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掌握福州地区细菌性痢疾流行趋势,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9872006年福州地区人口、菌痢发病资料等,分析福州地区及所划分的4个区域20年间菌痢的流行趋势。[结果]福州地区19872006年共报告菌痢15378例,年均发病率13.52/10万,城区发病率最高;20年来菌痢流行整体呈下降趋势,有周期性波动倾向;各年龄组均有病例发生,以10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男性比例高于女性;流行呈季节性,以8~9月为流行高峰期,2月最低。[结论]福州地区1987--2006年菌痢的流行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仍保持一定的发病率,今后应采取针对性的综合措施来加强菌痢的防治。  相似文献   

2.
薛黎坚  王文明 《职业与健康》2007,23(23):2193-2194
目的了解细菌性痢疾的流行趋势,为菌痢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昆山市1986—2005年菌痢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菌痢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1986年菌痢发病率最高,为321.97/10万,2005年菌痢发病率仅为11.28/10万。结论菌痢防制工作成绩较显著,但仍不能放松警惕。  相似文献   

3.
嵊泗县1997—2007年细菌性痢疾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由于其流行因素的广泛性,多年来菌痢发病率一直处于较高的发病水平,发病率居肠道传染病的前1~2位,是影响嵊泗县居民身心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现将嵊泗县1997—2007年菌痢发病与流行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1980~2005年无锡市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缪小兰 《上海预防医学》2006,18(10):521-522
细菌性痢疾(菌痢)是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自无锡地区有传染病疫情记录以来,在较长时间里,菌痢的发病率一直位居传染病发病的首位,成为一种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其发病率稳步下降,但由于菌痢的流行和传播因素依然存在,发病率仍处于较高水平。我们通过对我市菌痢的发病特点和菌群变迁分析,掌握其流行规律,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5.
高芳旭    齐秀英 《现代预防医学》2015,(11):1951-1953
摘要:目的 了解2004-2013年菌痢流行特征,预测2014年10月-2015年9月菌痢月发病率。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13年天津市和平区菌痢发病情况进行分析,利用自回归求和移动平均(ARIMA)模型对2014年10月-2015年9月菌痢发病率进行预测分析。结果 2004-2013年和平区共报告菌痢2 242例,平均年发病率为66.33/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0~9岁儿童发病率最高;发病主要集中在7-8月;白楼街平均发病率高于其他各街道。病例以学生、干部职员和离退休人员为主。构建ARIMA(1,1,0)(1,1,0)模型的预测结果显示,2014年10月-2015年9月菌痢发病稳定地处于较低水平,7月菌痢发病达高峰,月发病率为3.27/10万,流行趋势图与近10年的一致。结论 和平区菌痢疫情呈逐渐下降趋势,近年来已处于较低水平稳定状态,发病有明显季节性,儿童为高发人群,ARIMA(1,1,0)(1,1,0)模型在菌痢发病率预测中显示了较好的精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2005-2010年龙岩市细菌性痢疾(菌痢)的流行特征,为防制菌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龙岩市2005-2010年菌痢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0年龙岩市菌痢发病率波动在7.53/10万~13.00/10万,年均发病率9.80/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发病以夏秋季为高峰;男性发病率(12.12/10万)高于女性(7.40/10万),0~4岁组发病率最高(79.60/10万),病例数居前5位的是:散居儿童(40.7%)、农民(22.0%)、托幼儿童(17.2%)、学生(8.2%)、工人(2.4%).结论 龙岩市菌痢的流行有明显地区、季节和人群特征,在高发地区和流行季节,针对高危人群采取防控措施,是防制菌痢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7.
锦州市1990—1999年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20世纪90年代以前,菌痢发病率一直 处于较高水平,在我市传染病发病率中一直居于首位。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由于患菌痢后 免疫力不能持久,且菌型繁多,加之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菌痢的发生和流行仍较严重。为 分析锦州市菌痢发病特点,掌握其流行规律,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对锦州市1990~1999年 菌痢发病情况分析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菌痢统计资料来源于锦州市法定传染病1990~1999年疫情年报表。爆发疫情资料来源于锦州 市1990~1999年爆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分析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现况 分析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8.
舟山市细菌性痢疾发病率的指数曲线趋势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由于其流行与传播因素的广泛性,多年来菌痢发病率一直处于较高的发病水平,发病率居肠道传染病发病率的前1~2位,成为影响我市居民身心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9.
舟山海岛细菌性痢疾流行趋势的灰色模型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由于其流行与传播因素的广泛性,多年来菌痢发病率一直处于较高的发病水平,发病率居肠道传染病发病率的前1~2位,成为影响舟山市居民身心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10.
细菌性痢疾(菌)是一种流行甚广的多发病、常见病.自1994年起,我部对菌痢患者实行抗复发治疗后,发病率逐年下降.为进一步探讨菌痢的流行规律,制定防治对策,现将我部1993~1997年菌痢的流行病学资料分析如下:1 资料来源资料来自解放军某部防疫队1993~1997年全部菌痢报告卡、患者病案,并结合疫点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相似文献   

11.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天津市菌痢发病率一直居法定传染病第2位.为了解菌痢的优势菌型及耐药情况,现对2007-2009年天津市菌痢的流行菌株及耐药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谈荣梅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12):2449-2449,2451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痢疾在世界范围内引起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腹泻病之首,其中主要是细菌性痢疾。20世纪90年代以前,绍兴地区菌痢发病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90年代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由于菌痢感染后免疫力不持久,型间无交差免疫,菌型多,菌株耐药性增加等因素,从而使菌痢的发生和流行仍较严重。为掌握本病在本地区的流行规律,为开展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绍兴市1991~2001年菌痢发病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探讨2005-2012年济南市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的流行特征,掌握其流行规律,为进一步控制该病流行,及时修改并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12年济南市菌痢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2年济南市共报告菌痢发病11 339例,发病率呈逐年下降,年均发病率为22.50/10万;每年发病集中在6-9月,发病高峰期为7-8月,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年均发病率自城市中心区到周边郊区逐渐降低,占前三位的是市中区、天桥区、槐荫区,年均发病率分别为38.69/10万,37.33/10万和36.60/10万,发病率最低的是章丘、济阳,年均发病率分别为9.71/10万,8.66/10万;发病人群以散居儿童和学生为主,其次是农民;发病率年龄段以0~,1~,2~为最高;男女发病率比例为1.29∶1(χ2=22.17,P<0.001);大部分为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确诊率仅为15%。结论 济南市近8年来菌痢发病率逐年下降,散居儿童、学生和农民为重点防治对象,需提高菌痢的实验室确诊率,以降低菌痢临床诊断的误诊率,应在本病流行季节加强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地区的教育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一起菌痢暴发流行调查叶云才王永峰(和县卫生防疫站238200)1996年元月下旬,和县二中发生一起菌痢暴发流行,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发病概况该校初、高中部共26个班级,师生员工1675人,在菌痢流行期间共有患者82人,发病率为4.9%。元月25日...  相似文献   

15.
1992~2001年上海市虹口区细菌性痢疾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细菌性痢疾 (菌痢 )是本市主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 ,它具有分布广、发病率高的特点。本文通过对虹口区近年菌痢的发病特点分析 ,掌握其流行规律 ,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菌痢疫情资料来源于 1992~ 2 0 0 1年上海市虹口区法定传染病疫情年报。菌株分型资料来源于虹口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1.2 方法主要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将虹口区菌痢疫情资料输入电脑 ,进行分析。2 结果2 .1 流行概况1992~ 2 0 0 1年 ,全区菌痢病例累计 410 4例 ,平均年发病率为 49.5 /10万 ,1994年出现发病高峰后 ,发病率总体呈…  相似文献   

16.
细菌性痢疾在工程部队传染病发病率中居首位。严重威胁干部、战士的身体健康,直接影响以施工为中心的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因此,做好菌痢在工程部队流行的探讨和预防极其重要。现就我部对菌痢防治的几点做法报道如下: (一) 菌痢在部队易发和流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细菌性痢疾(以下简称菌痢)是我市发病率较高的肠道传染病之一。直接影响着我市广大人民身体健康和抓革命促生产的顺利进行。为了探索我市菌痢的流行规律,了解痢疾杆菌菌型及药物敏感情况,指导防治菌痢,提高防治工作质量,控制其流行,我站于一九七五年七月二十五日至八月十五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北京市朝阳区2003—2008年细菌性痢疾(以下简称菌痢)的流行特征,掌握其流行规律。方法对6年上报的菌痢病例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3—2008年朝阳区共报告菌痢病例43 713例,死亡7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265.11/10万,年均报告病例死亡率0.05/10万。〈5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为1579.44/10万,尤其1岁以下婴幼儿报告发病率高达3415.56/10万,其次是≥85岁年龄组报告发病率为798.12/10万。当地居民报告发病率为316.65/10万,高于当地常住外埠人群报告发病率(233.09/10万)。结论菌痢仍然是影响朝阳区当地居民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而1岁以下婴幼儿和85岁及以上人群是预防菌痢危害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9.
合肥市1995~2004年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合肥市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流行状况,为制定菌痢的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合肥市1995~2004年疫情统计资料中菌痢的流行概况进行分析。结果1995~2004年间,全市共报告菌痢发病29364例,年均发病率68.67/10万,死亡3例,年平均死亡率为0.007/10万,病死率0.01%。1995年为发病率最高年份,报告病例数4146例,发病率为101.56/10万;2002年为发病率最低年份,报告病例数2249例,发病率为51.87/10万。全市7个县区中平均发病率最高的是位于合肥东部的瑶海区和位于合肥中北部的庐阳区,分别为158.32/10万和157.76/10万;位于合肥东、西、北方向的肥东、肥西、长丰3个县发病率比较低,在36.40/10万~41.61/10万之间;病例以儿童为主,10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结论合肥市1995~2004年菌痢流行强度呈下降趋势;但仍应加强预防工作。流动人口,特别是流动人口中的儿童是预防菌痢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20.
细菌性痢疾(bacillarydysentery,菌痢)是由志贺菌属(痢疾杆菌)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肠道传染病,是我国法定乙类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流行范围广等特点。由于其流行因素复杂,多年来菌痢发病率一直处于较高的发病水平,发病率居肠道传染病的首位,是影响居民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