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在二孩政策下第二胎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该院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第二胎阴道分娩的342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产后出血,将产妇分为产后出血组(162例)与产后非出血组(3266例),分析产妇的年龄、孕周、孕次、胎盘因素、妊娠期疾病及子宫病变等各类因素与产后出血的相关性,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胎盘植入(OR=6.73,P<0.01)、胎盘早剥(OR=5.45,P<0.01)、妊娠期中重度贫血(OR=3.23,P<0.01)、子宫病变(OR=2.74,P<0.01)、巨大儿(OR=2.59,P<0.01)和妊娠期糖尿病(GDM,OR=1.66,P<0.01)为产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二胎阴道分娩产妇,为预防产后出血应警惕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进一步分析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提高预防和救护措施的针对性。方法:以136例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病例和同期阴道分娩非出血产妇272例为研究对象,前瞻性采集相关临床指标。结果:(1)出血产妇宫缩乏力、胎盘粘连或植入、胎盘前置、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活跃期产程停滞、巨大儿的构成比高于非出血组,宫腔操作频次、宫高和第3产程时间大于非出血组,P<0.05。(2)入选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的指标是宫腔操作频次(OR=2.070)、宫高(OR=1.700)、第3产程时间(OR=1.498)、宫缩乏力(OR=2.197)、胎盘粘连或植入(OR=4.425)、活跃期产程停滞(OR=6.347)。结论:反复宫腔操作、宫底高度、第3产程时间延长、宫缩乏力、胎盘粘连或植入、活跃期产程停滞是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显著危险因素。减少宫腔操频次,缩短第3产程时间,积极处理宫缩乏力和活跃期产程停滞可望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影响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为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产后出血产妇159例为出血组,按1:2匹配同月份分娩无产后出血的产妇318例为对照组。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法筛选危险因素。结果①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35岁、流产次数多、产次多、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不孕史、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盘粘连或植入、多胎、新生儿体重≥4000g、第二产程〉90rain、第三产程〉10min及阴道手术助产是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②胎盘粘连或植入(OR=4.943)、前置胎盘(OR=3.758)、新生儿体重(OR=2.784)、妊娠期高血压疾病(OR=2.328)、流产次数(OR=1.885)入选以产后出血为结果变量的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方程。结论避免产前非意愿妊娠以减少胎盘粘连、植入或前置,孕期规范保健及早防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预防巨大儿的发生是降低产后出血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徐忠平 《浙江医学》2018,40(23):2574-2577
目的回顾性分析经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并探讨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的防范措施。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经阴道分娩发生产后出血的96例产妇为病例组、未发生产后出血的200例产妇为对照组,收集两组产妇临床资料,并对可能引起经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产妇年龄、产次、胎次、怀胎数、妊娠高血压、中重度贫血、负性情绪、孕周情况、前置胎盘、胎盘粘连/滞留、胎盘早剥、子宫收缩乏力、会阴切开、软产道损伤、产程延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妊娠高血压、中重度贫血、前置胎盘、胎盘粘连/滞留、胎盘早剥、子宫收缩乏力均为经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1)。结论多种因素可导致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应根据不同危险因素采取不同的防范措施以控制产后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石亚春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6):632-632,634
目的了解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PPH)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对3837例剖宫产术进行回顾性分析。测量剖宫产术后出血量,对相关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选择性剖宫产1644例,非选择性剖宫产2193例。非选择性剖宫产产后出血率(6.75%)高于选择性剖宫产(4.84%)。选择性手术产后出血风险因素包括(OR〉1.5)子宫肌瘤、前置胎盘、产前出血和早产。非选择性剖宫产术后出血风险因素包括胎盘滞留、产前/产中出血、宫缩乏力、前置胎盘和巨大儿等。结论非选择性剖宫产发生产后出血风险较选择性剖宫产高。产前应预先确定相关危险因素及采取防治措施,以降低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的经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阴道分娩的经产妇的产后出血发生率及出血原因,并对发生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经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4.54%,初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2.77%,两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经产妇产后出血的首要原因为宫缩乏力(87.93%)。结论:重视经产妇的孕期保健,注意产程中的处理,预防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7.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至今高the国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本文通过对阴道分娩发生产后出血的蛇例资料进行分析,探讨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及预防。1资料与方法1.1资料lop年1月至lop年4月我院分娩总数ot19例,经阴道分娩4836例,发生产后出血%例,发生率1.9%;产妇年龄23~29a,初孕初产17例,经孕初产(人流史>1次)55例,经产妇20例,单胎妊娠m例(3例臀位),双胎妊娠11例。按1:1比例选取同期阴道分娩出血量<200Till的病例op例作为对照组,产妇年龄22~29a,初孕初产56例,经孕初产30例,经产妇6例,均系…  相似文献   

8.
岳阳 《当代医学》2021,27(5):30-32
目的 分析经阴道分娩高龄产妇产后发生盆底功能障碍(PFD)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减少高龄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本院行阴道分娩的80例高龄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产后是否发生PFD分为发生组(n=35)和非发生组(n=45),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高龄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发生PF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产妇年龄、孕期增加体质量、妊娠期有无尿失禁、第二产程时长与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PFD的发生密切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产妇年龄、孕期增加体质量、孕期有尿失禁、第二产程时长是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PF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高龄阴道分娩产妇产后PFD的发生率较高,年龄≥40岁、孕期增加体质量>12.5 kg、妊娠期尿失禁、第二产程时长延长的产妇产后更易发生PFD,控制孕期体质量,指导产妇进行盆底功能锻炼,可减少高龄阴道分娩产妇产后PFD.  相似文献   

9.
蔡杰 《中外医疗》2012,31(1):45-46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发生的原因、相关危险因素,探讨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的措施,以期合理治疗,预防产后出血,降低产妇死亡率。方法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产妇3487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容积法+称重法测量产后出血量,通过二分类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产后出血相关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3487例中,符合产后出血的有116例,占3.31%。单因素分析中l1个因素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中有5个因素进入多因素回归模型,分别为子宫收缩乏力(OR=16.248,95%CI14.306~18.809),前置胎盘(OR=11.217,95%CI8.734~14.407),胎盘粘连、植入、滞留(OR=3.116,95%CI2.348~4.134),巨大儿(OR=2.932,95%CI2.426~3.543),剖宫产(OR=1.945,95%CI1.654~2.287)。结论产后出血是产科最常见最危急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较高(3.1%),加强防治宫缩乏力,作好计划生育以减少非意愿妊娠,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减少巨大儿的发生率,对降低产后出血及孕产妇死亡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陈平  邓媚  彭燕霞 《西部医学》2014,(5):623-625
目的 探讨初产妇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旨在为采取针对性地预防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我院产科2012年5月-2013年5月住院阴道分娩的90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问卷调查初产妇临床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初产妇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影响因素.结果 产后出血率为6.11%.多胎妊娠(β=0.66,P=0.000)、胎儿体重≥4 000g(β=0.23,P=0.026)、第三产程≥10min(β=1.44,P=0.000)、前置胎盘(β=0.85,P=0.000)、胎盘粘连或植入(β=0.98,P=0.010)、胎盘早剥(β=1.03,P=0.007)、贫血(β=0.38,P=0.002)、妊娠高血压疾病(β=1.20,P=0.000)是初产妇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 初产妇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发生率较高,其发生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B族溶血性链球菌(GBS)带菌孕妇经阴道分娩发生急性绒毛膜羊膜炎或脐带炎的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5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妊娠足月经阴道分娩的GBS带菌孕妇129例临床资料。根据病理检查有无急性绒毛膜羊膜炎或脐带炎,分为病例组(27例)和对照组(102例)。查阅相关病历,记录GBS带菌孕妇一般资料及分娩信息。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人工破膜〔OR=5.106,95%CI(1.535,16.987)〕、总产程时间延长〔OR=1.098,95%CI(1.013,1.191)〕、新生儿出生体质量〔OR=1.002,95%CI(1.000,1.003)〕是GBS带菌孕妇发生急性绒毛膜羊膜炎或脐带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适当缩短总产程时间、减少人工破膜可能减低妊娠晚期GBS带菌孕妇阴道分娩时急性绒毛膜羊膜炎或脐带炎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2.
孙燕 《西部医学》2014,(5):567-568,572
目的 对巨大儿发生进行多因素分析,找出影响巨大儿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对孕期指导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3年2月来我院住院分娩的56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研究巨大儿发生的危险因素,并了解孕期指导的意义.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孕妇的孕前体重指数(BMI)、产前空腹血糖、羊水过多、孕期延长及未接受孕期指导对巨大儿发生有影响(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前体重过重(β=0.861,OR=2.507)、空腹血糖过高(β=1.861,OR-6.057)、羊水过多(β=2.984,OR=22.878)是巨大儿发生的危险因素,而孕期指导(β=-0.721,OR=0.564)是巨大儿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产前体重的过度增加、羊水过多、空腹血糖过高及孕期延长均可增加巨大儿的发生几率,而孕期指导是巨大儿发生的保护因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天数为35~90d者阴道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该中心2009年12月—2013年1月自愿要求药物流产对象的阴道出血量与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该研究共961例对象实施了药物流产,出血量多者占43.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为35~40岁者出血量多于17~34岁者;孕期为50~90d者多于35~49d者;有妊娠史和有分娩史者分别高于无妊娠史和无分娩史者;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孕期为50~90d(OR=1.824,可信区间为1.294~2.571)、有妊娠史(OR=1.994,可信区间为1.408~2.825)和有分娩史(OR=1.335,可信区间为1.977~1.823)3个因素是出血量多的危险因素。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阴道出血量与年龄、孕期、妊娠史、分娩史有关,且孕期为50~90d、有妊娠史和有分娩史为出血量多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苏丹 《中国现代医生》2013,(27):148-149
目的研究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其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住院并诊断为妊娠期高血压的孕产妇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住院的健康孕产妇作为对照组,分析影响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比较发现,年龄≥35岁(OR=2.67,95%CI:1.56~3.73)、孕前BMI≥28kg/m2(OR=1.79,95%CI:1.18~2.48)、流产次数≥2次(OR:2.08,95%CI:1.16~2.43)、高血压家族史(OR=1.45,95%CI:1.64~3.72)是妊娠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年龄≥35岁(OR=2.107,95%CI:1.398-3.861)、孕前BMI≥28kg/m2(OR=1.769,95%CI:1.318~2.392)和高血压家族史(OR=1.626,95%CI:1.215~2.284)为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高龄、孕期超重、高血压家族史是妊娠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针对重点人群应该加强控制,预防妊娠高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ART)助孕妊娠后患者发生晚期自然流产的相关因素,阐明引起晚期自然流产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方法,收集310例行ART助孕后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妊娠结局不同分为足月产组(248例)和晚期流产组(62例)。记录2组患者一般情况、不孕症发病主要原因及相关因素、临床情况和妊娠结局情况,并将单因素回归分析中P<0.05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进一步分析患者晚期流产的危险因素。结果:2组患者既往晚期流产或早产次数、既往宫颈LEEP或锥切史、既往宫腔镜下电切史、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病史、体质量指数(BMI)、周期类型、内膜厚度、是否双胎妊娠和排卵障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P<0.05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BMI (OR=1.194, 95%CI:1.088-1.311,P<0.01)、既往有晚期流产或早产史(OR=5.673,95%CI:1.189-27.069,P=0.029)、宫颈LEEP或锥切史(OR=5.113, 95%CI:1.025-25.496, P=0...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HIV阳性孕妇所生新生儿的低出生体重(low birth weight,LBW)情况及其相关的危险因素。  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8年5月于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分娩的194例HIV阳性孕妇为研究对象。孕妇信息包括人口特征、妇产科病史、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史、HIV传播途径以及HIV疾病状况(包括入组时的CD4计数、HIV RNA病毒载量和血红蛋白)。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与LBW相关的危险因素。  结果  在194名婴儿中,38例(19.6%)为LBW(< 2500 g)。LBW婴儿与非LBW婴儿在入组体重、怀孕期间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入组CD4计数、入组HIV RNA病毒载量和分娩时孕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组时体重轻(OR = 2.14,95% CI = 0.84~4.05,P = 0.013)、入组时CD4计数(OR = 6.02,95% CI = 1.50~24.13,P < 0.001)、入组时HIV RNA病毒载量(OR = 3.34,95% CI = 1.70~6.55,P < 0.001)和分娩时孕龄(OR = 12.90,95% CI = 2.03~81.88,P < 0.001)是LBW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孕妇HIV疾病状况与新生儿LBW相关。HIV的产前筛查和诊断,对于早期预防和治疗HIV母婴传播,减少不良妊娠结局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刘月仙 《医学综述》2014,(3):555-557
目的利用绝经期等级评定量表(MRS)评分系统评价妇女围绝经期症状及影响因素。方法利用MRS评分系统调查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的226例年龄在4060岁围绝经期136例和围绝经后期90例患者的10项围绝经期症状情况,根据是否伴有围绝经期症状将围绝经期患者分为伴有和未伴有围绝经期症状的两组,并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发生围绝经期症状的危险因素。结果绝经后期妇女的睡眠障碍、潮热出汗发生率显著低于围绝经期妇女(P<0.05),其中年龄≥50(OR=3.468,95%CI:0.65360岁围绝经期136例和围绝经后期90例患者的10项围绝经期症状情况,根据是否伴有围绝经期症状将围绝经期患者分为伴有和未伴有围绝经期症状的两组,并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发生围绝经期症状的危险因素。结果绝经后期妇女的睡眠障碍、潮热出汗发生率显著低于围绝经期妇女(P<0.05),其中年龄≥50(OR=3.468,95%CI:0.6535.341)、患有慢性病(OR=4.317,95%CI:0.8135.341)、患有慢性病(OR=4.317,95%CI:0.8136.134)、流产>3次(OR=1.937,95%CI:0.3416.134)、流产>3次(OR=1.937,95%CI:0.3413.481),丧偶或离异(OR=2.452,95%CI:0.4513.481),丧偶或离异(OR=2.452,95%CI:0.4514.454),月收入<800元(OR=2.937,95%CI:0.3814.454),月收入<800元(OR=2.937,95%CI:0.3813.463)是严重围绝经期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睡眠障碍、潮热出汗是围绝经期人群中较常见的围绝经期症状,年龄≥50、患有慢性病、流产>3次、丧偶或离异、月收入<800元是严重围绝经期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上海市外来未婚女工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婚前性行为现状,并探讨婚前性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上海市3家工厂的800名外来未婚女性务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回收769份,回收率为96.1%;有效问卷762份,有效率为99.1%。问卷内容主包括人口学基本信息以及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婚前性行为。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婚前性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应答正确率为56.4%,对婚前性行为持反对态度的占38.1%,有36.1%的调查对象承认发生过婚前性行为。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婚前性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25岁组与〈20岁组比较:OR=2.16,95%C1=1.12~4.17)、居住状况(租房组与集体寝室组比较:OR=3.67,95%CI=2.03~6.63)、家乡(东部地区组与中西部地区组比较:OR=3.13,95%CI=1.64~5.97)和婚前性行为态度(赞同组与反对组比较:OR=9.23,95%CI=4.90~17.39;中立组与反对组比较:OR=3.85,95%CI=2.16~6.86)。结论上海市外来未婚女工的艾滋病知识相对薄弱,婚前性行为态度较为开放,婚前性行为发生率较高,有必加强安全性行为的健康促进,减少艾滋病及其他性传播疾病感染和意外妊娠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李燕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11):1457-1458,1461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的危险因素,为HDCP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0年3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2 217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对HDCP发生的相关社会因素和产科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 217例孕产妇发生HDCP 186例,发生率为8.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居住地、产前系统检查、产次与HDCP发生有关(P<0.05),而HDCP发生与年龄、流产病史、胎次等因素无明显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居住地为农村和产前未经过系统检查是HDCP发生的危险因素(OR分别为17.069、10.832,P均<0.05)。结论:居住地为农村和产前未经过系统检查是HDCP的发生的危险因素,应加以重点评估和合理控制,可控制HD-CP发生。  相似文献   

20.
背景 抑郁症作为最常见的心境障碍之一,具有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和致死率高等特点,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疾病负担,甚至出现自杀行为。但是,目前快速筛查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手段相对有限。目的 调查影响抑郁症患者出现自杀行为的心理社会因素,建立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简易预测模型,为抑郁症患者自杀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和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抑郁症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情况问卷、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Landeiman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抑郁症患者出现自杀行为的影响因素,Risk score法构建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简易预测模型,并检测其预测效果。结果 共发放问卷2 233份,回收有效问卷2 09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3.60%。2 090例抑郁症患者中,142例(6.79%)出现自杀行为。经常吸烟、重度饮酒、既往抑郁发作次数≥1次、既往因抑郁症住院次数≥1次、伴焦虑症状、伴精神病性症状、伴自杀意念、有精神障碍家族史、正在用抗抑郁药物、有其他内外科疾病的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比例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既往抑郁发作次数≥1次〔OR=4.308,95%CI(3.547,5.232)〕、伴焦虑症状〔OR=2.329,95%CI(1.201,4.518)〕、伴精神病性症状〔OR=2.492,95%CI(1.448,4.287)〕、伴自杀意念〔OR=4.044,95%CI(2.305,7.096)〕、SAS标准分高〔OR=1.036,95%CI(1.003,1.071)〕均是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P<0.05),正在用抗抑郁药物〔OR=0.110,95%CI(0.057,0.212)〕是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保护因素(P<0.05)。基于Logistic回归建立的Risk score预测模型为:Risk score=40.56×既往抑郁发作次数+23.50×伴焦虑症状+25.36×伴精神病性症+38.81×伴自杀意念-61.25×正在用抗抑郁药物+1.00×SAS标准分。按照Risk score预测模型绘制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为0.920〔95%CI(0.907,0.931)〕,Youden指数最大时为0.7,截断值为193.23分,灵敏度为76.8%,特异度为94.2%。结论 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发生率较高,既往抑郁发作次数≥1次、伴焦虑症状、伴精神病性症状、伴自杀意念、SAS标准分高均为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基于Logistic回归建立的Risk score预测模型预测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灵敏度为76.8%,特异度为94.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