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传统腧穴针刺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基础上,运用俞募穴速刺法,通过对脏腑俞穴和募穴的良性刺激,为患儿进行长期、系统的临床康复训练提供保障。分别从俞募穴简介,俞募穴速刺法(取穴、操作方法、补泻手法)及其中、西医作用机制几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明目养睛法     
中医认为,眼与全身脏腑关系密切,<黄帝内经>说: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意思是眼睛可以反映出人体各个脏腑精气的盛衰.在调节脏腑功能的基础上,古代医学家根据临床实践,总结出许多简便而有效的养睛明目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前列腺增生症(BPH)可引起昼夜尿频,尿细点滴站立久等,严重者完全排不出尿,形成尿潴留,插导管痛苦难当,久而久之可影响肾脏功能。我院采用特殊针法针灸秩边、中极两穴治疗BPH引起的排尿困难,效果显著。秩边穴是膀胱经经穴,其解剖位置恰好在支配前列腺体的骶3、4神经和腹下丛神经处。中极穴属于任脉,任脉循行胸腹正中,如脉气失调可发生前阴诸病,所谓“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且中极穴又为膀胱经募穴,募穴为脏腑气血汇聚之处,针刺可助膀胱气化。针灸两穴,能调整膀胱功能,使之气化有权,则溺出畅矣。另从解剖角度看,针刺病所,则选择性松弛前列腺平滑肌,而不影响膀胱逼尿肌的收缩,缓解尿梗阻,顺畅排尿。  相似文献   

4.
《内经》已将人体的穴位归入于全身十多条经脉之中。后世针灸学家,又有进一步的发挥。在十四经经穴排列次序上,自古迄今,尚未统一,为此特作以下初步探讨。关于穴位归经: 在《内经》的气穴论中,已将四肢五俞穴等,编入于五脏六腑经脉所属中的井、荣、俞、经(原)合部位者,计有122个穴:在《气府论》中,共分有九条经脉气所发的穴位,计有374穴。除《甲乙经》、《千金要方》、《千金翼方》、《针灸资生经》等书,部份穴位是按部位排列,《医心方》全是按部位排列所外,自  相似文献   

5.
正膀胱经是人体十二经络中最长的一条经络,起于目内眦,也就是我们熟知的睛明,止于小趾外侧端,期间,运行经过人体的头部、脊柱背腰两侧、腿部等部位。膀胱经也是十二经中穴位分布最多的一条经络,因此,治疗范围也非常广阔。本经腧穴主治头面五官病;项、背、腰、下肢病以及神志病;位于背部两条侧线的背俞穴及其他腧穴主治相应的脏腑病证和有关的组织器  相似文献   

6.
肠蠕动过快性腹泻、糖尿病性腹泻等是老年人常见的腹泻原因,本文采用推拿的方法对68例老年腹泻患者进行了治疗,效果满意。穴位选择①主穴:背部白环俞穴至胆俞穴之间的足太阳膀脱经各俞穴,双下肢承山穴。②备用穴:恶心呕吐者加内关、三阴交、足三里,腹胀者加足三里、盲俞等,腹痛者加中院、天枢、气海等。推拿方法①病人取俯卧位在白环俞穴至胆俞穴之间寻找阿是穴压病点,然后在痛点上顺时针按揉50余次。②手掌心向下纵向平放,食指与无名指分别放于两侧白环俞穴,中指放于骶推处,在白环俞穴顺时针按探10次左右;而后纵行向前推,每次…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应用中药热敷背俞穴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症状缓解的作用.方法 对60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患者按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当出现咳嗽、痰多、喘息明显时,在家应用熥络宝加热咳喘散理疗背部俞穴,平均2次/日.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咳嗽、咯痰、喘息的症状的缓解的优于对...  相似文献   

8.
我院对痔漏病人伤口和皮肤疮疡使用中药熏洗治疗,已有上万例的临床经验和体会,大都获得满意效果。为了更切题地解释这一外治法的应用机理,笔者试从中医学基本理论来阐述中药熏洗疗法的基础与原理。 一、中药熏洗的中医解剖生理基础 肛门亦称魄门。经云:“魄门亦为五脏使,水谷不得久藏。”这是对肛门生理功能的最早记载。从解剖角度上看,肛门属大肠,在生理功能上虽然与五脏六腑有关系,但主要与肝、脾、肾、胃、大肠、膀胱等脏腑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井、荥、俞、经、合穴又称五输穴。它是特定穴的一种。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穴,亦是治疗疾病收效大的穴。这些穴为什么疗效高?古医家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得出的经验总结是否有道理?实有值得探讨研究的必要。笔者认为,随着人类的出现,也就揭开了人类对人体自身的认识史。故只满足于用宇宙间自然现象来分析和理解人类生理的唯物观是不够的,必须用现代科学的理论加以  相似文献   

10.
经脉的穴组和组合穴是指在同一条经脉上的1~3寸之间分布的2~3个神经、血管、肌肉相同,主治功能相似的穴位,胸腹背部的同结段腧穴亦有类似分布。通过对经脉的某一段或某一局部邻近腧穴进行归纳和总结,并把此类腧穴定为穴组和组合穴,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对穴位进行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医肛俞穴麻醉在肛肠科的应用的疗效,用以指导临床。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2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肛肠疾病患者12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将治疗组采用中医肛俞穴麻醉方法与对照组采用中医腰俞穴麻醉方法进行效果的比较,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优良率91.67%;对照组总优良率为87.33%。且经统计学处理后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中医肛俞穴麻醉是在继承张氏肛门局部神经阻滞麻醉技术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麻醉时间可长达5h左右,是一种很受欢迎的较安全的中长效麻醉技术。值得在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2.
自 1 98 6年以来 ,笔者采用俞募、远近配穴、俞穴封闭注射治疗 56例输尿管结石患者 ,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56例中 ,男 2 9例 ,女 2 7例 ;年龄最小者 8岁 ,最大者 56岁。有泌尿系结石史者 36例 ,其中输尿管结石左侧 35例 ,右侧 2 1例。2 治疗方法选局部近穴、俞穴 :肾俞、三焦俞 ,募穴 :京门、石门 ,远取承山、昆仑穴。侧卧位 ,常规穴位消毒 ,选用已消毒 2 8号不锈钢毫针 ,依穴位深浅 ,直刺得气后 ,行平补平泻手法 ,配合艾条行雀啄灸 ,时间 2 0~ 30分钟。针灸结束 ,取黄体酮 2 0毫克 ,用 2毫升一次性注射器抽取后近取患侧肾俞…  相似文献   

13.
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临床上的应用非常广泛。在脾胃的生理病理中,更重要的是认清脾和其它脏腑的关系,因为“脾为后天之本”能益气生血,濡养脏腑百脉。同时脾胃属土,土能生万物,万物归于土,脾胃在脏腑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和其它脏腑的关系非常密切, 脾胃有病  相似文献   

14.
曲池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合土穴,合穴是经气会合于脏腑的部位,用于治疗六腑病症,有调理肠腑,固卫解表之功。刺激其对人体的很多疾病有较好的缓解作用。本文对曲池穴的临床应用与实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推拿疗法治疗脾胃虚弱型小儿厌食症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推拿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推拿作用于人体腹部、背部,点揉中脘、天枢、睥俞、胃俞等穴位,调节人体脏腑生理功能,健运脾胃、调和阴阳,恢复机体正常生理机能。结果治疗3~5个疗程后,小儿的食欲与食量明显恢复,机体的抗病能力明显提高。结论推拿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6.
中医的藏象学说认为,藏:指人体内的五脏六腑、通称为脏腑。象:一指"形象",即脏腑的解剖型态;二指"征象",即脏腑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三指"应像",即脏腑相应于四时阴阳之象。文中结合藏象实质的研究,探讨奇恒之府之象,以促进中医现代化研究。  相似文献   

17.
牛富国  任炜  崔峰  周超 《河北医药》2012,34(8):1208-1209
腰俞穴为奇经八脉中督脉的腧穴,位于脊椎第21椎下宛中,即第4骶椎棘突与两骶骨角间所形成的骨性裂隙[1].因肛管、会阴部位于督脉的循行路线上,故在此穴内注射麻醉药物,可取得肛管会阴部良好的麻醉效果,称为腰俞穴麻醉法(简称腰俞麻醉)[2],该法操作简便,相对安全.复方薄荷脑注射液是薄荷脑和盐酸利多卡因灭菌稀乙醇溶液的复合制剂,适用于肛周手术术中和术后长效止痛.为了探究复方薄荷脑腰俞穴麻醉用于肛肠疾病手术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背部是一个人健康的晴雨表,是人体坚实的保护屏障。关注背部,正确保养背部,就等于为健康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膀胱经在后背有许多腧穴,位于脊椎旁开1.5寸。所谓“腧”,就是通道的意思,为传输、输注之穴,对保养脏腑有着重要作用。可以说,脊背是全身气血运行的大枢纽。只有背部经络畅通,百病才能消退。所以,保养背部就成了养生很重要的一点。下面介绍一些保养背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神经官能症100例,按中医理论公为心、肾、肝三型。我们分别选择背部俞穴中相应穴位进行割治埋线治疗。选穴:心理:心悸、失眠、健忘、食欲不好、精神恍惚等症状。选穴以心俞、脾俞为主。肾型:失眠、健忘、头晕、耳鸣、腰疼、腿软及阳萎等一些本能障碍。选穴以肾俞、志室为主。肝型:失眠、烦燥、情绪不稳、目疼、目干、视物不清等症状。选穴以肝  相似文献   

20.
腰俞穴麻醉     
我院于57年在采用腰俞穴作肛门手术后封闭止痛的过程中,发现腰俞穴封闭起到骶管麻醉的作用,对肛门周围止痛完全,括约肌松弛良好,随后应用腰俞穴麻醉代替鞍状麻醉和骶管麻醉,行各种肛门直肠手术,效果良好,无不良反应,此麻醉操作简单,成功率高。于58年在广东中医杂志发表,很多兄弟单位进行试用,研究、改进和提高,我院采用腰俞穴麻醉行各种肛门直肠手术17386余例,收到良好的效果。适应症: 1.肛门周围脓肿 2.需肛门括约肌松弛的大小手术,如复杂性肛瘘,混合痔,括约肌修补术,陈旧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