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扁桃体周围脓肿患者50例,均符合耳鼻咽喉科疾病诊断标准.其中男36例,女14例。年龄20-36岁,平均28岁,左侧27例,右侧23例。50例患者中前上型46例,后上型4例.46例前上型患者因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经抗炎治疗症状好转,3~4d后咽痛加剧,吞咽困难,头部偏向病侧,颈呈假性僵直,口流涎,口臭,音词含糊似含物,张口困难,畏寒、发热,食欲不振。检查见:患侧舌腭弓及软腭红肿向前隆起,触之有波动感,悬雍垂水肿,偏向对侧,扁桃体有脓栓或脓苔被覆盖,且推向内下方。  相似文献   

2.
扁桃体周围脓肿是耳鼻科常见病,治疗不当可致严重并发症。2005—2009年间我科记录较为完整的75例,对此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冯金华 《新医学》2003,34(Z1):134
1 引言 扁桃体周围脓肿为扁桃体间隙的化脓性炎症,多见于青壮年[1].迄今国内外有关研究其真正发病机制的报道甚少.目前,公认的学说[2]为患急性扁桃体炎后细菌及炎症产物向扁桃体周围间隙扩散而致扁桃体周围脓肿,扁桃体周围脓肿可能的感染途径是咽部致病菌感染了Weber腺而引起该腺及周围组织的化脓性炎症.  相似文献   

4.
【病例】男,40岁。因咽痛、发热伴吞咽困难1周入院。1周前因受凉后咽痛、发热,体温最高38.5℃,伴吞咽困难。在村卫生室应用青霉素后体温降至正常,但仍有咽痛、吞咽困难,故来我院。查体:体温36.5℃。精神委靡,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增大。咽部充血,左侧扁桃体Ⅰ度增大、充血,其前  相似文献   

5.
6.
咽喉部真菌感染临床比较少见,早期症状不典型,与普通的咽喉急、慢性炎症相似,极易造成误诊和漏诊。我科曾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男,39岁。因反复咽痛,吞咽时加重伴发热、咳嗽2 a,再发加剧3 d于2007-02-14入住我院呼吸内科。诊断为:(1)慢性咽炎急性发作;(2)沙门氏菌感染?给静脉滴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左氧氟沙星及清开灵粉针,煎服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类中药。用药4 d后,咽痛咳嗽无减轻,仍畏寒发热,体温高达39.5℃,遂加地塞米松10 m g静脉滴注,仍反复高热。10 d后,咽痛进一步加剧,吞咽困难,流涎,语言含混不清。遂请我科会诊并转住我科。查:张口受限,软腭、双侧腭舌弓、腭咽弓、扁桃体及咽后壁均见点片状、豆腐渣样白色膜状物附着,左侧腭舌弓外上方膨隆,穿刺抽出脓血样液体,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咽拭子涂片检出霉菌孢子。诊断为左侧扁桃体周围脓肿合并咽部真菌感染。遂在局麻下行左侧扁桃体周围脓肿切开引流术,术中见流出的液体呈黄褐色脓液,污秽混浊,并见团块状黄白色干酪样脓栓,涂片检查检出霉菌孢子。在琼脂培养基上培养为念珠菌属真菌生长。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扁桃体周围脓肿保守治疗后是否复发或发生扁桃体炎 ,并确定复发病例与原发病有否必然关系 ,本文对我院 1986年 2月~ 1999年 12月间 6 8例保守治疗的扁桃体周围脓肿进行 8个月~ 7年随访 ,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 8例均为首发扁桃体周围脓肿 ,男 4例 ,女 2 2例  相似文献   

8.
9.
【病例】男,47岁。因咽痛不适伴吞咽困难、语言含糊不清5天就诊。5天前出现咽部灼痛不适,恶寒,头痛,全身不适。口服维C银翘片、六神丸等药物3天后,症状未见好转,反而出现吞咽困难、语言含糊、鼻音浓重等症状,在当地医院就诊时,门诊导诊护士将其分诊至神经内科诊治,诊断为舌咽神经麻痹。给予肌内注射维生素B1及维生素B12、地塞米松等,并建议理疗。治疗2天无好转,吞咽困难、语言含糊不清等症状进一步加重,流涎,无法进食,转入我院。查体:体温39℃,急性痛苦面容,头偏左侧,意识清醒,不愿转动头部,吞咽困难,语言含糊不清,似有物堵塞咽部,口微张…  相似文献   

10.
扁桃体周围脓肿 (PTA)是临床上常见的头颈部脓肿。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超声扫描对PTA的诊断价值。1 资料和方法随机选取 35名临床上怀疑是PTA的病人 ,其中 ,男 2 0例 ,女 1 5例 ;平均年龄 2 7岁 ( 1 5~ 55岁 )。所有病人均给予双侧超声扫描。采用DiasonicsSpectraVMS机型 ,将凸阵探头 ( 3 5MHz)置于下颌角中央区 ,朝向扁桃体窝 ,扫描整个扁桃体区。并用双功彩色多普勒显示脓肿与颈内动脉的位置关系。所有病人一回到诊室 ,即施行穿刺。最后把穿刺抽吸和超声扫描的结果相比较。2 结果超声扫描可以得到扁桃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扁桃体周围脓肿治疗方法,提高治愈率。方法:对68例扁桃体周围脓肿患者根据不同病情分别采用穿刺、切开排脓和扁桃体手术的治疗方式。结果:采用局部切开排脓者50例,其中最长治愈天数为13 d。穿刺抽脓者13例,1次穿刺治愈者8例,2次穿刺治愈者的3例,3次穿刺治愈者2例。患侧扁桃体摘除者3例,双侧扁桃体摘除者2例,术后3~5 d出院。全部随访1~3个月,均治愈,无一例复发。结论:对扁桃体周围脓肿患者,脓肿成熟前宜采用抗炎治疗,脓肿成熟后采用穿刺或切开排脓,对既往有扁桃体炎史的患者,确诊后,在抗生素的有效控制下,即行患侧扁桃体摘除术,极少数行双侧扁桃体摘除术。扁桃体周围脓肿的治疗不能一概而论,应根据病情而定。  相似文献   

12.
临床诊断扁桃体周围脓肿传统方法是根据穿刺抽脓诊断,为减轻患者痛若,作者用B超诊断扁桃体周围脓肿,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5):1121-1122
选取我院耳鼻喉科2011年7月~2014年6月住院的拟行扁桃体摘除术的98例扁桃体周围脓肿患者。分为扁桃体脓肿期组31例、脓肿引流期35例和稳定期32例。均切除扁桃体,对比观察不同手术时机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住院时间等方面。结果与脓肿期和稳定期比较,脓肿引流期的手术持续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和稳定期比,脓肿期手术持续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脓肿引流期对扁桃体周围脓肿患者行扁桃体摘除术具有更明显的临床优势。  相似文献   

14.
王纯  杨滨 《医学临床研究》2004,21(10):1197-1198
扁桃体周围脓肿为扁桃体周围间隙的化脓性炎症。本病常继发于慢性扁桃体炎急性发作期,临床上治疗此病多在积极抗炎的基础上,结合穿刺抽脓或切开排脓,但治疗期长,且易复发。而本科采用扁桃体周围脓肿期直接施行扁桃体摘除手术,在短期内即达到治愈此病的目的,且能防止复发、彻底根除。现将本科自1998~2003年共摘除脓肿期扁桃体32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病例] 男,39岁.主因咽痛反复发作1月余入院.自诉入院前1个月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咽痛,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扁桃体炎,予静脉滴注头孢唑林等抗感染治疗症状改善,但停药后咽痛再次发作,如此反复多次.1周前咽痛加重,吞咽时明显,伴张口受限,语言不流利,吞咽障碍,无呼吸困难,伴鼻塞、流黄色脓涕,量不多,无头晕、转颈困难及恶寒、发热,轻度口干.  相似文献   

16.
超声检查对扁桃体周围脓肿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是一种常见疾病,病变严重时可引起扁桃体脓肿、扁桃体周围炎和扁桃体周围脓肿,临床上三者症状相似,鉴别较困难。笔者应用超声检查进行辅助诊断,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经口腔超声在扁桃体周围脓肿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经口腔超声对扁桃体周围脓肿的诊断价值。方法:33例疑诊为扁桃体周围脓肿(PTA)患者进行经口腔超声(IOU)检查。结果:IOU诊断PTA27例,扁桃体周围炎(PTC)6例。28例穿刺或切排抽取脓液,5例穿刺阴性。IOU诊断PTA的敏感度为96.4%(27/28),特异度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83.3%。结论:IOU是一种诊断准确率高,图像直观,非侵入性的诊断技术,是临床诊断PTA的有用工具。  相似文献   

18.
扁桃体上间隙脓肿多发生在没有切除扁桃体的患者 ,但扁桃体切除后为什么还会再发生扁桃体上间隙脓肿呢 ?我院自 1978年 10月至 1999年 12月 ,共收治扁桃体切除后再发扁桃体上间隙脓肿的患者 32例 ,本文从发病机智上进一步探讨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32例中 ,男 2 3例 ,女 9例 ,年龄 2 2~ 38岁 ,平均 2 8.2岁 ,其中扁桃体切除术后 2 .2年再发扁桃体上间隙脓肿的 5例 ,3.2年 6例 ,4年 6例 ,5年 4例 ,6 .3年 3例 ,7年 2例 ,8.1年 2例 ,9年 1例 ,11年 2例 ,14年 1例。脓肿位于前上方 2 8例 ,后上方4例 ,2 1例误诊为智齿冠周炎 ,6例误诊为腮…  相似文献   

19.
应用B超诊断扁桃体周围脓肿形成报道甚少,我院自1997年元月-2001年2月对32例扁桃体周围脓肿形成进行B超检查,均经临床穿刺切开证实扁桃体周围脓肿形成。其中女22例,男10例,年龄10岁-22岁,平均为16岁。临床症状均有咽痛剧烈、吞咽  相似文献   

20.
扁桃体周围脓肿是耳鼻喉科常见急症,治疗采用全身抗生素加脓肿切开引流。作者自1995年1月至2005年12月采用上颌窦穿刺针穿刺抽脓,甲硝唑灌洗治疗扁桃体周围脓肿65例,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