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高危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和引流及并发症的探讨厉振凯自70年代初期,日本千叶大学Okuda创用了外径0.7mm细软钢针作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后,经过近20年来的不断革新,对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的老年高危病人,改进为经皮肝穿刺胆管...  相似文献   

2.
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具有直接显示胆管系统的特点。本文66例梗阻性黄疸病人PTC显示“软藤征”者3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恶性梗阻;其余27例表现为“枯树征”,手术病理证实均为良性梗阻。可从阻塞端形态及胆总管扩张程度来判断良恶性梗阻,恶性梗阻绝大多数表现为阻瑞突然变细或中断,而良性梗阻则为逐渐变细,呈渐进性改变,两者差异极为显著,(p<0.0001)而总胆管重度扩张多为恶性,轻度扩张多为良性,中度扩张者良、恶性均有,两者无显著性差异。作者认为中度扩张者,须结合阻端形态及末段小胆管形态,综合分析鉴别良恶性阻塞性黄疸。  相似文献   

3.
梗阻性黄疸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在诊断上除依靠特征性病史、体征和实验室检查外,当今 B 超、CT、ERCP 及经皮经肝穿刺胆道造影(PTC)等项检查都具有重要价值,酌情联用可起互补作用。PTC 系直接胆道造影法之一,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并可行术前引流治疗。成功的造影可明确梗阻的部位、范围、程度和梗阻端的形态、从而做出定位和定性诊断,为手术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经皮肝穿胆管造影(PTC),是鉴别肝内与肝外胆道疾病极有价值的诊断方法之一,在荧光屏、电视屏或超声引导下均可施行。它能明确肝内外胆管有无扩张,如有扩张还能显示梗阻的部位、范围、程度,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病变的性质,诸如结石、狭窄、肿  相似文献   

5.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ERCP下胆道支架治疗胆道恶性梗阻具有微创、疗效可靠的特点,已被广泛使用。部分患者因胃肠胆道术后或肿瘤浸润等原因致ERCP失败,姑息性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时,可选择经皮肝胆管外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zahhy of the biliang tsact,PTCD),或选择更符合人体生理需要的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aphy,PTC)置入金属支架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胆汁郁积性黄疸时,用“Chiba”细针进行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以直接观察胆管是一很好的方法。胆道梗阻引起的肝内多灶性脓疡的死亡率很高,这是因为不易获得早期诊断。PTC不失为研究阻塞性黄疸之良法,特别是可明了阻塞原因。作者等报告2例用以说明肝实质病变时应用PTC之价值。例1:女性,70岁。因反复发作腹痛及发热而收入地区医院,当时诊断为胆囊积脓而进行胆囊切除术。术后因切口处发生肠道内容物外漏而收住院。患者呈脱水状态,经瘘管造影进一步证实为高位小肠瘘管。经过40天肠道外补给营养,瘘道处分泌仍不见减少,乃进行  相似文献   

7.
经皮肝穿刺胆道多支架置入治疗肝门部恶性胆管梗阻19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置入术已成为肝门部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一个重要的姑息性治疗手段[1],而且可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2].我科2003年1月至2008年5月对19例无法手术切除或不愿手术的肝门部恶性胆管梗阻患者放置了胆道支架.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并分析恶性梗阻性黄疸合并肝硬化患者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引流术(PTCD)术后并发症特点。方法恶性梗阻性黄疸伴肝硬化患者25例,均行PTCD及胆管支架置人术。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1个月内出现再梗阻及胆管感染1例,引流管移位并出血1例,引流管堵塞4例,腹水3例,严重低蛋白血症5例,电解质紊乱3例,经治疗后出院,无院内死亡患者。结论恶性胆管梗阻合并肝硬化患者PTCD术后腹水、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各种良、恶性病变引起的胆道梗阻是肝胆外科临床常见的病症,梗阻性黄疸病人过去常采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达到减轻黄疸的目的,随着纤维内镜技术的发展,新的胆道引流方式: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在临床处理各种原因所致的胆道梗阻方面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我院自2001-0l/2003-0l行ENBD共30例,均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
梗阻性黄疸多是由于肝外胆管或肝内胆管阻塞所致,前者称为肝外梗阻性黄疸,后者称为肝内梗阻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多发生在30岁以下,而中年以上有右上腹绞痛或黄疸史者多为结石梗阻性黄疸或肿瘤梗阻性黄疸〔1〕。不同原因引起的梗阻性黄疸,其治疗方案也不同。目前多通过腹部B超、CT、MRI、经皮穿刺肝胆管造影、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核素胆系造  相似文献   

11.
经皮肝穿刺胆道内支架植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64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总结经皮肝穿刺胆道内支架植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经验,探讨其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64例患者均采用X线透视下经皮肝穿刺胆道内支架植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疽。根据梗阻部位的不同解剖决定放置支架的方式。结果:64例患者中,50例植入单支支架于肝总管或(和)胆总管,14例植入2支以上支架于总管和分支胆管,其中2例肝内胆管支架的桥接通过肝实质。58例患者2周内血清胆红素降低75%以上。结论:经皮肝穿刺刺内支架植入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对黄疸病人的诊断价值早已肯定,有了Chiba细针技术后,操作更为安全,应用也更广泛。应用PTC导管,在X线透视控制下由导引丝引导进入胆管分支,这一技术可供阻塞的胆系得到外引流。此外,在胆管恶性狭窄病例中,还可将导管通过阻塞处提供内引流,使黄疸得以缓解。本文报道2例应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使多发性肝脓肿得以消散。例1:女性,46岁。黄疸已10天,伴右季肋疼痛、发热、寒战。尿色深,粪便灰白色。体胖,深度黄染,右季肋部压痛。白细胞计数26×10~9/立升。血清胆红  相似文献   

13.
恶性胆管梗阻继发梗阻性黄疸及化脓性胆管炎是临床重症 ,治疗较棘手 ,死亡率高。胆道梗阻引起胆汁淤积继发肝功能不全 ,消化吸收功能减退等是致使恶性梗阻性黄疸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因此对不能手术切除的梗阻性黄疸采用非手术减黄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术自 1979年首次应用于临床以来 ,以其安全、方便、经济和确切的胆汁引流效果 ,确定了其在梗阻性黄疸治疗中的地位。我院1999年 1月~ 2 0 0 2年 6月共放置胆道支架治疗恶性胆管梗阻 38例次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共选择 36例患者 ,男 2 1例 ,女 15例 ,…  相似文献   

14.
对40例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采用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PTCD)治疗。本组病例就诊时间较晚,全组病例均有黄疸,血胆红质平均4mg%,胆汁培养40例。39例(97.5)阳性,其中大肠杆菌37例(91.7%)。血培养40例,阳性12例(30%)。肝外梗阻14例,肝内胆管梗阻26例。梗阻性质以结石居多(34例),依次为炎性狭窄、肿瘤、蛔虫等。病人先做PTC检查,明确梗阻部位,性质,然后在电视屏监测下行梗阻胆管近端引流,  相似文献   

15.
肝外胆管癌(ex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ECC)是起源于肝外胆管包括肝门区至胆总管下端胆管的恶性肿瘤,确诊时胆道受侵犯压迫常合并出现梗阻性黄疸,患者多处于中晚期而丧失根治性切除机会.随着介入技术及医学材料的发展,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 PTCD)或胆道支架植入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stent,PTBS)已成为解除胆道梗阻的主要治疗方法.然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目前发现胆道支架联合局部治疗可显著延长胆道通畅时间.本文综述关于PTCD/PTBS治疗肝外胆管癌合并梗阻性黄疸的进展,评价其临床疗效,并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方法,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更多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各种原因引起的肝内外胆管阻塞均可造成黄疸发生,而恶性阻塞性黄疸常由各种恶性肿瘤阻塞或压迫胆管造成狭窄或闭塞,如果不解决梗阻,患者可由于胆汁排泄障碍造成肝衰竭而死亡。单纯的临床治疗效果不佳。采用超声引导经皮肝穿胆管内置管引流术(UPTCD)可有效缓解持续黄疸对肝脏和全身系统造成的损害。我科采用单腔静脉导管针替代PTCD穿刺针进行治疗,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现对我院自2011年1月-2017年12月48例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  相似文献   

17.
8年来我们为110例阻塞性黄疸病人进行了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其中22例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接受了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疗效满意,兹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与治疗效果本组男女各11例,年龄16—67岁,22例中胆道结石并ACST者18例、胰头癌2例、  相似文献   

18.
在阻塞性黄疸的X线诊断中,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可确定黄疸的原因、部位和程度等,并能同时进行胆道置管引流术(PTCD),使症状减轻。自1978年始,我院对16例患者作了PTC检查,初步体会如下。一、造影方法(一)被检者均无碘过敏。术前两天开始注射维生素K和抗菌素,检查当天禁食。  相似文献   

19.
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内置放记忆合金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其操作技术安全、有效,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我科自2005年3月至2007年8月对10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采用经皮经肝置放胆道支架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PTC胆道活检的可行性和敏感性,指导临床治疗。方法:26例阻塞性黄疸,在行PTCD(经皮肝穿刺胆道内外引流术)减黄术中,进行PTC胆道活检。此技术通过经皮经肝穿刺通道送入8F鞘,将活检钳经鞘内送入并对病变狭窄段行胆道活检,获取多个标本,然后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26例中有24例获得组织病理学诊断(敏感性92.31%)。病理报告为胆管腺癌15例,胆管鳞癌1例,胰腺癌2例,肝癌2例,胃腺癌胆总管转移1例,硬化性胆管炎1例,胆管慢性炎症1例,胆管结石1例,阴性结果2例,阳性结果率为92.31%。结论:PTC下胆道活检是一种简单易行、准确可靠的获取组织学病理检查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