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长期机械通气患者撤机主要影响因素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分析ICU病房长期机械通气(≥7d)患者撤机的主要影响因素,探讨长期机械通气撤机的策略。方法回顾性调查45例ICU长期机械通气患者入院时一般情况、早期气管切开、原发病,通气前生命体征、辅助检查以及APACHEⅡ评分。根据撤机成败判定标准,将全部病例分为撤机成功组和撤机失败组,依照设定的临床资料调查指标对两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撤机成功23例,撤机失败22例,分别占病例总数的51.1%和48.9%;APACHEⅡ评分撤机失败组明显高于撤机成功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早期气管切开比例撤机成功组高于撤机失败组(P〈0.05);血浆白蛋白(Alh)水平、心功能状态撤机成功组优于撤机失败组。结论长期机械通气患者原发病加重和(或)出现较严重并发症是导致其撤机成功率较低、死亡率较高的重要原因。其中上机前患者的基础状态、血浆Alb水平、心功能状态、APACHEⅡ评分等对撤机成败有一定的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机械通气程序化撤机策略在重症脑血管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机械通气的重症脑 血管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程序化组与非程序化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根据病种和病情予以神经内科基 础治疗,程序化组采取程序化撤机过程,非程序化组采取经验性撤机过程。观察并记录2组拔管相关指标、 撤机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撤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相关情况。结果:程序化组的拔管时间及HCT 均低于非程序化组(均P<0.05);程序化组的撤机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短于非程序化组(均P<0.05),撤机 成功率高于非程序化组,且呼吸机相关肺炎率降低(均P<0.05),48 h内再插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程序化组在ICU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非程序化组(均P<0.05),总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脑血管患者实施机械通气程序化撤机策略能有效提高撤机成功率,减少撤 机及拔管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长期机械通气的老年患者撤机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6月内科重症监护病房(MICU)收治的136例长期机械通气的老年患者。根据撤机成败判定标准将全部病例分为撤机成功组(72例)和撤机失败组(64例),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年龄、住院时间、气管切开例数、基础疾病和入科第1天及第10天的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APACHE)Ⅲ评分及各项生理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各指标进行分析,并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第10天的APACHEm评分及血乳酸水平预测长期机械通气的老年患者撤机成功与否作评价。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撤机成功组患者第1天仅APACHEⅢ评分、白蛋白水平优于撤机失败组(P均〈0.05);第10天APACHEⅢ评分、氧合指数、平均动脉压、肺泡一动脉血氧分压差、血乳酸、白细胞、血小板、总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肌酐、白蛋白、血糖、血钠水平均优于撤机失败组(P均〈0.05)。logistic分析示第10天APACHEm评分〉60分、第10天血乳酸〉2.0mmol/L是影响撤机成功与否的独立危险因素,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4(95%可信区间:0.836~0.951)、0.738(95%可信区间:0.648~0.828)。结论APACHEm评分、血乳酸水平对预测长期机械通气患者能否成功撤机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时机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87例SCAP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主呼吸试验(SBT)对患者进行撤机筛查,符合撤机标准者予以撤机,根据拔管后48 h是否需要复插或通气支持将其分为撤机成功组与撤机失败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etCO2对撤机成功的预测价值。结果 87例患者中,55例撤机成功,32例撤机失败。两组的年龄、性别、心率、平均动脉压、APACHEⅡ评分、分钟通气量、机械通气时间、静态顺应性、氧合指数、合并糖尿病、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浅快呼吸指数(RS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撤机成功组的PetCO2低于撤机失败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将PetCO2≤33 mmHg作为撤机成功的预测节点,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8.69%、70.49%,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64。结论 PetCO2可有效预测SCAP机械通气患者的撤机时机,具有操作简单、灵...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序贯器官衰竭评价(SOFA)评估急诊监护室内行机械通气的患者,来评估其对机械通气患者撤机预后的价值。方法:收集既往急诊监护室行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92例,按照撤机成功与否,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分别行SOFA,进行临床对比和统计学分析。结果:成功组的SOFA^2为(2.59±2.10)分,失败组的SOFA^2为(15.32±3.56)分,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成功组的机械辅助通气时间(6±4)d相对于失败组的(10±7)d较短,成功组与失败组在机械通气时间方面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SOFA既可用于评估患者多脏器功能衰竭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为机械通气撤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确立机械通气是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的重要手段。方法:共纳入重症有机磷中毒病例36例,用是否使用机械通气做为界限将病例分为机械通气组(治疗组16例)和非机械通气组(对照组20例),分析两组病例的治愈率。结果:治疗组治愈87.5%,对照组治愈率65%。结论:机械通气是解决重症有机磷中毒呼吸衰竭及并发中间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_2)]、中心静脉压(CVP)联合综合脱机指数(IWI)对重症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的指导意义。方法:对118例重症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撤机失败率,对比撤机成功与撤机失败两组患者撤机前P(Aa)O_2、CVP、IWI水平情况,分析撤机前P(Aa)O_2、CVP、IWI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撤机失败的预测价值。结果:118例重症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中共有24例发生撤机失败情况,发生率为20.34%;撤机成功组P(Aa)O_2、CVP均低于撤机失败组(P0.05),撤机成功组IWI高于撤机失败组(P0.05);P(Aa)O_2、CVP、IWI预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撤机失败的最佳截断点分别为22.12 mmHg、20.45 cmH_2O和65.28时,P(Aa)O_2、CVP、IW三者联合预测患者撤机失败的灵敏度、特异度、AUC最高,分别为87.50%、92.55%和0.904。结论:重症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撤机失败患者撤机前P(Aa)O_2、CVP过高,IWI过低,P(Aa)O_2、CVP联合IWI对重症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失败具有较理想的预测价值,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机械通气重症脑卒中患者功能改善的影响。 方法:将50例带有机械通气的重症脑卒中患者按随机字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科ICU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包括肢体运动和呼吸训练,2次/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APACHE Ⅱ),以及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VAP)发生率、撤机成功率、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 结果:①治疗前两组患者APACHE Ⅱ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治疗后,两组患者APACHE Ⅱ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1),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治疗后试验组VA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撤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结论:早期肢体运动和呼吸训练可以提高机械通气重症脑卒中患者的撤机成功率,降低VAP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枢性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后成功撤机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08年抚州市第五医院48例中枢性呼吸衰竭患者行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资料,比较首次撤机成功或失败的各种指标。结果 17例(35.42%)患者经积极治疗后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联合压力支持通气(PSV)首次撤机成功。30例(62.5%)撤机失败的患者在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肺部感染、加强营养、改善心肺功能、间断撤机等治疗5~7 d后撤机成功。1例因颈2髓内血管瘤术后致呼吸中枢损害反复间断撤机失败。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为5~32 d。结论中枢性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治疗,首次撤机成功率低,采用间断撤机方法可帮助成功撤机。原发病的种类及其严重程度、肺部感染及各种并发症的控制也是影响撤机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床旁超声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的膈肌功能,明确膈肌超声指标对撤机的指导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2月至2015年8月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危重医学科诊治的需行有创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患者符合临床撤机筛查条件后进行自主呼吸试验1h。自主呼吸试验结束时采用床旁 B 型超声评估患者膈肌指标,包括吸气末膈肌厚度( diaphragmatic thickness at the end of inspiration, DTei)、呼气末膈肌厚度( diaphragmatic thickness at the end of expiration, DTee)、膈肌增厚分数( diaphragmatic thickening fraction, DTF),同时记录浅快呼吸指数及其他生理参数。对符合临床撤机标准者进行撤机。统计分析膈肌超声指标与撤机结果之间的关系,采用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 ROC)分别评价DTF和浅快呼吸指数对撤机成功的预测价值。结果共43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撤机成功25例,撤机失败18例。撤机成功组和失败组的撤机前参数如年龄、体质量指数、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机械通气时间、心率、平均动脉压、分钟通气量、氧合指数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膈肌静态指标DTei、 DTee在撤机成功组和失败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撤机成功组撤机前的DTF (39.66±13.22)%vs.(23.84±8.85)%显著高于撤机失败组(P<0.05)。以DTF≥30%为标准预测撤机成功,敏感度84%,特异度83.33%, ROC曲线下面积0.872(95% CI:0.759~0.985)。撤机成功组撤机前的浅快呼吸指数(62.74±26.05) vs.(98.89±35.44)显著低于撤机失败组( P<0.05)。以浅快呼吸指数≤105为标准预测撤机成功,敏感度92%,特异度38.89%, ROC 曲线下面积0.804(95% CI:0.669~0.940)。结论膈肌超声指标DTF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时机选择和撤机结果预测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在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呼吸机撤离中的意义。方法2012-10~2013-09入住我院重症医学科的AECOPD需有创呼吸机治疗且上机时间不少于72 h的患者共79例为研究对象,均采用低水平压力支持模式撤机,根据撤机情况分为撤机成功组和撤机失败组,患者在撤机前查动脉血气、hs-CRP等临床指标,并计算氧合指数、APACHEⅡ评分,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撤机成功51例(64.6%),撤机失败28例(35.4%)。与成功组比较,撤机失败组血浆hs-CRP水平明显高于成功组( P<0.05)。结论血浆hs-CRP水平对预测COPD患者撤机结果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量监测( PICCO)在机械通气患者撤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我院2013-01~2013-1058例机械通气患者的资料,根据撤机是否成功分为撤机成功组38例和撤机失败组20例,PICCO监测撤机前15 min及撤机后15 min、30 min、48 h或再插管时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血管外肺水指数( EVLWI )、全心舒张末期容积( GEDVI )、胸腔内血容积指数( ITBVI)和肺血管通透性指数( PVPI)。结果撤机失败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血肌酐(Cr)显著高于撤机成功组(P<0.05),血白蛋白水平低于后者(P<0.05)。撤机前15 min、撤机后15 min两组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撤机后30 min撤机失败组的GEDVI和ITBVI均比撤机成功组升高( t值分别:-3.261、-3.828,均P<0.01);撤机后48 h或再插管时撤机失败组的EVLWI、GEDVI、ITBVI、PVPI均比撤机成功组升高,(t值分别:-8.788、-4.668、-4.270、-6.884,均P<0.01)。结论 PICCO监测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有利于早期发现撤机失败导致的肺水肿,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3.
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治疗:附32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3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引起的呼吸衰竭肺性脑病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所有患者均全程监测血氧饱和度,上机及撤机前后共4次进行动脉血气分析,29例应用压力支持通气(PSV)模式。结果:30例治疗获得成功,患者存活出院,抢救成功率93.8%(30/32)。动脉血气分析提示机械通气治疗可显著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及降低二氧化碳分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临床检测氧代谢指标在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撤离时机把握中的应用价值,为指导临床撤机时机提供依据。方法3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给予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后准备转无创机械通气,依据撤机成功或失败分为序贯成功组22例和序贯失败组10例。全程监测血乳酸、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并进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II)。结果序贯成功组血乳酸和ScvO2均在正常范围内,序贯失败组血乳酸高于正常,ScvO2〈70%;序贯成功组撤机前血乳酸水平与APACHEII呈正相关,ScvO2与APACHEII呈负相关。结论COPD患者在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的同时监测氧代谢指标有助于指导有创一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提高患者脱机成功率,减低再插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在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所致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我科采用机械通气及突击剂量氯磷定治疗的IMS患者的疗效及机械通气指征、通气模式的选择、参数设置、撤机时机及气道管理。结果:本组病例全部患者均恢复自主呼吸,自主呼吸恢复时间4~52h,平均12.5h。带机时间30-168h。抢救成功率76%。结论:机械通气是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所致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正确掌握通气及撤机指征,恰当选择通气模式、参数,加强气道管理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及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ICU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困难原因及对策。方法:选择2007年1月~10月入住ICU机械通气患者158例,根据临床撤机结果分为成功组(137例)和失败组(21例),探讨撤机困难的原因。结果:137例撤机成功,平均上机时间(2±0.5)天,21例撤机失败,16例死亡,最长上机时间87天。结论:ICU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时应选择最佳撤机时机,针对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撤机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心脏、肺和膈肌超声联合预测重症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重症医学科接受机械通气>48 h并符合撤机条件患者112例,根据患者撤机后48 h呼吸状况分为成功撤机者64例(撤机成功组)和撤机失败者48例(撤机失败组),两组均于自主呼吸试验(SBT)开始时(0 min)采用床旁超声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E)、二尖瓣环室间隔和左室侧壁舒张期组织运动峰值速度平均值(e’),并计算E/e’。使用肺超声经胸壁扫查肺部,并分别于SBT 0 min、15 min时计算胸前区肺超声水肿评分(A-LUES0 min和A-LUES15 min)及二者差值(ΔA-LUES)。于SBT 15 min时测量膈肌移动度(DE)及膈肌收缩速度(DCV)。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各超声参数预测撤机的价值。结果 撤机失败组LVEF、DE、e’均明显低于撤机成功组,E/e’、A-LUES15 min、ΔA-LUES均明显高于撤机成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A-LUES0 min、DCV、LVFS、E比较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肺损伤(ALI)时机械通气的模式、通气时间和撤机情况。方法:将86例因各种原因出现ALI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呼吸机支持的条件、通气模式、通气时间以及撤机模式。结果:86例中一次脱机成功率为90.6%,平均通气时间6.9天。结论:急性肺损损伤时选择适当的通气模式可以减少呼吸机依赖的发生率、减少机械通气的时间,对病情恢复有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新生儿有创机械通气时撤机失败相关影响因素临床分析。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期间我院收 入的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 60 例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新生儿的撤机失败情况。依据初次撤机后 48h 内是否需要再次 进行有创通气分为撤机成功组、撤机失败组。采取自拟调查表调查新生儿的临床基线资料,分析影响机械通气撤机的相关因素。 结果 60 例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中,撤机失败人数 20 例,占比 33.33%。撤机成功组与撤机失败组在出生胎龄、出生体 重、Apgar 评分、呼吸机通气时间、是否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否发生营养不良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出生胎龄、 出生体重、Apgar 评分、呼吸机通气时间、是否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否发生营养不良是导致有创机械通气新生儿撤机失败的 相关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阶段心理护理对重症肌无力机械通气期患者撤机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重症肌无力机械通气期的ICU患者作为实验组(n=44),根据其生理基础、血气分析结果等确定其撤机时间,根据不同的过渡阶段应用护理程序对其实施有计划性、有针对性、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对照组(n=42)仅采用从CMV+→SIMV+→SPONT→间歇脱机→完全撤机的方法。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撤机的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对照组平均撤机时间为18d,实验组为14d,实验组的撤机时间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2);对照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比实验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结论在重症肌无力患者机械通气的不同阶段,及时有效地实施个体化的分阶段心理护理,可以缩短患者的撤机时间及住院天数,从而提高治疗护理效果,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