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溶栓药物降纤酶治疗的病人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的结果在不同测定方法间的差异。方法 亚硫酸钠盐分析法、免疫比浊法与克劳斯法分别对40例健康人和20例降纤酶治疗后病人的血浆进行测定。结果 三种方法对40例正常血浆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而对降纤酶治疗后病人的血浆测定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亚硫酸钠盐析法、免疫比浊法对纤维蛋白测定结果偏高,克劳斯法比较准确。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时,纤维蛋白原的两种测定方法。方法:30例DIC病人和25例正常对照组同时采用免疫比浊法和克劳斯法,分别使用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Stago全自动血凝仪测定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含量。结果:DIC时克劳斯法比免疫比浊法敏感度高,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诊断和治疗DIC的过程中,建议本地区使用快速、准确的克劳斯法。  相似文献   

3.
5种纤维蛋白原测定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39,自引:3,他引:39  
对我国裳睡的纤维蛋白原测定方法--亚硫酸钠盐析法、热浊度法、免疫浊度法地和PT-dcr法与NCCLS推荐的克劳斯法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盐析法、热浊度法等物理化学方法与克劳斯法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免疫浊度法差异也较大,PT-der法与克劳斯法差异较小,建议我国临床实验室应尽快采用准确、快速和简便的克劳斯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客观评价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动态变化。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安慰剂组。用药方案为隔日静脉给药3次,降纤酶的首次剂量为10U,第2、3次为5U,在发病24小时内开始治疗。对照组用同样方式给予安慰剂。用药前及用药后第2、3、5、7天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治疗组用药后血浆纤维蛋白原有明显下降,与安慰剂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尤其用药后第2、3天差异更为明显(P<0.01)。结论:研究表明降纤维是降解血浆纤维蛋白原发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5.
降纤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与纤溶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降纤酶治疗后对脑梗死患者凝血与纤溶指标的影响及治疗意义。方法:测定38例降纤酶治疗前后急性脑梗死患者和25例正常对照组血浆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及α2-抗纤溶酶(α2-PI)含量。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Fbg、D-D、PAI-1及α2-PI明显升高,t-PA明显降低;降纤酶治疗后Fbg、D-D、PAI-1及α2-PI明显降低,t-PA明显升高,其中,Fbg、t-PA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降纤酶有良好的降纤、溶纤作用,对急性脑梗死治疗有肯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PT衍生的纤维蛋白浓度测定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PT-衍生法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Fg)浓度,并与克劳斯法进行比较。方法采用Beckman Coulter公司生产的CAL ELIETE凝血仪分别用克劳斯法和PT-衍生法测定110例血浆标本(纤维蛋白原值<2.0g/L 25例,纤维蛋白原值>4.5g/L 35例,纤维蛋白原值大于2.0g/L小于4.5g/L50例)。结果 PT-衍生法测定的Fg浓度与Clauss法测出的FIB浓度有显著性差异。纤维蛋白原值<2.0g/L组,PT-衍生的纤维蛋白浓度与克劳斯法有极显著差异P<0.01(γ=0.9191,t=5.59);纤维蛋白原值大于2.0小于4.5g/L组,PT-衍生的纤维蛋白浓度与克劳斯法有显著差异P<0.01(γ=0.9585,t=3.76);纤维蛋白原值>4.5 g/L组,PT-衍生的纤维蛋白浓度与克劳斯法有极显著差异P<0.01(γ=0.9022,t=6.49)。结论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有一定差异,但相关性良好,克劳斯法更为准确,快捷和实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58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两组均静滴706代血浆500 ml、丹参40 ml,1次/d,持续15 d.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静滴降纤酶第1日10Bu,第3、5日各5Bu;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做血液流变学、纤维蛋白原检查.结果治疗组血液粘度、血小板聚集率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检查积分减小、生活能力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血浆纤维蛋白原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使用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降纤酶和尼达尔联合治疗短暂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发作控制率及对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影响。方法:59例TI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以降纤酶 尼达尔及普通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评价、发作控制率均明显提高,血浆纤维蛋白原明显下降.血粘度下降。结论:TIA时早期使用降纤酶,钙离子拮抗剂可提高临床疗效,及早控制发作,减少完全性卒中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及与血气分析相关性。方法:对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血浆纤维蛋白原及30例对照组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分别进行测定。结果: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患者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血浆纤维蛋白原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血浆纤维蛋白原与动脉血氧分压(PaO2)呈负相关。血浆纤维蛋白原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呈正相关。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增高,可导致血液高凝状态,并易导致肺小动脉血栓形成、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临床应改善缺氧、通气及适当的抗凝治疗对控制病情有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探讨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进行客观评价。方法:按照全国脑防办《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第二阶段临床再评价研究》实施方案,对49例符合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随机分为降纤酶组和对照组。评定指标包括脑卒中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Barthel指数、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副作用。结果:治疗组23例,终止治疗5例,其中1例自动退出试验。2例消化道出血,1例出现皮肤大片瘀斑,1例突然死亡;对照组26例,终止1例,为自动退出试验。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应用降纤酶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非常显著(P&;lt;0.001),尤其用药第6天最显著[治疗组为(68.10&;#177;54.46)g/L,对照组为(327.44&;#177;142.17)g/L];治疗后14d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但14d,3个月时Barthel指数评分并无显著差异;治疗组应用降纤酶后有1例病情加重,而对照组中有4例病情加重。结论:降纤酶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作用确切显著,在此样本中对减少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疗效显著,具有抑制急性脑梗死病情进展的作用,但可能有增加出血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1.
二种纤维蛋白原测定方法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Vonclauss法和PT衍算法(PT-der法)定量测定纤维蛋白原(Fbg)进行实验评价。方法低、中、高值质控血浆的批内精密度实验,对临床样本测定的统计学分析。结果Vonclauss法和PT-der法对样本的测定只有Fbg含量在2~3g/L时,测定结果才无统计学差异,在2g/L>Fbg>3g/L时均有显著性差异,PT-der法测得的结果偏高。结论建议在临床应用中不要以PT-der法代替Vonclauss法进行Fbg测定。  相似文献   

12.
全自动血凝仪二种纤维蛋白原测定方法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对美国ACL Ftarare全自动血凝仪中的Clauss法和PT-der法定量测定纤维蛋白原Fib进行实际评价。方法低、中、高值质控血浆的批内精密度实验,对临床样本测定的统计学分析。结果美国ACLFturare全自动血凝仪中的Clauss法和PT-der法测定Fib只有Fib含量低于5g/L时,测定结果才无统计学差异,在Fib>5g/L时,后者测定的Fib结果偏高。结论建议在临床应用全自动血凝仪时,当PT-der法衍算出来的Fib较高时改用Clauss法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13.
人血浆β淀粉样蛋白42ELISA的建立及其临床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β淀粉样蛋白42(Aβ4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并初步观察其对诊断阿尔茨海默病(AD)的应用价值。方法用鼠抗Aβ42片段(1~28氨基酸残基)单克隆抗体包被微孔板,用生物素标记的兔抗Aβ42片段(40~42氨基酸残基)为标记抗体,应用生物素-亲和素系统(ABS)进行放大,采用棋盘滴定方法确定最佳实验条件,用Aβ42标准品建立ELISA标准曲线,分别检测不同痴呆程度AD患者及健康人血浆中Aβ水平。结果本研究建立的方法测定范围为20—500pg/mL,最低检出量20pg/mL,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c叻分别为3.8%和7.9%。轻度AD患者血浆中AB42水平为(146.4±9.7)pg/m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95.I±7.2)pg/mL],中晚期AD患者血浆Aβ42浓度明显下降[(99.4±17.6)pg/mL],其水平降至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建立的人血浆Aβ42ELISA可作为AD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一氧化碳呼气试验测定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红细胞寿命,分析其对噬血细胞综合征合并贫血患者的影响。方法:对20例初诊HLH患者进行一氧化碳呼气试验并测定红细胞寿命,并以20例健康人的检测作为对照,对比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与健康人2组间贫血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的平均红细胞寿命为45.3 d,比健康人缩短65%。血红蛋白水平与红细胞寿命呈正相关,sCD25、呼气一氧化碳浓度和骨髓噬血现象与红细胞寿命呈负相关,胆红素、网织红细胞计数与红细胞寿命无相关性。新发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血清中IL-1β,IL-2,sCD25,IL-6,IL-10,IL-17A,GM-CSF,TNF-α和IFN-γ表达水平较健康人显著升高(P<0.05)。结论:一氧化碳呼气试验是一项快速测定红细胞寿命的方法。红细胞破坏增加是噬血细胞综合征合并贫血的重要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血友病A患者血浆FⅧ同种抗体的ELISA检测方法,以评估经替代治疗的血友病A患者血浆FⅧ同种抗体的发生率.方法选取血友病A患者140例,其中重型84例,中型34例,轻型22例,所有患者均已经过FⅧ替代治疗;同时选取健康对照者80名.以本室制备的FⅧ单克隆抗体包被酶标板,封闭后加入重组人FⅧ,洗涤后加入待测稀释血浆,再次洗涤后加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人IgG,邻苯二胺显色,记录490 nm处的吸光度(A490)值.所有患者血浆样本同时采用改良的Nijmegen方法检测抑制物活性.结果通过ELISA法检测,血友病A患者产生血浆FⅧ同种抗体阳性率为40.0%(56/140),重型、中轻型患者产生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47.6%(40/84)、28.5%(16/56),两组患者产生同种抗体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79,P<0.05);采用改良的Nijmegen方法检测,血友病A患者产生FⅧ抑制物阳性率为24.3%(34/140),重型、中轻型患者产生抑制物的阳性率分别为33.3%(28/84)、10.7%(6/56),两组患者产生抑制物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349,P<0.05).其中,25例通过ELISA法检测出同种抗体阳性的患者未被检出抑制物活性.ELISA法与改良的Nijmegen法检出的阳性率分别为40.0%(56/140)、24.3%(34/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75,P<0.01),具有相关性(rn=0.59,P<0.01);且两种方法检出结果存在一致性(Kappa=0.55,P<0.01).结论 ELISA法能够提高FⅧ同种抗体的检出率,血友病A患者经替代治疗后,血浆FⅧ同种抗体发生率并不低,重型患者产生抗体的阳性率高于中轻型患者.  相似文献   

16.
杨健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24):2971-297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BNP)与其他AMI生化指标之间有无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法定量检测40例健康体检者及47例AMI患者的BNP,并同时检测其他几项AMI生化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及相关分析。结果 (1)AMI组血浆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TnI)及肌红蛋白(MYO)检测结果分别为(856.8±295.7)ng/L、(41.71±13.25)μg/L、(0.520±0.180)μg/L、(6.8±16.8)μg/L,健康对照组分别为(165.4±40.6)ng/L、(3.27±1.48)μg/L、(0.010±0.005)μg/L、(22.2±8.7)μg/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AMI患者血浆BNP与其他AMI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血浆BNP与CK-MB、TnI和MYO之间呈正相关。结论血浆BNP可作为临床预测冠心病患者发生AMI危险性的指标,并可与CK-MB、TnI及MYO一起作为AMI的监测及疗效观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von Willebrand因子裂解酶活性水平的检测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 (vWF cp)是新近发现的一个金属蛋白酶 ,其活性在多种生理病理状态下发生改变。为了研究vonWillebrand因子裂解酶活性检测及其临床应用 ,用ELISA法检测了vWF cp酶解前及裂解后血清 (浆 )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的胶原结合能力 ,两者之比作为该待测血清 (浆 )的相对vWF cp活性水平。同时观察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TTP)患者与肿瘤患者体内vWF cp活性的改变。结果表明 ,该方法准确测出了87名健康成人和 79例患者血样的残余胶原结合力 (R CBA) ,批内变异和批间变异分别为 3.6 0 % (n =9)和 8.35 %(n =5 )。 5 3名健康成人血清vWF cp活性水平为 (79.4 7± 10 .78) % ,30名健康成人血浆vWF -cp活性水平为(78.79± 9.17) %。 6例TTP患者中 5例血浆vWF cp活性水平显著降低 ,2 5例良性肿瘤患者血清vWF cp水平轻度降低 ,4 9例恶性肿瘤患者则明显下降 (P值分别小于 0 .0 0 1,0 .0 3和 0 .0 0 1)。结论 :以R CBA检测vWF cp活性水平简单易行 ,可应用于临床检验。恶性肿瘤患者 ,尤其是TTP患者血浆 (清 )vWF cp活性水平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循环酶法试剂盒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分析性能,探讨Hcy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的标准化评价方案评价循环酶法测定血清Hcy的精密度、比对试验、回收试验、线性范围等。同时检测806例肿瘤患者,67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血清Hcy水平。数据分析采用方差分析、两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性分析等。结果精密度:循环酶法测定血清Hcy低、高水平的批内变异系数(CV)分别为2.69%、3.35%,日间CV分别为1.87%、2.80%,精密度良好;Hcy水平2.00~40.00μmol/L,检测线性良好(r~2=0.997 3);比对试验:与西门子ADVIA Centaur XP检测系统比较,Hcy检测结果相关性良好(r~2=0.970 8,n=40),两种检测方法检测结果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回收率为95.2%~103.1%;肿瘤患者血清Hcy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环酶法测定血清Hcy方便、快速、准确可靠,其精密度和线性范围可满足临床需求,适合在临床实验室使用;肿瘤患者血清Hcy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与多种肿瘤相关,可作为肿瘤标志物用于肿瘤的早期筛查。  相似文献   

19.
肺血栓栓塞症患者D-二聚体的检测及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D-dimer,D-D)进行检测,探讨其在排除PTE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取56例PTE患者和20例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的抗凝静脉血,采用日本Sys-mex公司的CA-1500血凝仪及其配套试剂,血浆D-D测定采用免疫比浊法。结果 56例PTE初治组和治疗无效组D-D含量明显升高,治疗缓解组血浆D-D含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血浆D-D含量的变化与PTE严重程度及预后呈显著相关性。其检测方法简便、快速,敏感性高,可作为排除PTE的诊断及预后判断的实验室指针。  相似文献   

20.
We compared the ionic activity of sodium, as measured with glass electrodes, with sodium concentration in 23 healthy persons, 15 persons with acute renal failure, and before and after dialysis in 46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nal failure. In healthy persons the mean (+/- SEM) sodium concentration was 139.1 +/- 0.6 mmol/L, whereas the ionic activity was equal to that of a 145.2 +/- 0.5 mmol/L solution of sodium chloride. Variation in the concentration of plasma protein wa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influencing the sodium activity coefficient (the ratio between activity and concentration). The sodium activity coefficient in plasma water (corrected for the non-aqueous phase of the plasma) was fairly constant, being 96% of that in a 140 mmol/L solution of sodium chloride. Thus sodium binds to non-protein molecules and sodium ions interact with other substances in uremic plasma only to a very limited extent. The sum of the molar activities of sodium, potassium, urea, and creatinine was closely and linearly correlated with plasma osmolality, both before and after dialy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