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暴发疫情的特点,并对防控工作予以总结和评价,为集体单位呼吸道感染暴发疫情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对杭州市两起疫情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 采用PCR方法对标本进行检测,并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核酸阳性的标本进行测序。  结果  两起疫情均发生在幼儿园,A幼儿园发病21例,持续11 d,B幼儿园发病43例,持续33 d,流行曲线呈现增殖模式。病例集中在托班和小班,年龄2~4岁为主。症状以发热、咳嗽为主,主要为上呼吸道感染,未发现重症病例。采集病例上呼吸道标本检测,为呼吸道合胞病毒阳性,对4份标本进行测序,为B亚群。  结论  幼儿园急性呼吸道感染暴发时要考虑呼吸道合胞病毒,注意与其他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暴发疫情的鉴别,控制措施要严格,避免疫情长久持续。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一起小学生急性呼吸道感染暴发疫情的病原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学校类似传染病暴发疫情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制定病例定义,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病例咽拭子标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共报告病例22例,罹患率为1.05%,均为二年级同班学生,临床症状以发热(体温38.0℃~40.7℃)为主(100.0%),其次为咽痛(54.55%)和咳嗽(36.36%)。采集病例咽拭子标本12份,均为腺病毒核酸阳性。通过现场采取积极有效防控措施,及时控制了疫情的蔓延。结论该疫情是由腺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暴发,与患者密切接触可能是暴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某小学发生的一起上呼吸道感染暴发疫情的病因。方法对该暴发疫情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病例咽拭子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2014年5月12日—6月3日某小学发生呼吸道感染患者43例,罹患率为1.31%;临床特征为高热、咽痛、咳嗽,主要体征为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疫情波及2个年级4个班,发病有聚集性,其中四(4)班罹患率最高,为52.54%;病例全部为学生,男女罹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疫情持续23天,5月22日达到发病高峰。采集12例现症病例的咽拭子进行常见呼吸道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8例患者腺病毒核酸阳性,阳性率为66.67%。结论发生在某小学上呼吸道感染暴发疫情的病原体为腺病毒,与现症病例密切接触是疫情暴发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我军呼吸道腺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探讨其流行规律,提出防控策略,为尽早发现疫情和暴发疫情处置提供借鉴。方法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据库收集报道我军呼吸道腺病毒流行及暴发文献,对我军呼吸道腺病毒疫情暴发时间、地区分布、人群构成、年龄结构、病毒型别和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到我军腺病毒暴发疫情文献19篇,包含疫情20起,引发疫情腺病毒型别包括5型、7型、11型、55型,其中,5型1起,7型7起,11型1起,55型9起,未知型别2起。7型、55型分别占暴发疫情病例的27.90%(1085/3889)和62.20%(2419/3889),发病人群多为新兵和学兵(员),占全部人群的93.81%(1380/1471),暴发疫情季节主要集中在冬春季(12月至来年3月),占总疫情数的95.00%(19/20),明显高于其他月份。临床症状主要为发热(84.31%~100.00%)、咽痛及咽部不适(37.91%~86.96%)、咳嗽(15.66%~95.45%)等。7型和55型感染皆出现重症病例,特别是55型造成1例死亡病例。结论呼吸道腺病毒特别是7型与55型,是引起我军暴发疫情的主要病原之一,应加强冬春季,尤其是新兵训练期间和部队集结期间呼吸道腺病毒的监测,分析总结我军常见呼吸道腺病毒流行病学特征和传播扩散规律,提出有效防控措施,为部队呼吸道腺病毒防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李荣  王斌  姚伟  杨若佳 《预防医学论坛》2014,(11):833-834,837
目的 报告并分析1起腺病毒7型感染引起的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原因,为预防控制类似医院感染疫情提供参考。方法 对某医院1起腺病毒7型暴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描述疫情流行特征;鼻咽拭子标本中提取核酸,PCR法检测甲型、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特异性基因片段。结果 本次疫情是1起腺病毒7型引起的暴发疫情,共报告14例病例,首发病例死亡,其余13例续发病例预后良好,且均与首发病例有密切接触史,除首发病例及其1名家庭成员是在院前感染外,剩余12例均在医院内感染发病,院内罹患率为14.00%。鼻咽拭子标本经PCR检测,腺病毒核酸检测阳性14份。结论 该医院未按规定启用发热门诊、发热患者未按要求进行预检分诊以及医护人员防护不规范是造成本次疫情暴发的主要原因,应加强院内感染的管控。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一起学校急性呼吸道感染疫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为学校同类聚集性或暴发疫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制定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采用统一的调查表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描述疫情的流行特征,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流行因素,采集患者咽拭子标本开展病原学检测。结果此次暴发疫情共搜索到51例病例,罹患率为3.83%,临床症状以发热、咳嗽和咽部充血为主,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与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密切接触为发病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4,P=0.0036)。结论腺病毒上呼吸道感染暴发疫情以近距离密切接触为主要传播方式,及时隔离病例,加强晨午检,严格落实消毒,开窗通风及复课制度,可有效控制疫情,防止疫情进一步蔓延。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学校腺病毒呼吸道感染聚集性疫情时有发生,腺病毒已成为仅次于流感病毒的呼吸道感染暴发疫情的重要病原体。今天就和大家来谈谈腺病毒。人腺病毒的传播途径多样腺病毒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病毒感染性疾病,一般急性起病,容易侵犯人体呼吸道以及消化道黏膜、眼结膜、泌尿道等部位。人腺病毒为无包膜的双链DNA病毒,目前已发现至少90个基因型。人群对腺病毒普遍易感,大多数患者为隐性感染者,相对来说好发生于儿童。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某学校一起人鼻病毒(human rhinovirus,HRV)引起呼吸道感染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预防控制HRV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暴发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处置指南(2018年版)》等开展调查.主要查阅该校因病缺课记录、晨午检记录和医院就诊记录等进行病例...  相似文献   

9.
对绍兴县某小学2007年发生的一起以呼吸道感染,引起发热、咽红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局部暴发疫情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高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特点,为控制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江西省某高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疫情持续22d,共发生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1506人,罹患率为8.85%;采集5份现症患者咽拭子标本,其中4份甲型H1N1流感核酸检测阳性。结论甲型H1N1流感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与季节性流感相似。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疫情的监测、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知识的培训以及接种疫苗等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