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 分析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相分离的影响因素,为制订科学的健康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及统一的调查问卷,于2013年9 ~10月对15~ 69周岁居民进行健康素养监测现场调查.结果 共调查了3 975人,有效样本数3 809份,样本回收率95.8%,其中筛选出知行分离768人(21.16%),知行统一241人(6.32%),单因素分析显示,知行分离比例在不同地区、学历、职业及具备不同纬度健康素养水平的人群分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综合健康素养水平、传染病预防素养水平、慢性病预防素养水平、基本医疗素养水平为影响知行分离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知行分离现象在各类人群中普遍存在,健康素养水平的提高对人群知行分离的减少具有重要作用,将健康素养作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重点是有效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金坛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12年9—10月,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金坛市15~69岁常住居民450人,使用《2012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进行入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健康素养知识知晓率为(49.58±12.27)%,具备健康素养比例为9.56%。不同年龄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年收入、职业人群健康素养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金坛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仍较低,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年收入及职业均对其有影响。应针对不同人群,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策略,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3.
成都市中心城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成都市公民健康素养水平,探索公众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和评价健康教育政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成都市中心城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共2 400名居民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成都市城区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为28.2%,调查对象在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在业情况及家庭月收入上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影响健康素养水平的主要因素为城乡、文化程度、在业情况及家庭月收入。结论坚持健康素养监测,扩大监测范围。重视不同地域、不同人群的健康知识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淮安市淮阴区常住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为制定居民健康素养干预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全区3个街道15岁~69岁城乡常住居民675人,采用2013年度《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淮阴区居民的健康素养知识知晓率为21.62%,具备健康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基本技能素养的人口比例分别为33.33%、12.30%和24.89%。男性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高于女性,男女分别为22.83%和17.86%;25岁~34岁年龄组居民的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于其他年龄组,55岁~64岁最低,分别为32.59%和7.38%。大专及以上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最高,不识字/识字很少居民的水平最低,分别为58.33%和4.62%,且素养水平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而提高。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差异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采取有效措施,针对不同人群,尤其是老年、妇女和受教育程度低等重点人群实施健康素养干预,努力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太仓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概率比例规模抽样(PPS抽样)方法、简单随机抽样法和KISH表法,抽取全市2 866名居民,采用问卷进行入户调查。结果 2012年太仓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20.5%,具备基本知识与理念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基本技能素养的比例分别为40.5%,15.4%,26.9%。不同年龄组、文化程度、职业人群间健康素养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具备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预防、慢性病预防、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等5类健康问题相关健康素养比例,由高到低分别为:安全与急救知识(68.0%)、科学健康观(57.2%)、传染病预防知识(23.3%)、慢性病预防知识(16.0%)、基本医疗(15.0%)。结论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是影响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的主要部分,应针对不同人群特点,开展干预工作,提高弱势人群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甘肃省居民健康素养现状,分析影响居民健康素养的因素,为政府部门制定健康促进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15~69岁常住人口2946名,采用入户调查方式进行数据收集。结果甘肃省居民健康素养具备率为11.99%;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健康技能的具备率分别为25.05%、16.13%和10.2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和职业是居民健康素养的独立影响因素。文化程度越高,健康素养具备率越高(OR=1.582);医务人员的健康素养具备率明显高于其他职业人群(OR=3.598)。结论甘肃省居民健康素养具备率与2009年相比有一定的提高,3个方面素养的具备率符合"知信行"模式;文化程度和职业是健康素养的独立影响因素。应根据行为干预理论和不同人群的特征,开展居民健康素养干预工作,以提高省内全人群的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北京市大兴区居民健康素养现状。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大兴区807名18~79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健康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以及健康技能等部分。结果调查对象健康素养的平均知晓率为71.1%,其中健康基本知识与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健康技能的平均知晓率分别为66.9%、77.5%和72.9%。健康素养的具备率为14.6%,其中健康基本知识与理念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健康技能素养的平均具备率分别为13.6%、51.1%和52.5%。不同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月均收入人群,具备健康素养情况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该人群健康素养的主要因素为文化程度和年龄。健康素养具备率呈现随文化程度和年龄升高而增高的趋势,OR值分别为1.914和1.023。结论大兴区居民健康素养的具备率比较低,亟需在该人群中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普及健康素养相关知识,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健康素养与现在吸烟行为现状及相关性分析,为新区制定健康素养促进策略及控烟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2020年7—9月对上海市浦东新区15~69岁常住居民进行健康素养监测,调查居民社会人口学特征、健康素养及吸烟行为等。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健康素养与现在吸烟行为的相关性。结果在纳入2553名调查对象中,总体健康素养具备水平为31.57%,现在吸烟率为20.52%。调查对象在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家庭年收入、是否患慢性病方面现在吸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具备总体健康素养、3个方面和6类问题健康素养水平者现在吸烟率均低于不具备者(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均OR<1,95%CI<1)、大专/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均OR<1,95%CI<1)、职业为学生者(均OR<1,95%CI<1)、具备总体健康素养者(OR=0.713,95%CI:0.542~0.937)以及健康理念和基本知识素养者(OR=0.715,95%CI:0.530~0.964)现在吸烟行为可能性较低,职业为其他者(OR=2.384,95%CI:1.006~5.654)现在吸烟行为可能性较高。结论现在吸烟行为与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高低相关,应深入开展吸烟危害健康教育,提高健康素养水平以降低人群吸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更好地制定健康教育策略。方法采用《2011年江苏省城乡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对辖区常住居民入户调查。结果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6.2%,具备基本知识与观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及基本技能素养的比例分别为23.3%,16.0%,61.9%,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收入水平人群间健康素养水平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同时,针对不同人群,因地制宜探索新型健康促进策略可能是提高健康素养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佛山市居民健康素养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年龄、性别、文化和经济等因素对居民健康素养的影响,为制订社区居民健康教育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佛山市15~69岁的城乡常住人口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健康基本知识、健康行为、健康技能掌握程度等情况。结果调查对象的基本健康知识、健康行为和健康技能的掌握率分别是64.3%、57.7%、60.4%。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文化程度和全家月平均收入对于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最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康素养水平随文化程度和家庭月平均收入升高而增高。结论影响人群健康素养的因素复杂,其中健康信息接受者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是明显影响人群健康素养的因素,但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等对人群健康素养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淮安市居民健康生活方式素养水平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健康素养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采用2012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对3,958人进行入户面对面询问调查。结果淮安居民的健康生活方式素养具备率为24.8%(980/3,958)。单因素分析显示,城乡、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年收入和家庭常住人口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居民的健康生活方式水平,且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城乡、性别、文化程度和职业为居民健康生活方式素养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针对不同人群的特征,应进一步加强专业队伍能力建设,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组织实施专项行动,积极落实各项措施,促进居民掌握健康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居民健康素养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四川省居民健康素养的具备情况,并探求其主要的影响因素,为有关部门制定干预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2008年全国健康素养调查四川省的数据,以居民健康素养总得分为因变量,年龄、性别等人口和社会学因素作为自变量建立多水平模型,分析影响四川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主要因素。[结果]影响四川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因素包括文化程度、收入、年龄、性别和职业,其中文化程度和收入起主要作用。[结论]具有不同特征的人群其健康素养水平也不同,应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健康信息的可读性,提高人群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常州市武进区居民健康素养现状,探索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5~69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418名调查对象的健康素养水平为14.83%,其中"健康理念和基本知识"、"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技能"3方面素养水平分别为21.53%、30.62%、28.95%。健康素养知识点评测指标正确认知度为(68.30±11.21)%。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健康素养合格率以及健康素养正确认知度在不同的年龄段、文化程度和家庭月均收入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常州市武进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高于全国水平,应根据不同人群特点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策略,以进一步提高人群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南京市江宁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2,186名15~69周岁江宁区常住居民进行调查。采用《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评估居民的健康素养综合水平及不同维度的素养水平,并对健康素养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次调查的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0.7%(标化率为16.2%),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技能3方面的素养水平分别为16.7%(标化率为23.4%)、21.3%(标化率为26.7%)、16.3%(标化率为23.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年龄、年收入为人群健康素养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性别、职业类型对健康技能也有影响。结论江宁区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总体较低,今后应针对低文化程度、低收入和老年群体以及诸如健康技能、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等薄弱环节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以提高居民整体的健康素养。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开封市城区老年人群健康素养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开封市城区60~69岁非集体居住常住居民,采用2018年全国健康素养调查问卷进行入户面对面访问调查析。结果有效调查860人,具备健康素养155人,健康素养水平为18.02%,健康技能、健康基本知识与理念、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健康素养具备率分别为27.33%、21.86%、19.3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OR=2.035,95%CI:1.235~3.353)、职业(OR=1.181,95%CI:1.005~1.388)与老年人群健康素养水平有统计学关联(P值均<0.05)。结论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进一步提升开封市城区老年人群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2017年南阳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健康政策及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南阳市15~69岁的常住居民,调查其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及基本情况,对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南阳市15岁及以上居民3 722人,城乡人口比为0.18∶1,男女性别比为0.88∶1,年龄以45~54岁最多(占33.02%),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占36.24%),职业以农民为主(占83.64%)。南阳市居民健康素养具备率为6.13%,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基本技能素养具备率分别为14.78%、5.56%、10.29%。安全与急救素养、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防治素养、健康信息素养、基本医疗素养、慢性病防治素养具备率分别为34.39%、25.98%、11.63%、10.51%、8.81%和7.2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城市居民的健康素养具备率高于农村(OR=6.97)。25~34岁(OR=8.68)和35~44岁(OR=4.64)的健康素养具备率均高于15~24岁居民。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上的居民的健康素养具备率均高于不识字/少识字组(OR:7.09~32.92),且OR值随着文化程度的增高而增大;医务人员的健康素养具备率高于公务员(OR=4.73)。结论 2017年南阳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尤其是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素养、慢性病防治素养,应根据不同人群特征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大力开展健康促进工作,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居民健康素养影响因素回归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江苏省居民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方法根据《全国健康素养监测指导手册》,使用《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对江苏15—69岁常住人口进行抽样调查,并利用不同维度的健康素养得分与健康素养综合得分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得分的影响因素为:区域、性别、年龄、文化、家庭平均月收入、是否从事医疗行业;健康生活方式、行为与基本技能得分的影响因素为区域、性别、年龄、文化、婚姻、家庭平均月收入、是否从事医疗行业;健康素养综合得分的影响因素为区域、文化、家庭常住人口、是否从事医疗行业。结论应根据不同特征人群特点,开展居民健康素养干预工作,提高整个人群的健康素养水平。健康信息素养的建设有望成为健康素养干预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了解吉林省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有关部门制定提升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抽样及与PPS相结合的抽样方法,抽取2756位吉林省15~69周岁常住人口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017年吉林省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具备率为8.6%,5个维度素养中,具备中医药基本理念素养18.9%、中医药公众适宜方法素养3.7%、中医药健康生活方式素养25.1%、中医药文化常识素养18.9%、中医药信息理解能力素养21.2%。文化程度、职业、家庭年收入是影响吉林省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的因素。结论吉林省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有待提高,相关部门应针对不同人群特点采取具体措施,提高吉林省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佛山市南海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地开展健康素养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以2018年佛山市南海区15~69岁城乡常住人口为调查对象,对不同特征人群健康素养水平进行入户调查,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法对健康素养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获得佛山市南海区有效问卷1 189份,男性621人,女性568人,男女性别比1.093∶1,平均年龄(42.56±13.54)岁;居民总体健康素养具备率为20.27%(241/1 189),其中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具备率为24.14%(287/1 189)、基本医疗素养具备率22.88%(272/1 189)以及慢性病防治素养具备率4.04%(48/1 189)。Logistic 回归分析表明文化程度、职业是影响居民总体健康素养的重要因素。与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相比,高中/职高/中专(OR=2.013)和大专/本科以上(OR=2.397)文化程度居民总体健康素养水平更高;与农民相比,医务人员的总体健康素养水平更高(OR=3.273)。结论 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慢性病防治、基本医疗素养是佛山市南海区居民的薄弱方面。应根据不同人群特征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北京市海淀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日后开展健康素养调查和健康教育工作、制定健康促进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海淀区三个街道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收集相关信息,采用χ^2检验和趋势检验分析健康素养具备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健康素养水平的因素。结果共纳入调查对象729人,健康素养水平为20.69%,三个街道分别为30.42%(73/240)、13.33%(30/240)和18.33%(44/24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学历、家庭年收入是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海淀区居民健康素养总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应根据人群的相应特点,重点针对低学历、低收入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同时不断深入推进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全面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