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神经麻痹是因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瘫(中医学称为“口眼喁斜”),诱发因素可能系风寒、病毒感染、自主神经功能不稳等,引起局部神经的营养血管痉挛,导致神经缺血水肿。因骨性面神经管仅能容纳面神经通过,面神经一旦发生缺血水肿,必然导致面神经受压。表现一侧表情肌完全性瘫痪,额纹消失,眼裂变大、不能闭合,患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  相似文献   

2.
面瘫即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贝尔氏麻痹,亨特综合症),俗称“歪嘴巴”、“吊线风”、“吊斜风”、“歪嘴风”等,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笔者临床期间偶得一经验方,治疗面瘫,经多年临床验证,屡起效验。现将此方介绍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李正和  周祥宁 《天津医药》1995,23(4):218-220
产手术引起的医源性面瘫是常见的并发症。中耳乳突的慢性炎症、先天性畸形、过去施行的产手术或外伤使其发病率大大提高。西文总结防治耳科手术引起医源性面瘫的经验,报告神经移植术治疗改良乳突根治术引起的面神经断伤和缺损的成功经验,强调对每例耳科手术患者必须在术毕与术后密切观察,正确记录面神经功能。术毕立即出现的重度面瘫应尽快作面神经探查术并根据面神经损伤的程度进行修复,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4.
赵全义  员彭年 《云南医药》1992,13(5):291-292
分析31例中耳术后迟发性面瘫。认为其发病机理是由于术中直接刺激而神经,局部异常供血血管突然丧失,使原已受病变影响的面神经进一步损伤;或可能出于由于局部血管痉挛,碘仿刺激造成面神经水肿;或手术时使面神经内出血使其功能障碍所致。没有发现中耳术中牵拉鼓索神经及术后中耳感染与迟发性面瘫有直接因果关系的证据。本病预后良好,积极治疗可加速面神经恢复及防止其恢复不全。术后早期(4天内)发生者其恢复期较晚期发生者长。  相似文献   

5.
<正>"面瘫"西医称为"面神经麻痹",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但季节交替的节,特别是气温变化无常时高发。中医认为,人体过度疲劳,再受到风邪侵袭,影响气血运行,经络失和,就会导致口眼歪斜。而从西医的角度看,主要是病毒侵袭面部神经.或者带状疱疹病毒侵犯面神经,从而出现"面瘫",少数病人中耳炎也会引起面神经麻痹。  相似文献   

6.
面瘫,又称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一般表现为一侧口眼歪斜,有时也表现双侧,可多次发生.其确切的病因尚未明确,一般认为是茎乳孔内病毒感染,引起组织水肿或骨膜炎压迫神经:或因局部营养痉挛,导致神经组织缺血、水肿、受压而麻痹;也有认为局部组织水肿可能是免疫反应所致.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永久性面瘫的治疗进展和研究方向。方法 以往人们探索使用神经吻合、血管神经吻合的肌肉瓣游离移植等方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近年来组织工程学的发展,为面瘫的功能性修复提供了一种新的尝试方法。结果 跨面神经血管吻合成功率可达87%,但技术要求高,组织工程学在永久性面瘫功能修复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结论 与身体其他部位骨骼肌的功能性修复相似,面肌的功能性修复研究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8.
专家提醒,工作、生活压力大的女性更要防范面瘫的发生。 面神经麻痹是面神经受损伤引起的面部肌肉运动障碍的一种病症,又称“面瘫”、“口眼歪斜”。本病不受年龄限制,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患者面部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病人不仅觉得痛苦,而且影响美容。  相似文献   

9.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又称面神经炎或Bell麻痹,是指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神经麻痹。因骨性的面神经管仅能容纳面神经通过,所以面神经一旦发生缺血、水肿,必然导致面神经受压。激发因素可能是风寒、病毒感染、自主神经功能不稳等引起局部神经营养血管痉挛,导致神经的缺血水肿。颅内炎症、肿瘤、血管病变、外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外科手术治疗由化脓性中耳炎、外伤、颞骨肿瘤引起的面神经瘫痪的疗效.方法 对29例面神经瘫痪患者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其中化脓性中耳炎所致面瘫18例,外伤性面瘫9例,颞骨肿瘤所致面瘫2例.面神经水平段或垂直段减压术8例,面神经膝状神经节至茎乳孔减压术19例,全程面神经减压2例,其中面神经端一端吻合1例,神经移植2例.结果 随访6~18个月,面神经功能(House-Brackman分级标准)由术前的Ⅱ级6.9%、Ⅲ级17.2%、Ⅳ级34.5%、Ⅴ级31.0%、Ⅵ级10.3%恢复到Ⅰ级6.9%、Ⅱ级27.6%、Ⅲ级27.6%、Ⅳ级24.1%、Ⅴ级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面神经减压术和神经移植仍是治疗面瘫的有效手段.化脓性中耳炎所致面瘫和外伤性面瘫手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贾荣荣  刘刚  苏林强  金薇  谭灵洁  高燕军 《江苏医药》2020,46(10):1015-1018
目的观察Bell面瘫患者面神经MRI增强扫描特征。方法对50例Bell面瘫患者(观察组)和50例面神经正常者(对照组)行面神经MRI增强扫描,记录面神经强化的区域、分布特点及强化程度,分析面瘫面神经与健侧面神经强化程度的差异。结果对照组双侧面神经呈节段性对称性中等程度强化,面神经粗细无明显差异。观察组双侧面神经呈单节段或多节段受累的不对称性异常强化,患侧面神经受累部位内听道底段、迷路段、膝状神经节段、鼓室段和乳突段强化程度均高于健侧面神经和对照组双侧面神经(P<0.05)。结论 MRI增强扫描时,正常面神经均为双侧对称性轻度至中度强化,而Bell面瘫患者患侧面神经较健侧面神经均有不同程度异常强化,这种不对称性异常强化可用于面神经炎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12.
随着年龄增大,老年人脑动脉硬化逐步明显,由此而引起颅脑神经刺激性和破坏性疾病的机会逐年增多。其中面肌痉挛、面神经炎和脑卒中等疾病报告甚多,而由上述病因造成的一侧性中枢性与周围性面瘫同时存在的双重面瘫则未见报告。本文综合双重面瘫21例,并探讨颅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13.
正面瘫又称面部神经炎或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多是一侧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的面部肌肉完全性瘫痪。尽管面瘫多发于冬春季,但近年来夏季面瘫患者也越来越多,且以年轻人居多,主要原因就是贪凉。夏季天气炎热,出汗增加,全身的毛孔处于开放状态,当面部周围神经血管受到冷刺激后容易引起痉挛,出现血循环障碍,导致面瘫。长时间开空调,温度设定过低,或者出入温差大的环境,以及运动后大  相似文献   

14.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特发性面神经麻痹(idiopathic facial palsy)又称面神经炎,是指茎乳突孔内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引起的周围性面瘫,颅内炎症、肿瘤、血管病变、外伤等多种原因病变累及面神经所致的继发性面神经麻痹与其不同。  相似文献   

15.
<正>特发性周围性面神经瘫痪也称贝尔面瘫(BP),其定义为下运动神经元性的面部瘫痪(完全性面瘫)或轻度瘫痪(部分面瘫),该症起病急,会导致瘫痪侧面肌控制不能.BP是最常见的面神经瘫痪,会对患者的社交造成极大的干扰。BP的病因尚属未知,但是一般认为其致病原因是潜伏在膝状神经节内的单纯疱疹Ⅰ型病毒所引起的,之后炎症等因素会导致神经轴突脱髓鞘,或是由于血供不足而导致缺血。BP急性期治疗的目的在于促进  相似文献   

16.
面神经麻痹,又名面瘫、周围性面神经炎,中医学称之为“口眼斜”、“火受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一种常见病,主要表现为一侧面部肌肉弛缓不收,而致面部板滞,口眼歪斜。2007年以来,笔者采用以针刺为主,配合拨火罐治疗本病9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周围性面神经炎又称贝尔氏麻痹,是指茎乳突孔内急性非化脓性炎性反应引起的周围性面瘫。周围性面神经炎是针灸科常见多发病,传统针刺方法取穴多,面部因神经血管丰富,疼痛明显出血多,为减轻患者痛苦,作者于三年前开始用针灸少取穴配合推拿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好。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面神经麻痹又称面瘫,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症,又称歪嘴风、口僻、吊线风。本症多由风邪入面部,痰浊阻滞经络所致,为中风的主要症状之一。可按中医辨证治疗,多因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虚入面部经络,导致气血阻滞、面部经络失于濡养,以致肌肉纵缓不收而发等。西医认为本病发生是因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瘫,其临床分期一般为急性期(发病12周内)、恢复期(22周内)、恢复期(23周至3个月部分患者为半年)和后遗症期(发病3个月至半年以上)。治疗的关键在于急性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面肌痉挛,过去治疗多采用面神经压榨术,神经干部分切断、选择性分支切断,颞骨内神经解压以及与其它颅神经吻合术等手段,均因疗效不持久或遗留永久性面瘫,以及手术复杂而被弃用。面神经不锈钢丝绞扎术比较简便,适合基层医院采用。笔者应用此术式治疗两例,术后取得良好的近期效果。一、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20.
贝尔氏面瘫(Bell'spalsy)又称特发性面瘫(idiopathic palsy),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病变始于颈乳孔处,多为受凉风吹袭后,局部血管收缩,面神经局部缺血,致神经及神经鞘水肿而致。常为单侧突然发病,多先有耳后钝痛、压痛及压迫感,后出现完全性或部分性面瘫。其具体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