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足三里穴位注射胞二磷胆碱疗法对脑外伤大鼠神经功能及生长相关蛋白(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40 只,除假手术组大鼠8 只(A组)外,其余大鼠采用改良Feeney 法建立大鼠脑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大鼠分为穴位注药组(B 组)、穴位注水组(C 组)、腹腔给药组(D组)和腹腔注水组(E 组)各8 只,造模后每日分别给予足三里穴位注射胞二磷胆碱或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胞二磷胆碱或生理盐水,连续14 d。于伤前及伤后第8、14、15、22 天分别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旷场实验,28 d 后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GAP-43 水平。结果B组大鼠神经缺损评分改善和旷场试验评分均优于C、D、E组(P<0.05)。B组大鼠脑组织GAP-43 阳性表达多于C、D、E组(P<0.05)。结论足三里穴位注射胞二磷胆碱可促进脑外伤大鼠GAP-43 蛋白表达,促进神经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2.
电针结合经颅磁刺激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pCREB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电针结合经颅磁刺激(rTMS)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磷酸化环腺苷酸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表达的影响及其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机制。方法:Wistar大鼠75只,随机分为A、B、C、D及E组各15只,A组为正常对照,B、C、D及E组大鼠采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术后A、B组不实施处理,C组进行电针治疗,D组给予rTMS治疗,E组给予电针及rTMS联合治疗。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脑缺血后第7、14及28d3个不同时相大鼠海马胞核内pCREB的表达,并观测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变化。结果:脑缺血后不同时相点缺血侧海马pCREB阳性表达和灰度值,B组在7d时高于A组,28d时低于A组(P〈0.05),14d时与A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C、D组和E组各时相点均高于B组,7及14d时高于A组(均P〈0.05),28d时与A组比较无差异;E组7及14d时相点均高于C及D组(P〈0.05);C与D组各时相点均无差异。各时相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D组和E组均较B组下降(P〈0.01),尤以E组为明显。结论:电针结合rTMS对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CREB的表达增强可能是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电针夹脊穴对脊髓损伤大鼠皮层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电针夹脊穴对脊髓损伤(SCI)大鼠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的影响及其对神经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方法实验于2008年11月~2009年2月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完成。①制备SD大鼠T10脊髓平面的Allen's打击损伤模型,打击力度为50g.cm。50只实验动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A组)、单纯损伤组(B组)、甲基强的松龙(methylpred-nisolone,MP)治疗组(C组)、MP+造模6h电针治疗组(D组)、MP+造模2周电针治疗组(E组),10只/组。C、D、E组于损伤后30min内首次按30mg/kg,随后按5.4mg/kg.h给予MP,每1h给药1次,连续给23次;B组给予同C组等量的生理盐水,D、E组分别于损伤后6h和2周开始给予电针治疗,持续到第8周。②针刺方法:在T8和T12棘突下缘两侧4mm处取穴,0.25mm&#215;25mm毫针垂直刺入5mm,使针尖触及椎板,采用KWD-808Ⅱ型脉冲电针仪,二组导线分别上下连接针柄,正极在上,负极在下,规律交流脉充电波,给予"疏密波",疏波频率2Hz,密波频率100Hz,交替持续时间1.5ms,波宽0.4ms,强度2mA,持续30min,1次/d。A、B、C组按照D组同样方法固定但不进行针刺治疗。③观察指标:1、2、4、6和8周BBB行为学评分;2、4、6、8周CSEP;每周1次。结果5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所有大鼠在术前和A组术后BBB行为学评分和CSEP潜伏期检查结果均正常,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SCI大鼠各周BBB评分均小于A组,CSEP潜伏期长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1周时:4组动物运动功能均〈7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2周时:C、D和E组评分〉B组(P〈0.05),但治疗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SCI大鼠CSEP潜伏期明显延长,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4~8周时:各组SCI大鼠中D组评分最多并且潜伏期最短(P〈0.05);4周时:评分E组、C组〉B组,潜伏期E组、C组〈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C组和E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6周时:评分E组〉C组〉B组,潜伏期E组〈C组〈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8周时:评分E组〉C组、B组,潜伏期E组〈C组、B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B组和C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夹脊穴对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有促进作用,先期电针干预的效果好于后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山莨菪碱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脾可欣颗粒口服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720例,随机分为对照A组、B组、C组与观察组(D组),A组(165例)给予常规治疗,B组(17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脾可欣颗粒口服,C组(169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山莨菪碱.足三里穴位注射,D组(21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山莨菪碱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脾可欣颗粒口服。[结果]治疗3d后总有效率D组与A组、B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C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A组、B组、C组病程及轮状病毒转阴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山莨菪碱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脾可欣颗粒口服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确切,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时核因子κB(NF-κB)的信号转导,以及盐酸氨溴索(AMB)对其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108只,实验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选择其中90只,采用随机排列表法分为6组(n=15):A组无菌生理盐水(NS)0.5ml腹腔注射1h后,再腹腔注射NS0.5ml;B组腹腔注射AMB10mg/kg 1h后腹腔注射NS0.5ml;C组腹腔注射NS0.5ml 1h后腹腔注射LPS5mg/kg;D、E、F组分别腹腔注射AMB5、10、20mg/kg后1h腹腔注射LPS5mg/kg。各组分别按1、2、4h再分为3个亚组,每组5只。采用酶联吸附免疫法(ELISA)测定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水平,并测定BALF中乳酸脱氢酶(LDH)与总蛋白量的变化。采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肺组织细胞胞核中NF-κBp65、胞浆中NF-κB抑制蛋白-α(IκBβ)及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的表达。第二部分选择18只大鼠按上述分组法随机分为6组(n=3),A、B、C、D、E、F组,给药方法同第一部分,腹腔注射NS(A组、B组)或腹腔注射LPS(C、D、E、F组)后4h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第一部分:与A组比较,C、D、E、F组BALF中LDH、总蛋白量、总蛋白量、TNF-α、IL-1β和MIP-2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C组比较,E、F组上述指标均降低(P〈0.05或P〈0.01)。与A组比较,C、D、E、F组肺组织细胞中的NF-κB p65与JNK表达明显增多(P〈0.01),而IκBα的表达量减少(P〈0.01);与C组比较,E、F组NF-κB p65与磷酸化JNK的表达减少(P〈0.05或P〈0.01),而IκBα的表达量增多(P〈0.05或P〈0.01)。第二部分:A、B组肺组织形态学正常,C组呈明显的肺损伤病理形态学改变,D组肺损伤程度与C组相似,E、F组肺损伤程度较C组减轻。结论AMB可以减轻LPS诱导大鼠ALI.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肺组织细胞NF-κB065与JNK的活化,并促进IκBα的表达,以及下调TNF-α、IL-1β和MIP-2的表达有关,且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法舒地尔对大鼠重度肺动脉高压及其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左肺切除+野百合碱注射建立大鼠重度肺动脉高压模型,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5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肺动脉高压组,C,D,E组分别为法舒地尔30,50,lOOrag/(kg·d)干预肺动脉高压组。对各组大鼠进行生存分析,测量平均肺动脉压力、股动脉收缩压、右心室肥厚指数;弹力纤维染色分析肺血管病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率。结果C,D,E组生存率明显高于B组,C及D组生存率高于E组(P〈O.05);4周后,c,D,E组平均肺动脉压力较B组明显降低,肺动脉中膜肥厚、内膜增生较B组明显减轻,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率较B组明显升高(P均〈o.05);C及D组右心室肥大指数较B组降低(P〈O.05);E组动脉收缩压较B组明显下降(P〈O.05)。结论中、小剂量法舒地尔可改善重度肺动脉高压大鼠的预后、逆转右心室肥厚及不同类型的肺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足三里穴位注射胞二磷胆碱疗法对脑外伤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进的Feeney 法建立大鼠脑外伤模型。40 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穴位注水组、腹腔给药组和穴位注药组,每组8 只。假手术组不造模,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其他组造模后,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穴位注水组:足三里穴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腹腔给药组:胞二磷胆碱500 mg/kg 腹腔注射;穴位注药组:胞二磷胆碱以生理盐水溶解为500 mg/ml,500 mg/kg 足三里穴注射。连续14 d。通过水迷宫实验和避暗实验测定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结果在Morris 水迷宫实验中,除假手术组外,穴位注药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短于其他组(P<0.05);在避暗实验中,穴位注药组大鼠学习记忆潜伏期较其他组长(P<0.05),错误次数较少。结论穴位注射胞二磷胆碱能明显改善脑外伤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帕金森病大鼠多巴胺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8只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成5组:注射生理盐水高压氧处理组(A组,n=7)、全程高压氧处理模型组(B组,n=18)、未经高压氧处理模型组(C组,n=7)、造模后高压氧处理组(D组,n=18)、造模前高压氧处理组(E组,n=18)。在实验第1天至第7天给予A组、B组和E组大鼠高压氧治疗;而在实验第8天时,分别向B组、C组、D组及E组大鼠单侧脑黑质内定位注射6-羟基多巴胺以制作偏侧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给予A组等量生理盐水定位注射。从实验第8天至结束,分别给予A组、B组及D组大鼠高压氧处理;并于造模后第9天,16天及21天每组各处死6只大鼠,取其纹状体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选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黑质区域内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数量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B、D、E组大鼠病变侧纹状体内SOD及GSH—Px活性显著增高,MDA含量及GFAP表达明显降低,6-羟基多巴胺毁损黑质区残存的TH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增加。结论高压氧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机体抗自由基损伤功能、减弱胶质细胞效应发挥,从而有效保护脑黑质区多巴胺(DA)能神经元功能。  相似文献   

9.
赵文鹏  马玉英  豆周林  王占青 《新医学》2011,42(1):29-31,F0003
目的:通过研究甲泼尼龙对急性百草枯中毒大鼠肺病理学改变的作用,探讨甲泼尼龙对百草枯中毒大鼠早期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甲泼尼龙15 mg/kg组(C组)、甲泼尼龙5 mg/kg组(D组)。B、C、D组采用百草枯22 mg/kg腹腔注射一次性染毒,C、D组从染毒后2 h开始,分别予腹腔注射甲泼尼龙15 mg/kg和5 mg/kg,每日1次,同期A、B组用等体积无菌生理盐水腹腔内注射,每日1次,至处死前。染毒后24、72、168 h分批处死大鼠,每组每时间点6只,摘取肺脏,制备肺组织标本,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并行肺损伤评分。结果:光镜下C、D组大鼠肺组织的病理学改变比B组轻,其中以D组减轻最为明显。染毒后24 h C、D组的肺损伤评分明显低于B组(P均〈0.05);72 h D组的肺损伤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而B、C组的肺损伤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68 h B、C、D组的肺损伤评分均明显高于A组(P〈0.05),其中C、D组的肺损伤评分明显低于B组(P均〈0.05),C、D组的肺损伤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泼尼龙对急性百草枯中毒大鼠的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且小剂量(5 mg/kg)甲泼尼龙优于常规剂量(15 mg/kg)。  相似文献   

10.
彭力  彭锐  吕军  杨定荣  张琴  王宋鑫 《中国康复》2007,22(6):370-372
目的:研究电针结合运动疗法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及神经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各14只,A组为正常对照组,B、C、D和E组制作脑缺血模型,造模成功后1d,B组不做任何干预,C组开始接受电针治疗,D组同时进行滚笼运动训练,E组综合C、D 2组的治疗方法。各组分别在治疗后1、12及24 d时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免疫组化法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GF)的表达。结果:造模后12及24 d时C、D、E组神经功能评分和NGF蛋白的表达水平均优于B组(P<0.05);与C、D组比较E组更显著(P<0.05);24 d后各组NGF阳性细胞表达数均较12 d有所下降。结论:规律有序的康复训练能明显提高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综合疗法效果更显著,其机制可能与NGF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不同针灸方法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带状疱疹189例随机分为5组。A、B、C、D 4组均给予围针刺阿是穴、电针夹脊、支沟、后溪等穴,B组加用铺棉灸疗法,C组加用火针疗法,先行火针治疗,再进行基础针刺,D组加用叩刺拔罐疗法;E组采用西药盐酸伐昔洛韦胶囊口服治疗,比较各组治疗后随访第30、60、90天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结果:5组均治疗10d后,随访30、60和90d各A、B、C、D组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30及60d时A、B、C、D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明显低于E组(P<0.05)。结论: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可显著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鼠股骨骨折合并脑外伤时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核心结合因子α1(Cbfα1)在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用70只3月龄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股骨骨折组(B组),脑外伤组(C组)和骨折合并脑外伤组(D组),分别进行造模。造模术后24 h取C、D组脑组织行苏木素-伊红染色判断脑外伤程度。1 d、3 d、1周、2周、3周、4周、5周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HIF-1α及Cbfα1的血清表达。结果 B、C、D组内不同时间段HIF-1α及Cbfα1表达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一时间段B、C、D组表达均明显高于A组,D组高于B、C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HIF-1α及Cbfα1在大鼠骨折和脑外伤后均有较明显的表达,在骨折合并脑外伤后表达更加突出,这可能是造成脑外伤后加速骨折愈合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病毒介导RNA干扰Cdhl的表达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将1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生理盐水组(A组)、空慢病毒组(B组)和重组慢病毒组(C组)各50只。分别给予3组大鼠注射生理盐水、空慢病毒和重组慢病毒,注射3d后采用改良4-VO法建立SD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大鼠海马组织CdhlmRNA表达,Westernblot检测CyclinB的变化,TUNEL法检测海马CAl区凋亡细胞指数(AI)。于全脑缺血再灌注术后第7天行Morris水迷宫测试认知功能的变化。结果:c组CdhlmRNA表达明显低于A、B组(P〈0.05);AI值及CyclinB表达均明显高于A、B组(P〈0.05);水迷宫测试结果显示,术后第9~11天各时间点C组的寻台潜伏期明显长于A、B组(P〈0.05)。结论:细胞周期末期分裂促进复合物及其调节亚基Cdhl可能通过CyclinB堆积介导缺血性神经元的凋亡。  相似文献   

14.
王冰  林颖  刘慧玲  金海  汪根树  吴斌  陈规划 《新医学》2011,42(8):504-506,F0003
目的:探讨TNF-α抑制剂己酮可可碱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的影响.方法:持续阻断肝固有动脉1 h后再灌注1 h,建立SD大鼠HIRI模型.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生理盐水腹腔预处理假手术组(A)、己酮可可碱腹腔预处理假手术组(B)、生理盐水腹腔预处理HIRI组(C)、己酮可可碱腹腔预处理HIRI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油酸诱导大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后肺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54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18)。A组注射生理盐水作为正常对照;B、C组以油酸(0.15 ml/kg)制作模型,制模后6 h测动脉血气,以氧合指数≤200为模型成功,A、B组经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 ml/kg),c组经静脉给予地塞米松(2 mg/kg),每天1次,连续1w。各组在给药后第7 d、14 d、28 d麻醉后处死大鼠,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Ⅲ型前胶原(PcⅢ)浓度,留取右侧肺经包埋后行Masson染色。结果:B组和C组PcⅢ浓度在第7 d、14 d、28 d时均明显高于A组(P0.05),且C组明显低于B组(P0.01),C组肺纤维组织增殖较B组明显减轻。结论:地塞米松可能对ARDS后肺纤维化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乌司他丁(UTI)对百草枯(PQ)急性肺损伤大鼠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PQ中毒组(B)、小剂量UTI治疗组(C)、中剂量UTI治疗组(D)、大剂量UTI治疗组(E)五组,每组10只。B、C、D、E组大鼠采用PQ一次性灌胃染毒法(80 mg/kg)复制PQ中毒模型,A组采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灌胃30 min后,C组腹腔注射UTI 100 k U/kg,D组腹腔注射UTI 300 k U/kg,E组腹腔注射UTI 600 k U/kg,A、B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24 h后检测血清ALT、AST、BUN、Cr浓度,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进行肺损伤评分。结果 :C、D、E组和B组比较,大鼠血清ALT、AST、BUN、Cr浓度及肺组织损伤病理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C、D、E组之间比较,血清ALT、AST、BUN、Cr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肺组织损伤病理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较大剂量UTI对急性PQ中毒大鼠急性肺损伤具有较强保护作用,对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Enalapril)联合缬沙坦(Valsartan)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尿白蛋白和转化生长因子岛(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1 TGFβ1)水平的影响。方法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分为正常对照(A组)、糖尿病模型组(B组)、依那普利组(C组)、缬沙坦组(D组),联合治疗组(E组)每组各12只,C,D,E三组在模型建立一周后分别以依那普利(10ms/ks.d)、缬沙坦(20ms/ks.d)及依那普利(5mg/kg.d)+缬沙坦(10mg/kg.d)灌胃给药。治疗过程持续12周,分别于第2.6、12周检测血糖、血压,同时收集24小时尿,检测尿白蛋白及TGFβ1水平,于第12周处死大鼠,检测肌酐清除率(Ccr)。结果联合治疗组与单一药物组比较,在有效降低血压同时可更好地降低尿白蛋白和TGFβ1的排泄率,并提高肌酐清除率(与模型组比P〈0.01;与单一药物组比P〈0.05)。结论依那普利和缬沙坦在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保护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背景:糖尿病足溃疡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其治疗仍是国际性难题,目前缺乏良好有效的治疗手段,而基因疗法和干细胞疗法在创伤修复领域展现出独特的优势和潜力。目的:探索转染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human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165, hVEGF165)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糖尿病足背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体外构建hVEGF165基因的腺病毒表达载体,转染第3代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120只雄性Wistar大鼠分成正常溃疡对照组、模型组、基因治疗组、干细胞治疗组和基因转染干细胞治疗组。后4组大鼠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在所有大鼠的后足背切取一3 mm×7 mm矩形全层皮肤制成足背创面模型。各组大鼠均在足背创缘皮下分点注射移植,距创缘5 mm处、等距6点,正常溃疡对照组和模型组各点均注射50μL的PBS,基因治疗组各点注射50μL的腺病毒悬液(1×1013 pfu/L),干细胞治疗组各点注射50μL的干细胞悬液(1×1010 L-1),基因转染干细胞治疗组各点注射50μL的病毒转染后的干细胞悬液(1×1010 L-1)。结果与结论:与模型组、基因治疗组、干细胞治疗组相比,基因转染干细胞治疗组大鼠创面愈合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局部毛细血管数量均有显著提高(P〈0.05),但较正常溃疡对照组差(P〈0.05)。说明 hVEGF165基因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疗法能够促进大鼠糖尿病足背创面的愈合,其主要机制为促进局部血管的生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