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目的:了解医学院本科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CCSNHS对556名医学院本科新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医学院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全国常模;男生心理健康水平优于女生;男生较女生容易出现社交攻击;来源农村学生较来源城镇学生容易出现自卑心理;非独生子女在躯体化、焦虑、自卑、精神病倾向四个维度方面比独生子女得分要高。结论:应有针对性地对医科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胡一文  杨静  李荣金 《重庆医学》2012,41(10):980-982
目的了解湖北某重点综合性大学新生的心理压力现状,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教育部统一编制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对4 896名2010级大学新生进行现场调查。结果该校新生中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的5个维度及总分标准分均低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理工类新生心理压力各维度及总分明显高于文史类(P<0.01);农村学生社交、家庭压力高于小城镇、中小城市及大城市学生,农村及小城镇学生发展压力低于中小城市及大城市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独生子女的社交、家庭压力高于而发展压力低于非独生子女新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重点综合性大学新生心理压力低于全国大学生平均水平,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不同群体间存在一定差异,关注特殊群体,针对性地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促进其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青岛大学医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进一步做好医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运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测评系统"对青岛大学新生进行心理测评。结果医学院新生的总体状况良好,部分学生在性心理障碍、依赖、社交退缩、自卑等方面存在问题;医学院新生社交攻击、偏执、强迫、冲动、精神病倾向的因子得分较其他新生低(t=-4.747~-2.790,P<0.01);医学院新男生的冲动因子得分较其他新生男生低(t=-3.053,P<0.01);医学院新生女生社交攻击、偏执、强迫、冲动、精神病倾向因子得分较其他新生女生低(t=-3.686~-2.274,P<0.05);医学院新男生强迫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女生(t=2.996,P<0.05)。结论医学院2010级新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好于青岛大学总体平均水平,但部分同学存在性心理障碍、依赖、社交退缩、自卑、强迫等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大学本科新生的人格特征,探讨不同群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应用教育部《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CCSPS)对沈阳医学院861名本科新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分析。结果:男女生在严谨、重情维度差异显著;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活跃、严谨、利他维度差异显著;城镇与农村生源学生在活跃、严谨、利他、随和4个维度差异显著。结论:不同群体人格特征存在差异,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其人格完善。  相似文献   

5.
朱孔香  吕锋 《中国民康医学》2003,15(1):14-14,17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焦虑及社交焦虑状况。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社交苦恼及回避量表(SAD)、交往焦虑量表(IAS)、自我意识的社交焦虑量表(SASS)对121名大学新生进行测查分析。结果:SAS显示大学新生焦虑状态检出率为38.84%;SAS均分显著高于常模;来自于城镇、独生子女大学生,较之来自农村、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焦虑状态更为突出;其他量表未显示差异。结论:大学新生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情绪,应引起有关心理卫生工作者注意。  相似文献   

6.
大学新生焦虑及社交焦虑测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了解大学新生焦虑及社交焦虑状况。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社交苦恼及回避量表(SAD)、交往焦虑量表 (IAS)、自我意识的社交焦虑量表 (SASS)对 12 1名大学新生进行测查分析。结果 :SAS显示大学新生焦虑状态检出率为 38 84 % ;SAS均分显著高于常模 ;来自于城镇、独生子女大学生 ,较之来自农村、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焦虑状态更为突出 ;其他量表未显示差异。结论 :大学新生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情绪 ,应引起有关心理卫生工作者注意。  相似文献   

7.
竭婧  傅安国  杜杰 《重庆医学》2015,(4):502-505
目的:了解海南省大学生心理压力现状,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大学生心理压力感量表》对20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海南省大学生承载的压力主要有择业压力、学校环境压力、学业压力、情绪压力和人际压力。理工科学生的学校环境压力感和学业压力感显著高于其他学科学生(P<0.05);男生的恋爱压力感、自卑压力感和学业压力感显著高于女生(P<0.05);非独生子女学生的家庭压力感和挫折压力感显著高于独生子女学生(P<0.05);农村学生家庭压力感显著高于城市学生(P<0.01)。结论海南省大学生总体心理压力感状况良好,不同群体间存在一定差异。针对不同群体采取合适方法减轻其心理压力,促进其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8.
某高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广泛了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探索影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提出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方法:整群抽取某高校2006级新生2182人,使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评定其心理健康水平,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个别咨询。结果:至少有1个维度T分落在症状较明显区间者566人,占25.94%,人数排在前四位的是:抑郁、精神病倾向、社交退缩、自卑。结论:某高校新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部分学生存在抑郁、精神病倾向、社交退缩、自卑等心理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从新生抓起。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分析大一新生的适应状况,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教育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对1 681名某学院大一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女生在总分及学习、校园生活、择业、自我适应、人际关系适应低于常模且差异显著(P〈0.01);非独生子女和农村生源新生除情绪适应良好外,其余各项适应状况均有待提高。结论: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指导,以促进其更快地适应与发展,为今后步入社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2408名独生子女医学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分析云南省桌医学院2408名独生子女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独生子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本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云南省某医学院2001-2005级独生子女学生2408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被测试2408名独生子女医学生中有轻度及以上心理问题的占20.76%,不同性别及年级学生之间差异无显著性,不同学历学生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独生子女医学生的9个因子分均低于国内大学生,除了与国内青年比较中的人际敏感因子得分低外,其余高于国内青年及国内成人,并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医学大学生中的独生子女心理健康状况比国内青年及成人差,但优于国内大学生,应关注医学大学生中独生子女特有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为高等院校开展心理卫生工作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