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122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技术(ERCP)在恶性胆道梗阻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03-07/2007-12临床确诊为恶性胆道梗阻患者122例,均采用ERCP及留置内支架,比较手术前后血清总胆红素变化情况.结果:全组122例胆管恶性梗阻中,行ERCP操作138例次,置管成功128例次,操作成功率92.75%.消除黄疸总有效率96.88%,并发症发生率为7.97%.108例置管成功且治疗有效者全部跟踪随访,其中86例在随访期内死亡,存活期为7.14±5.13 mo,22例至今仍存活,全组生存中位时间7.2 mo.结论: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疗效确切,安全性高,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恶性胆管梗阻继发梗阻性黄疸及化脓性胆管炎是临床重症 ,治疗较棘手 ,死亡率高。胆道梗阻引起胆汁淤积继发肝功能不全 ,消化吸收功能减退等是致使恶性梗阻性黄疸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因此对不能手术切除的梗阻性黄疸采用非手术减黄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术自 1979年首次应用于临床以来 ,以其安全、方便、经济和确切的胆汁引流效果 ,确定了其在梗阻性黄疸治疗中的地位。我院1999年 1月~ 2 0 0 2年 6月共放置胆道支架治疗恶性胆管梗阻 38例次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共选择 36例患者 ,男 2 1例 ,女 15例 ,…  相似文献   

3.
恶性胆道梗阻是由胆道或其他转移性恶性肿瘤导致的胆道梗阻性疾病,常以黄疸、胆汁淤积及胆管炎为表现,大于50%的患者为进展期疾病,失去根治性手术的机会。因此,缓解胆道梗阻是姑息性治疗的重要部分。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措施,包括塑料支架、金属支架、覆膜支架及药物洗脱支架等。其他技术如超声内镜引导下胆管引流术、内镜下射频消融术、胆管腔内近距离放射治疗、内镜下光动力治疗等,增强了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在恶性胆道梗阻疾病中的治疗作用。此文就胆管支架的发展及内镜下恶性胆道梗阻治疗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经内镜塑料支架置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1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胆道梗阻在临床上十分常见,主要病因包括胆囊癌、胆管癌、肝门部肝癌、胰头癌、壶腹癌及各种转移性肿瘤。恶性胆道梗阻可引起进行性加重的梗阻性黄疸,导致肝脏功能迅速恶化,并易发生严重的感染、胃肠道出血及肾功能衰竭,病死率极高,该院经内镜塑料支架置入(ERBD)治疗恶性胆道梗阻17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62例病人均因胆管癌或胰头癌引起进行性加重的黄疸就诊。根据病变情况,分别进行ERCP,ENBD,EST,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活检或术中胆道镜检查。内镜检查成功率92.4%,内镜治疗成功率73.3%。作者认为,应用内镜进行检查治疗能提高恶性胆道梗阻的整体治疗水平。为避免发生致死性并发症──AOSC,本文对内镜检查治疗时应遵循的原则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内镜下置入胆道金属支架对胰腺癌合并胆道梗阻患者姑息性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苏北人民医院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临床确诊为胰腺癌合并胆道梗阻患者25例,均行ERCP术及置入胆管金属支架,比较手术前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等指标变化情况,并随访3~6个月。结果该组ERCP胆道支架置入成功率为100%。胆道金属支架置入一周后,患者TBIL下降53.9%,DBIL下降61.0%,ALT下降60.2%,ALP下降36.8%,γ-GT下降57.1%,消除黄疸总有效率为92%,并发症发生率为12%,包括胆管炎、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等,随访期间第48天有1例患者出现胆管支架阻塞,5例患者(第32天、44天、63天、72天、123天)由于肿瘤进展死亡。结论内镜下置入胆道金属支架对胰腺癌合并胆道梗阻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可持久引流胆汁,改善临床症状,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8.
9.
内镜下胆道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12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胆道梗阻是指由肝门部胆管癌、肝外胆管癌、壶腹癌、胰头癌或其他部位肿瘤转移的淋巴结压迫胆道以及肝癌、胆管癌癌栓等引起的梗阻性黄疸,它可引起进行性加重的黄疽,导致肝脏功能迅速恶化⑴。经十二指肠镜胆管引流术是胆管梗阻的重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内镜下置支架缓解恶性胆道梗阻——15年的进展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9年首次内镜下经乳头放置胆道支架获得成功后,这种手术迅速成为缓解胆胰恶性肿瘤引起的阻塞性黄疸的标准方法。遗憾的是,目前使用的塑料支架常因细菌生物膜形成和胆泥而被阻塞。病人出现复发性黄疸、发热和胆管炎。10Fr粗的支架中位开通期仅4~5月,支架虽易更换,但仅能暂时解决阻塞,因为更换的支架更易发生阻塞,因而限制了其广泛应  相似文献   

11.
恶性胆道梗阻的内镜治疗(附9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80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中,发现恶性胆道梗阻121例。93例经内镜胆管引流术,其中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60例,胆管内引流术(ERBD)33例(22例为塑料内置管,11例为金属支架)。术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恶性胆道梗阻是指由胰头癌、壶腹癌、胆管癌或其他肿瘤侵犯胆道、转移的淋巴结压迫远端胆道等引起的梗阻性黄疸。由于患者就诊时往往已是肿瘤晚期,黄疸较深,结合肝胆胰区的解剖特点,这类患者不适合进行手术根治性治疗,通过内镜放置支架解除胆道梗阻症状成为该类患者的首选姑息性治疗手段。但到目前为止,对于具体的恶性胆道梗阻(远端胆道梗阻,非肝门部)患者选择哪一种支架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经皮肝穿刺胆道内支架植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64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总结经皮肝穿刺胆道内支架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经验,探讨其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64例患者均采用X线透视下经皮肝穿刺胆道内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疽。根据梗阻部位的不同解剖决定放置支架的方式。结果:64例患者中,50例植入单支支架于肝总管或(和)胆总管,14例植入2支以上支架于总管和分支胆管,其中2例肝内胆管支架的桥接通过肝实质。58例患者2周内血清胆红素降低75%以上。结论:经皮肝穿刺刺内支架植入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经内镜胆管内引流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缓解胆道梗阻,对28例恶性胆道梗阻(MBO)患者行经内镜胆管内引流术(EBD)。结果25例(89%)插管成功,共插管44次,7F管3次,10F25次,12F16次。23例(92%)减黄有效,EBD后第3天胆红素平均下降46.3%,肝外胆管径平均回缩58.6%,减黄有效者腹胀迅速消失或减轻。首次插管维持有效引流时间141.5±151.2天,早、中期并发胆管炎40%,1年以上生存17%。结果表明EBD减黄效果和症状改善是显著的,胆红素下降与胆管径回缩相平行。认为胆管是否屈曲及乳头括约肌切开术的好坏是EBD成败的关键;腹胀再现,有胆道感染症状及B超见肝外胆管扩张为通管的指征。EBD适合高龄或高危人群的MBO患者,对延长生存期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经内镜胆管内引流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缓解胆道梗阻,对28例恶性胆道梗阻(MBO)患者行经内镜胆管内引流术(EBD)。结果25例(89%)插管成功,共插管44次,7F管3次,10F25次,12F16次。23例(92%)减黄有效,EBD后第3天胆红素平均下降46.3%,肝外胆管径平均回缩58.6%,减黄有效者腹胀迅速消失或减轻。首次插管维持有效引流时间141.5±151.2天,早、中期并发胆管炎40%,1年以上生存17%。结果表明EBD减黄效果和症状改善是显著的,胆红素下降与胆管径回缩相平行。认为胆管是否屈曲及乳头括约肌切开术的好坏是EBD成败的关键;腹胀再现,有胆道感染症状及B超见肝外胆管扩张为通管的指征。EBD适合高龄或高危人群的MBO患者,对延长生存期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恶性胆管梗阻发病隐匿,早期无明显症状,患者就诊时大多为中晚期,手术切除率低,故对晚期不能手术切除患者的减黄治疗尤为重要。近年来,以ERCP为代表的内镜技术已在晚期胆胰恶性肿瘤引起的胆管梗阻临床治疗广泛应用,其缓解梗阻性黄疸疗效不逊传统的胆肠旁路手术,经内镜胆管引流术因其痛苦少、创伤小,最符合机体的状态,  相似文献   

17.
内镜胆道支架治疗是在内镜下经十二指肠乳头于胆道内置内引流管以解除各种原因引起的胆道梗阻的新型治疗手段。与传统外科手术和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相比,具有成功率高,病人痛苦小、并发症少、死亡率低等优点。且适应症广,临床上各种原因导致的胆道梗阻都可通过放置支架达到引流减黄,姑息治疗等目的,现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已成为胆道梗阻的常规治疗方法。现就目前临床上已较成熟的塑料胆道支架和近年刚问世的金属胆道支架的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经内镜胆道引流治疗胆道梗阻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进一步提高经内镜胆道引流术的成功率。方法:总结1998年1月至2001年9月对320例胆道梗阻患者行十二指肠镜下各种胆道引流术的经验,其中鼻胆管引流术(ENBD)242例,胆道内置管引流术(ERBD)43例,胆道金属支架术(EMBE)35例。结果:305例得到成功引流,胆道梗阻症状缓解;失败15例。其中ENBD失败10例,经调整鼻胆管位置或重新置管获得成功;ERBD失败3例,2例选用合适长度的支架后引流成功,1例经努力仍未成功改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EM-BE失败2例,其中1例金属支架未超出肿瘤狭窄段,经原金属支架再套入另一金属支架而成功,另1例支架放置1月又出现胆道阻塞,经原金属支架通道再放入塑料支架而恢复通畅引流。结论:经内镜引流治疗胆道梗阻疗效确切,及早分析内镜引流失败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绝大多数引流失败是可以避免或补救的。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71岁.于2006年8月11日因黄疸伴上腹痛2周入院.查体:皮肤、巩膜重度黄染,腹软,未及明显包块,余无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TBIL,385.8 μmol/L,DBIL.200.6 μmoL/L.ALT 186 u/L.核磁共振检查示肝内外胆管及胰管明显扩张,梗阻平面位于胆总管末端,考虑胆总管末端肿瘤病变并侵犯胰头.  相似文献   

20.
胆管内外引流治疗内镜难治性恶性胆道梗阻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Zou XP  Zhan XB  Li ZS  Jin ZD  Wan XJ  Wang N  Xu GM 《中华内科杂志》2004,43(2):109-111
目的 比较经皮经肝穿刺胆管金属支架内引流术与导管外引流术治疗内镜难治性恶性胆道梗阻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9年 9月至 2 0 0 2年 8月上海长海医院对内镜难治性恶性胆道梗阻患者施行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的资料 ,比较两种引流术前后和引流术间肝功能的差异及并发症。共 2 7例患者 (2 9例次 )入选。其中 ,内引流组 13例 (13例次 ) ,男 9例 ,女 4例 ,平均年龄 6 2 5岁 ;外引流组 15例 (16例次 ) ,男 9例 ,女 6例 ,平均年龄 6 0 8岁。结果 术前 2~ 4d及术后5~ 7d血清总胆红素 (TB)在内引流组分别为 (2 79 19± 10 8 15 ) μmol/L和 (15 8 0 2± 99 97) μmol/L ,外引流组为 (2 6 1 0 9± 10 6 4 8) μmol/L和 (172 81± 10 6 4 8) μmol/L。血清直接胆红素 (DB)内引流组为(2 2 6 83± 84 0 3) μmol/L和 (132 5 7± 80 16 ) μmol/L ,外引流组为 (2 0 8 0 3± 95 0 3) μmol/L和 (14 2 6 1±83 74 ) μmol/L。术前两组间TB和DB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术后两组TB和DB均较术前显著降低 (P <0 0 1) ;术后TB和DB降低幅值在内引流组显著高于外引流组 (P <0 0 5 )。内引流组 1例出现胆漏和肠梗阻 ,1例出血 ;外引流组 2例导管移位和脱落 ,1例导管堵塞 ,1例出血 ,1例胆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