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确定杏仁水超声提取中蒸馏液的最佳收集量.方法超声-水蒸气蒸馏提取杏仁水,动态考察氢氰酸(HCN)提取率.结果收集1倍药材量馏出液时,累计HCN含量0.1560%,可提高产量7.6%.结论馏出液最佳收集量为1倍药材量.  相似文献   

2.
蒸馏法提取丹皮中丹皮酚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玲  李成网  张洁 《安徽医药》2012,16(4):446-447
目的优选蒸馏法提取丹皮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丹皮酚蒸馏过程中每份蒸馏液中的丹皮酚含量和4℃时丹皮酚的溶解度(可测出蒸馏液在4℃时析出丹皮酚的最低浓度),从而得出蒸馏法提取丹皮酚的最佳加水量和蒸馏液最佳收集量。结果蒸馏法提取丹皮酚时的加水量以药材量的12.5倍量,收集11倍量的蒸馏液为最佳。结论优选出的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 确定杏仁水超声提取中蒸馏液的最佳收集量。方法 超声 -水蒸气蒸馏提取杏仁水 ,动态考察氢氰酸 (HCN)提取率。结果 收集 1倍药材量馏出液时 ,累计HCN含量 0 .15 6 0 % ,可提高产量 7.6 %。结论 馏出液最佳收集量为 1倍药材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确定杏仁水超声提取中蒸馏液的最佳收集量。方法 超声-水蒸气蒸馏提取杏仁水,动态考察氢氰酸(HCN)提取率:结果 收集1倍药材量馏出液时,累计HCN含量0.1560%,可提高产量7.6%。结论 馏出液最佳收集量为1倍药材量.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不同产地北五味子中挥发油的含量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实验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北五味子中挥发油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比较黑龙江省不同产地北五味子中挥发油的含量。方法: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北五味子中的挥发油,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法选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最佳条件是药材加入6倍量的水,浸泡1h,水蒸汽蒸馏6h,挥发油提取率可达2%左右。结论:影响五味子挥发油提取工艺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提取时间、加水倍数、浸泡时间。  相似文献   

6.
正交试验法优选肉桂挥发油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肉桂挥发油的提取工艺。方法 用正交试验法对肉桂挥发油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以挥发油体积为指标,以加水量(A)、浸泡时间(B)、提取时间(C)为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结果及结论 肉桂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是将药材加 6倍量水浸泡 2h,水蒸汽蒸馏 5h。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生胃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柴胡、厚朴等5味药材的挥发油成分;再将药渣与黄芪、猴头菇、白芍等药材采用水煎煮法提取,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的芍药苷含量以及固形物总量为评价指标,用L9(34)正交试验对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因素进行考察,优选提取工艺。结果柴胡、厚朴等5味药材加15倍量水,蒸馏提取5h,收集含挥发油蒸馏液;药渣与黄芪等其余七味药材加10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2h。结论该工艺稳定、可行,可为生胃颗粒的规范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陈皮和木香挥发油的提取与包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蕾 《药学实践杂志》2008,26(3):206-207
目的:研究益胃颗粒中陈皮、木香挥发油的提取与β-环糊精包合的最佳工艺.方法:考察不同时间水蒸汽蒸馏得到的陈皮、木香的挥发油含量,并用正交实验设计筛选β-环糊精包合挥发油的工艺.结果:提取工艺为用10倍量的水浸泡药材颗粒30 min,水蒸气蒸馏法提取5 h,包合的最佳工艺为温度45℃,挥发油:环糊精比为1:10,包合时间2 h.结论:筛选的提取工艺操作简单,工艺稳定,挥发油的提取率和包合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9.
强力咽喉饮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国忠  谢崇义  吴杨 《中国药房》2005,16(17):1293-1295
目的:优化强力咽喉饮的提取工艺。方法:分析处方药材所含成分的理化性质,确定以芳香水得量作为蒸馏工艺的考察指标;应用正交试验法,以水提取物中含固率和绿原酸含量为指标,考察加水量、煎煮前浸泡时间、煎煮时间和煎煮次数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筛选最佳配制工艺。结果:收集3倍药材量的蒸馏液为蒸馏工艺的最佳芳香水量;最佳水提工艺为煎煮前冷浸2h、加水总量为药材的15倍、煎煮3次、总煎煮时间为3h(每次1h)。结论:该工艺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10.
正交试验法优选丁香挥发油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丁香中挥发油的提取工艺。方法 用正交试验法对丁香挥发油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 ,以挥发油收取量为指标 ,以药材粉碎度 ( A) ,加水量( B) ,浸泡时间 ( C) ,提取时间 ( D)为因素进行 3水平正交试验。结果 因素相关性为 RD>RC>RA>RB,加水量为次要因素 ,其余为主要因素。结论 丁香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是将药材粉碎成 2 0目粗粉 ,加 8倍量水浸泡 2 4h,水蒸汽蒸馏 1 0 h收取挥发油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骨刺熏蒸剂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正交设计优化处方有效成分挥发油的提取工艺;煎煮部分,制定多种方案,通过HPLC测定阿魏酸含量从而选取最佳工艺。结果优选提取挥发油的工艺:加6倍量水,浸泡1 h,蒸馏6 h;煎煮工艺:提取挥发油后过滤出药渣与药液,将不含挥发油的中药(桑枝)与药渣合并进行煎煮,煎煮1次,1 h。药液与提取挥发油后过滤液合并。结论优选得到的提取工艺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选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鱼腥草干品药材挥发油提取工艺,分析鱼腥草干品药材挥发油的组成。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设计鱼腥草挥发油提取工艺,以鱼腥草挥发油中4-萜品醇、α-松油醇、乙酸龙脑酯、甲基正壬酮4种成分为评价指标,采用加权评分方法对提取方法进行分析,筛选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鱼腥草干品药材的挥发油的提取条件。并选用GC/MS法分析挥发油成分。结果:最佳提取工艺:剪碎成1 cm小段;料液比为1:15;浸泡30 min;提取5 h。并鉴定了鱼腥草干品药材挥发油中53种挥发性成分。结论:该提取工艺简便、合理,能准确反映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化解表清热片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对挥发油的包合因素、水煎煮提取物中浸膏得率和葛根素含量采用正交设计试验优化。葛根素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优选的挥发油提取工艺为加水10倍量,水蒸气蒸馏4 h;挥发油得率最高为0.7%。优选的挥发油包合工艺为温度40℃,挥发油-β-环糊精(1∶8),搅拌3 h包合。优选的水煎煮工艺为加水10倍量,煎煮2次,第1次1.5 h,第2次1.0 h。结论优化工艺设计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4.
侯娟  杜丽英  张兰桐  袁志芳  马俊霞 《中国药房》2007,18(15):1136-1138
目的:研究乳痛消结颗粒中5种药材所含挥发油的最优提取工艺及对所提挥发油的最优包合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挥发油收率作为评价提取工艺的指标;以包合物收率、含油率和挥发油利用率的综合评分作为评价包合工艺的指标。结果:最优提取工艺为药材加10倍量水,浸泡1h,水蒸气蒸馏9h;最优包合工艺为挥发油∶β-环糊精=1∶8,包合温度30℃,包合时间20min。结论:该提取、包合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5.
参术活血颗粒中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优选参术活血颗粒中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及β-环糊精(β-CD)包合物的包合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优选莪术、当归等四味药材的最佳提油工艺;采用 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包合率、包合物收得率为考察指标,优选最佳包合工艺。结果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水,提取5 h;β-CD 最佳包合工艺为:挥发油与β-CD 投料比为1∶8(mL∶g),包合时间为60 min,包合温度60℃;应用显微成像法和薄层色谱法(TLC)检验包合物,新的物相中挥发油的成分与包合前基本一致。结论优选出的工艺合理、可行,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6.
养阴清胃口服液水提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温怀清  黄文超  李彬 《中国药房》2005,16(6):426-427
目的 :优选养阴清胃口服液的水提工艺。方法 :考察提取时间对挥发油提取的影响 ;采用正交试验 ,以浸出物重量和芍药苷含量为指标考察水提工艺条件。结果与结论 :养阴清胃口服液的最佳水提工艺为处方药材煎煮前浸泡30min ,然后对防风和藿香先提取挥发油2h ,再将药渣同其它药材共同煎煮 ;加8倍药材量的水提取3次 ,每次1 .5h。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协日嘎四味汤胶囊的制备工艺。方法将姜黄、黄柏、栀子、蒺藜四味药提取,制备成胶囊,采用水提醇沉,优选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及挥发油的吸附最佳工艺。结果挥发油的提取工艺为:加水14倍量,提取8 h;其最佳吸附工艺为:2倍量磷酸氢钙吸附24 h。醇沉最佳工艺:乙醇浓度为60%,醇沉24 h。结论协日嘎四味汤胶囊的制备工艺符合现代制剂的有关要求。  相似文献   

18.
雷凯君  何锦钧 《中国药房》2010,(35):3301-3302
目的:优选苍鱼消毒剂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浸泡时间、加水量、蒸馏时间为考察因素,以挥发油提取率和挥发油中甲基正壬酮含量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提取工艺。结果:优选提取工艺为苍术、鱼腥草粗粉各50g,加10倍水,浸泡1h,蒸馏提取6h。结论:该工艺合理、可行,可为苍鱼消毒剂的研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李玲  吕磊  董昕  吕狄亚  娄子洋 《药学实践杂志》2012,30(4):279-282,286
目的运用GC-MS对不同提取方法所得的艾叶挥发油成分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正己烷回流,静态顶空提取艾叶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NIST05数据库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鉴定,并应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3种方法共鉴别出艾叶中80个挥发油成分,其中静态顶空进样59个,水蒸气蒸馏37个,正己烷回流31个。结论结合水蒸气蒸馏和静态顶空进样两种方法可以建立更全面的艾叶挥发性成分GC-MS表征体系;静态顶空进样在挥发油成分鉴别上存在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