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药又称薯蓣、山芋、淮山药 ,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茎为食用部分 ,呈圆柱形 ,肉质肥厚。山药作为蔬菜食用 ,鲜嫩粘滑 ,别有风味。作为药用 ,自古被视为一种物美价廉的补虚佳品。山药不但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糖类物质、矿物质 ,还含有皂甙、胆碱、精氨酸、山药碱、淀粉酶、粘液质、多量纤维素等营养成分。《本草纲目》中记载 :山药“补虚羸 ,除寒热邪气 ,补中 ,益气力 ,长肌肉 ,强阴。久食薯蓣 ,令人耳聪目明 ,轻身不饥 ,延年益寿……益肾气 ,健脾胃 ,止泄痢 ,化痰涎 ,润肤养发”。《本草求真》谓山药“且其性涩 ,…  相似文献   

2.
山药的药用及食疗方法□/李小芳王世宇山药为薯蓣科植物薯芋的块茎,亦名薯蓣。其营养丰富,可作主食品,亦可作蔬菜或酿酒原料,也是一味重要药材。据《本经》记载:“主伤中,补虚,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又《本草纲目》中载:“益肾气,健...  相似文献   

3.
山药又叫淮山药薯蓣,是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薯蓣的块状根。既是食用的佳蔬,又是医病的良药。中医认为山药性味甘、平,入脾、肺、肾三经,补而不腻。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载其有“补虚,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的功效,列为“上品”。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将其功用概括为“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毛”五个主要方面。历代医家视山药为“理虚之要药”,目前沿用的中成药“六味地黄丸”、  相似文献   

4.
王云 《健康》2004,(4):34-35
山药属芋类,原名薯蓣,因唐代宗名李豫,为避讳改称薯药。至宋代,又因宋英宗名赵曙,遂改今名山药。山药又名淮山药、薯蓣、芋、淮山等,足有20多个名字。我国是山药的故乡,食用山药已有3000多年历史,早在战国至秦汉时期成书的《山海经》中就有薯蓣的文字记载。山药为补虚佳品,又分为长块山药、块根山药、扁根薯3种。宋代朱熹曾赞美山药色像玉,香似花,甜如蜜,味胜羊羹。其食用价值,一方面在于它的营养,另一方面在于它的食疗作用。 我国古代的中药典籍,都将山药作为食物药记载,《神农本草经》中载山药“久服耳目聪明”,并将其列为上品。《日华子本草》说它“助五脏、强筋骨、长志安神,主健精”。祖国医学认为,山药味甘、性平,具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等多种功效,对肺虚咳嗽、脾虚泄泻、肾虚遗精、带下及小便频繁等症有治疗作用。中成  相似文献   

5.
正山药,薯蓣科(Dioscoreaceae)薯蓣属(Dioscorea L.)多年生宿根蔓性块茎类植物,是传统药食同源食材,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抗肿瘤、清除自由基、延缓衰老等功效。山药中含有多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多糖为山药重要的活性成分。研究显示,多糖可以起到调节免疫系统及抗衰老的作用~([1-3])。为探讨山药粗多糖的这一作用,本试验用山药粗  相似文献   

6.
山药既是食用的佳蔬,又是常用的药材,堪称药食两用的佼佼者.山药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块根,具有补脾养胃、补肺益肾的功效.人工种植的山药,肉色洁白,味甘粉足,个大质坚,营养价值更高,多供食用.山药的品种很多,其中"怀山药"常作为药材使用.  相似文献   

7.
山药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块茎。又名淮山药、山芋、白药子等,其质细腻,肉色洁白,是一种药食兼用的植物,性味甘平。《神农本草》云:“久服耳目聪明,长肌肉”;《本草纲目》说它“强筋骨,润皮毛,轻身延年,治虚劳羸瘦,补中,长肌肉”;《月华子本草》称其“强筋骨,长志安神”;《药品化义》认为山药“能补中益气,温养肌肉,为肺脾两脏要药”。其功效为健脾补肺,固肾益精,是健脑、明目、聪耳的佳品。它不但可以长肌肉,同时也能减肥,所以是欲健美者的绝好食品。山药熟食,有健脾益气的作用,对虚羸少气,皮肤干燥等症,皆可算作食疗的佳品,常食,令人白肤肥…  相似文献   

8.
山药,又称玉廷、修脆、儿草等,《山海经》中则称薯蓣。山药可分家山药和野山药两种。山药除含有蛋白质、糖、维生素、无机盐等营养成份外,还含有胆碱、淀粉酶、粘液质和薯蓣皂苷。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山药有“补虚羸,除寒热邪气,益气力,长肌肉,强阳。久服耳目聪明,轻身,延年。治头风眩眼,止腰痛,充五脏,除烦热”等。山药烹可为肴,煮可为粥,蒸可为糕,为膳甚多。不妨在这里举四例,人们可对症试用。山药蔗汁糊:鲜山药60g,洗净,切碎,捣烂,加甘蔗汁半碗和匀,入锅炖熟食用。山药以益气养阴为主,佐以蔗汁生津润燥。二味相合,功力相济。适用于…  相似文献   

9.
山药,为薯蓣科多年生蔓生植物薯蓣的块根,以产于河南新乡地区 者为佳,称怀山药。山药因其具有调补而不聚,微香而不燥的特点,常服有白肤健身之益, 所以自古便为食疗喜好者所钟爱。昔日山药可真为“命运多舛”。山药原名薯蓣,因避唐朝天子唐代宗李豫名“讳”而改为 “薯药”。到了宋代,又因避宋英宗赵曙名“讳”而改为“山药”。从此相安无事,沿用至 今。中医认为,山药性味甘、平,入肺、脾、肾经,有补脾胃,益肺肾之功。山药既是一味补 益性中药,又是日常佳蔬,早在《本经》中已将其列为“上品”药材,认为其“补中益气力 ,长肌…  相似文献   

10.
山药是冬春时候人们普遍爱吃的美味佳蔬.有“补脾益肾之君”的美誉。我国早在周朝就种植山药,记载最早见于《山海经》,叫“薯蓣”。汉代既称“薯蓣”,又叫“山芋”。到了唐代,因代宗皇帝李豫,为避讳改名“薯药”。三百多年后的宋英宗皇帝赵曙时,人们为避讳改名“山药”,直到现在。山药还有不少别名,如玉延、修脆、延草、儿草、玉芋、野山豆、白药子、蛇芋、淮山药等。  相似文献   

11.
淮山药,为薯蓣科植物的根,味甘性温。含有皂甙、粘液质、精氨酸、尿囊素、淀粉酶、胆碱等成分。临床上用于脾肾虚证、脾虚泄泻、肺脾两虚之慢性咳嗽、消渴症。《饮膳正要》中记载“山药粥治虚骨蒸”。近代名医张锡钝《医学衷中参西录》记载:“山药,色白入肺,味甘归脾...  相似文献   

12.
山药:长在地下的补药文/王永寿山药又称薯蓣、山芋、淮山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茎为食用部分,呈圆柱形,肉质肥厚。山药作为蔬菜食用,鲜嫩粘滑,别有风味。作为药用,自古被视为一种物美价廉的补虚佳品。山药不但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糖类...  相似文献   

13.
<正>山药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根茎,既是食用的佳蔬,又是入药的地道药材。首见于《神农本草经》,言其"主伤中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本草纲目》谓其"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毛"。作为药食同源食物,千百年来为东亚人民广泛食用。  相似文献   

14.
山药的妙用     
山药,古称薯蓣。以河南怀庆府今孟县、温县、武陟、博爱等县一带所产山药入药最好,故又称“怀山药”、“淮山药”。《神农本草经》中将山药列为上品,清代名医张锡纯以善用山药配方而著称,他在所著的《衷中参西录》中视山药为滋补药中“无上之品”,鼓励多服常服。可作主食、糕点,如山药粥、薯蓣糕等。 药用山药分光山药与毛山药两种,多为切片。有人对它加工炮制方法作过比较,发现蜜麸制品的总磷脂含量最高,其它依次为:蜜麸制品>麸炒品>生品(未炮制)>米炒品>土炒品>炒黄品>炒焦品>炒炭  相似文献   

15.
达美君 《大众医学》2010,(11):60-60
山药.一名薯蓣,以河南新乡古怀庆市的怀山药为佳。山药性味甘平,为“理虚之要药”.入肺、脾、肾三经.上能养肺,中能补脾,下能益肾,阴阳兼补,香而不燥,补而不腻。功能补脾养肺,益肾涩精缩尿。凡脾虚食少泄泻,消瘦乏力,肺虚久咳,肾虚遗精,小便频数.带下及消渴等症皆宜。  相似文献   

16.
保健抗衰说山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药为薯蓣科植物,原名薯蓣,到了唐、宋年间,因避讳与天子的名字谐音,两次易名成为山药。在诸多品种中,以河南的“怀山药”最负盛名。古时,豫北的孟县、温县、博爱、沁阳一带,为“怀庆府”所辖,盛产山药,品质优良,既是食用的佳蔬,又是入药的地道药材,为历史上著称的四大怀药之一(山药、地黄、菊花、牛膝),且有“怀参”的美称。不仅行销全国,还远销国外而被视为珍品。中医认为山药性味甘、平,入脾、肺、肾三经,是物美价廉的补品,补而不腻,香而不燥。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记载山药有“补虚,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  相似文献   

17.
山药别名:薯蓣、薯药、怀山药、蛇芋、野白薯。本品为薯蓣科植物山药的块茎。它在我国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作为“上品之药”而收录。全国各地均有种植,以华东、华南、华中等地为多产,但以河南怀庆府一带所产为最上乘。  相似文献   

18.
周贻谋 《长寿》2009,(10):52-52
山药也叫薯蓣或山芋,为薯蓣科多年蔓生草本植物薯蓣的块根。《神农本草经》上品药中对它有记载。山药不但能治疗多种疾病,而且有养生长寿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李佩文 《健康博览》2006,(12):38-38
山药,既是食用的佳蔬,又是常用的药材。人工种植的山药,肉色洁白,味甘粉足,个大质坚,多供食用。山药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块根,性味甘、平,归脾、肺、肾经,可益气养阴,滋补脾肺肾。用于脾胃虚弱、纳呆乏力、肺虚久咳、大便溏泻、小便频数、遗精带下、神疲乏力等症。山药对肿瘤患者有很大食疗作用。山药中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可明显促进消化,增进食欲,放疗化疗患者应  相似文献   

20.
黄精又名鸡头参、黄鸡菜、山姜,是常用中药,性平,味甘,具有补中益气,滋补强壮,健筋骨,降血糖,降血压等多种药理作用。《本经逢原》载:“黄精宽中益气,使五脏调和,肌肉充盛,骨髓坚强,皆是补阴之功。”《本草便读》:“此药味甘如饴,性平质润,为补养脾阴之正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