各种继发性造血功能障碍疾病有显著疗效。本实验建立环磷酸胺(Cy)致家犬造血抑制的动物模型,用rhIL-3和碳酸锂(LC)进行对比研究,阐明rhIL-3的疗效、作用机理及毒副作用,为进一步研制和应用IL-3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对卡铂致猕猴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观察国产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对卡铂致猕猴血小板减少症影响。成年猕猴每天静脉注射卡铂(15mg/kg),连续3天。第3次注射卡铂后18小时内开始皮下注射rhIL-11(每天为50或100μg/kg),连续用药14天。给药后定期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网织务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功能和骨髓的集落形成和病理组织学变化等。结果发现,rhIL-11能显提高注射卡铂猕猴的血小板计数最低值和缩短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大剂量60 Coγ射线照射恒河猴后造血系统相关指标的早期改变,为急性放射病(ARS)早期造血因子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33只雄性成年恒河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不同照射剂量的照射组,照射组动物用60 Coγ射线4、8和12Gy一次全身照射建立ARS恒河猴模型。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照射前和照射后3、6、9、12、24、48、80h血常规指标,照射后6、48和80h麻醉处死动物,取胸骨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 4、8Gy 2个剂量照射后3h外周血白细胞均低于照射前检测值,照射后6h白细胞均升高,9h检测值最高,分别达136.04%和221.38%(以照射前检测值为100.00%,下同),12h后开始明显下降。而12Gy照射后白细胞持续升高,9h达到最大值,之后下降,均显示出明显的"暂时性回升"峰。照射后中性粒细胞数先升高,9h达高峰之后又快速下降;照射后外周血淋巴细胞数急剧下降,3h检测值仅为照射前的12.02%~25.04%。照射后胸骨骨髓有核细胞数目急剧减少,照射剂量越大,残存造血细胞数越少。结论骨髓型ARS早期外周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暂时性回升"的时间节点可视为造血因子治疗的最佳给药时机。 相似文献
13.
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6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hronic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CITP)一般采用激素治疗,必要时还需给予免疫抑制剂治疗,为了解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对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本研究将26例血小板数〈60.00×10^9/L的CITP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激素与免疫抑制治疗,rhIL—11组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给予rhIL—1125μg/(k·d),每日1次,皮下注射,14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表明:23例CITP患者治疗后血小板减少情况均得到不同程度好转,只有3例治疗后血小板减少情况没有改善。对照组和rhIL—11组的血小板计数分别由治疗前的26.15×10^9/L和27.84×10^9/L增加为66.62×10^9/L和105.62×10^9/L,rhIL—11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出血症状减轻,在rhIL-11组中8例患者的血小板恢复正常(〉100×10^9/L),获得满意治疗效果。结论:rhIL-11联合传统的激素治疗对慢性ITP患者血小板减少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rhG-CSF对2.3Gy中子照射比格犬凝血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观察rhG-CSF对2.3Gy中子照射比格犬凝血功能的影响,以期为中子照射所致凝血功能紊乱提供新的治疗措施。给予10只成年比格犬2.3Gy中子照射,动物随机分为对症治疗组和rhG-CSF治疗组。rhG-CSF治疗组动物自照射当天开始给予rhG-CSF10μg/kg,每天1次皮下注射,连续给药21天。分别在照射后不同时间抽取外周血检测血小板数,血小板体外聚集实验、血栓弹力图描记分法(TEG)、凝血四项法检测两组动物的凝血情况。结果表明,2.3Gy中子照射后,比格犬血小板数量和聚集功能同时下降;凝血系统在照射后初期处于高凝状态,极期处于低凝状态;凝血功能改变以内源性凝血途径为主;在病程初期和极期纤维蛋白原含量均明显增高。rhG-CSF治疗可以纠正2.3Gy中子照射初期的高凝状态,缩短极期凝血活酶生成时间,加快血凝块形成的速度,下调纤维蛋白原的异常增高,改善血小板聚集功能。结论:rhG-CSF可改善照射所致的凝血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5.
白介素-11治疗肝硬化所致血小板减少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白介素11(rhIL11)治疗肝硬化血小板减少的疗效与毒性。方法对照组24例肝硬化血小板减少病人,常规给予止血、氨肽素治疗;治疗组18例应用白介素11皮下注射治疗,平均用药10d。观察血小板升高情况及副作用。结果对照组血小板均无明显升高;治疗组白介素11应用5d内血小板开始升高,平均20d达最高峰;主要副作用为浮肿、乏力、头痛头晕、肌肉关节疼痛。结论白介素11能有效治疗肝硬化所致的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计数回升相对缓慢,作用持续时间较长,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6.
白细胞介素11预防大鼠肠道缺血性损伤的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11,rhIL-11)预处理对大鼠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 夹闭大鼠肠系膜上动脉1h后松夹建立缺血再灌注模型。将5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单纯缺血再灌注组(B)、生理盐水对照组(C)和rhIL-11预处理组(D)。C组和D组分别于夹闭前2天给予生理盐水(0.25ml/只/d)或rhIL-11(600μg/kg/d)。于再灌注6h和24h时分别处死各组大鼠,以凋亡细胞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dT-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TUNEL)检测组织中细胞凋亡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抗凋亡因子bcl-2及蛋白激酶caspase3和caspase8的表达水平。同时以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形态学病理改变。结果 HE及TUNEL检测显示,rhIL-11预处理组大鼠肠屏障功能的损伤程度较B、C组显著减轻,凋亡细胞数量减少,caspase3和caspase8的表达水平也低于B、C组,而bcl-2的表达量增加。结论 rhIL-11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caspase3和caspase8的表达,激活bcl-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血小板生成素对猴急性放射病的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观察了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rhTPO)10μg·kg~(-1)·d~(-1)×21对5.0Gy300kV X线(20cGy/min)照射所致猴急性放射病的治疗效果。治疗组照后第一周内,外周血小板轻度升高至105%—114%,第7天开始下降,第10天达最低值(45%);此后开始迅速回升,第14天达照前值水平,第21天达最高值(311%),第30天仍为263%。对照组照后前6天外周血小板波动在67%—95%,第7天开始迅速下降,第16天达最低值9%,仅为治疗组的1/17(P<0.001);此后开始缓慢回升,第30天仍未恢复到照前水平。外周血网织红细胞数两组动物照后均迅速下降,治疗组于照后第8天达最低值(11%),低于照前值50%的时间为8天,第12天开始迅速回升,第20天达最高值(402%);对照组动物下降程度更为迅速,第8天仅为照前值的9%,低于照前值50%的时间长达16天,第27天达治疗组的最高值水平。病程极期对照组动物均接受了2—3次血小板悬液或全血输注,而治疗组动物均不需要输血或输血小板悬液。以上结果表明,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可明显地促进照射动物造血功能的恢复,尤其是促进巨核细胞生成血小板的恢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探究重组鼠白介素12(rmIL-12)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联合应用对γ射线急性放射病小鼠的治疗作用。56只BALB/c小鼠给予60Coγ射线6.0 Gy一次全身照射,然后随机分为照射对照、rmIL-12治疗、G-CSF治疗和rmIL-12+G-CSF治疗4组。rmIL-12治疗组小鼠于照射后1 h及此后每3 d 1次腹腔注射rmIL-12 20μg/kg,共5次;G-CSF治疗组小鼠于照射后2 h开始每天1次皮下注射G-CSF 100μg/kg,共14 d;联合治疗组给予rmIL-12+G-CSF治疗,方法同上。每天2次观察小鼠一般情况,3 d检测1次外周血细胞数,分别于照射后14 d和28d收集骨髓细胞进行集落培养。结果表明,联合治疗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WBC)数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提前(7 dvs 11 d),恢复速度与G-CSF治疗组相当,血小板(Plt)数开始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提前(11 d vs 14 d),且Plt最低值明显高于对照组(16.5%vs 8.1%,P<0.01),恢复速度与rmIL-12治疗组相当。照射后14和28 d骨髓有核细胞集落培养结果提示,联合治疗组CFU-GM、CFU-Mix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rmIL-12与G-CSF联合应用可明显促进急性放射病小鼠造血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