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后迟发脑病(DEACMP)的治疗方法。方法将70例ACOP后DEACMP患者分为联合治疗组35例及对照组35例。联合治疗组给予烟酸、奥拉西坦、丹红联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给予高压氧及内科对症治疗。结果联合治疗组35例痊愈25例,显效6例,进步2例,无效2例,死亡0例,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痊愈14例,显效7例,进步2例,无效10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为65.7%。结论应用烟酸、奥拉西坦、丹红联合高压氧治疗ACOP后DEACMP疗效显著(94.3%比65.7%,P〈0.01)。  相似文献   

2.
烟酸、胞二磷胆碱治疗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的治疗方法。方法 本组DEAGVIP给予烟酸、胞二磷胆碱、高压氧(HBO)等综合治疗,对照组给予高压氧及对症治疗。结果 本组24例痊愈9例,显效8例,进步4例,总有效率87.5%,无效2例、死亡1例,占12.5%。对照组30例痊愈9例,显效7例,进步4例,总有效率66.7%,无效10例,占33.3%。结论 应用烟酸、胞二磷胆碱、高压氧等综合治疗DEAGMP,多数患者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与应用高压氧及对症治疗相比较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3.
陈宝军  方萍  马秀梅  张立   《中国医学工程》2012,(9):168+173-168,173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脑活素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方法符合突发性聋诊断标准的118例住院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70例)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与脑活素静脉滴注;对照组(48例)给予复方丹参液加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脉滴注;两周后参照疗效分级标准作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痊愈11.43%(8/70);显效31.43%(22/70),有效38.57%(27/70),无效18.57%(13/70),总有效率81.43%(57/70);对照组:痊愈8.33%(4/48),显效14.58%(7/48),有效31.25%(15/48),无效45.83%(22/48),总有效率54.17%(26/4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和脑活素联合应用治疗突发性聋能提高疗效,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脑活素治疗缺血性脑梗死4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力斌  景艳莉 《中国医药导报》2010,7(17):165-165,168
目的:观察脑活素治疗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脑活素治疗组43例和一般治疗组50例,分别进行缺血性脑梗死治疗,对两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脑活素治疗组痊愈24例,明显好转11例,好转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70%;一般治疗组痊愈18例,明显好转10例,好转6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6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活素治疗缺血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潘燕  张保朝   《中国医学工程》2010,(2):61-61,64
目的评价鞘内注入激素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的效果。方法将63例DEACM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施以高压氧、激素、烟酸、脑活素及内科对症处理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鞘内注入激素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4.44%、75.00%。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x2=5.74,P0.01)。结论激素鞘内注入治疗DEACMP疗效较好,是临床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高压氧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肢体运动障碍康复疗效.方法:将72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高压氧组37例,对照组35例,高压氧组在综合治疗的同时给予高压氧治疗,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本组治疗次数为10~40次.结果:高压氧组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显著进步+有效)为94.59%.显效率(基本痊愈+显著进步)86.49%,对照组总有效率82.86%,显效率62.86%.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压氧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肢体运动障碍康复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脑活素、尼莫地平联合应用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科入院诊断为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98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n=50例)和对照组(n=48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复方丹参、脑活素、尼莫地平,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并记录两组临床症状的改善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40例,有效6例,无效2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9%。两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有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应用复方丹参、脑活素、尼莫地平进行早期干预,可以减少脑损伤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79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49例;对照组30例.两组给予常规支持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次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治疗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治疗组显效35例,有效9例,无效5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89.8%.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6例,无效10例,死亡4例,总有效率66.7%.结论 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安全有效,可明显提高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讨论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的疗效。方法:对138例DEACM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采用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90例,在常规治疗上加用高压氧治疗,治疗6个疗程评价疗效。结果:对照组痊愈17例(35.4%),有效率为70.8%,观察组痊愈65例(72.2%),有效率95.5%,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常规综合治疗,可提高DEACMP的疗效,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脑活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加用神经生长因子与脑活素,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38例,有效1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11%;对照组显效32例,有效11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1.1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d内,治疗组和对照组NBNA评分分别是(34.8±1.8)分和(33.5±3.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4d内,治疗组和对照组NBNA评分为(38.6±2.5)分和(34.8±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生长因子与脑活素联合应用在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过程中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对52例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脑电图、临床疗效分析。结果:高压氧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脑电图也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的改善与疗程和脑电图的好转呈平行关系。结论: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疗效显著;疗效与治疗疗程有关,脑电图对临床治疗和疗效的判定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对52例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脑电图、临床疗效分析。结果:高压氧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脑电图也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的改善与疗程和脑电图的好转呈平行关系。结论: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疗效显著;疗效与治疗疗程有关,脑电图对临床治疗和疗效的判定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疗效及其在预防迟发脑病方面的作用,并分析其临床安全性。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高压氧治疗及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d,静脉滴注,连用7 d。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MMSE智力量表评分及迟发脑病发生率,并在依达拉奉治疗前后观察患者肝肾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迟发脑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依达拉奉治疗后谷丙转氨酶较治疗前有升高(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疗效确切,安全性方面依达拉奉可能会加重肝功能异常患者的肝损害,对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应用高压氧(HBO)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及低克力得综合治疗一氧化碳中毒(COP)迟发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1例COP迟发脑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6例,行HBO加低分子右旋糖酐及低克力得治疗;对照组35例,行HBO加常规内科治疗.结果 治疗组痊愈36例,好转2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痊愈7例,好转1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1.4%.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HBO加低分子右旋糖酐及低克力得能有效治疗COP迟发性脑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并分为迟发性脑病组及非迟发性脑病组,分别从性别、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昏迷时间及高压氧治疗次数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年龄≥45岁、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昏迷时间≥24小时及急性期高压氧治疗不足等为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中老年患者、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及昏迷时间长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早期予以高压氧为主的综合治疗能有效预防迟发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分为研究组(n=44)和对照组(n=44).对照组采用高压氧治疗.研究组采用高压氧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炎症因子指标变化.对比两组苏醒时间、住院时间、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18%)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血氧分压(PaO2)显著升高,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肿瘤坏死因子a(TNF-α)、白介素6(IL-6)显著降低;治疗24h后,研究组PaO2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2、TNF-α、IL-6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苏醒时间、住院时间、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压氧联合川芎嗪注射液能显著改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减轻炎症反应,降低迟发性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早期预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相关因素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143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在患者入院后统计年龄、性别、基础病、并发症、中毒昏迷时间、高压氧治疗时间、恢复期精神刺激、白细胞计数、高敏C反应蛋白9项相关因素,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检验各因素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关系。结果基础病、中毒昏迷时间、高压氧治疗时间、恢复期精神刺激和高敏C反应蛋白5个因素对预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发生有统计学意义,而年龄、性别、并发症、白细胞计数和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预测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能够分析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独立预测因素,基础病、中毒昏迷时间、高压氧治疗时间、恢复期精神刺激及高敏C反应蛋白是预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63例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神经病变患者(轻型32例,中型21例,重型10例),在病程不同阶段(1个月以内,1~3个月,3~6个月)分别接受高压氧治疗,观察其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3例患者经高压氧治疗平均(16±4)次,治愈28例(44.4%),显效21例(33.3%),有效9例(14.3%),无效5例(8.0%),总有效率92.0%。开始高压氧治疗越早,分型越轻,疗效越显著(P<0.05)。结论早期高压氧治疗对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神经病变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治疗。方法:57例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患者在病程的不同阶段(1个月以内,1~3个月,3~6个月)分别接受了高压氧治疗。结果:所有57例患者经高压氧治疗平均15.7次后,痊愈27例(49.12%),显效16例(26.32%),有效8例(14.04%),总有效率89.44%。开始高压氧治疗越早,疗效越明显。结论:早期高压氧治疗对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极为有益。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急性 CO 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综合治疗139例和出院随访58例。结果:近期有效率为74.8%,远期继续好转率为90.2%。本组资料表明,随时间推移,有效率可逐步提高;无并发症和其它伴随疾病者疗效较好;而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大剂量菸酸并不能提高疗效。作者认为本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