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爽 《中国实用医药》2014,(17):194-195
目的:探讨自发性气胸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行胸腔闭式引流患者进行严密观察,心理护理,引流管护理,健康宣教,给患者发放宣教图卡。结果能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疗效满意。宣教图卡的应用更有利于患者理解,有效预防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加强病情观察,心理护理,专科护理和健康宣教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自发性气胸是基层医院的常见病、多发病,胸腔闭式引流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常用方法。传统的胸腔闭式引流应用粗硅胶管,需切开皮肤、分离肌肉,操作复杂,需外科医生完成,不利于临床广泛推广。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129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采用改良式胸腔闭式引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微创持续负压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观察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微创持续负压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对自发性气胸的治疗影响。方法 用美国Arrow公司生产的中心静脉导管,采取深静脉穿刺法在所定的穿刺点将导管置入胸腔,进行持续负压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加强临床观察和护理,达到保持引流通畅。结果 89例患者中,治愈62例;明显好转12例;较好6例;无效9例,均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反复复发形成局限性气胸者。治愈率70%,有效率达90%,无效率为10%。本组病例在微创持续负压胸腔闭式引流治疗中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术后临床观察和护理非常重要,均是决定自发性气胸微创治疗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腹腔引流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呼吸内科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自发性气胸,欲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以腹腔引流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对照组以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评估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初次复张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6),对照组改行传统外科治疗患者明显多于观察组(P=0.018),对照组引流管堵塞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09)。结论腹腔引流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气囊导尿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24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晓明 《江西医药》2007,42(11):996-997
目的 探讨气囊导尿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气囊导尿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24例(简称尿管组),与传统胸导管闭式引流23例(简称胸管组),在基本临床资料、疗效、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尿管组气胸的总治愈率为91.6%,与胸管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气囊导尿管闭式引流可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缩短肺复张时间、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P<0.05).结论 应用气囊导尿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操作安全简便,疗效满意,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宋瑞佳 《河北医药》2014,(18):2793-2794
目的 观察液气胸患者行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后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 对邢台县医院收治的50例液气胸患者采取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并从疗效及并发症方面与传统胸腔闭式引流(n=29)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有效率为94.0%,达到传统法的疗效,且并发症、疼痛程度低于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法(P〈0.05)。结论 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液气胸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创闭式引流术治疗慢阻肺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慢阻肺患者103例,以治疗时间划分为治疗组58例、观察组55例进行基础对症治疗后,治疗组患者采用微创胸腔闭式引流,对照组患者采用负压吸引闭式引流注入粘连剂治疗。结果治疗组58例患者有效53例,无效5例;对照组患者有效41例,无效14例,P=0.0168,术后一般情况肺复张时间、术后胸痛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有显著差异。结论微创闭式引流治疗慢阻肺并发自发性气胸可减少疼痛时间、肺复张时间短、伤口愈合快适合慢阻肺并发自发性气胸治疗,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创胸腔闭式引流及胸腔内注入粘连剂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价值。方法36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创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对照组采用胸腔内注入粘连剂治疗。结果治疗组18例经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后17例肺完全复张,无效1例,有效率94.4%,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肺复张时间、术后胸痛时间、拔管后伤口愈合时间、住院天数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发性气胸,疗效确切,相对微创,并发症较少,置管后活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自发性气胸是呼吸系统常见急症,普通闭式引流法疗效肯定,但操作复杂,病人创伤大、痛苦大,易继发切口及胸腔感染、引流时间长、切口愈合慢。笔者自1992年开始应用小口径导管置入胸腔行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55例,疗效肯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微创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方法总结2003年以来收治53例患者,其中男41例,女12例,年龄2~83岁。均经胸片、CT或超声明确诊有行胸腔闭式引流指征。其中气胸23例,胸腔积液30例。做好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前术后的护理,观察治疗效果及患者主观感受。结果共治疗53例,操作一次成功,胸腔积气积液消失后拔管。结论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是创伤小,耐受性好的技术,符合外科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自发性气胸是指因肺部疾病使肺组织和脏层胸膜破裂,或靠近肺表面的细微气肿泡破裂,肺和支气管内空气逸入胸膜腔。发生气胸时肺失去膨胀能力,表现为肺容积缩小、肺活量减低、最大通气量降低的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可发生低氧血症。大量气胸时引起心率加快、血压降低,甚至休克,张力性气胸可引起纵隔移位,导致循环障碍,甚至窒息死亡[1]。临床上多沿用传统的胸腔闭式引流术或胸腔穿刺抽气治疗。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术创伤大、痛苦多、患者耐受性差。胸腔穿刺抽气需要反复穿刺易造成胸腔内感染,增加胸膜反应机会[2],不能持续引流、不利于肺复张。我院采用改良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的80例气胸患者,按照其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常规护理,观察组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引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护理满意度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护理疗效和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气胸患者采用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有利于气胸患者病情的快速恢复,在临床护理工作上具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两种胸腔引流管用于自发性气胸闭式引流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旭 《哈尔滨医药》2008,28(1):29-29
目的两种胸腔引流管用于自发性气胸闭式引流效果比较。方法1998~2005年59例气胸患者采用套管针插管引流术或带针胸管引流术。结果两组治愈率相同,复张、拔管及出院时间B组短,且有不易堵管等优点。结论粗管较套管针有较多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连接水封瓶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 5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4例.治疗组行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对照组行常规胸腔穿刺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3%高于对照组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现与呼吸有关的轻度胸痛5例,皮下气肿3例,发生血凝块阻塞导管4例.对照组出现轻度胸痛5例,皮下气肿8例,胸膜反应5例.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可明显减轻患者痛苦,可作为内科治疗自发性气胸的首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连接水封瓶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 5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4例。治疗组行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对照组行常规胸腔穿刺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3%高于对照组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现与呼吸有关的轻度胸痛5例,皮下气肿3例,发生血凝块阻塞导管4例。对照组出现轻度胸痛5例,皮下气肿8例,胸膜反应5例。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可明显减轻患者痛苦,可作为内科治疗自发性气胸的首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微创气胸闭式引流治疗创伤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单侧创伤性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术,观察组采取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肺复张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穿刺完成时间、拔管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6.52±0.99)min、(5.45±0.57)d和(10.05±1.7)d,均较对照组的(9.60±1.19)min、(7.62±0.70)d和(13.58±2.20)d显著减少,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为(3.05±0.45)分,较对照组的(7.11±0.86)分显著减少,且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5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创伤性气胸效果确切,可明显减少患者术后疼痛及并发症,且操作简单、损伤小,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进行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胸膜引流套件和传统胸腔闭式引流管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2月~2012年2月自发性气胸患者105例,分别采用胸膜引流套件治疗(治疗组,53例)和传统胸腔闭式引流管治疗(对照组,52例),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结果: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带管时间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胸膜引流套件治疗自发性气胸是一种简单、安全和同样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观察自发性气胸闭式引流的疗效。方法 39例自发性气胸患者,胸穿抽气8例,胸腔闭式引流27例,手术治疗4例。结果 本组39例自发性气胸患者,治愈35例,好转3例,死亡1例,病死率为2.56%。复发2例,复发率为5.12%。青年自发性气胸患者以特发性气胸、肺大泡为常见,而中老年患者则以阻塞性肺气肿为常见。结论 胸腔闭式引流排气减压应作为自发性气胸的首选治疗,但对3次以上复发性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无效或肺部有明确病灶者应积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朱建荣 《河北医药》2006,28(11):1047-1048
目的 探讨自发性气胸合并胸腔积液治疗的方法.方法 368例自发性气胸按是否合并胸水,分为3组,单纯自发性气胸263例,合并胸腔积液组105例,其中能较快引流尽组液的46例.观察3组病例胸腔闭式引流后肺破口闭合时间.结果 自发性气胸合并胸腔积液经胸腔闭式引流后肺破口闭合时间明显高于单纯自发性气胸,但合并胸腔积液而能较快引流尽胸液组的肺破口愈合时间与单纯自发性气胸组无差异.结论 自发性气胸合并胸腔积液治疗远较单纯自发性气胸困难,应尽早引流尽胸腔积液,有利于肺、胸膜愈合.  相似文献   

20.
黄峻岭 《河北医药》2010,32(10):1213-1215
目的 探讨自发性气胸(SP)简单有效的而且适宜基层医疗机构普及的方法.方法 103例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51).观察组采用自制简易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及肋间小切口方法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大口径胸引流管及肋间常规切口方法行胸腔闭式引流术.2组分别观察治愈率、置管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切口疼痛、患侧肩背部疼痛及肺脏层胸膜受刺激所致牵扯不适感、切口感染、皮下气肿、引流管堵塞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3%(治愈率84.6%),对照组总有效率96.1%(治愈率90.2%).2组间比较治愈率、有效率、置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并发症出现较对照组少,尤其在切口疼痛、患侧肩背部疼痛及肺脏层胸膜受刺激所致牵扯不适感和切口感染等方面(P<0.05).结论 利用一次性输液管自制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及改良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SP,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易掌握,装置制作简便,取材方便,疗效可靠,并发症少的优点,适宜基层医院救治患者使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